作曲家指揮家甘霖老師,我們的良師摯友

2021-02-08 大慶市文化館鐵人之聲合唱團




也許是緣分,在眾多的合唱團中,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甘霖老師有選擇的走進了我們合唱團,確切地說應該是杜建設老師多年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甘霖老師的認可,國家級專業作曲家指揮家走進我們合唱團這還是第一次,我們喜悅的第一次,輝煌的第一次,榮幸的第一次,也是倍受鼓舞的第一次。               一年前在省城哈爾濱因為合唱,杜老師有幸結識了甘霖老師,一個是知名指揮家作曲家,一個是群眾藝術館的教師兼鐵人合唱團合唱指揮,這樣知名的大藝術家和紮根基層的合唱指揮在談及合唱藝術這個平臺上撞出了火花,各自都緣於對事業的那份熱愛,甘霖老師心系合唱藝術在全國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杜建設老師要創新合唱藝術想要合唱藝術受到大眾喜愛!這次杜建設老師榮幸的獲得了甘霖老師的作品巜送你一個長安》《都達爾與瑪利亞》的演唱授權。      

一年後的2017年9月5日19點,大慶市合唱藝術節,鐵人之聲合唱團專場演出,十六首歌曲的傾情演唱,贏得觀眾陣陣掌聲!驚喜的是我們和甘霖老師同臺演出,他親自指揮他的那兩首作品。隨後認真觀看了我們的演唱。由於甘霖老師的到來,各界朋友和合唱愛好者以及媒體記者都紛至沓來,聆聽甘霖老師的講座。大慶日報以作曲家指揮家甘霖做客大慶暢談合唱藝術為題發表新聞。                  

我們喜歡的藝術是源於生活的藝術,接地氣的作曲家我們更喜愛!甘霖老師穿著簡單,坐在我們中間和我們沒有什麼距離,言語間親切樸實,對合唱的理解讓我們大開眼界,來大慶除了參觀油田陳列館和鐵人展覽館,博物館外餘下的時間就是給大慶群眾藝術館鐵人之聲合唱團上課,從世界級合唱作品的分享到各個聲部的發聲,以及作品的選取,合唱團如饑似渴地學習,甘霖老師不厭其煩地解答。這樣的畫面好溫馨。臨別時大家蜂擁留影,依依不捨!甘霖老師帶著對鐵人之聲合唱團水平的肯定和期望離開大慶回北京去繼續譜他的心曲。我們相信在甘霖老師人生的樂章裡早已把我們濃縮在那一個適當的樂句裡,不離也不棄。漸行漸遠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的五錢譜,那是鼓舞我們前行的足音。


以下是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甘霖老師在大慶講學及觀光的留影。




 


 





相關焦點

  • 【關注】著名作曲家甘霖老師走進山城
    一同觀看演出的還有全國著名作曲家甘霖老師。「甘霖音樂文化思想」全國巡講暨「與作曲家甘霖老師零距離」聯誼活動,已於2016年12月11日在哈爾濱成功拉開帷幕。從2017年1月13日開始,活動的第二站便是走進陽泉文化藝術學校,北京、天津、河北等華北地區有關專家前來參加活動,與甘霖老師進行為期3天的零距離專業交流。
  • 作曲家布列茲為何成為了一位指揮家?
    ——選自專訪陳其鋼《用音樂表達「我」》(原載《三聯生活周刊》雜誌2019年第16期)  在最新的《三聯生活周刊》中,我們讀到了作曲家陳其鋼老師的一篇訪談:《用音樂表達「我」》。其中在回答記者關於:「現代音樂呈現一個什麼樣的圖景?」的問題的時候,陳其鋼老師做出了本文最上面的引用的回答。
  • 我國著名音樂家孫志誠老師、孫鉞老師;臺灣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劉文祥老師來團指導,榮幸聘請劉文祥老師為我團「特邀指揮」
    我國著名音樂家孫志誠老師、孫鉞老師;臺灣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劉文祥老師來團指導,榮幸聘請劉文祥老師為我團「特邀指揮」
  • 「絲竹春秋」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關乃忠
    、指揮家關乃忠2013年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關乃忠的二胡協奏曲作品音樂會——《穿越時空的交響》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由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獨奏。第一因為我們經常趕任務,必須寫得快,否則就完不成任務。第二,一共就一個20人的樂隊,又得讓它出好聽的聲音,就要想盡辦法,讓每一件樂器都能發揮其最大的長處。所以我對民族樂隊熟悉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第三,我寫東西的節奏相對豐富,這個特點的形成有兩個條件。一個是,那個年代除了我們團,幾乎沒有人能接觸到世界各國各民族的音樂,我們團的條件是得天獨厚的,這也是任務。
  • 帕布羅·卡薩爾斯,西班牙作曲家、指揮家
    僅從這一點便可看出他後來成為指揮家的端倪。6歲時卡薩爾斯在父親的指導下試著寫作了一首戲劇小品《牧人的崇拜》,在這個充滿了田園風味的作品中,卡薩爾斯客串了牧羊人的角色。7歲時卡薩爾斯開始學習小提琴,當時他有一個願望,就是想學會演奏所有的樂器。
  • 波蘭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克裡斯託夫·潘德列茨基去世
    當地時間3月29日上午,波蘭著名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指揮家克裡斯託夫·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因病在克拉科夫去世,享年86歲。據波蘭媒體報導,此消息已被其家人證實。
  • 怎樣遇到自己的良師
    可以說,看電影於我,更多是生命的自我教育,而非娛樂消遣。第一堂電影課,我很想帶著大家細看這三部電影—— 《心中的小星星》《死亡詩社》《謝錦》 片中,你將遇到——發現每個孩子都閃爍著自己獨特微光的尼克老師,鼓勵學生儘早尋找自己的聲音步伐的基丁老師,「逼迫」學生走近認識自己到底是誰想要什麼的謝錦老師
  • 強勢進擊 | 盤點20位暫露頭角的女指揮家
    米爾嘉·格拉日奈特-泰拉女性指揮家正在越來越多地走向舞臺中央,特別是疫情以來,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好幾個由女性指揮家指揮的精彩視頻。好在以下20位活躍在當今古典音樂舞臺的女指揮家,用她們手中的指揮棒表明她們的藝術成就絲毫不遜色於男性。為此,我們必須向她們脫帽致敬!馬琳·阿爾索普Marin Alsop 1956-美國
  • 管弦樂團為什麼需要一名指揮家?
    指揮家是世界上最顯而易見的工作之一,但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完全被他們實際所做的事情所困惑。指揮家之間有什麼區別?如果沒有他們,管弦樂隊還能照常演奏嗎?他們又為什麼會出那麼多的汗?既然圍繞一名指揮家實際上究竟起什麼作用的話題如同神話,古典音樂領域中這一重要部分對許多人來說就將顯得高深莫測。現在,就讓我們來破解和揭秘指揮家實際上究竟做什麼的有關具體細節。溯源……從根本上來說,指揮一事非常簡單。它能使樂隊或合唱團成員準時聚集在一起但這僅僅只是起點。
  • 紀錄片《良師》獻禮教師節
    據介紹,紀錄片《良師》共三集,拍攝內容涵蓋德、智、體、美、勞、特殊教育、網絡教育等諸多教育領域,通過真實紀錄的影像,講述人民教師普通卻不凡的動人故事,體現人民教師立德樹人、傾心教育的情懷,讓更多人了解人民教師的信仰與忠誠、責任與擔當,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 作曲家的中英文信息對照表
    法國作曲家雷昂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美國指揮家、作曲家路易齊·波凱裡尼Luigi Boccherini,1743-1805,義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國作曲家路易·埃克多·柏遼茲
  • 紀錄片《良師》播出時間主要內容 紀錄片《良師》觀後感心得體會
    今年9月10日,紀錄片《良師》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熱播,從不同的角度生動展示了現實生活中人民教師的動人事跡,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紀錄片的播出,不僅吸引到教師群體與家長們的關注,更使全國觀眾共同回憶起成長歲月裡一份份珍貴的師生情誼。
  • 《指揮家瓦爾特自傳:馬勒時代的德奧音樂圈》中譯本序
    他了解老師交響曲的真諦,成為馬勒逝世之後無可爭議的音樂代言人。可以說,馬勒在離世後音樂地位的不斷提升,瓦爾特功勞不可磨滅。布魯諾 · 瓦爾特( Bruno  Walter,1876-1962)通過瓦爾特留下的錄音和錄像,我們得知這位指揮大師所擅長的不只限於他的老師馬勒的作品。他堅守德奧古典樂道的傳統,並且通過錄音錄影技術,改變了交響樂在20世紀的傳播方式。
  • 臺灣指揮家林培琦女士來廈舉辦「合唱公開課」
    2017年5月13日,我們將邀請臺灣指揮家林培琦女士來廈門舉辦「合唱公開課」,免費向社會開放,歡迎廣大合唱愛好者前來觀摩。廈門市合唱協會配合教學:鷺島愛樂合唱團 2017年5月13日 15:00 2006年取得國立中山大學合唱指揮碩士學位,師事翁佳芬教授;在臺期間合唱指揮曾師事沈新欽、陳樹熙、以及潘宇文教授;管弦樂指揮曾師事塗惠民教授;高中時,聲樂受李瑪寶老師啟蒙,大學主修聲樂,曾師事杜玲璋、何康婷、 李士民、盧瓊蓉、馮悅情等教授。
  • 技巧、深度和智慧:我們應該聆聽的女性作曲家
    因此,我們採訪了10位英國頂尖的男性指揮家,請他們每人推薦一位音樂才華值得更多認可的女性作曲家。他們的回答精彩各異,證明了還有大量能夠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音樂財富亟待發掘。弗蘭吉茲是亞塞拜然領銜作曲家之一,音樂深深紮根於其祖國傳統文化之中。她經常將現代和聲規則與名為Mugham的民族藝術形式相結合。她在和聲、室內樂和合唱編曲方面有自己專屬的音樂語言,繼承了她的老師、亞塞拜然標誌性作曲家卡拉·卡拉耶夫(Kara Karayev,1918-1982)的傳統,而卡拉曾在莫斯科師從蕭士塔高維奇。弗蘭吉茲的作品是歐洲與東方音樂的獨特混合體。
  • 開幕式別具匠心 ,音樂會異彩紛呈,作曲家親自講解並指揮
    開幕式上,由中國合唱協會童聲合唱專業委員會主任孟大鵬指揮,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上海市春天少年合唱團、深圳中學金鐘少年合唱團、廣州小海燕合唱團四支一線城市的優秀合唱團首先唱響了第七屆中國童聲合唱節會歌《在我們長大之前》,中國合唱協會理事長李培智致辭歡迎來自全國的童聲合唱團
  • 郎朗、李健、譚盾的音樂摯友:他讓古典音樂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嘈雜的世界裡,到底什麼才能讓它放下戒備心,讓它打開......或許下面這位能給我們答案——胡歌、李健、梁文道的音樂摯友胡歌:是他,讓我和古典音樂成為朋友他是他就是古典音樂引路人、李健、譚盾的音樂摯友——劉雪楓。
  • 【熱點跟蹤】這裡有比指揮家湯沐海的褲子更驚豔的東西
    比賽期間,隨指揮家胡詠言和朱其元兩位老師去看了哈爾濱交響樂團的排練和演出。這是我第二次聽哈爾濱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感覺與聽2017年那次演出比較,宛若換了一個樂團,不僅是樂團整體演奏水平大大提升,樂團演奏員那種從個體到集體的主動投入感,猶如歐洲優秀職業樂團一樣。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演出結束後,經介紹,我見到了哈爾濱交響樂團團長曲波先生。
  • 樂隊靈魂 | 指揮家都做了什麼?
    小夥伴們是不是也曾好奇過,在交響樂團中,最矚目的指揮家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這一期我們就聊聊交響樂團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指揮家!儘管過去一千多年來,指揮家的本質已有所變化,但在指揮臺上這個不可思議的角色身上,依然環繞著某種神秘的光環。
  • 中軸線上壽皇門前,看指揮家黃屹驚鴻一扭
    這是一個美妙的夜,在中軸線壽皇殿的壽皇門前,北京國際音樂節(BMF)委約作曲家亞倫·齊格曼創作的《指尖探戈三樂章協奏曲:為鋼琴與樂隊而作》(探戈協奏曲)在這個月圓之夜完成了它的世界首演。指揮家餘隆笑稱探戈自己已經「扭不動了」,於是把這首激情四射的作品交給了青年指揮家黃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