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日本,當然是為了參加我們@影像新勢力NTimage 的CP+2019報導。由於有連續多個活動需要參加,所以這次我從抵達日本到返回國內只有不到24小時。好在由於自己對這個由CIPA(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工業協會)在橫濱舉辦的世界領先的照相機和照片成像綜合展非常熟悉,因此倒也不必擔心報導中會遇到什麼困難。
今年是CP+十周年紀念,而今年展會的主題則是「年輕人」。事實上,CP+的目標人群非常廣泛:從「手機拍拍就可以」的人士,到專業的攝影家都可以來參觀CP+。每人1500日元的門票(折合人民幣100元左右)在國內顯然是難以想像的,但其實每年CP+展會都吸引了全日本乃至全球大量影像相關從業人員和攝影愛好者前來參觀。展會將設PACIFICO橫濱會展中心和大棧橋大廳兩個會場,內容包括新產品展示,到講座到影展到相冊和二手相機交易等等。這次展會從2月28日到3月3日一共為期四天,去年CP+參觀人數超過6萬8千人次,今年有望超過7萬人次。下面讓我以看圖說法的方式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年CP+都有哪些好看的。
理光公司展臺每年都位於CP+主展館的進門位置,而今年由於有GR3這樣的超人氣新品展出,所以即使是專業媒體日,這裡一大早就被擠得水洩不通。
很明顯,不僅是在中國,全球用戶都對理光GR系列情有獨鍾。為了能夠擁有大約10分鐘左右的Touch&Try時間,很多用戶寧可排上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隊,也想要親手體驗一下GR3的魅力。我很愉快的
昨晚已經在澀谷給GR3拍攝了一些樣張,稍後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吧。
我個人倒是更關注理光Theta Z1,這是一款達到4K解析度的360°全景相機產品。我此前就一直很喜歡Theta的設計理念,不過受限於感光元件面積,這類產品的畫質總是比較一般。不過這次Z1採用兩枚2000w像素的1英寸元件,極大的提升了畫質。希望能夠在日在國內看到Theta Z1實物並進行評測。
儘管相比其他廠商在可換鏡頭相機的研發上面慢了幾拍,但理光賓得這次發布的兩款APS-C鏡頭還是有不少人關注。當然我更在意他們新發布的85 1.4鏡頭,這證明理光並沒有放棄傳統DSLR。實際上即使以今天的目光來看,理光K-1 II依然是非常強悍的全畫幅機身。
尼康今年CP+並沒有新機身推出,但他們的鏡頭依然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很多人圍攏在尼康50mm F0.95鏡頭旁,這也是這支「新夜神」首次對公眾正式亮相。我必須承認該鏡頭看起來實在是太過威武,而現場體驗所拍攝的照片(不能插卡,只能在屏幕上回放)也證明這枚鏡頭在畫質特別是解析力和焦外的卓越。不過由於該鏡頭為了追求極端畫質而採用了手動對焦設計,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們對它的熱情。
倒是新的2470 F2.8 S鏡頭可能會更吸引我們的注意,畢竟鏡頭上那個純數碼的焦距框實在是太漂亮太有時代感了(其實50 0.95也有)。這枚鏡頭和我想像中差不多體型,得益於無反/微單結構,它並不會像傳統135鏡頭那樣龐大。不過目前還是無法用它進行實拍,但作為Z系列「大三元」的主力鏡頭,我相信它絕對不會讓我們失望!
和尼康的情況相似,索尼今年CP+也沒有重量級的機身發布,甚至連傳說中的RX0 II也沒能看到。不過由於給A9等機型做了重大固件升級,因此讓大家體驗一下「動物臉/動物眼」對焦總是必要的。我一開始還以為索尼展臺上這支會搖頭晃腦和喵喵叫的小貓是真貓,仔細觀察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逼真的模型...
另外,全新的135 F1.8 GM並沒有我們圖片中看起來那麼龐大,甚至我覺得還有些「迷你」。作為一款G大師鏡頭,這枚新鏡是當年那支人像皇的經典復刻。此前女攝影家林海音老師已經在網上放出了一組用它在雪原中拍攝的人像,實在是驚豔到我了。
說起索尼,我不得不臨時插入一個「第三者」,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天工」接環。今年他們與七工匠、瀋陽中一的聯合展臺與索尼靠得很近,觀眾人氣也相當不錯。
今年天工最重要的展品就是放在玻璃櫃裡的這個TZE-01。這是一支能將索尼FE卡口鏡頭轉接到尼康Z系列微單機身上的產品!試想一下,將畫質卓越的索尼GM鏡頭與解析度出眾的尼康Z7合在一起,將會迸發出怎樣璀璨的火花?!雖然天工方面表示該轉接環還在研發階段,要到今年6月才能正式推出,但我們@影像新勢力NTimage 北京總部實際已經拿到了一款工程樣品,並證實它確實具備將FE轉到尼康Z機身並能自動對焦的能力!
騰龍公司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家企業,因為它們以往的「一鏡走天下」系列鏡頭一直是喜歡旅遊的我的最愛。不過這兩年它們也在更為高端的大光圈定焦頭上發力。今年就推出了一款SP 35mm F1.4。其實,它們新SP系列的首款鏡頭就是SP 35mm F1.8 VC——當時是為了防震和控制體積而把光圈限制在F1.8,這次可能是想要推出一款在光學上更推向極限的產品,因此又把VC與F1.4重新做了一次取捨。
另外,它們為索尼FE卡口設計的17-28mm F2.8被看做是「騰龍FE大三元」中的一員。但該鏡頭和此前大受歡迎的2875 F2.8一樣體型相當小巧,而且據說定價也不會很高。看起來,如果騰龍不能拼命擴大產能的話,那這枚鏡頭又將出現供貨緊張的狀況。所以,想要買的朋友請務必趁早啊!
松下今年的展臺面積有所收縮,但展出的內容卻極為專一:全畫幅微單S1R/S1。儘管展臺不大,但你同樣至少需要排上半個小時才能摸到真機,這兩款產品的人氣可見一斑!
什麼是本次CP+2019上最讓我流口水的產品?毫無疑問,富士GFX 100S會是一個有力的種子選手。雖然還無法從玻璃罩中把它拿出來細細體味,但這硬朗的線條,這精湛的工藝以及這塊碩大無朋的中畫幅感光元件還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唯一的疑問就是每張照片都要一億像素,我是不是應該升級家裡的電腦以應對它的到來?
這是適馬公司的高層正在向我們展示全新的MC21轉接環。我小聲的問,這玩意連上松下機身後能否實現D.F.D對焦?對方笑而不語,只是提醒我回去試用一下就知道的。(我們懂的!)
前兩天我剛吐槽過松下S1R/S1機身極為給力,但似乎鏡頭群(包括路線圖)還不夠豐富。但馬上適馬作為「L卡口」聯盟成員一口氣推出了十多款L卡口鏡頭,使我馬上偃旗息鼓。雖然有人說適馬的這些鏡頭只是以往產品調整法蘭距換了個新卡口上去而已,但我還是想說既然這些頭本身畫質出色,現在又是原生卡口(無需轉接),再加上L卡口法蘭距短,鏡頭顏值也不算低,大家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
奧林巴斯當然會把E-M1X作為參展的主力放出,但由於我很早已經體驗過真機,所以就不湊熱鬧去他們展臺上實拍了。倒是這個放在展臺側面,用戶展示E-M1X全金屬骨架的展位相當好看。除了這個金屬骨架外,我們還能在這裡看到E-M1X設計過程中出現過的多個油泥、木質模型,甚至連電池手柄部分的按鍵設計,奧林巴斯都做了N多個檢驗模型!
此外,這是我首次看到(中國發布會上沒有出現)的E-M1X配合300定的側剖面模型。沒有啥好說的,就是一個字「猛」啊!
另外,明基BENQ也在今年CP+上設立了一個展臺:這個打著On the Go!口號的系列真心嚇到我了:這是裝在專用移動箱裡的專業修圖顯示器?!這玩意要多少錢?對於一直有戶外作圖需求的朋友而言,這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恩物啊。
最後,我把鏡頭對準了展會大廳門外的這些日本各顯旅遊局的展位。可能是考慮到前來參觀攝影展的觀眾中有很多人會有風光攝影的需求,所以CP+每年都是「館內看器材、館外訂旅遊」。我在國內的展覽比如PI/PE展上似乎沒有看到旅行社來推出精品「攝影專門旅遊」線路,或者這也是未來國內展會的一個商機所在?
受限於篇幅,我對於CP+2019的圖文快速報導就先到這裡。雖然時間有一些趕,但好在除了今天這篇短文外我們還拍攝了視頻資料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這個專業影像展。除了上文提到的內容外,我們還在視頻中為大家帶來多家企業高層的專訪以及包括「日本照相機博物館CP+十周年展」的特別內容。目前,我們的視頻編輯同事正在加緊對視頻素材進行剪輯,稍後就會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資深媒體人和骨灰級影像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激情、有理性,有讓你表達心聲的渠道。
我們期望能一直在影像道路上引領你、陪伴你、跟隨你,
並深深以你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