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基建構建新經濟場景 推進澳珠極點建設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以新基建構建新經濟場景 推進澳珠極點建設

  場景的主動培育與供給,是城市發展的新競爭點。新經濟發展階段,以市場應用為核心的場景已成為新興產業爆發的原點。當前應以第二、第三產業中的優勢行業為基礎,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推動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與協同、釋放「數字紅利」。吸引人工智慧、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企業入駐珠海,將新技術在全市各優勢產業領域應用,形成集要素集聚、功能集成的新經濟場景,推進澳珠極點建設。

  一、國內新經濟應用場景發展現狀

  新經濟時代之前,城市發展經濟主要靠「土地、稅收和配套優惠」調控。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概念後,上海首發場景需求清單,至今已有十多個城市陸續圍繞「人工智慧+」啟動「場景供給」計劃。

  成都、廣州、深圳等市先後公布新經濟場景計劃。成都提出樹立獨角獸或行業領軍企業「城市合作夥伴」概念,成為全國場景經濟建設的代表性城市。2019年3月成都發布第一批《城市機會清單》,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公園城市、創新創業等10個應用場景7大類共450條信息,成為國內首個以城市名義發布的機會清單。

  此外,廣州、深圳、青島、南寧等地相繼開展了場景徵集,將場景作為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破局發展的關鍵。廣州市場景徵集由市科技局主導,核心落點在於加快解決制約其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在專項中設立若干應用場景示範,加速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深圳市由市發改委牽頭徵集人工智慧項目,主要集中在晶片、雷射雷達、傳感器等硬體領域,圍繞製造、物流、能源等領域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二、場景經濟發展特點

  1。從線下場景到線上場景

  線下場景(生活場景)與線上場景之間存在核心差異。首先,消費者在特定的線下場景中不能按照主觀意願隨意做出選擇,在有限的線下場景中即使做出選擇,仍需要付出過渡時間成本。而消費者在線上場景中,可以根據所需,零成本切換重新作出選擇。其次,線下場景中的商品和服務供給呈現出整體性,而線上場景中的信息一體化、需求碎片化,需要通過建立場景生態,為消費提供閉環服務。

  2。從流量為王到場景為王

  「網際網路++」時代,場景引導消費。移動網際網路幾乎涵蓋了所有場景,在移動互聯時代,用戶的碎片化場景需求,成為新商業交易的平臺入口和社群分享的連接渠道。在生產端需要重視用戶的個性需求和價值體驗,進行精確定位和消費痛點細化。在消費端,需要將產品品牌帶入場景,實現商業價值轉化。

  三、發揮「AI+」場景經濟優勢,構建全場景全生態智慧城市

  基於珠海市中醫藥、高新技術、特色金融、會展、休閒旅遊等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筆者以為,應當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等新經濟產業形態,圍繞龍頭企業、龍頭產業加速場景建設,形成要素集聚、功能集成的新經濟場景,推進澳珠極點建設。

  1。加速優勢產業數字升級和重點領域場景消費生態建設

  加大高新技術、醫藥健康等領域應用場景開放力度,加強5G、工業自動化控制、工業AR、超高清視頻等技術示範應用,推動優勢產業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支持特色晶片設計、測試和檢測等相關產業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轉型發展。引導珠海市龍頭企業產品服務上雲,打造典型場景,培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生態平臺,打造澳珠第二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極點。

  2。開創會展經濟、休閒旅遊在線展覽展示等雲端業態

  推動中國航展、教博會等專業化會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大展覽展示企業和知名雲服務企業共建雲展服務實體,打造雲會議、雲展覽、雲走秀、雲體驗等系列活動,放大雲端展示、雲端服務等一站式平臺效應。結合5G互動直播,加快VR/AR技術在休閒旅遊產業領域的應用,創造具有線下消費體驗感的線上消費場景,強化珠澳城市自然景觀、文化元素市場價值轉化。建設數字景區,打造沉浸式全景在線產品,強化文化體驗、生態觀光、現代旅遊等網上「雲遊」服務,打造澳珠第三產業發展新業態、新亮點。

  3。強化數據源頭建設,進一步利用新技術釋放場景經濟數字紅利

  場景經濟要求政府能夠提供「技術、人才、數據」支撐。當前全省各地市在數字經濟戰略謀劃和統籌推進方面工作力度差異較大,對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融合重點的前瞻性研究和系統性政策設計仍有待加強。建議主管部門為企業技術創新應用提供更多「高含金量」場景條件,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推動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與協同,降低數據的條塊分割,強化政務管理中的數據源頭建設,讓政府「數字紅利」有效釋放。進一步擴大人工智慧、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範圍,以場景經濟建設做強做大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中心)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澳珠產業聚力,助推「澳珠極點」跑出加速度
    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現場。 主辦方 供圖連續舉辦兩年的澳珠企業家峰會,為透視疫情常態化下,大灣區「澳珠極點」建設打開了一扇窗口。2019年,首屆澳珠企業家峰會舉行,協議籤約總金額198億元,一年之後,這一數字飆升至823.89億元。新華社評論,超3倍的增長背後,是逆風之下,澳門與珠海產業聚合發力,助推「澳珠極點」建設跑出加速度。峰會落幕,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單」?在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推進的背景下,澳珠極點建設又該如何發力?
  • 產業逆風聚力 助推「澳珠極點」跑出加速度
    一年時間,超過3倍的增長背後,是逆風之下,澳門與珠海產業聚合發力,助推「澳珠極點」建設跑出了加速度。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說,目前珠海註冊的澳資企業突破6000家,其中橫琴超過3000家,粵澳合作產業園等平臺載體加快建設,醫療、教育等跨境民生新舉措持續出臺,兩地合作不斷碰撞出新火花。
  • 跨越3萬億GDP的灣區極點佛山如何擁抱新經濟?
    12月8日,在新經濟新十年即將啟航之際,「WISE 2020新經濟大會佛山城市產業創新交流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由佛山市商務局和36氪聯合主辦,近200名獨角獸企業、知名投資人、科技創新創業者等圍繞先進位造、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賽道,共同探討雙循環下的歷史大機遇。
  • 權威發布|深圳如何加快推進新基建?請看發布會實錄!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深圳大力推進新基建,緊緊抓住人工智慧、機器人、無接觸消費、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業發展機遇,啟動高質量發展引擎,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近日,深圳市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年)》。
  • 以「雲+」為抓手,青雲QingCloud推進「新基建」進程
    "新基建"的機會在哪?實際上,各類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雲服務提供商都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新基建"這一大潮中,利用"新基建"這一契機,實現加速發展、鞏固繼有優勢成了當務之急。從以前的雲服務商到現在的新基建服務商,從青雲QingCloud的視角,"新基建"的核心建設目標是什麼?
  • 「港珠澳大橋」海水深100米,橋墩如何打造?佩服中國工程師
    「港珠澳大橋」海水深100米,橋墩如何打造?佩服中國工程師我國總是被其他國家稱作基建狂魔,確實從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以及建設速度來看,我國確實像是一個狂魔!那麼你們知道,能夠成為別人口中的基建狂魔需要做到哪些事呢?
  • 蓉評丨來成都 擁抱新經濟 把握新機會
    3月的最後一天,成都召開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新經濟進發的強力號角,撕破猶自盤旋的疫情陰雲,照亮成都經濟復甦的天空,打通對成都未來想像的天花板。「新基建」近來成為熱詞更是一個強烈信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期,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對此,疫情中成都新經濟企業的逆勢增長是最佳註腳。
  • 千億建造的港珠澳大橋如今已經無人問津?涼涼的原因讓人無可奈何
    千億建造的港珠澳大橋如今已經無人問津?涼涼的原因讓人無可奈何咱們國家如今發展到現在一直都是把「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記到心裏面,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中國早就不是以前那個被別人欺負看不起的國家了。現在的中國不僅國強民富,而且在建設方面可是非常強大的,如今的中國被國外稱為是「基建狂魔」,很多建設都是完爆其它國家的。咱們國家的高速公路建設總裡程如今已經是全世界排名第一,而且咱們中國最值得驕傲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可以說是斥資千億建造而成的。不過千億建造的港珠澳大橋如今已經無人問津?涼涼的原因讓人無可奈何!
  • 星環科技孫元浩:新基建之大數據平臺的規劃與思考
    近日,星環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元浩受邀參加支撐「新基建」,服務「新發展」主題會議,與產業各方共同探討「新基建」,結合星環科技在新基建中的實踐經驗,分享「基於新基建之大數據平臺的規劃與思考」的主題演講,並參與圓桌論壇環節:新基建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 深圳規劃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
    「新基建項目寧缺毋濫,不搞貪多湊數,不能『新瓶裝舊酒』,更不搞一哄而上重複建設。」熱炒了幾個月的新基建建設,對於深圳具體怎麼建,今天上午,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介紹,深圳首批規劃了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形成投資1006億元。
  • 新基建之首——5G建設節奏繼續「高歌猛進」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突出的「新」是新科技產業、以及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而並非僅指「新興產業」的「新」,只要能夠發掘出基建領域的新增長點,便能夠被納入「新基建」的範疇。
  • 千億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李嘉誠曾強烈反對建橋,會因此損失慘重?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基建實力也在全世界範圍內聲名鵲起。而2018年完成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更是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的基建實力,這座連接了香港、澳門和廣東珠三地的橋隧,整體的建築長度大、施工難度高,而我們採用的建橋技術也十分頂尖。
  • 漫畫|「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港珠澳大橋有話說
    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這位大橋「先生」引以為傲的技術,很多是世界首創,為它贏得了海內外的讚譽。
  • 「BATH」:新基建的企業力量
    數字場景深入百姓生活四大企業走在服務一線  「BATH」在商業上體現了中國科技最前沿的成果,同時也作為平臺型企業,對外輸出各式各樣的能力,為第三方企業機構及用戶提供新基建的建設與服務,已經滲透在工作生活的多種場景,走在服務企業與百姓生活的一線。
  • 大海深度近百米,港珠澳大橋橋墩如何建造的?看完佩服工程師智慧
    大海深度近百米,港珠澳大橋橋墩如何建造的?看完佩服工程師智慧近些年我國在基建領域的輝煌成就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現如今我國的基建水平在國際上數一數二,創造了一個有一個奇蹟,將外國人眼中的不可能一一變成可能,其中港珠澳大橋就是一項令我國人民驕傲的超級工程。
  • 港珠澳大橋電影觀後感
    牛頭島本是伶仃洋上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島,中國工程師們將這裡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製造工廠,為港珠澳大橋生產了33節沉管。港珠澳大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夢想的裡程碑之作,將兩岸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如今,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出世界橋梁建設的重心已在中國,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人有著發自內心的自豪。
  • 成都發布「雙百」新場景新產品 以綠道串起公園城市美好新生活
    4月29日,場景匯「天府綠道 蓉繪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舉行。發布會以「現場路演+雲直播+雲連結」的方式,將位於成都市江灘公園的主會場和青龍湖溼地公園等3個分會場有機連結,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其中場景釋放投資需求達612億元。
  • 漫畫| 大家好,我是港珠澳大橋,我有話說!
    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
  • 港珠澳大橋耗資千億堪稱世界「奇蹟」,通行必備這些條件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正式動工建設,2018年項目竣工並通車,這座大橋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該工程項目總投資1269億元,與其他大橋不同的是,港珠澳大橋車流量非常稀少。並不是所有車輛都能夠通行,上行港珠澳大橋需要具備一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