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大家好,我是港珠澳大橋,我有話說!

2021-01-08 映象網

10月24日,對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民眾來說,不失為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

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

cription-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IH6m4FJcJmee286PqXtnNCTp0mhPx6hIR3vFSOiajS6ZXyoe6uc8yQDD1HsMXvAMTny2H3ibD8MXW3pZ0YqcfWA/0?wx_fmt=jpeg" data-oversubscription-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IH6m4FJcJmee286PqXtnNCTp0mhPx6hy7aX3qyic0PBXjFlMHewhSpL6q6ticUodXVNdsw8vL3pytAib46eL1tlw/0?wx_fmt=jpeg" data-ratio="1.3349514563106797" data-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IH6m4FJcJmee286PqXtnNCTp0mhPx6hy7aX3qyic0PBXjFlMHewhSpL6q6ticUodXVNdsw8vL3pytAib46eL1tlw/640?wx_fmt=jpeg" data-type="jpeg" data-w="412" _width="100%"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IH6m4FJcJmee286PqXtnNCTp0mhPx6hy7aX3qyic0PBXjFlMHewhSpL6q6ticUodXVNdsw8vL3pytAib46eL1tl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crossorigin="anonymous" data-fail="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580px;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cursor: pointer; width: 676.992px; height: auto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這位大橋「先生」引以為傲的技術,很多是世界首創,為它贏得了海內外的讚譽。比如港珠澳大橋的深海隧道部分,由33節沉管對接而成,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以內,堪稱世界最精準的「深海之吻」。

海底隧道中每一節沉管重達8萬噸,規模堪比一艘航空母艦。

大橋總長約55公裡,除了身段纖長,還「肌肉發達」。

大橋主梁鋼板用量達到42萬噸,相當於10座鳥巢,或者60座艾菲爾鐵塔的重量哦!

因為身板結實,大橋抗「打擊」能力也是一流!

大橋支座是世界上最大尺寸,承載力約3000噸,能抗8級地震,抵禦16級颱風,30萬噸巨輪撞擊!

港珠澳大橋共開展140項試驗,歷經28次颱風侵襲,遭遇過7次如河口羽、異常波等危機,最終化險為夷,擁有40項創新和540項專利。

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比目前全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整整多出20年。

除了安安靜靜做一座看潮起潮落的「帥橋」,大橋還很有「愛心」,因為大橋坐落的伶仃洋海域,生活著一群中華白海豚。為了守護好它們,大橋將堅實的腳部——承臺,深埋在海床底下。

施工期間,大橋避免大量施工人員、船舶和機器下海作業,減少對中華白海豚的傷害。

目前,區域內的白海豚數量有增無減。這一現象或與人工島和橋墩聚集浮遊生物,為白海豚覓食提供便利有關。

海下的「小夥伴」暢遊,橋上的車輛從24日起,也可以在港珠澳三地穿梭往來。除了大橋開通,不久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也正式運營,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開端,粵港澳大灣區的虹吸效應將逐步顯現。

旅遊觀光、訪親談友、尋找工作、投資機會……交通的便利化,不僅利於區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動,而且有利於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的融合和協同發展。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更加便利三地民眾的往來,形成1小時交通圈,拉近時空距離的同時,也拉近人心。

中國網友的讚嘆與驕傲自不必說,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港珠澳大橋也引起外媒和外國專家、民眾的關注。

英國《每日郵報》網友評論:(中國港珠澳大橋)是「工程的壯舉」。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港珠澳大橋的長度是美國加州金門大橋的20倍,大橋連接一個將擁有近7000萬人口的經濟區域,也就是粵港澳大灣區。該區域年GDP約合1.51萬億美元,是舊金山灣區的兩倍,比澳大利亞、西班牙或墨西哥整個國家的還多。

  美國《紐約時報》網友評論:「我的確要加入其他人,來讚美中國這項令人驚嘆的工程了」。

英國、美國都有網友為大橋點讚,紛紛留言稱「中國人是基建領域的王者」、「嘆為觀止」、「沒有什麼能難倒中國工程師,中國厲害了」。

  雅虎新聞網友評論:「中國的路和橋比我們建的好」。

還有人吐槽說:中國的工程建設速度,「與我們國家對比鮮明」,也有人說,「這對中國來說沒什麼,這是它們眾多已經修完的跨海大橋中的一座」。

留言五花八門,但透露出一個共同訊息,那就是「歪果仁」可以說是非常羨慕咱們了!

事實上,這座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橋界珠峰」,作為中國橋梁技術集大成的傑出代表,背後是8年多近9年以來,設計、科研、施工建設人員、運營方……等無數中國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曾經,

外國專家提出中國構想的這項工程

「無法想像,難度太高」,

是不可能實現的。

面對壯闊的海洋、難測的水況,

面對需要自主創造摸索、

史無前例的技術運用,

面對設計和施工過程中

一項項令人驚嘆的難關,

中國人,

將刻在骨子裡

勤勞、勇敢、堅韌的精神,

發揮得淋漓盡致。

資料圖:工作人員在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上安裝吊帶。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他們冒著巨大風險無畏上陣,

攻堅克難,

揮灑自己的青春與汗水,

從島隧工程巨型沉管高精度海底對接

上演的「深海之吻」,

到海底回淤、

對接中途失敗的淚灑指揮臺;

資料圖:中建鋼構、中建三局、廣東長大等建設者,為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砥礪奮戰。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從工地上的一場集體婚禮,

到烈日下匆匆扒下的一口盒飯;

從星夜裡思考解決方案的輾轉反側,

到工程順利合龍貫通時的震天歡呼……

航拍鏡頭下的港珠澳大橋秋日美景。Vincent Chan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000多個日日夜夜,

中國勞動人民,

在700多年前文天祥

寫下詩句「零丁洋裡嘆零丁」的地方,

創造了一個新的奇蹟,

豎起了一座新的豐碑,

書寫了一個新的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

才成就了英國《衛報》榜單上的

「新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2018年10月24日,大橋正式通車,

一橋飛跨三地,天塹變通途。

壯麗的景觀,

為珠江兩岸增添了一道現代化的風景線。

這,就是中國故事,

這,就是中國創造!


相關焦點

  • 漫畫|「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港珠澳大橋有話說
    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這位大橋「先生」引以為傲的技術,很多是世界首創,為它贏得了海內外的讚譽。
  • 堅守港珠澳大橋
    「我請戰!」「我先來!」「我再次請求加入青年突擊隊!」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港珠澳大橋戰「疫」一線傳來。    在世紀工程、口岸一線,他們是挺身而出處置疑似染疫旅客的海關關員,是毅然「逆行」護送湖北籍旅客入境的邊檢民警,是用真情服務傳遞口岸溫度的青年志願者。
  • 港珠澳大橋電影觀後感
    牛頭島本是伶仃洋上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島,中國工程師們將這裡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製造工廠,為港珠澳大橋生產了33節沉管。港珠澳大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夢想的裡程碑之作,將兩岸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如今,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出世界橋梁建設的重心已在中國,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人有著發自內心的自豪。
  • 餘烈|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優秀的長理人!
    5月1日,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相聚中國節·我奮鬥我幸福】港珠澳大橋篇中,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餘烈的精彩答講令人印象深刻。
  • 大海深度近百米,港珠澳大橋橋墩如何建造的?厲害了我的國
    眾所周知,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的奇蹟,剛開始施工的時候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青睞,但最後還是交出了讓所有人滿意的答卷,這其實是我國投資基礎設施的決心和心血,最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今天我要說的是大海深度近百米,港珠澳大橋橋墩如何建造的?厲害了我的國。
  •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蘇權科:用奮鬥架起中國脊梁
    從2004年起,在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及後設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任總工程師,全面主持了工程建設不同階段的技術管理和科學試驗研究工作,帶領團隊在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成套技術成果,創造了中國標準與中國橋梁新品牌。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全景航拍太震撼!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10月19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即。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激起「眾怒」,很多司機來了掉頭就走,究竟為啥?
    hello大家好,我是小馨依點,今天想和你們分享一下備受關注的港珠澳大橋,為何多次引起大家的憤怒?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大型的建築是創造了世界奇蹟的,有很多是與交通發展相關聯的,比如北京大興機場,橫臥的打造讓大家對世界機場有了改觀,再比如港珠澳大橋,自規劃到建成都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
  •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人生,就是奔跑
    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界級工程的正式通車,離不開整個建設團隊的努力奮戰,更離不開港珠澳大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從47歲到61歲,林鳴將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注在了這座大橋上,帶著4000人的團隊,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成為現實。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為什麼要建港珠澳大橋?
  • 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
    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竟有人把魚竿從港珠澳大橋伸出……>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據報導,日前,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在巡航中發現,位於青州航道的54號橋墩處有異樣,該橋墩防撞鋼箱內竟然有多根魚竿伸出,而且箱內有人。執法人員隨即對周邊橋墩展開巡查,在另外兩個橋墩處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海事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將非法垂釣人員全部抓獲,還收繳了26根魚竿和5箱漁獲。
  • 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已經確定!或採用新通關模式!
    港珠澳大橋再次刷爆朋友圈,「亮妝」首次曝光!收費站首次曝光!近日,港珠澳大橋再次亮燈,夜幕中的大橋披上了彩衣,讓珠海澳門的小夥伴們驚喜不已!12月4日,港珠澳大橋人工口岸島110KV專用變電站首次正式向大橋送電!
  • 【中國科學報】港珠澳大橋「強筋健骨」的奧秘
    其技術成果已經在秦山核電站海水冷卻迴路系統、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用天然氣管道彎管、杭州灣跨海大橋鋼管樁等重大基礎防腐工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港珠澳大橋是一個「硬骨頭」,金屬所科研人員迎來了新的挑戰。  「普通鋼板在這個地方,當天就會生鏽。經過普通防鏽漆處理,大概防鏽時間也就是半年到一年。」時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管理部副部長景強說。
  • 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定了!
    綜合來源:廣東省發改委、香港文港報、南方+、LOVE珠海等橫跨三地的巨龍——港珠澳大橋照片拍攝時間為12月2日21時58分,顯示通關時間還剩29天2小時0分23秒,照此計算,港珠澳大橋通車精確時間為12月31日23時59分。
  • 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籤訂水上緊急救援合作協議
    央廣網廣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覃浩峰)記者從港珠澳大橋海事局了解到,12月25日上午,港珠澳大橋海事局、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聯合珠江口相關拖輪公司和中交一航局等單位共同籤署了港珠澳大橋廣東水域緊急救援合作協議,標誌著該水域水上緊急救援工作機制正式建立。
  • 港珠澳大橋通行規則收費標準及通行費用通行條件是什麼
    跨境車輛才能通行  大橋通車後,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肯定是「我能否駕車上橋」?針對「什麼樣的車輛才可以在港珠澳大橋通行」這一熱點問題,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給出的答案是:港珠澳大橋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計程車、跨境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五類車。
  • 春節七章話家國 |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八年了,終於回家...
    △建成後的港珠澳大橋從2009年項目開工,到2018年正式通車,中國建設者們踐行著新時代的奮鬥精神。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從2010年(島隧工程)動工,到去年10月份大橋正式通車,我和我們團隊是(見證了)從一片茫茫的大海,到今天建成這樣一個大橋的過程。因為我們付出了,我們每年都不回家,我們幹出一個我們心目中好的工程,我們很值得。林鳴:今年這個春節是我們這個團隊正式第一次放假的一個春節,很多人這8年都沒有回去過一次,今年是第一次回家過年。
  • 包場首選|紀錄電影新標杆《港珠澳大橋》,致敬所有勞動者!!!
    《港珠澳大橋》上影國際影城歡迎各事業、企業單位包場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全線正式通車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向港珠澳大橋數萬名建設者致敬!感受國人的力量,愛我中華!!、珠海文廣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將在2019年5月1日全國上映。
  • 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120年!全靠它了
    挑戰百年技術極限李京指出,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壽命打破了國內通常的「百年慣例」,制定了120年的設計標準,這對跨海大橋的基礎結構鋼管樁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耐久性工作實際上是建橋的前提條件,此前原有的跨海大橋耐久性設計方案已不能滿足港珠澳大橋耐久性需求,這為國內外海洋工程防護提出了新的挑戰。
  • 粵港非營運小汽車免加籤通行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
    大洋網訊 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昨日發布關於繼續實施粵港非營運小汽車免加籤通行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政策的公告。2019年,粵港兩地準許現有獲準通行港珠澳大橋以外其他口岸的粵港非營運小汽車分兩個階段免加籤試用通行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試用期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