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從海裡打撈出一個手鐲,揭開了《小王子》作者的失蹤之謎

2020-12-27 尚宮女史

1944年7月31日下午三點,勒內·加烏瓦伊在波爾戈機場內一邊踱步一邊看表,他的內心很是焦灼,因為他的好朋友聖埃克蘇佩裡正在空中執行飛行任務,而再過半個小時,那架飛機的燃料就要燃盡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的內心逐漸平靜下來,他知道最終的結果已經到來。他拿過旁邊的飛行記錄本,上面有一個簡短的記錄:

聖埃克蘇佩裡:執行法國南部高空飛行拍攝任務。未歸。

時間回到前一天晚上,聖埃克蘇佩裡顯得有點激動,他忍著身體的疼痛爭取來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這對於他來說非常重要。

所以即便身上有八處骨折,僵硬而疼痛,還有時不時會有的頭痛和眩暈,都沒有讓他停止自己的腳步,他想要為國捐軀,這是刻在他骨血中的理想。

當終於確定他還有第八次飛行任務的時候,他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在那一晚上,他並沒有早早上床休息,反而在巴斯蒂亞的一家餐館裡通宵宴飲,一直到了黎明時分。

然後,他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飛行任務做準備,先是做了彌散,之後開始吃早餐:幾個煎荷包蛋、黑咖啡,還有他喜歡的美國香菸。吃完飯之後,聖埃克蘇佩裡出發了,他乘著吉普車來到了距離蒂亞50裡遠的波爾戈機場。

7月31日這一天,天氣晴朗,空中沒有幾片雲彩,這是一個適合飛行的好天氣,但波爾戈機場內的氣壓卻有些低。

聖埃克蘇佩裡和老友勒內·加烏瓦伊在聊天,他並沒有提及這次飛行,而是想讓勒內·加烏瓦伊幫點忙,他將手中的放手稿的一個手提箱給了勒內·加烏瓦伊,目的是讓勒內·加烏瓦伊好好保存,並轉交出去。

兩人還談了一些別的,都是聖埃克蘇佩裡在嘮嘮叨叨,仿佛是在和勒內·加烏瓦伊道別,最後,兩人緊挨著坐在一起,淚水划過兩人的面龐,兩人都感覺到了這次飛行任務的危險性,但誰都沒有說出來。

良久之後,聖埃克蘇佩裡站了起來,和老友道別,然後頭也不回的上了那架P-38戰機:萊特寧。

時間的指針很快指向了8點45分,聖埃克蘇佩裡起飛了,他衝入萬米高空,將在格勒諾布爾、安西和尚貝裡的高空執行數個小時的偵察任務。

這對於聖埃克蘇佩裡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此時的聖埃克蘇佩裡身體狀態並不樂觀,身體的疼痛加上心裡的,都讓這次飛行任務變得不那麼簡單,況且這還是在二戰期間執行的一次重要偵察任務,其危險程度不言而喻。

聖埃克蘇佩裡早就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他知道自己已經等不到戰爭的結束,但他沒有想到,就在他失蹤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同盟軍就已經進入了巴黎,而法國勝利了。

是的,聖埃克蘇佩裡在這次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失蹤了,勒內·加烏瓦伊沒有等到他回來,飛行記錄本上對於結果只有兩個字:未歸。

聖埃克蘇佩裡就這樣失蹤了,失蹤在了藍天白雲間,失蹤在了萬米高空。

飛行員在空中失蹤在當時本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要知道,整個二戰期間,就有超過一萬架法國飛機被擊落。但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卻又不同。

一來他的身份特殊,他不僅是一名成熟的飛行家,還是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名動天下的作家,他寫下了數部獲獎作品。

比如獲得費米娜文學獎的《夜航》、獲得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的《人類的大地》、在美國引起轟動的《空中飛行員》、被搬上銀幕的《南方郵航》等等,還有他去世一年之前剛剛出版的、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最佳書籍《小王子》。

他在文學上的貢獻是極大的,也因此,他在空中失蹤這件事轟動天下。

許許多多的人執著於揭開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之謎,但一直未果,這成為一樁謎案,誰也不知道聖埃克蘇佩裡究竟為何失蹤?又失蹤在了哪裡?

就在人們漸漸淡忘了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而沉迷於他的《小王子》的時候,他的失蹤之謎有了轉機。

1998年9月7日,一個名叫哈比·貝納莫爾的突尼西亞漁民在卡西斯的海上打撈出一個發亮的東西,那是一個手鐲,樣式老舊,他覺得這是個稀奇玩意,於是將它拿給他的老闆看。

老闆拿過來仔細看了看,發現那上面還刻著字,其中還有「安託萬」的字樣,這讓他有了熟悉感,於是將手鐲清洗乾淨,這才看清上面的完整字跡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龔蘇蘿)-C/O雷納爾和希區柯克公司-美國紐約第四大街386號

這上面的那些關鍵信息:聖埃克蘇佩裡的名字,他的妻子,他的作品《小王子》的出版商地址。無一不在宣告世界,這是屬於聖埃克蘇佩裡的東西,這是聖埃克蘇佩裡失蹤五十多年來,第一次有人發現和他失蹤有關係的東西,怎不讓人欣喜若狂?

於是更多的各行各業的人都開始在這片海域打撈,試圖尋找關於聖埃克蘇佩裡的一切。打撈還真就有了結果。2003年,他們在海底打撈出十分之一飛機機身大小的幾塊飛機殘骸,上面並沒有子彈的痕跡,反而有時速過快墜海的摺痕。

這看起來並不像是被擊落,反而像是主動赴死。

不過,也有人說,早在2000年,就有人在這片海域的海底發現了一架飛機殘骸,經過專家們的對比,似乎正是聖埃克蘇佩裡駕駛的那架萊特寧。

以上不管是哪個說法,確定的是,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之謎算是揭開了,即聖埃克蘇佩裡在1944年7月31日那天執行飛行偵察任務時,飛機墜落大海而死亡。

但是關於具體的墜海原因卻還是無法確定,很多人認為這是聖埃克蘇佩裡主動赴死,他生前很壓抑,婚姻失敗、理想得不到實現,他嚮往自由額內心始終被壓制,苦悶而抑鬱,所以很可能這是他在最後一次執行飛行任務時為自己設定了結局。

但2008年,人們似乎又有了另一種看法。

這一年,前納粹飛行員裡佩特在他的著作《聖埃克蘇佩裡:最後的秘密》中聲稱,他很可能在1944年擊落了聖埃克蘇佩裡的那架萊特寧。

他在書中表示懺悔,因為他非常喜歡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算是聖埃克蘇佩裡的粉絲。

這種說法雖然看起來不無道理,但是為何他在過去那麼多年裡都保持沉默,對於聖埃克蘇佩裡的失蹤從不曾發表過言論,這似乎不合常理。

時間過去那麼久,已經很難確定聖埃克蘇佩裡墜機的真正原因,但是他的《小王子》卻獲得了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相關焦點

  • 他婚姻不順又英年早逝,43歲時寫出全球第二暢銷書《小王子》
    1998年9月7日,漁民貝納莫爾在突尼西亞的海上打撈到一塊閃閃發亮的東西,那是個樣式老舊的手鐲,他拿給自己的老闆看,老闆發現上面刻有「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字樣,至此失蹤半個世紀之久的《小王子》作者終於有下落了!
  • 5-8歲 | 小王子(9)迷一樣的結局,小王子最後回到了那個星球嗎?
    這不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這就像是一個謎。
  • 《小王子》和那個飛行員:在天空中看到的是其他人終其一生都看不到的景致
    很難想像《小王子》的故事誕生於戰火紛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年6月29日生於法國裡昂市,既是飛行家又是作家。他看到了巍峨的群山、一望無際的鹽鹼地、漫天的星海,也曾墜機後死裡逃生,這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自由和悲憫:「我的行動,從今以後,一個接一個,組成我的未來」。  在《小王子》出版前,他所有的作品都與天空和飛行有關:小說《南方郵件》(1928)、《夜航》(1931)、《人類的大地》(1939)、《堡壘》、《雲上的日子》、《空軍飛行員》(1942)。
  • 印尼漁民打撈出潛航器,機身只見兩個漢字,五角大樓下令:給我查
    漁民打撈出來的東西,真的是千奇百怪,除了他們所需要的海產品外,還打撈出了各種軍事設備。在我國南海地區的漁民,就經常打撈出了不少的監聽設備、魚雷等,而這次印尼漁民打撈出了一個潛航器,在機身上面兩個漢字清晰可見,而五角大樓在看到後,也是直接下令:給我查!
  • 《小王子》就是作者安託萬·聖埃克蘇佩裡的化身
    這本小說看似語言平淡樸實、富有童趣,卻包含著作者安託萬·聖埃克蘇佩裡深刻的哲學理念,更隱藏著作者生前無數的經歷與過往。透過《小王子》,我們甚至可以窺探到作者那曲折離奇的人生。只有了解了作者才能讀懂作品,也只有透過作品才能與作者對話。
  • 《小王子》的作者下落至今成謎,這個童話故事裡究竟說明了什麼
    他獨自駕著飛機,飛上藍天之後再也沒回來,大家都說他失蹤了。他失蹤後50多年裡,人們未找到飛機殘骸,也無法判斷失蹤原因,他的去向也成為了一個迷。在飛行記錄本上,只有一個簡短的記錄:執行法國南部高空飛行拍攝任務,未歸。這個男人就是世界名著《小王子》的作者,法籍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他來這人間一趟,只活了44年。
  • 被印在法國鈔票的安託萬,他和他的《小王子》留下哪些未解之謎?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筆下最著名的作品,被稱為「寫給大人的童話書」,暢銷全球。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小王子》,都給世人留下許多未解之謎。但隨著安託萬的消失,這些謎題恐怕再也無人知曉。《小王子》是怎麼寫出來的要說《小王子》的來源,首先就要說起作者的生平。
  • 肆無忌憚的中國漁民不務正業,整天從海裡撈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本是勤勞勇敢的中國漁民世世代代以打魚為生,可是現在的中國漁民,整天不務正業,每次出海不撈魚專門去撈一下稀奇古怪的東西。今天我們來看看中國漁民都撈上來過什麼東西,能比打漁賺錢有意思嗎。 1978年南海漁民出海作業,打撈上一個大傢伙,後經過專家鑑定這是一枚美國MK46 mod1後期生產型魚雷。
  • 黑石號沉船上打撈出三件文物,破解了文物界的一個難解之謎!
    自西漢,「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打開了中國對外交流的通道,一直到唐宋時期,隨著西方國家對絲綢,茶葉和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大,中國也迎來了對外貿易的「黃金時代」;然而,由於航海技術的相對落後,導致了一些商船在複雜的海域就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沉船事件也不斷發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黑石號」沉船,因為它破解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 《小王子》作者120年誕辰:寫給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
    1944年7月31日,這位在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特立獨行的作家駕駛「P-38」閃電式偵查機從科西嘉起飛前往法國南部地區執行他的第十次偵察飛行任務,就此「神秘失蹤」。如同聖艾克絮佩裡充滿艱苦和危險的飛行員生涯,他在飛行座艙裡的寫作,他生前與妻子龔蘇蘿有些孩子氣的、既心心相印又互相折磨的愛情,他很長時間裡未能被解開的「死亡之謎」為他傳奇的一生定格。
  • 打撈「阿波丸」,能解開「太平洋戰爭的秘密」嗎?
    打撈麵臨的第一個難題,是要找到沉船的確切位置。郭挺杉告訴記者,美國總統尼克森提供的資料和外國打撈公司提供的資料,都只是一個大概方位,當年沒有發達的衛星定位系統,資料上的方位對應到牛山島附近海上,面積甚至有數十平方海裡。為此,在打撈船正式進軍牛山島海域前,交通部和海軍就組織了社會調查組,在平潭縣委的協助下,對漁民進行走訪調查。
  • 南澳漁民揭開塵封42年海難真相
    天亮了,頂澎上寄宿著68名南澳漁民,見船斜掛在暗礁上,萬分危險,但風浪兇狂,只有等待下午退潮時才能過去救人。 可是,中午12時左右,只見該船放下一隻小橡皮艇,難民要冒險靠岸。以李奇耀為首的搶險領導小組認為,若不及時去搶救,難民就有被大風浪吞沒之危,立即決定提前施救。漁民周喜、朱炳才、林良吉、陳古炳等,奮不顧身,搶先下海去救人。
  • 藍可兒失蹤三周後在水箱被發現,死因成謎?李昌鈺說5字揭開真相
    在世界的歷史上,出於技術的不夠先進與人員的疏忽等多種複雜的因素,產生了非常多的謎案。這些案件都造成了非常慘痛的悲劇,並且一直沒能得到破案,他們的故事埋藏了太多的不可思議。曾經的藍可兒事件就是這樣的一樁謎案,她失蹤三周後在水箱被發現,死因成謎,但李昌鈺卻僅僅只用五個字就揭開了真相。
  • 《小王子》的作者和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我」這才了解到了小王子的故事,成為了小王子這段旅程的記錄者。小王子在地球上看到一大片玫瑰時,很是沮喪:原來他擁有的那朵玫瑰並不特別。再後來,他遇到了狐狸,狐狸教會他如何去愛。小王子最終決定「回去」,但他嫌肉身的軀殼太沉重,只想帶靈魂回去。為此,他選擇了讓毒蛇咬死自己的軀殼。到底回到哪裡去,作者沒有明說。為何小王子會選擇讓毒蛇來咬死自己,結束這段旅程?我估摸著,是因為伊甸園中,是蛇蠱惑亞當和夏娃吃了智慧之樹(也叫善惡之樹)的果實,導致人類背負了「原罪」。解鈴還須繫鈴人,小王子想擺脫自己身上沾染的原罪。
  • 又在挑撥離間了,印尼漁民打撈到中國航行器,美媒卻開始從中作梗
    美國媒體又站出來開始挑撥離間 然而在南亞的另一個國家,美國這次又看不下去,出來挑撥離間了,據報導,近期,有印度尼西亞漁民打撈到疑似中國水下航行器
  • 浪尖上的「英雄人生」——來自我國海上專業救助打撈隊伍的紀實...
    我也是幹船長的,這麼大的風浪,飛機出不來,船靠上來救人是不可能的。沒想到你做到了。」在救助「衝得上去,救得下來」的同時,我國打撈系統也「潛得下去,撈得上來」。2007年3月,世界最大挖泥船「奮威輪」在天津港外主航道側沉海裡,打撈人員經過25晝夜的奮戰,打撈出這顆礙航「炸彈」。像這樣的沉船,打撈系統打撈起近百艘。
  • 一直以來,我們只讀了《小王子》的三分之一!
    在人類共同的精神世界,《小王子》寫盡了靈魂的純真、赤誠與孤獨。它登頂「人類有史以來經典讀物」書單,被譽為「每個人不可不讀的心靈之書」!如今,它被譯成300多種語言,擁有4億多讀者,閱讀率僅次於《聖經》!
  • 印尼漁民打撈一架潛航器,機身兩個漢字依稀可見,美國炸鍋了
    據美媒消息稱,最近印度尼西亞漁民就捕撈到了一架中國產的無人潛航器。印度尼西亞漁民發現神秘物體實際上各國漁民在海洋上進行漁業捕撈時經常會發現一些機器,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TheDrive網站稱近期印度尼西亞的漁民在印度亞洲南部一個海域作業時就發現了一架機身兩個漢字依稀可見的潛航器。
  • 嵐山韓家營子漁民離奇失蹤6天,船卻完好!究竟發生了什麼?
    搜救人員行駛了20多海裡,當晚10點半,終於在達山島和車牛山島附近找到了漁船,但船上卻空無一人。搜救人員回憶,當時夜色已深,海上漆黑一片,他們喊著韓治峰的名字在附近找了一大圈沒有任何收穫,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先將漁船帶回。家人說,船上一切如舊,漁具擺放得井然有序,船體完好無損。韓治峰今年才46歲,身體健碩,有著二三十年的出海經驗。
  • 16年前漁民打撈到一潛艇,打開艙蓋發現,70位海軍戰士早已長眠
    海洋雖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但漁民若想致富,同樣需要一雙勤勞的手。二零零四年的一個清晨,天剛蒙蒙亮,漁民們就已經做好出海準備。漁民們在打漁時,通常會在船下面安裝一個大網,以便於捕魚以及收存漁獲。有個漁民在打撈魚蝦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個大傢伙。 漁民們經驗豐富,第一時間就發現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