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戲曲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戲曲進課堂》走進運城市理想學校

2021-02-08 運城市理想學校

虛弄乾戈原是戲

又加裝點便成文

中國的戲曲

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

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當戲曲藝術走進校園

會帶來怎樣的傳承呢


12月10日下午,《戲曲進課堂》走進運城市理想學校,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的表演藝術家們,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妙絕倫的戲曲「盛宴」。


本次活動有幸邀請到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運城市青年蒲劇團景雪變團長及獲得全國「小梅花獎」的景團長的學生們。樊京變校長代表全體師生對景團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希望同學們能在戲曲課堂中接受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薰陶,感受戲曲的魅力。


景雪變團長結合自己的藝術生涯為同學們做了精彩的講座。同時,對馬青芳總經理及理想學校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暖心寄語孩子們:時代造就人,新時代需要你們,國家需要你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需要你們。希望孩子們學會感恩,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感恩國家。希望大家好好學習,長大成為理想的驕傲,成為中國的驕傲。


蒲劇的基本功技巧展示正式開始啦,「小梅花獎」的獲獎演員們紛紛上場——水袖、變臉、金猴鬧新春、手絹功、長綢舞《天女散花》、帽翅功、《呂布戲貂蟬》、《紫燕飛》……豐富多彩的造型、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專業的唱作念打,各種精彩絕倫的展示連番上陣。舞臺上的演員腔調婉轉,眼睛炯炯有神,演繹惟妙惟肖,原汁原味的戲曲表演不僅讓全場沸騰不已,更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我們需要守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戲曲走進校園,讓傳統流傳不朽。

接著,景雪變團長帶領孩子們認識了蒲劇中的幾大樂器:蒲劇、板胡、二胡、笛子、馬鑼、鐃鈸、小鑼和板鼓。


隨後,景團長提出,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可以走上舞臺進行親身體驗,大家熱情高漲,躍躍欲試,紛紛走上舞臺,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進行了親身體驗。孩子們全身心徜徉在國粹的美輪美奐當中,同時也真正明白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張耀宗老師二胡演奏《賽馬》


▲楊俊霞老師演唱歌曲《九兒》


最後,樊京變校長對本次活動作了總結。她指出,戲曲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使孩子們第一次近距離的了解了戲曲文化,感受到戲曲所表達的真、善、美,領略到戲曲深厚的文化底蘊,戲曲藝術的種子已經悄悄種在了孩子們的心田。今後我們理想學校力爭每月組織師生觀看一次戲曲作品,並在平時的音樂和美術課中增加臉譜繪製和戲曲唱練,加強戲曲社團活動。相信不久的將來,孩子們一定會將國粹藝術傳承下去,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再次感謝景雪變團長及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的演員們。


▲馬青芳總經理、樊京變校長與景雪變團長再次交流戲曲藝術如何在理想學校深入推進

相關焦點

  • 感受戲曲魅力 弘揚傳統文化 市藝術中心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為展示戲曲魅力,弘揚傳統文化,日前,市藝術中心組織人員到市勝利路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 戲曲國粹進校園 文化傳承在身邊:戲曲進校園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
    12月8日上午,由中共駐馬店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主辦,市演藝中心承辦的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駐馬店實驗小學,為全校師生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展現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平。其中,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白玉蘭獎獲得者,河南省豫劇院二團演員徐俊霞戲劇知識講座尤為精彩,她對戲曲歷史發展、戲曲文化特徵、戲曲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此次講座除了理論知識的講解,還結合表演、示範、互動等方式,一邊講一邊演示,並邀請同學上臺,通過一對一的指導,讓同學們體驗戲曲的基本功。戲曲基本功展示中,高潮迭起,掌聲不斷。戲曲小課堂上,師生積極參與,精彩紛呈。
  • 弘揚傳統戲曲文化——蒲劇絕活亮相北京大學
    2016年4月29日晚,中國戲曲公開課在北京大學進行專場演出。來自運城、臨汾兩市的11名優秀蒲劇青少年演員,將水袖功、椅子功、帽翅功、哨子功等蒲劇絕活帶進了北大校園,並與京劇、黃梅戲、評劇等戲曲界精英同臺演出,向北大學子弘揚傳統戲曲文化。
  • 弘揚傳統文化 品味戲曲精華
    不少第一次看豫劇的同學對表演津津樂道,一下子拉近了與戲曲的距離,廣大師生們聚精會神,全身心沉浸在精妙的戲曲劇情裡。戲曲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髓,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戲曲進校園」不僅豐富了校園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們近距離地觀看了戲曲表演,了解了戲曲藝術妝容之美,也切身領略到戲曲的獨特魅力,增進了高中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知和欣賞,弘揚並傳承了中華經典文化。
  • 運城市龍翔實驗中學:弘揚傳統文化 戲曲走進校園
    黃河新聞網運城訊 12月18日,蒲劇表演藝術家景雪變老師及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全國「小梅花獎」獲得者一行來到了運城市龍翔實驗中學開展《戲曲進課堂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薛清、愛娜、夏妃、麗娜、丹妮五位老師帶來了精彩的《水繡舞》;梅壯、婁振博兩位老師帶來了《金猴鬧春》,將猴子的靈動表演的活靈活現;劉巖老師帶來了《變臉》節目,將現場帶入新的高潮;李琳、任玲兩位老師帶來了《手帕扇子》節目;任帥老師帶來了《翎子功》節目;還有《天女散花》、《帽翅》、清唱《王寶釧》、樂器展示等節目,景雪變老師的《山村母親》選段將活動推上高潮。
  • 「戲曲進校園」星星實驗學校: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
    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7月13日,「戲曲進校園活動」教師專場走進婁底市星星實驗學校。婁底市花鼓戲劇團給全體教師展示了一場精彩的花鼓戲《榮喜歸》。一板一眼、舉手投足間盡顯戲曲演員的風採,精彩的表演、極富感染力的唱腔贏得在場老師們的陣陣掌聲……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推動戲曲進校園工作是繼承、繁榮、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教師專場活動,讓老師們近距離接觸戲曲、了解戲曲、領略戲曲的魅力,引導教師們做傳統文化的使者,在廣大中小學生中推廣戲曲文化,更大程度上倡導學生們自覺地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學習者、傳承者和弘揚者。
  • 戲曲進課堂 經典共傳承——新餘採茶戲走進市逸夫小學
    為弘揚普及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學生全面了解優秀戲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和魅力,提升學生的戲曲素養,2020年12月10日,新餘市採茶戲名家工作室的老師們走進新餘市逸夫小學,開展了「戲曲進課堂」活動,把地方採茶戲引進課堂。
  • 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渝北區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小記
    資料圖曲藝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把曲藝引進校園,既讓同學們在歡樂中體會到傳統藝術的魅力,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又能開闊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推動曲藝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2017年起,渝北區開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 傳承戲曲文化 陶冶學生情操——羅田縣白廟河鎮中心小學戲曲進校園...
    2016年,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和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戲曲素養,推動戲曲傳承發展,該校響應上級號召,積極行動起來,紮實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該校在2014年秋學校鄉村少年宮項目啟動時,就成立了東腔戲興趣小組,很快就被有關部門確定為羅田縣東腔戲傳承基地。
  • 認識傳統藝術文化,戲曲名家進入晉源這所學校!(圖)
    認識傳統藝術文化,感受藝術教育魅力——記太原市晉源區第二實驗小學「戲曲進校園—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教育課堂活動」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響應國家關於藝術教育的號召,拓寬學生學習藝術空間,打造校園文化教育特色,讓傳統文化浸潤每一位莘莘學子的心田,2020年12月1日,由晉源區影視行業工會聯合會、晉源區新的階層人士聯誼會及太原市昊宇心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手太原市晉源區第二實驗小學,一起舉辦了「戲曲進校園、梨園伴書香」——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教育課堂活動。
  • 「傳承天府文化 弘揚川劇精粹」 成都鹽小錦馨師生共享戲曲魅力
    中國網12月4日訊(鍾傳亮)為保護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川劇藝術,提升學生審美素養、陶冶師生情操、推進校園美育教育。12月3日,「傳承天府文化弘揚川劇精粹」2020年川劇傳承推廣「戲曲動漫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錦馨分校,學校組織了師生進行觀影、互動活動。
  • 傳統戲曲進校園 「非遺」文化顯魅力——林州市職業教育中心開展「戲曲進校園」主題活動
    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學生感受河南豫劇獨特韻味,12月7日下午,林州市豫劇二團走進林州市職業教育中心,開展「戲曲進校園
  • 戲曲進校園:讓孩子愛上傳統藝術
    自2017年戲曲進校園在各地中小學廣泛開展後,戲曲這項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開始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越來越多的學生被戲曲的文化魅力吸引,傳統藝術在浸潤童心的同時,也不斷注入新鮮血液。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通知。系列政策的出臺,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戲曲傳承傳播、傳統文化振興、青少年美育等多方面為戲曲進校園提供了指引,在政策引領與制度設計上,為戲曲進校園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2018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其中,僅戲曲項目就涉及58個劇種。
  • 戲曲動漫進校園師資專題培訓助推山西戲曲文化傳承與發展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山西省文化館針對青少年兒童製作了有趣、有味、有料的山西戲曲動漫——《小老醯兒說戲》,成為品味山西戲曲悠久的歷史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抓手。同時,也是山西省文化館全面開展「戲曲+動漫+網絡+培訓」的推廣模式,以「戲曲動漫進校園」創新傳統戲曲文化在校園的教學、傳承和發展。
  • 「傳承國粹、感受經典」 戲曲進鄉村,走進東八裡
    為充分發揮戲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中的積極作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懷來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深入開展「七進」文化惠民「戲曲進鄉村」演出活動。
  • 市藝術劇院圓滿完成2020年「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
    11月23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聯合主辦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在市二十二中精彩上演,獲得廣大師生陣陣的掌聲,同時也標誌著市藝術劇院2020年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順利收官,共計完成演出活動31場次。
  • 十堰:開設中國戲曲課程 吸收傳統文化養分
    中國戲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學習戲曲對培養青少年綜合素養與文化自信有著積極的作用,為使學生在戲曲中吸收傳統文化的養分,同時為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傳承發展戲曲藝術,15日,市五堰小學開啟中國戲曲課程,首節課在四年級開展
  • [浦東]浦興中學:戲曲進校園 文化有傳承-學校淮劇社團參加第四屆...
    [浦東]浦興中學:戲曲進校園 文化有傳承-學校淮劇社團參加第四屆上海市「淮音節」系列活動時間:2020/10/25 22:12:39 來源:上海市浦興中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傳統戲曲進校園: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就這樣愛上了戲曲
    崑曲走進成都列五中學11月3日,浙江崑劇團國家二級演員曾傑、胡娉兩位崑曲表演藝術家走進成都市文化藝術學校、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列五中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專題分享會——崑曲專場」活動,帶領學生們了解崑曲,體驗崑曲,也讓成都的學生們愛上了崑曲。
  • 戲曲進校園——濰坊藝術劇院走進濰坊實驗中學
    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承、推廣和振興國粹藝術,體會京劇及地方劇種的博大精深,滿足同學們的個性化成長需求,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關於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通知精神,11月29日,濰坊實驗中學邀請濰坊藝術劇院到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公益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