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誠意十足「販賣情懷」的軟硬結合的廣告,不喜請不要點開。如果討厭我長篇扭捏的「囉嗦」,購買方式請拉倒文末,感謝支持:)
我有個「印刷業」迷思,好多年了。想到最初的起點是陳綺貞那部「Sixteen Days」的紀錄片中的幾秒鐘:
那是2005年,綺貞還是剛離開滾石的歌手,不紅不紫。她想獨立製作一張專輯,就是後來一鳴驚人又無法超越的「華麗的冒險」。
錄音的過程看似是個遊戲。ta們租了個叫「動物園」的屋子,搭成了臨時的錄音室,用全live的方法。有時候一旁閒著的綺貞就幫朋友們拍照,再印出來,說要「開創我的印刷事業」。
那年她30歲,跟我現在一樣大,夢想剛剛重新開始,還是我們一小波人口中的「陳老師」,感覺跟你那麼近。後來她成了獨立女王,有了「千萬雙手」在她「眼前揮舞」,我也在2009年來開花城前見到了她。那天安可時衝到臺前,有那麼十秒鐘,她看著我唱「太聰明」時,我心裡感動又溫暖。後來我回去寫了很長的blog,叫「跟著我勇敢地走下去」。扯遠了。(以後大概可以更新篇自幼的「追星」歷程)。
我還記得前年看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拍的那部「虞美人盛開的山坡」,裡面有油印的情節,當時就很入迷,突然十分想念小時候那些討厭的寫不完的油印試卷,每次都弄得手邊烏黑,也不知現在數字時代的孩子們是不是還懂油墨的香味。
現在,我也要「開創我的印刷事業」了。
其實這事業算是早就開始。
當年我剛來此地,就發現沒有好看的卡片賣。雖然開花城文藝又小清新,IU的紀念品做的也不錯,可唯獨這一項是重大缺失。
於是我開始印卡片寄給朋友,用自己拍的照片,到今年已經第五次。從剛開始的二十多張倒今年的四十多份,寫上那年自己的心情和祝福,漂洋過海地寄過去,是我唯一能給的心意。
估計耐著心思看到這裡的人大概都會說,這人真是酸腐,不就是賣個卡片麼,扭扭捏捏地扯了這麼多。是啊,書讀多了總覺得「做生意」是件不好意思的事情,需要鋪墊,請原諒。實際上我連算成本什麼的都搞得一團亂,真不是這塊料。
直白地說,我就是印了些卡片來賣,想試試它們能不能換些錢來。
我拍他們的時候只是想記錄自己看到的美好,並沒想到以後會用來販賣,並且以後拍照也更不會去想這些。這次就權當是個實驗。拍照這種個人化的事情根本沒法迎合別人。我又不是在幹影樓拍婚紗的行活兒。
就比如要印之前我自己挑出了「自以為」比較符合「大眾審美」可以被接受的8張(那些我自己很喜歡但「自以為」大眾不會喜歡的直接被略過了),發在朋友圈裡想問些意見,可結果是,同一張照片,樓上會說很贊的,樓下直接就點名說不好。像是其中一張是我在Dunn's Woods裡無意拍到的樹樁上的花,有朋友很喜歡,一眼就看出我心裡的意象,那是個翩翩的舞者,可也會有人不喜歡,覺得不知道在拍些什麼。
最後,我「乾綱獨斷」,一張不換地下了訂單。如果什麼意見都聽,大概什麼都印不出來吧。
我這個學憲法的人的粗淺的認識是,生意是個沒法民主的事情。
好了,終於到正題了。
我這次一共印了8張,為一套,都是IU的主題,春夏秋冬都有。因為印刷來源的選擇和我自己的小堅持,只成套買,不拆開。
印刷質量拿到卡的朋友都說很好,是我挑了很久才決定的來源。有配還算小清新的牛皮紙包裝。我不想自己的心意給印醜了。
現在定價一套12美金,一次兩套或兩套以上10刀。
(已經被朋友吐槽說肯定會有人湊單的,你看看我這種完全不會做生意的人自以為的促銷方式一下子被打回原形了,當然如果有人買兩套以上還給12刀我無條件接受,哈哈)。
如果你想寄卡片給朋友,又不喜歡街上賣的那些,可以考慮找我。
如果你喜歡我拍的開花城,收在抽屜裡,以後帶回遠方,我想也是個不錯的念想。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sanjinwang,請註明「卡片」。有需要可以約地方見面,或者我送貨上門,我在Btown。
現在是假期,大概在學校的人不多,如果你喜歡,也可以聯繫我,幫你留著,開學見。
下面是卡片用的8張照片和印出來的實物。(卡片的質感相機拍不出來,再加上微信把圖片壓縮得跟鬼一樣,拿到手會好很多)。
感謝支持!
祝平安有愛。
長按二維碼關注
更多照片和絮絮叨叨在...
Weibo:http://weibo.com/wangsanjin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wangsa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