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航空測繪事業的開創

2021-02-15 測繪學術資訊

新中國航空測繪事業的開創

—中國測繪史學習筆記

作者:老村長

2021年1月8日於北京

飛機的發明,為發展航空攝影測量技術奠定了基礎,同時又對測繪保障提出了新要求。這裡說的航空測繪,主要指航空攝影和航空圖製圖。新中國的航空測繪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航空攝影,是根據測繪全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需要,從1950年開始逐步發展起來的;而航空圖製圖,是適應空軍現代化建設和作戰、訓練的需要,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的。

20世紀30年代使用的M18—D航攝飛機(來自《中國測繪史》第2卷,測繪出版社)

航空攝影,是利用航空攝影機從飛機或其他航空器上獲取地面或空中目標的技術。航空攝影一般不受地理條件限制,可快速獲取廣大地域的高解析度圖像,經過圖像判讀,可獲得有關地形、敵方兵力部署、軍事設施等準確情報,還可為採用航空攝影測量方法測繪地形圖提供基礎資料。因此,航空攝影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各方利用飛機進行空中攝影偵察,用航空像片分析敵情和地形,製作陣地情況圖,修測地形圖。由此,航空攝影測量方法逐步成為測制軍用地形圖的新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攝影測量在理論、技術和測圖儀器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提高了測圖的速度和質量,基本取代了傳統的平板儀測圖方法。

中國的航空攝影測量始於民國時期,但未能成為測繪地形圖的主要方法。1926年中國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在湘北戰役中對某炮兵陣地進行過航空攝影。1929年,南京政府在北洋政府「十年速測計劃」執行未果的基礎上,由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制定了《全國陸地測量十年計劃》(民國19~28年),並決定採用航空攝影測量新技術。由此,開始培訓航空攝影測量技術人才,從德國等國引進航空攝影測量設備,1931年組建航空測量隊,1932~1939年航攝並測制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要塞地形圖1283幅及地籍、鐵路、水利等工程地圖86321幅。全國抗戰爆發後,航測業務處於停滯狀態。1944年6月,在美國要求下在重慶成立了中美合作航空測量隊,在美國人主持下對大半個中國領土進行了航空攝影,全部資料運往美國進行內業測圖,測制江蘇、浙江、臺灣等地1︰5萬地形圖約2000幅,只交還中國若干資料或複製品。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國民黨軍的航攝飛機、設備、資料和技術人員大部分逃往臺灣。

1948年11月初,平津戰役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司令部製圖科,利用航空像片對北平西郊地區的地形圖進行了修測。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各項建設將全面展開,急需測繪全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而採用航空攝影測量方法測繪地形圖,首先需要建立航空攝影隊伍。

航空圖是空中飛行與領航、地面指揮與引導所使用的專題地圖,是軍用地圖的一種,著重表示航空要素以及與領航有關的地理要素,主要供航空兵遂行作戰、訓練、指揮等任務使用。世界上最早的航空圖,是德國1930年出版的1︰30萬航空圖。新中國成立之前,沒有專門的航空圖製圖機構,也沒有出版過航空圖。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國民黨政府空軍以陸地測量總局編制的1︰100萬地圖來代替航空圖;抗日戰爭後期,美國在中國1︰25萬和1︰100萬地形圖的基礎上,增加機場和等磁差線等要素,印刷成航空版,供領航使用。

初建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殲擊航空兵(來自《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國防建設》,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49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空軍的成立,使作戰環境由陸戰場擴展到空戰場,急需加強空戰場測繪保障工作。1951年2月,空軍司令部作戰處設地圖科,負責航空圖的收集、管理和發放及軍事航空攝影任務的管理。新中國成立之初,空軍部隊使用軍委測繪局編制出版的1︰50萬陸海空三軍共用圖。1952年,總參測繪局以1︰100萬、1︰200萬普通地圖為基礎,增加等磁差線等航空要素,作為代用航空圖。隨著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和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急需成立航空圖製圖部門,編制出版圖各種航空圖。

1950年11月1日軍委測繪局大地測量隊航空測量隊成立(來自測繪歷史資料)

1950年5月,軍委測繪局成立後,即著手全國地形圖測繪計劃的制訂和直屬測繪隊伍的組建。1950年11月1日,軍委測繪局航空測量隊成立,設有航空攝影組。1954午3月,航空攝影組轉隸空軍司令部。5月,空軍司令部從航空學校、空軍部隊抽調70餘名官兵,以航空攝影組為基礎組建了空軍航空測量隊,1956年9月擴編為航空測量大隊。從此,新中國有了專門的航空攝影隊伍。

1954年5月從蘇聯引進的伊爾-12航空攝影飛機(來自測繪歷史資料)

新中國的航空攝影,是從1950年軍委航空測量隊航空攝影組承擔治淮工程航空攝影開始的。根據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和中央軍委的指示,軍委測繪局自1951年起展開東部國防地帶測圖工作,空軍派出1架小型運輸機改裝的航攝飛機,配合航空攝影組在河北東部地區進行試拍攝。但由於飛機、設備老舊和技術力量薄弱,未能完成預定計劃任務。經總參測繪局申請,中國政府邀請蘇軍航空測量隊87人和10架航空攝影飛機,於1954年3月來華援助完成航空攝影任務,同時幫助中方帶訓航空攝影技術人員。到1956年4月蘇軍航空測量隊回國時,援助完成東部國防地帶約85萬平方公裡的航空攝影,為中方帶訓出60餘名航空攝影技術人員,並將所帶全部航空攝影設備留給中方。從1957年開始,空軍航空測量大隊獨立展開東部國防地帶的航空攝影,到1960年基本完成,保證了測繪東部國防地帶地形圖對航空攝影資料的需要。

1955年9月空軍航空測量隊部分人員合影(來自測繪歷史資料)

與此同時,民用航空攝影隊伍也相繼成立。1952年,軍委民航局在天津成立了農林航空隊,承擔工業、農業和林業航空攝影任務。1954年,地質、鐵道、石油、水利等部門,也先後組建航空攝影隊伍。1957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統一接辦全國民用航空攝影業務,將林業、地質等部門的航空攝影設備和人員集中管理,承擔全國地方各部門的航空攝影任務,至1965年基本完成國家測繪總局分工測圖區域的航空攝影,以及林業、鐵路、地質、水利等部門所需的航空攝影。

1965年9月4日空軍司令部製圖隊成立合影(來自測繪歷史資料)

三、航空圖製圖隊伍的組建與第一代航空圖的編制

空軍成立初期,所用航空圖由總參測繪局直屬測繪部隊負責編制。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空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發展,迫切需要編制出版適合空軍作戰、訓練需要的專題地圖。

1962年4月,總參測繪局派出調研組,到空軍部隊調研空軍用圖保障情況,感到現有保障模式不能適應空軍作戰、訓練的需要,認為有必要建立空軍測繪保障隊伍。1963年10月,空軍司令部和總參測繪局共同擬制了組建空軍測繪機構的方案。1964年5月,總參謀部批准了該方案。1965年9月4日,空軍司令部製圖隊正式成立,製圖技術人員主要從總參測繪局直屬測繪部隊、解放軍測繪學院等單位選調。從此,中國有了專門的航空圖製圖隊伍,揭開了新中國航空圖製圖發展的序幕。

1966年7月空軍司令部製圖隊第一期訓練班開學合影(來自測繪歷史資料)

空軍司令部製圖隊成立後,在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培養航空圖製圖技術人員的同時,著手開展中國第一幅航空圖樣圖的試編制。但是,由於當時的製圖技術人員主要從陸軍測繪部隊調來,具有較為豐富的地形圖製圖經驗,但對空軍用圖和航空圖則很陌生。為了增加感性認識,製圖隊派技術人員多批次到航空兵部隊體驗飛行,了解飛行人員用圖需求,基本上弄清了不同機種飛行對航空圖的特殊需求。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展開討論,研究分析各種地理要素在飛行領航上的使用價值,確定航空圖製圖綜合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擬訂了第一代航空圖編制計劃及航圖圖式、航圖制印方案等。

第一代航空圖局部(來自《中國地圖學史》,測繪出版社)

1965年12月初,正式開始樣圖的試製。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到1966年5月試編出北京、福州兩幅1︰100萬航空圖樣圖。樣圖的編製成功,為正式展開第一代航空圖編制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也為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航空圖發展道路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中國自己設計編制的兩幅航空圖樣圖的問世,從而結束了中國沒有航空圖的歷史。樣圖出來後,由製圖人員帶到航校和航空兵部隊徵求意見,利用樣圖進行試飛,然後對樣圖作了修改完善。

經空軍司令部批准,自1966年6月正式展開第一代航空圖編制工作。為了提高作業效率,製圖隊開展了群眾性的技術革新活動,開創了大比例尺地形圖標描過渡法、接近比例尺薄膜蒙繪一次成圖法和全要素刻圖法三種快速成圖方法。這些技術革新成果,在第一代1︰100萬航空圖編制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到1970年底,完成國土地區第一代1︰100萬航空圖74幅的生產,基本滿足了航空兵在國內中空、中速、中程飛行訓練的使用要求,結束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空軍一直用地形圖代替航空圖的歷史。從此,開始了中國航空圖事業獨立發展的新裡程。

註:本文編撰中參考引用了《中國測繪史》第3卷(測繪出版社,2002)、《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學科進展與成就》(王家耀主編,測繪出版社,2011)、《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環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及回憶錄《空軍司令部製圖隊的組建》(姜春華)、《我國第一代航圖誕生記》(林元傑)、《為第一代航圖盡力》(易嘉珍)等文獻資料。題圖照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轉發須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巴玉藻與中國航空事業
    現代航空事業的飛速發展生動顯示出人民前赴後繼、一以貫之的追求軌跡。曾幾何時,在中華民族存亡危急關頭,多少仁人志士矢志於科學報國,在艱難曲折中為民族復興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在航空報國的眾多先驅者中,祖籍赤峰的巴玉藻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物。巴玉藻,字蘊華,又名文華、向華,蒙古族,祖籍赤峰克什克騰旗新天地,1892年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
  • 雲南彩虹-4航空應急測繪系統實戰化應用顯成效
    近日從雲南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國家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建設項目雲南省單項工程交付使用後,雲南廳迅速將建設成果投入實戰化應用,利用項目建設的彩虹-4中航時固定翼無人機航空應急測繪系統為全省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理信息保障服務。
  • 測繪科普——地圖學發展簡史及現代地圖學進展的基本情況
    20世紀初利用飛機進行航空攝影測量成圖得到發展。地圖的精確性、內容的豐富性、地圖的品種,成圖手段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17世紀以來,各國紛紛成立測繪機構,主管國家基本地形圖的測繪。測繪地形圖,以西歐為最早。公元1730—1780年,法國的卡西尼父子測繪的法國地形圖頗負盛譽。
  • 測繪人收藏!現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一般航攝包含膠片航空攝影、數碼航空攝影、機載雷射掃描、機載 SAR 成像。(1)航攝儀及其他傳感器:包括框幅式數字航攝儀(像幅不小於7000×11000),推掃式數字航攝儀、機載雷射掃描儀、機載SAR。(2)IMU/DGPS系統:IMU是指慣性測量裝置,DGPS是指差分GPS設備。
  • 國家大地原點:新中國地理坐標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沒有自己的地理坐標系統。為保障國家建設需要,我國沿用蘇聯的大地坐標系統,把蘇聯1942年建立的坐標系統,逐級傳遞引測到我國,建立起國家統一的坐標系,稱為「1954北京坐標系」。該坐標系原點位於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的普爾科夫天文臺,距北京1.1萬多公裡。由於距離遠,在我國境內測繪過程中經常造成誤差,影響國家的建設發展。為此,國家有關方面決定儘快建立我國獨立的大地坐標系統。
  • 行業丨南極凱旋的測繪人
    圖源: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公眾號@雪龍探極)那麼,在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中,都有哪些測繪人的身影呢?我們這就來看一下吧。同濟測繪團隊助力規劃「冰上之路」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喬剛副教授、郝彤教授參加了此次南極考察。
  • 專訪測繪專家講給你聽
    相比於2005年,此次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所面對的數據來源更為豐富、數據量更大,包括水準測量、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三角高程測量、航空與峰頂重力測量以及雪深雷達測量等多種數據。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中首次採用我國自行研製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衛星觀測數量就多達20多顆星。
  •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測繪局等部門遼寧省基礎測繪中...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七年一月八日     遼寧省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    基礎測繪是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地理信息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    (二)建立數位化測繪檔案資料管理體系    2007年至2010年,主要完成測繪檔案的數位化管理體系建設。包括歷史現存紙質地形圖的掃描資料庫建設,檔案資料的數位化及航空影像資料庫的建設,計算機軟、硬體的配置,現有航空像片的數位化和資料庫建設。
  • 2021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所屬事業單位第一批次(阜新考點)校園...
    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成立於1958年,為自然資源部派出機構,實行由自然資源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自然資源部為主的管理體制。黑龍測繪地理信息局所屬事業單位13家,從業人員2000餘人。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是國家重要的、綜合性的現代化測繪地理信息生產與科研基地之一,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
  • 40萬「測繪打工人」最值得考的證書有哪些?
    大水牛測繪致力於服務成就測繪打工人,紮根測繪監測產品領域外,更希望將測繪方面的知識普及給每一位測繪打工人。 測繪人的「金磚」 註冊測繪師職業資格證 測繪行業的財富象徵,稀有到什麼程度
  • 民族振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
    學校簡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是一所肩負神聖使命、承載宏偉願景的大學,學校的理想和抱負、傳承和發展始終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緊密相系。 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特徵要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培養出一流的創新人才、產生一流的科研成果,要為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 測繪風採|郭靜:90後「鐵姑娘」打造測繪優質產品
    今年8月29日是第17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即日起,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聯合湖南紅網開設專欄《測繪風採》,讓我們走近測繪工作者的生活。紅網時刻記者 楊朝文 通訊員 段斯 長沙報導測繪人,外業是淬鍊場。從見到太陽就撐傘,碰到野狗就會尖叫的90後「弱女子」變成同事眼中的「鐵姑娘」,湖南省第一測繪院基礎測繪六組項目負責人郭靜參加一線測繪工作以來,憑著敢想敢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精神多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黨員示範崗」等稱號,她所承擔的技術項目更是成為高質量的代名詞,年輕人,最不缺的就是活力,郭靜將這份幹勁始終投入測繪工作中。
  • 無人機航測在測繪數據獲取等方面具有廣闊前景
    打開APP 無人機航測在測繪數據獲取等方面具有廣闊前景 佚名 發表於 2020-09-28 11:54:22 無人機航測是傳統航空攝影測量手段的有力補充
  • 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關於開展 2020年全省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的...
    各設區市、楊凌示範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陝西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有關測繪資質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陝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和《陝西省測繪資質單位質量保證體系考核細則》的規定,我局決定組織開展2020年度全省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工作
  • 航空工業洪都陳逸寧:我和航空不解之緣
    兒時常聽起父親提及,在上世紀50年代誕生的「洪都機械廠」,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製造了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批海防飛彈、第一輛摩託車,因此聞名遐邇,享譽中外。久之,「洪都」成了該廠的專有名詞,也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年人找工作夢寐以求的首選,當時我那正值青春年少的父親也不例外,航空情結早已深深地鐫刻在他腦海中。
  • 今年我省測繪地理信息「雙隨機 一公開」檢查這些單位
    近日,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規範我省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秩序,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印發了《2020年「雙隨機 一公開」檢查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全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2020年「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進行部署。
  • 廣州海珠辦理測繪資質證書認定哪裡有_亮和瑜標準化服務
    4甲級測繪資質單位的甲級測繪資質證書由國家測繪局頒發,乙級以下測繪資質證書由省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頒發。5測繪資質單位申請增加專業範圍或申請專業範圍升級的,應當在申請前取得該專業下一等級測繪資質3年以上。
  • 日本在臺灣的測繪
    日本測繪兵 近代列強在華測繪:日本在臺灣的測繪 ——測繪史話掠影為加強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日本對臺灣進行了多次系統測繪。到1938年,日本在臺灣共進行了6次測量活動,測制了6套地形圖共計948幅。測繪時,還採用了地上寫真測量,即先進的地面攝影測量技術。
  • 新中國特種飛機從這裡飛向世界!
    導讀:新中國特種飛機從這裡飛向世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中國特種飛機從這裡飛向世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