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的出行方式正在發生改變,之前主要是通過自行車來通勤,後來變成了電動車、公交車,到現在的輕軌、地鐵等等。剛才上述所說的都是大部分人選擇出行的交通工具。其實還有一個-計程車,之前打車出行的人數並不是很多,因為相對而言計程車的價格是比較貴的。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更多的人也賺到了不少錢,因為打車出行已經成為了常態,所以滴滴出行一下子就火了起來。
確實滴滴的出現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除了滴滴車主的車更舒服之外,滴滴方便、價格相對實惠的優點一下子抓住了消費者的內心,所以滴滴的發展是相當迅速的。但是隨著平臺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當然這也是發展中所帶來的,是必然的規律,最近有位滴滴司機的崩潰讓然很是憐憫。
「我欠了幾十萬,就是為了幹滴滴」,這是這個網約車司機的「吶喊」。確實他的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有的網約車司機為了能夠跑滴貸款買車,有的還是租車來跑滴滴,都背負著較大的壓力。這位司機已經解除了租賃合同,但是租金還是正常在扣,所以他已經不敢接單了。這位師傅籤約的租賃日期是36期,每期3800元,是每月直接扣除的,如果想要節約,是需要滿一年的。
但是在師傅解除了租賃關係之後,錢還是會扣除的,所以他連單都不敢接了。後來查出原因是滴滴的原因,滴滴也表示是平臺的原因,最後還表示多扣的錢肯定是會退回去的,而且會退還押金。雖然結果是滿意了,但是對於這個師傅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成年人的崩潰也許就在一瞬間。
其實今年滴滴也有一些新規,有些司機也是有「抱怨」的。國內滴滴司機的數量曾經達到了1100萬人,全是滴滴超過了100萬人。那麼這些司機不滿意的是什麼呢?首先就是滴滴司機在早晚高峰期的時候,一定要跑到相應的訂單數量,不然就會扣分,但是完成了可以獎勵40元,不過有些司機發現自己的單價被降低了。
其次就是現在車輛的價格需要達到12萬元以上,這是滴滴司機想要提升司機的素質以及汽車品質的一種做法,但是對於滴滴司機來說,這又是一筆負擔,因此有司機就通過罷工來抗議。最後一點就是要轉成營運車輛,那麼達到60萬公裡之後,就會強制報廢。要知道每天跑10幾個小時,60萬公裡就會跑完了。還有車如果超過了8年,也會要求報廢。
我們可以看出,滴滴的調整是為了提升整個滴滴司機的質量的,這樣平臺的安全性、穩定性都會提升。但是對於一般滴滴司機而言,有的新規確實有點「不近人情」,因此滴滴還需要繼續優化相關的新規,這樣才能共贏,如果最後滴滴司機大面積罷工了,其實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