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氏令貴妃之死

2021-02-21 電影評論

文丨瓜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懿傳》在上周迎來收官。

半夜看的我在被窩裡哭了好久,心裡恨不得罵死渣男皇帝,也佩服霍建華和周迅的演技。

同時,劇中的一大反派,令妃在機關算盡之後,被乾隆識破,最終被賜死,下場可謂悲慘。

令我在悲傷之餘,略平添些許暢快。

其實,《如懿傳》裡的魏嬿婉和《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挺像的。

有心計、手段高,從來沒有直接害死過誰但是卻簡潔的害死了很多人。

只是一個把她塑造成了反面角色,一個塑造成了正面角色。

說起令妃,我們最先想到肯定是童年裡《還珠格格》中那個溫柔善良的令妃娘娘。

其實,只要稍微動腦子想想,就該知道,清朝宮鬥殘酷,令妃能成為其中佼佼者,並成為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雖然生前並未位及皇后,但卻掌握著後宮實權,可見城府不一般。

乾隆25歲登基,89歲去世。

他在位六十年,後宮波濤暗湧。

在《甄嬛傳》中,雍正有位無可替代的純元皇后。

而乾隆的「純元皇后」,就是其原配嫡後富察氏、孝賢純皇后。

乾隆16歲大婚,登基前擁有約十名妻妾。

由父親雍正親自指婚的嫡福晉富察氏,在乾隆二年正式冊封為皇后。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是漢人血統,原名魏佳氏,父親是內務府管領,正黃旗漢軍包衣出身,屬奴才等級。


乾隆一直不忘嫡後品行性格,曾在懷念原配嫡後的詩作上批註說,令妃是嫡後親自教養的,對乾隆的脾氣喜好了解的極透徹。


令妃較乾隆小十六歲。

乾隆登基後十年,令妃首次出現在後宮嬪妃名單上。

在令妃從貴人升職為嬪的那一年,如懿自嫻妃晉升為嫻貴妃。

在佳麗如雲,以各方利益互槓的後宮,令妃僅用三年就從嬪升為妃。

而納蘭明珠的曾孫女、傅恆的小姨子舒妃,從嬪到妃用了七年。

受寵愛的慶妃,從嬪到妃用了八年。

令妃獲封妃位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皇后在陪伴乾隆東巡途中病逝。

乾隆下令將皇后寢宮所有衣物陳設保持不動,設23名官員80名兵丁看守陵寢。

皇后早逝令乾隆性情大變。

幾位庶出皇子被罵「不夠悲痛」,剝奪立儲資格;皇后葬禮百天內修面理髮的大臣,或被殺或被罰;撰寫祭文的要臣因用詞讓他不滿,扣罰一年俸祿。

乾隆冊立如懿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令妃正式升至妃位。

乾隆十五年,如懿被正式冊立為繼後。

繼後獲封一年多後生下第一個孩子:皇十二子。

之後幾年,她相繼生下一位公主和皇十三子。


直到29歲,令妃才生下第一個孩子。

雖然只是個公主,但從那時起,她與繼後之間的強弱對比出現了變化。

次年,乾隆為繼後四十歲壽辰賞賜了一大堆奇珍異寶。

從繼後壽辰收到賞賜單來看,乾隆似乎與她的感情很好,也可能,這只是對她的一種補償。

自令妃生下首個孩子開始,繼後就未再生育。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令妃生下皇十四子。

一周後,繼後所生皇十三子夭折,時不滿兩歲。

看到這個時間線,不由人不產生陰謀論的想法吧?

繼後幼子夭折後,乾隆跟其感情尚好。

要想在此刻扳倒繼後,定不容易。

乾隆的孩子幼年夭折率十分的高。

這時候,就顯示出令妃的段位之高了。

孩子流產是很不幸,但令妃的堅強表現換來了乾隆的百般憐愛,兩個月後被晉封為貴妃。

冊封文稿是紀曉嵐擬的:勤慎居心,柔嘉著範。

注意,令妃每個冊文中,都有「柔嘉」二字。

乾隆下令御醫為令妃精心調養身體。

次年,她再次懷孕,乾隆用大量人參為她補身。

乾隆二十五年、二十七年,令妃接連生下兩位皇子。

令妃對其他妃子很講策略。

她為了打擊主要目標,很會團結一切可團結力量。

令妃是正黃旗漢軍出身,同為漢人的慶妃是她在後宮最要好的姐妹。

非滿族的容妃,也是她團結的目標。

在這張宮廷畫上,有疑似正懷著嘉慶的令妃(前排左一),攙著她的就是慶妃,最右關切地看著她的是容妃(當時還是容嬪)。

而第二排一臉冷漠的,是傅恆小姨子、出身滿族大臣家庭的舒妃。

令妃和繼後的終極對決,發生在乾隆三十年。

乾隆計劃第四次南巡,隨行嬪妃名單十分微妙:皇后、令貴妃、慶妃、容嬪、永常在、寧常在。

與繼後同一陣營的舒妃不在其列,慶妃和容嬪都與她關係要好,永常在也是漢人血統、包衣出身,寧常在是回人。

疑似,繼後已孤立。

這次出行,最初最引人注目的是容嬪。

乾隆賞賜她許多食物,各式糕點、雞鴨羊肉,乾隆恨不能把全天下最好吃的東西都給她。

槍這次沒打出頭鳥,行程過半時,令妃悄無聲息的滅掉了繼後。

如懿先是悄悄被單獨送回京城,然後被收走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四封冊文,侍女被削減到兩人,處於答應的待遇。

次年,如懿去世。

乾隆收到消息時正在木蘭秋闈,他冷漠的說:皇后去年春南巡時忽然性格大變,到了杭州時舉止更是乖張。按她當時行事,完全可以廢黜,我大度包容未剝奪其名位。現在去世,是她福薄。

多年後,乾隆才透露說,如懿突然剪去頭髮。

須知,在滿族皇宮中,只有皇上或皇太后去世,皇后才可剪髮。

被廢的繼後下葬時,僅用低等杉木為棺,64人抬棺,僅相當於嬪。

葬禮總共花費兩百零七兩白銀。

被廢繼後的棺木被隨便塞進了純皇貴妃的地宮。

每到雨季,地宮積水深達兩米。

質量低劣的杉木棺材經不起浸泡,很快糟爛。

乾隆下令不為其設牌位、免祭奠,享不到半點子孫香火。

有大臣覺得不妥,上書乾隆,乾隆對他們輕則流放邊疆,重則直接殺頭。

前朝無人再敢為如懿說話。

南巡十年後,一位名為嚴僧的書吏上了道奏摺,說當年皇上在江南想立某女子為妃,皇后力諫,不惜斷髮。

這是皇后美德的表現,請皇上為她正名。

如按這個說法,繼後被廢,跟令妃並無關係。

這些年,清史專家楊珍提出另一種看法:乾隆在南巡時其實是想冊封令妃為令皇貴妃。

繼後拼命反對,陣腳大亂,作出斷髮之舉。

我們只知道,乾隆南巡迴京後,立刻讓令妃搬進皇后寢宮,14天後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成為後宮的實際執掌人。

晉升後的令妃又為乾隆生下皇十七子,成為宮鬥大贏家。

然而後宮的終極大BOSS,還是長壽的乾隆。

令妃沒能等到兒子嘉慶當皇上的那天,49歲那年就掛了。

令妃去世二十年後,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她去世200多年後,又發生了一樁奇事。

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為「籌措軍費」,盜了清皇室的墓。

慈禧、乾隆等人的陵墓被洗劫一空,當時寓居天津的末代皇帝溥儀聞訊痛哭流涕,連忙派人去善後。

被派去的清朝宗室子弟,記錄了一件怪事:乾隆墓室中有一具完全沒有腐爛的后妃屍體,面帶笑容,猶如古佛。

後來經專家鑑定,這具女屍就是令妃的屍體。

曾撰寫《清皇陵地宮親探記》的徐廣源披露,乾隆棺槨左邊擺放著孝賢純皇后;右邊擺放著孝儀純皇后、也就是令妃的棺木。

經他觀察推斷,其位置最初就是這樣擺放,並無被人為移動過的痕跡。

也就是說,令妃去世時雖未立儲,乾隆卻已將她當成未來皇帝的母親看待,因此將她安排在僅次於皇后的位置上。

對於令妃屍身為何不腐的原因,他的回答是:至今尚無解釋。


推薦閱讀:(點擊下面標題即可閱讀)

它是國內獨一部,表達方式最含蓄也最鋒利

拍了13天,剪輯了2年,不愧是好於98%的懸疑片

大師拍的B級片,每一幕都不忍直視

《愚昧年代》:距離世界末日僅剩22年

他說,「有關部門」和「臨時工」讓日本就快完蛋了

被「炸」沒的《大轟炸》講了真正的「人民戰爭」

廣西13歲少女因妒殺人?這片告訴你人性之惡

《大開眼戒》:用群P展示悲哀的最高境界

電影評論

dypl8848

電影丨批評丨評論丨體驗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令貴妃之後,不爭不搶的愉妃,為什麼會成為乾隆後宮的眾妃之首
    因為長壽,乾隆欽定的接班人——富察皇后的兩位嫡子和愉妃所生的五皇子永琪(都是乾隆曾經屬意的儲君人選),卻先於乾隆而死。尤其是五皇子死亡後很長時間,乾隆沒再考慮冊立儲君的事情。等到上了年紀,不得不考慮接班人的時候,能供乾隆選擇的皇子其實已經寥寥無幾。和乾隆的長壽相比,執掌後宮的妃嬪也沒有比乾隆活得長的。
  • 嘉慶生母以另類挑動乾隆,包衣晉升的皇貴妃魏佳氏
    「令」在滿語中是聰明睿智的意思,可想而知乾隆左膀右臂賢內助所言不虛。包衣出身 兩次「抬旗」另一方面,魏佳氏原本是內管領魏清泰之女,是正黃旗滿洲包衣,可以說其晉升之路當屬創奇,此後更是「抬旗」進入了鑲黃旗滿洲,為自己的家族爭取了榮光。
  •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魏佳氏,故事比《還珠格格》《延禧攻略》還傳奇
    令嬪也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正是因為她所得來的寵皆是因富察皇后的恩賜,所以令嬪常懷感恩之心,她知道皇后的長子永璉之死一直是她心中的痛楚,所以倘若自己懷了龍子,豈不是剛好往富察皇后傷口上撒鹽嗎? 或許在那個階段令嬪常常使用一些不為人知的方法讓自己避免懷孕,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暗暗報答富察皇后的知遇之恩。
  • 《延禧攻略》:乾隆一朝後宮最終贏家,後宮升級賽霸主——魏佳氏
    乾隆一朝,共有41位嬪妃,3任皇后,其中漢人妃嬪5人,大多寂寂無名,唯有魏佳氏脫穎而出,不但自己成為皇后,兒子也成為皇帝。《延禧攻略》中令妃魏瓔珞,外號「深宮黑蓮花」,機智靈敏,膽大心細。為調查姐姐瓔寧的死因,潛入紫禁城當宮女。
  • 歷史上令妃怎麼死的 真實的她也是開掛一般的人生
    電視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令妃」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結局卻有所不同,歷史上令妃結局如何呢?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生於雍正四年,滿洲鑲黃旗人,內管領魏清泰之女,下人之女,以宮女的身份被選進入宮,可見當初身份是相當卑微的。
  • 令妃由宮女晉升為皇貴妃,期間榮寵不斷,為何乾隆從未打算立她為後?
    無論是影視劇亦或是清朝的歷史之上,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都絕對能夠被稱之為一個傳奇。畢竟魏佳氏由一個小小的包衣女子,晉升為攝六宮事皇貴妃,數十年間榮寵不斷,甚至還為乾隆皇帝生下了六名皇嗣,其中皇十五子永琰,更是繼位皇統的太子,這是無數后妃可望而不可即的。
  • 令皇貴妃去世後,誰是乾隆後宮的執掌人?
    令妃魏佳氏後宮中的升遷速度是很快的,從入宮最初時小小的貴人到升到妃位,魏佳氏只用了四年的時間,令妃魏佳氏在升到妃位之後的十一年,被乾隆皇帝晉封為貴妃,令妃由此實現了從妃位到貴妃位的華麗逆轉
  • 延禧攻略|魏瓔珞原型「令妃」為什麼能逆襲成皇貴妃?
    那麼,歷史上令妃是怎樣的人?真如劇中一樣聰明嗎?本文轉自:博物館|看展覽   已獲授權想知道,歷史上令妃是怎樣一個人?就不得不從她的「履歷」開始——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本姓魏,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清泰之女,內務府旗鼓佐領正黃旗,後抬旗入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氏。生於雍正五年九月初九(1727年)。
  • 歷史上真正的令妃居然是這麼狠毒有心機的人
    歷史上真實的令妃到底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帶你去瞧一瞧。  拿了爛牌,卻一路榮寵  應該說,令妃絕對是那個拿了一手爛牌卻能最終取得勝利的牛人。她的晉升之路是這樣的:包衣——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令懿皇貴妃——孝儀皇后。  令妃的出身並不好。據記載,魏佳氏(即令妃)生於1727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歲。
  • 淑嘉皇貴妃:古代高齡產婦,令妃旗鼓相當的對手,逝世後被封貴妃
    膺褕翟之光華。婉順靡愆。葉珩璜之矩度。」其外,歷史上的金佳氏是內務府包衣出身,這樣的出身在當時乾隆的後宮之中算是很低的了,不過也算是常見,後來寵冠六宮的令皇貴妃魏佳氏,不也是內務府包衣出身嗎?其實,說到這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她跟令皇貴妃性質差不多,都是那時眾多女子典型的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代表人物。
  • 還原《延禧攻略》《如懿傳》中的令妃—一生受寵 死後封后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晉封令嬪為令妃,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行令妃冊封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令妃隨駕南巡。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二十日,晉封令妃為令貴妃;十二月十七日,行令貴妃冊封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令貴妃於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下乾隆帝皇十五子永琰。此子相貌俊秀,和乾隆帝又十分相像,所以深得喜愛。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令貴妃隨駕南巡。
  • 沒想到令妃居然是這麼狠毒有心機的人…
    應該說,令妃絕對是那個拿了一手爛牌卻能最終取得勝利的牛人。她的晉升之路是這樣的:包衣——貴人——令嬪——令妃——令貴妃——皇貴妃——令懿皇貴妃——孝儀皇后。令妃的出身並不好。據記載,魏佳氏(即令妃)生於1727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歲。父親是內管領魏清泰,屬於正黃旗包衣(中國歷史上滿族社會的最下等階級),也就是奴才。
  • 魏佳氏:魏瓔珞歷史原型,從丫環一路升至皇貴妃,被乾隆寵了20年
    在我們看歷史上的令妃時,只可憑藉電視劇知道她是乾隆的寵妃,是繼那拉皇后之後,統管六宮的妃子,也是後來嘉慶帝的生母。而關於她的真實故事和為人性格,我們需要從一些真實歷史資料中來看看以及來推測。令妃,本為魏氏(後稱為魏佳氏),出生於滿洲正黃旗包衣,她比乾隆整整小了十六歲。她是在乾隆六年入宮,是跟在皇后富察氏身邊作為宮女學規矩。
  • 從一個「令」字看出,乾隆皇帝有多麼寵愛魏瓔珞的原型「令妃」
    《延禧攻略》女主人公魏瓔珞的原型,是清高宗乾隆帝的孝儀純皇后(追封),也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魏佳氏。劇中魏瓔珞從地位低下的宮女,赤手空拳,一路開掛,上位至皇貴妃,十分勵志。她那正直善良、智勇雙全、不卑不亢、恩怨分明的個性,徵服了皇帝,更徵服了觀眾。
  • 歷史上面的令妃,死後屍身不變,帝王之家確實是狠心啊!
    所以就利用了自己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包括自己的青梅竹馬,包括對自己一片深情的太監,而之後也是想方設法勾引了皇上,最後被純妃發現了之後,被貶去花房做了更苦的差事,之後金玉妍又覺得她長得像如懿,還把她調到自己的宮裡面,受盡了折磨跟欺辱,但是她也是比較幸運的,因為跟如懿長得比較像,所以也是吸引了當時乾隆皇帝的注意,後來在乾隆皇帝身邊的貼身太監進忠的幫助下,就製作了跟皇帝相處的機會了,她上位了之後,也是不顧一切,很是毒辣,之後就成為了令貴妃了
  • 《如懿傳》中的令妃與《延禧攻略》中的令妃,哪個更貼近歷史?
    《如懿傳》中,乾隆雖然曾覺得衛嬿婉空有美貌沒有內涵,不識甜白釉、煮燕窩放了三兩燕窩,但擋不住衛嬿婉貌美如花又心性玲瓏,而且魏嬿婉很懂獻媚之術,每次都能討得皇帝歡心,所以皇帝依舊寵愛她。令妃(劇版炩妃)最後被海蘭、穎妃、婉嬪等人搜集罪證告發,皇帝勃然大怒。後來嬿婉的侍女春蟬害怕嬿婉會像殺死瀾翠和進忠那樣殺了自己,將炩妃所有的罪行都告訴了皇帝。皇帝賜其牽機毒藥,讓炩妃痛苦而死。《延禧攻略》是2018年7月19日開播的古裝宮鬥劇,如今正在愛奇藝獨家播出。
  • 乾隆帝純惠皇貴妃:她曾是後位的有力競爭者 卻沒能與乾隆合葬
    在清東陵的裕陵中,葬著乾隆帝和他的五位后妃, 除了他心中的白月光孝賢皇后富察氏以及嘉慶帝生母孝儀皇后魏佳氏外,還有幾位寵妃,分別是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和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我們發現,有另一外從在潛邸時就服侍在側的寵妃蘇氏並未在合葬的名單中。在古代皇宮中,能夠與皇帝合葬,是一種榮光。
  • 令妃獨得乾隆恩寵20年,執掌後宮10年,為何就是當不上皇后
    令妃魏佳氏,乾隆皇帝妃嬪、嘉慶皇帝生母,《延禧攻略》之魏瓔珞、《如懿傳》之衛嬿婉的歷史人物原型。宮女出身的魏佳氏,於乾隆十年被乾隆皇帝晉封為「魏貴人」,而後逐漸被晉封為「令嬪」、「令妃」、「令貴妃」和「皇貴妃」。
  • 歷史上的令妃:《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哪個更貼近歷史史實
    但在影視作品中的「令妃」,雖然都以乾隆皇帝後宮妃嬪——令妃魏佳氏為歷史原型,但畢竟有著劇情需要的藝術加工,或多或少會偏離歷史史實。那麼,清朝歷史上的令妃魏佳氏,到底如何存在?《延禧攻略》之魏瓔珞和《如懿傳》之衛嬿婉,到底誰才更貼近歷史史實呢?
  • 令妃為什麼生前只升到皇貴妃,死後才追封皇后?
    魏佳氏(公元1727年~公元1775年),生於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農曆九月初九日;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原屬正黃旗滿洲包衣,後被乾隆帝抬入滿洲鑲黃旗;因其隸屬內務府,所以,應是通過內務府選秀入宮。據說,魏佳氏容顏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愛。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封為魏貴人;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為令嬪,時19歲,便位列三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