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假哭」發現爸媽不理,主動緩解尷尬的樣子,可憐又好笑

2020-12-24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在一個短視頻平臺上,最近經常刷到一個寶媽分享的寶寶吃飯的視頻,孩子一個人坐在餐椅上,雙手使勺子,每次都吃得非常起勁,讓看的人也很有食慾。

翻到其中一個視頻非常有意思,在寶寶的餐桌上發生了這樣一幕:

爸爸看到孩子只吃白米粉不吃菜而吵孩子,還把豆芽菜給混到了米飯裡。

寶寶一瞬間就炸毛了,張著嘴巴大哭,嘴裡的米飯清晰可見。

然而,當孩子哭了幾秒鐘,發現媽媽沒有來哄自己,爸爸也「請開始你的表演」的樣子,有些猶豫了。

不行,哭了都沒人哄,本寶寶不要面子的啊!

於是寶寶努力的哭,但是因為沒人給反應,寶寶的哭聲顯得有些遲疑,斷斷續續的,最後寶寶努力將眼中的一滴淚擠出來,發現爸媽還是沒反應之後,安靜了……

更可愛的是,寶寶發現場面有些尷尬,還舀起一勺飯菜舉到爸爸面前,興奮的笑著,假裝剛才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不得不說,寶寶啊,你混的有點慘……

其實,嬰兒開始學習「騙人」的時間,比我們以為的要早。

英國一位心理學教授雷迪在研究了50多名兒童之後說,最早在6個月,寶寶就開始學會欺騙,「假哭」就是寶寶「騙人」的方法之一。

首先說一下,我們所說的寶寶假哭,是一種「形式大於內容」的哭泣類型,不是因為痛苦,也不是因為悲傷,甚至不是因為不舒服,而是一種表演狀態下的哭泣。

最初,嬰兒是通過哭聲來控制自己的世界的。

專家們說,嬰兒早期的哭泣,多半是因為他脆弱的身體狀態和敏感的觸覺神經。

嬰兒不會說話,不能主導自己的身體,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哭聲,所以孩子餓了,困了,尿了,都會用哭聲來表達,只要一哭,媽媽就會過來幫自己解決問題,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行為反射。

為了讓自己取得更好的生存環境,降低自身的死亡率,寶寶會用各種手段來爭取,這是符合進化論觀點的。

還有一種說法,嬰兒經常性的哭泣,尤其是晚上整夜沒原因的哭鬧,是為了降低兄弟姐妹的出生率。

在哈佛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中,生物學家發現,寶媽晚上餵奶的行為,對延長產後閉經期時間有影響,所以一般生完寶寶後,寶媽不會很快就懷孕,而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寶寶出生後的半年到一年這個時間內,夜間甦醒哭鬧的次數會有一定的增加,嬰兒正是通過夜間的假哭,來佔據媽媽的精力,降低弟弟妹妹出生的機率。

這時候孩子的的哭泣,更多的是一種本能。

之後,寶寶就會對這個過程有了覺知,他會逐漸掌握這個規律,那就是只要哭了,媽媽就會過來關注我。

而這個時候,寶寶會有更多目的,比如佔據母親注意力、希望和爸爸媽媽更親密等。當然,寶寶不是天生的「宅鬥」高手,而是在一次次和爸爸媽媽的互動中,懂得了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

隨著寶寶智慧的發展,8個月的時候,他們可以掌握更高難度的「欺騙」技巧,比如分散媽媽的注意力,在媽媽生氣的時候用手指指別的地方或者指指自己,媽媽笑等等,來引起媽媽的注意。

而2歲到6歲的孩子,或說在孩子依然被允許經常哭泣的年齡裡,他們有了更多自主的意識,也就有了更多元的需求,於是會更加熟練的掌握這門技巧。戰術還會變得更高級,出現虛張聲勢、先聲奪人、走為上計等策略,幫自己逃過懲罰,或者是得到獎勵。

《爸爸回來了》中賈乃亮當時帶甜馨,飯桌上甜馨不好好吃飯,賈乃亮對甜馨兇了一下,甜馨就開始哭。

沒想到爸爸毫不客氣的拆穿了自己的把戲:「演夠了嗎?」看來平時甜馨沒少在爸爸面前「表演」。

這也是寶寶智力發育的一個體現,說明寶寶變「聰明」了。

日本一項研究認為,嬰兒「假哭」這個行為,能夠鍛鍊表達能力,促進親子關係更加親密,還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發展。

不過,面對寶寶的假哭行為,爸媽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們要學會把孩子的哭鬧拆開來看,一是孩子的情緒,一個是孩子的需求。

一、要回應孩子的情緒

前幾年很多寶媽聽了一種叫做「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就是寶寶越哭,大人越不要抱,寶寶不哭的時候,大人才抱,免得孩子對這種反饋形成依賴。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批評這種育兒方式,因為這種「不回應」孩子哭聲的帶娃方式,不僅沒有用,還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的缺失,對孩子會產生更深遠的負面影響。

李玫瑾教授在說到孩子哭鬧不聽話該怎麼辦的時候提到過,父母有幾個原則,其中一個就是「不要走開」,孩子是演看的,你不能不看,否則就是冷暴力了。

最好的方式是,你可以不說話,但是一定要在旁邊看著孩子,不要讓孩子用哭聲營造的情緒帶走,而是用你鎮定的節奏來帶著孩子走,等孩子緩和下來之後再說。

二、學會判斷孩子真正的需求

寶寶哭泣可能是假的,但是需求卻是真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於孩子的需求,總的來說就是兩句話:一定要有回應,但不一定要都滿足。

最基本的需求是要滿足的,比如孩子餓了困了,父母要首先做到能夠判斷孩子的生理需求,通過觀察和總結來給寶寶提供舒服的生存環境。

還有一些需求也是合理的,比如寶寶覺得你對他的關注不夠,所以故意用很多激烈的動靜來引起你的注意力,意思是你快來跟我玩兒,那這時候說明孩子需要你的陪伴,這就是合理的要求,要滿足。

而當寶寶需要不合理的時候,比如孩子想要源源不斷的玩具。爸爸媽媽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明確的告訴孩子,你今天哭到什麼程度,媽媽都不會答應你的。

如果孩子不能接受,那就想辦法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的理由,然後給孩子設置一定的達到條件,給孩子留有一線希望。

三、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哭泣可能是假的,但是需求卻是真的,只不過他不知道除了哭泣還能用什麼方法來表達。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教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情緒。

比如如何讓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生氣了。

我們就可以在孩子有生氣表現的時候引導孩子:「你是不是想打媽媽?」

「你是不是想喊叫?」「你是不是感覺自己頭上要冒火了?」——「你這是生氣了。」

「當你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可以不用哭來解決問題,你要告訴媽媽你生氣了。」

孩子沒有無緣無故的胡鬧,背後都有自己身體或者情緒上的不適,教孩子認識憤怒、嫉妒、後悔等情緒,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觀察自我的視角,更能進行自省和覺知。

寶寶也需要宣洩情緒和學著長大,面對寶寶的假哭,需要爸爸媽媽有一雙更能分辨是非的眼睛,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孩子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緒,也需要爸爸媽媽幫孩子排解自己的情緒,給孩子一個自我安撫的機會,這才能讓孩子逐漸高清楚生活的規則,更好的成長。

相關焦點

  • 戲精寶寶愛假哭怎麼辦?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不過,寶寶逐漸長大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哭著哭著寶寶會發現,通過哭鬧聲可以讓家長注意自己,幫助自己,沒有必要真的哭到淚流滿面才能得到關注和幫助,因此,寶寶會開始嘗試用只出聲不流淚的假哭來表達需求,一旦嘗試成功,假哭就會成為寶寶的慣用伎倆。
  • 為什麼寶寶都喜歡假哭?原因好暖心!
    哭是寶寶最常見的表達感情和需求的方式,不管是餓了、困了、病了都要讓眼睛裡「下點雨」。 但是,當寶寶想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來表達不滿的時候,多半是會「乾打雷不下雨」的,也就是假哭。
  • 孩子愛假哭,背後有寶寶的需求,家長心中要有數!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經歷過寶寶假哭,明明哭鬧得很大聲,卻一滴眼淚都沒有,有些只要家長一回頭,或者一湊近,寶寶馬上就停住,而有些雞賊的寶寶,一邊假哭一邊偷偷瞄著家長,見家長注意到了,寶寶就鬧得更大聲,直至家長過來哄為止。 寶寶早期不能說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 孩子喜歡假哭=智商高?若父母第一反應是這樣,娃易產生性格缺陷
    孩子為什麼會假哭 研究表明其實孩子最早在4個月左右就會假哭了,這是他們最開始學會的一種「騙人」技能,以哭的方式來博取爸媽的關注,達到自己的目的
  • 黃聖依回應假哭:昨天的我對你愛答不理,今天的我向你說對不起
    再有一次就是公演之後黃聖依假哭,在那一期淘汰了很多的小夥伴,而對於小夥伴的離開,留下來的人也是非常不舍的,這時候黃聖依一直眨眼睛,用手扇都沒有留下來眼淚。在之前的採訪中黃聖依對此也有過回應,他自己本身就是星女郎,十秒鐘就可以讓自己哭出來,要裝的話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 寶寶何時出牙?出牙的不適症狀如何緩解,爸媽們都要心裡有數
    如何針對性緩解,爸媽們都要心裡有數,儘量幫寶寶舒適度過這一時期。1、口水增多,控制不住在某個時間段發現寶寶的口水增多,甚至擦掉後馬上又有,如果不及時清理,會浸到脖子上,真是糟心。不過寶媽寶爸先別煩,恭喜,這是你家寶寶要萌出第一顆小牙啦~第一顆牙拱出時肯定會刺激到寶寶的牙齦神經,讓唾液腺分泌出更多口水,寶寶還不會吞咽,自然就往外流。
  • 戲精寶寶強忍淚水實力演繹「咬牙切齒」,網友:一個人扛下所有!
    但是現在的寶寶都早慧得很,他們見識也廣,如果自己的請求父母沒答應,很多時候小脾氣就上來了,更有戲精寶寶開始連哭帶鬧。今天要說的這個寶寶就是如此,她並沒有作妖,而是感到自己委屈巴巴,強忍淚水實力演繹「咬牙切齒」,萌翻眾人,網友笑評:終究還是一個人扛下所有!
  • 超實用的《寶寶哭聲說明書》,爸媽必看!
    那就更不要說那些經驗不足的新手爸媽了,完全鬧不明白小朋友到底在哭什麼,為什麼哭,怎麼才能不哭。我們學車要先考駕照,上崗有試用期和員工培訓,可當爸媽這種頂級難度的「工作」不僅新人直接上手,還沒有新生兒說明書和行動指南可以參考。
  • 寶寶日夜顛倒,爸媽怎麼做?
    寶寶的胃容量小,進食次數比較頻繁,如果寶寶半夜肚子餓,自然會哭鬧不止,此時餵寶寶喝奶若能緩解哭鬧狀況,那就應該沒有其它生理上的問題。2、尿布溼。尿液跟糞便中含有尿素及尿酸等刺激性物質,容易造成寶寶小屁屁不適,所以若半夜尿布溼了,寶寶也會哭鬧不安。3、缺乏安全感。
  • 孩子愛用「假哭」當武器,堪稱影帝級表演,但請父母不要裝無知!
    不料,孩子哭了幾秒鐘之後,還會用餘光去偷瞄媽媽,發現媽媽並沒有來安慰他的意思,再看爸爸,也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仿佛在說:「孩子,請開始你的表演,我是你最忠實的觀眾」。當然,這個「欺騙」所包含之一就有所謂的假哭。我相信很多媽媽們都早已看到了自己寶寶假哭的情況,但還是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選擇滿足孩子的需求。但是,長此以往,對於孩子的發展是不好的。
  • 真哭還是假哭?不要讓孩子用哭聲控制你
    1.寶寶假哭的陰謀,竟然是為了讓弟妹遲點降臨?根據以往的調查結果來說,寶寶哭泣是多半是因為嬰兒時期脆弱的身體狀態和敏感的觸覺神經,哈佛大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則從生物學的角度告訴我們:寶寶的假哭,很可能是因為想要獨佔父母的注意力,以避免自身死亡率的提高。
  • 寶寶正處出牙期,動不動就「吱吱歪歪」,兩招幫助寶寶緩解不適
    突然聽見閨蜜大喊一聲"啊,疼死了",安安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走進房間詢問情況,沒想到進門就看見閨蜜面部猙獰,一臉很痛苦的樣子,好一會才緩過來。她剛想問是怎麼回事,閨蜜就主動解釋道:"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最近脾氣特別不好,動不動就在餵奶的時候咬我,疼的不行還得忍著,"聽她這麼說,安安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
  • 越是不理他,越主動上前搭訕的星座男,學會欲擒故縱
    有些人不能用滿腔的熱情去面對,而是需要用一些手段,當你面對他們時,若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他們會覺得厭煩和無味,當你遇見下面三個星座男的時候,你越是不理他,越會主動上前搭訕,學會了欲擒故縱,才能將他們的心牢牢地把握在手中,讓感情不會就此結束,那麼跟著小編來看看這些星座是誰?
  • 嬰兒腸絞痛太折磨人,學會這幾個小竅門,輕鬆緩解寶寶不適
    新手爸媽最怕的事,大概就是寶寶不明原因的哭鬧了,那種怎麼哄都哄不好的情形,很多爸媽其實都遇到過,家裡老人可能會說,這就是小孩子鬧覺,很正常,可是老母親看著寶寶如此難受,心疼啊。其實,讓寶寶如此難受的,是大多數新生兒都要經歷的——小兒腸絞痛。
  • 爸媽飯店吃飯,嫌寶寶礙事放隔壁桌,網友:父母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現在人帶娃真是越來越不細心,經常在網上看見視頻,由於家長沉迷於手機而導致孩子發生意外,也有些粗心的家長由於寶寶玩鬧,想吃個消停飯將寶寶放在一邊,看著孩子無辜的眼神,真想說這父母是真愛,孩子怕是意外吧!爸媽飯店吃飯,嫌寶寶礙事放隔壁桌近日一組照片在網上走紅,照片中一對年輕的爸媽帶著自己1歲半的寶寶去家附近的飯店吃飯,點完飯菜之後,媽媽和爸爸在邊玩手機邊聊天,知道服務員將飯菜擺上桌後,由於寶寶不聽話,總想著去扒拉餐桌上的菜。擾了這兩位家長進餐,媽媽起身便將孩子包好後放在隔壁的餐桌上。
  • 寶寶搶玩具,爸媽要不要幹涉?醫生:看完這5個理由就知道了
    咦,那個玩具好像很好玩的樣子,我家都沒有愛……得,寶媽們還沒聊上幾句,小盆友們先搶成了一團。不管是小主人搶小客人的,還是小客人搶小主人的,總歸都有點尷尬。所以,小盆友之間的一個問題來了:寶寶搶玩具了,爸媽怎麼辦?
  • 尷尬又好笑,張繼科的「直男」式約會,你怕了嗎?
    節目中,看到金晨與張繼科見面,看樣子兩人並不陌生,在幾段對話中,金晨了解到,張繼科對於接下來的約會並沒有做好一個提前的計劃,接下來兩人卻因為誰來計劃的事情,展開了一番小孩兒般的爭論,並有不少的網友調侃道:「兩人看這樣,不如結拜為異性兄弟吧」讓人直呼兩人太可愛了,這次的戀愛還真是尷尬又好笑。
  • 輕鬆解決新手爸媽的餵養窘境,小熊暖奶器給寶寶暖暖的愛
    原標題:輕鬆解決新手爸媽的餵養窘境,小熊暖奶器給寶寶暖暖的愛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育兒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單是寶寶的餵養問題,就有各種各樣的細節要注意。年近歲末,氣溫持續走低,食物變涼的速度變快。寶寶喝奶通常斷斷續續的,當想繼續喝奶時,奶瓶裡的奶已經變涼,又要重新給寶寶熱奶。有小熊暖奶器,輕鬆為新手爸媽們解決寶寶喝奶難題,減輕育兒負擔!
  • 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通常寶寶在6-7個月時開始出現分離焦慮,如果將他與爸媽或者其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就會表現出哭鬧不安。到12個月-18個月後,又會慢慢減弱。這麼看來,寶寶的分離焦慮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採取錯誤的方式。這些錯誤方式,不僅不能緩解不安情緒,還可能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傷害。花花發現,這些錯誤的方式主要有三個:對孩子來說,平時和他親近的父母以及其他照料者,才是最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