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抑鬱:現代人的崩潰都是默不作聲的崩潰

2021-02-17 社會學了沒


推薦

作者:梁娟

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編輯:

金桔

2017 年 6 月,英國東米德蘭茲的諾丁漢郡的 16 歲少女,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周圍所有人眼中, Maisie 是個開朗活潑的姑娘,學習不用父母操心,笑起來沒心沒肺,在他人眼裡,永遠展露出最可愛的樣子。

 

悲劇發生前沒有人覺得她哪裡不對。

就在前不久,她還興致勃勃地和一家人討論 8 月希臘旅行的計劃。

「我們討論得那麼開心,陽光也非常好,我們還一起去給 Maisie 買了墨鏡,她非常喜歡,對整個夏天都充滿期待。」  家人說。

2017 年 6 月 19 號的清晨, Maisie 和往常一樣,一邊吃早餐,一邊看著媽媽Helen做著上班前前的準備。就在媽媽出門沒幾走步, Maisie 還探出頭,對著媽媽大喊了一句 「再見 。

下午, Maisie 外出一直未歸,第二天凌晨,警察在Maisie家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她的屍體。

經過一段時間的仔細調查,警方確認 Maisie 生前,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鬱症,而這正是她自殺的原因。

Maisie 的家人和朋友,對這一調查結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

她那麼開朗活潑,與人為善,怎麼可能患有抑鬱症呢?

 

有的時候,患有抑鬱症的人們並不是像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看起來就很悲觀、萎靡不振,對所有事物都缺乏興趣,他們只是以「樂觀」的這層面具來掩蓋著自己。

這種現象,被稱為 「微笑抑鬱」 。

微笑抑鬱症也屬於抑鬱症,只是抑鬱症患者隱藏了其真實症狀,而以 「微笑」 示人。

和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 「微笑抑鬱」 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癱軟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反而,他們可能看似擁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社會功能。

如此大的隱蔽性,導致周圍的人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往往因此延誤了治療時機。

在 Maisie 去世之後,姐姐Amy在整理妹妹遺物時,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I’m fine」 (我很好),讓人想起她一如既往的明媚笑靨。

但當姐姐不經意間將它倒過來的時候,這紙條上的字竟然變成了: 「help me」 (救救我)。

這或許是在某個無助的夜裡,她小心翼翼發出的求救信息。

可惜,微笑的武裝背得太久,以至於大家都覺得微笑的人不會痛苦地哭泣,因此錯過了幫助她的時機。

而更可怕的是,微笑不僅僅是這些患者的武裝,也是他們瞄準自己的武器。

我們可能也試過,在非常難過的時候,對著別人努力擠出來笑容,結果只能越來越壓抑和疲憊。

但這樣煎熬的體驗,已經成為了這些患者每天的例行折磨,如同噩夢般,揮之不去。

當抑鬱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層微笑的面紗,內心的痛苦只能在深深的籠罩下,無處排解。

「微笑」 過後會是更深的孤獨和抑鬱,而 「微笑抑鬱」 患者只能繼續笑著,無法逃離。

最後,很多患者只能像 Maisie 一樣,帶著這幅微笑的面具,背著沉重壓抑的情緒,離開了這裡。

可能很多人會困惑,為何他們明明深陷抑鬱,卻選擇微笑來示人呢?

他們不累麼?當然累。

不僅累,還痛苦、壓抑、失落、沮喪、無助、疲憊、抑鬱、絕望.

但他們早已深陷「微笑的潛規則」中,習慣了隱藏抑鬱,扮演著一個個讓人喜歡的喜劇演員。

(1)偽裝的笑,「可愛」;真實的抑鬱,「可恥」?

有研究顯示,喜劇演員更容易體驗快樂感覺的下降,更容易出現精神病的症狀,如更容易患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等。

喜劇大師卓別林、以 「憨豆先生」 形象走紅全球的英國喜劇演員羅溫·艾金森,以及好萊塢喜劇明星金·凱瑞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

而好萊塢影星羅賓·威廉士在給觀眾帶去許多歡樂的同時,自己卻因為抑鬱症的折磨自殺身亡。

當看到 《博物館奇妙夜3》中,早晨第一縷陽光照進博物館,羅賓·威廉士飾演的羅斯福身體化成雕塑的那一刻,他滿含熱淚向拉裡告別: 「再見,笑一個吧。」

這仿佛一語成讖,預示著他即將離去,並或許在最後一刻,他仍會一如既往地保持微笑。

對於喜劇演員來說,習慣了在人們面前表演歡樂,總是給人們帶去歡樂,如果承認自己有「抑鬱」情緒,也許在他們看來是一種「軟弱/可恥」的表現。

對於微笑抑鬱患者說也是如此。

很多時候在他們看來,向人表達自己的軟弱是羞恥的。只有 「讓人快樂」 ,別人才會喜歡自己,而 「抑鬱」 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能被大家接受和喜愛的。

因此當悲傷來襲,他們往往像個啞巴,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

最後乾脆完整地壓抑所有的不開心,帶著笑容,走向心底更深的絕望。

(2)不斷討好:友善的我,才會被喜歡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關係是平等的。但是對於很多微笑抑鬱患者來說,在關係模式上,他們可能會有更多「討好」別人的部分。

 

我有一位抑鬱的來訪者,她告訴我,她從來不會對人說「不」,即使是別人讓她去做她不願意做的事,為了避免讓別人感到受傷,她情願自己忍受不舒服的感受,也不會去拒絕別人。

並且,她發現自己無法在別人面前發洩情緒,當不開心時,只能悄悄地壓抑著,或是找個角落委屈地哭。

 

這個可憐的孩子相信,只有努力表現出友善的一面,別人才會喜歡自己。

對於大部分人,當我們有一些需求時,跟別人溝通,能夠讓需求得到滿足或者緩解;當我們與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可以直接表達憤怒和不滿,那麼消極的情緒會消解到一大半。

但是對於這部分患者來說,直接表達負面情緒和真實需求是很難的。

因為他們擔心表達了憤怒之後,會傷害到別人,會破壞關係,會導致別人不再愛自己;他們怕表達了自己真實的需求,會給人帶來困擾,導致別人覺得自己麻煩。

對他們而言,笑著掩藏自己的負面情緒和真實需求,或許能更加「被愛」。

但實際上,他們的 「友善」 ,已經變成困擾,壓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在面帶微笑的討好中,他們抑鬱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3)我們曾經不笑過,但沒人看到

當一個孩子出生以後,Ta對待外界的方式是好奇的,探索式的。

當在探索的過程中受到挫折,孩子會試圖回到安全基地(媽媽的身邊)去尋求安慰。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媽媽的角色是缺失的,或者媽媽對於孩子尋求安慰的行為是責備的,那麼孩子更可能在受挫之後壓抑自己的情緒,變得不願意去表達,也不善於表達情緒。

也許對於微笑抑鬱症的患者來說,曾經在表達了真實的情緒後,得到的是周圍人的漠不關心,甚至冷言相對:

「為什麼你總是不開心?」

「為什麼你每天都是負能量?」

當真誠的表達得到了淡漠或負面的反饋,漸漸地,他們會認為沒有人在意自己。

與其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而受到傷害,不如將自己包裹起來,不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

而微笑,則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習得的保護自己的方式罷了。

「微笑抑鬱」 患者往往不易被察覺,也不願主動求助,所以往往比其他抑鬱患者而言,更容易越走越深,陷入深淵。

「若你不是真正地快樂,也請你卸下微笑的保護色」——這是每個「微笑抑鬱」患者,走出抑鬱的開始。

(1)哭泣和抑鬱,並不是羞恥的事情

「抑鬱」從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它就像感冒發燒一樣,只是一場生病。

任何情緒都是合理,它只是一種反應,提醒著我們一些需要關注的事情。

而用微笑來壓抑負面情緒,反而讓我們忽視「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阻擋別人對我們的關心,也讓內心的情緒無法發洩,久而久之只會更加糟糕。

所以,找個值得信任的人,跟ta表達你的情緒,暴露你的脆弱,或許能理清一些思路,得到真正的關心、愛護和幫助。

(2)不討好,才是健康關係的開始

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並不是不友善,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會對關係有很大的破壞。

某些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有時候,是比微笑更好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因為它會讓人知道你的邊界和底線在哪裡。

而表達真實的需求,也是一種人與人之前正常不過的溝通罷了,在溝通中,我們能更加了解對方,達到一個平等合作的結果。

但若我們帶著微笑的面具,通過討好獲得的關係,即使獲得了,也是無法長久維繫的。因為這種關係本質是不平等的。

而壓抑的情緒和需求並不會消失,如果不處理的話這些情緒會越積越多,直到最終的崩潰和爆發。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看那個人,笑得像條狗。」

這或許正是微笑抑鬱患者的寫照吧。

外表陽光燦爛,討人喜歡。但在僵硬的微笑背後,他們疲憊地面對著壓抑的自我,失措地對抗著越演越烈的抑鬱情緒。

滿滿的悲傷如鯁在喉,卻無法言說,只能無助地在夜裡暗自哭泣,然後在每個白天,繼續笑著。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意別人的感受,我們會擔心別人是不是喜歡自己,因此羞於表達自己的不開心和需求,害怕因為自己的不好以及「過分」的要求,別人離我們而去。

但其實,在愛你的人眼裡,哭著的你和笑著的你一樣可愛;而在平等關係中的你,才有力氣更好地維護一段和諧的人際關係。

所以,當你不想笑時,請不要勉強自己。

【為保護來訪者隱私,文章中涉及來訪者的部分,已經過改編,請勿對號入座】

相關焦點

  • 微笑抑鬱: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一天晚上,她甚至突然在家中暈倒,去醫院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問題……再後來,一些再平常不過的小事都會讓她情緒崩潰,自己都說不出理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劉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微笑抑鬱」並非像許多人誤解的那樣,是抑鬱症的一種類型。患者之所以「微笑」,「一方面是人都會本能地希望將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另一方面也是源於抑鬱症本身的特點。」每位出現「微笑抑鬱」的患者情況、成因都有所不同,但共同點是都很容易被外人忽略。
  • 《北京女子圖鑑》成年人的崩潰是安靜的號啕大哭
    頓時心有波動,便覺得,成年人的崩潰,真的是安靜。偶然想起很久之前看到過一段很火的話: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正常,會調侃,會打鬧,會社交,甚至會笑得比任何時候都開心。不會摔門,不會砸東西,不會歇斯底裡,甚至都不會流淚。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繼續生活,可也沒有那個勇氣去終結。面帶微笑,繼續行走。細細想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裡面花花綠綠,分不清哪個顏色最純粹,哪個顏色最渾濁。
  • 成年人的崩潰,就是一句「我沒事」,一直到最後都默不作聲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裡。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也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 生子8個月後,40歲「日劇笑顏女王」猝逝,「微笑抑鬱」亟需人們正視
    其實從抑鬱症患者數據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患上抑鬱症的人並非都是萎靡不振,甚至有些人還是周圍人的「開心果」,不過看似樂觀幽默的外表,這些都只是ta們的防禦面具而已,就像小丑需要戴著面具來面對他人,這種現象在最近的一些心理學學術討論中,被稱為「微笑抑鬱」(Smiling Depression)。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但是生活又就像是迷霧,你不身處其中,你永遠都不會知道,當所有的生活壓力迎面向你撲來的時候,你能不能撐下去,你會不會有勇氣屹立不倒,艱難前行。你可能會堅強,可能會咬緊牙關,不輕言放棄。但是人心都是脆弱的,每當夜深人靜,每當自己累了的時候,你也會崩潰大哭,也會脆弱,也會想要一個溫暖的肩膀依靠。每個活生生的人,都是如此。
  • 40歲女演員上吊自殺:成年人的崩潰,從來默不作聲
    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會選擇隱藏自己病情,而在表面積極向上,被稱為「微笑抑鬱者」。那些戴著微笑面具的人,內心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每一次崩潰都是一次次失望的積攢,最後在某一刻潰不成堤。
  • 大波浪發布新單曲《藥石罔效》,旖旎之音抵禦抑鬱侵擾
    近幾年網上流行著這樣的說法: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雖然表面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也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內心一直徘徊在崩潰的邊緣,陷入一種不太想活下去,也不敢去死的情緒泥沼。或許在未知的某一秒鐘,這種日積月累的抑鬱就會如雪崩般鋪天蓋地的坍塌。就像電影《水牛城66》中的Vincent Gallo:雖然看起來倔強、帥氣又搖滾,實際上內心早已因敏感、內向和孤獨變得支離破碎。 破碎,是《藥石罔效》單曲封面的靈感來源,似乎也是世間的常態。
  • 心理| 哭出來的是悲傷,哭不出來的是抑鬱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概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一階段會受到抑鬱的困擾,在中國,平均每十幾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抑鬱。還有更多的人,即使算不上抑鬱症,也正在抑鬱邊緣徘徊。但即使生活已經被抑鬱的陰影籠罩,我們仍然選擇帶上微笑的面具,讓自己看起來活得很好。
  • 成年人的崩潰是一次次的悄無聲息
    甚至都沒有和我們告別。我的離開帶不走一點漣漪後來回想起他在離職前幾天的時候,還在張羅公司聚餐,給每個人發邀請,大家一起吃著飯,開著玩笑,我們絲毫沒有發現他的心事。這讓我想起在微博看到的一段話「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 願親愛的你今後能卸下微笑偽裝,放肆大哭,而不會選擇一了百了
    有個網友發微博說:「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裡,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也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 藏起來的崩潰不是勳章,「面對」才是
    ,在火車站、地鐵站、網約車甚至衛生間裡,或者默不作聲,或者無言淚流,或者嚎啕大哭,或者吶喊控訴。每個人崩潰的方式不一樣,卻都同樣地感染著視頻外的我們。他們就是我們。起初也許只是一件糟心的小事,比如擰不開的瓶蓋,擠不上的地鐵,和發了又刪、改了再發最後只剩一句晚安的朋友圈。你告訴自己這是暫時的,然後戴上社交面具,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 凌晨兩點,100萬人評論區淚奔:成年人的傷痛,都是邊崩潰邊自愈
    、一個人去醫院看病……在轉瞬即逝的歲月裡,每時每刻都有人被生活擊垮,崩潰過後,還需自愈。19歲的實習收費員翁芯聽後,委屈落淚,但下一秒又控制住情緒,轉頭微笑面對顧客進行服務,回過頭來才用衣袖抹了抹眼淚。
  • 成年人的崩潰都始於一句「我沒事」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一切都很安靜。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裡。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也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成年人談論快樂是因為他們大多都不快樂。」現在,成年人壓力似乎更大了,因為很多人甚至連假裝快樂的力氣都沒有了,也不想表現得很堅強,而是感嘆「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兩字」,直接「心酸」,秒「崩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爛攤子。每一天都有新的崩潰,然後還沒崩完呢,下一輪又來了。
  • 崩潰髮長文自曝產後抑鬱
    即便是像奚夢瑤這樣,能在維密舞臺重重摔一跤、再爬起來面帶微笑走秀的超模兼豪門貴婦,在激烈的身體激素和心理變化面前也會崩潰到大哭。姐妹的臥談會上,奚夢瑤說產後的自己整個人都變厚了,以前買的衣服全都穿不上。走路時的感覺,仿佛雙腿完全不在原來的位置上。
  • 替夫還債的劉濤,深夜發文吐槽:成年人的崩潰,只敢在深夜
    事情發生後,劉濤都是一個人默默承受,沒有告訴任何人,很多人也是看了報導後,才知道她替夫還債的事。所以至今,劉濤在網友心目中,都是正能量的代表,永遠積極、樂觀,她的行為也感染和影響了很多人,大家都以劉濤為榜樣。其實,誰的生活都不容易,中年人的崩潰,都是長久累積的。
  • 趙麗穎中餐廳崩潰大哭真相來了!焦慮抑鬱人設不攻自破
    但事實上大家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被惡意剪輯惡意放大了,硬生生給她貼上了莫須有的標籤!從《中餐廳》第一期開始,趙麗穎崩潰大哭的剪輯就反覆出現,而且在每一期都反覆出現過!在這種情況下,趙麗穎焦慮抑鬱的人設又被強行安排上了,甚至許多人都說趙麗穎是因為產後壓力太大,精神狀態不太穩定!這種情況下,很多不知情的人就會被帶了節奏,認為趙麗穎真的各方面都有許多問題!
  •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瞬間
    莫泊桑曾說過:「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身為成年人,我們被告知有什麼事要堅強,要咬著牙挺過去,要不能害怕不能流淚,可誰又知道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經歷。哭泣似乎被人當成是懦弱,而不是發洩情緒,似乎變成了放棄的表現。成年人的世界好像沒什麼容易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瞬間。
  • 「微笑抑鬱」:原來,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01-「I'm fine」&「help me」由於"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禮節的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微笑抑鬱的患者白天大多數時間都面帶微笑。可這種"微笑"並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一種負擔,在「微笑」過後,體會到的是更深刻的寂寞和孤獨。他們可能時常是覺得自己帶著面具生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像表演一樣, "習慣性微笑表情"並不能消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煩惱、憂愁,相反只會讓他們把憂鬱和痛苦越積越深。
  • 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凌晨墜樓身亡:成年人的崩潰,只敢留給深夜
    直到有一天,他在醫院裡遇到了自己的上司,發現他們同病相憐——他眼裡無所不能的上司也有了輕度的抑鬱。那個時候,他才明白,原來‍‍被生活壓垮的不止他一個人啊。但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們又必須讓自己變得堅強。是啊,‍‍就如同我這個朋友一樣,‍‍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隱藏自己的‍‍無力感。
  • 趙麗穎中餐廳崩潰大哭,真相來了!焦慮抑鬱人設不攻自破。
    自從 參加「中餐廳」以來,也是受到了不少爭議,「中餐廳」惡意剪輯,給她以及粉絲帶來了不少困擾,在下期預告中 崩潰大哭,其他人也又哭,偏偏多次特寫她的鏡頭。原來是不捨得黃曉明,馮偉,卡斯帕們走,了解她的人都知道是個重情重義,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