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禮,在北海公園舉行,來的都是社會名流,場面豪華氣派,但卻是當時最尷尬的一場婚禮。
婚姻介紹人胡適,證婚人梁啓超,給足了新婚夫妻面子。當證婚人梁啓超發表新婚賀詞時,現場的人都震驚了。
梁啓超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守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不要再把婚姻當做兒戲。以為高興可以結婚,不高興可以離婚。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讓社會看笑話。
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輩子最後一次結婚。」
這就是伊能靜在《人間四月天》中,飾演的陸小曼和黃磊飾演的徐志摩,結婚的情形。
這部劇裡,陸小曼經歷了人生3大階段,少女的青春爛漫前程似錦,為人妻的點點哀愁和奢靡浮華,晚年的沉寂、頓悟與自贖。伊能靜駕輕就熟,演繹的惟妙惟肖,曾入戲太深,為角色寫日記寫到痛哭。
如今,50多歲的伊能靜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魅力不減當年,她所表現的那股倔強、不服輸的勁頭和陸小曼一樣。
陸小曼到底有怎樣一段傳奇的人生呢?我們還從她與徐志摩的婚禮說起。
梁啓超的話相當的狠了,哪像是新婚賀詞,倒像是來攪局的。現場的熱鬧氣氛,迅速冷下來,仿佛從夏天直接到了冬天。但徐志摩和陸小曼自知理虧,只能低頭認下。
這要從陸小曼說起,陸小曼出身名門。父親陸定是晚清舉人,日本留學歸來,歷任司長、參事、賦稅司長等職二十餘年;母親吳曼華,是常州望族吳家的名門閨秀,多才多藝,書法繪畫精工。
但陸家有一個不幸:8個孩子都相繼夭折,陸小曼是唯一留下來的獨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陸小曼家世了得、才貌雙全,十六七歲就精通英語和法語,成為外交部的兼職翻譯,而且能詩會畫,能唱能演,是人人誇讚的社交名媛。
少花正當年,陸父給小曼物色了一個良人王賡。王賡家庭一般,但人卻有志氣,8年留洋經歷,普林斯頓大學哲學、文學學士、西點軍校畢業生。
王賡為人沉穩紳士,長的還帥氣,剛回國就被委以重任,前途無量。陸父母非常喜歡,就撮合陸小曼和他結婚。
兩人見面一個多月就結了婚,是名副其實的閃婚,當時陸小曼19歲。但婚後才發現兩人並不合適,陸小曼少女情懷,喜歡浪漫和社交,王賡一心為事業,忙的周末都不著家,兩人隔閡越來越深。
這時候追求林徽因不得的徐志摩出現了,徐志摩是王賡的同學,兩人都是梁啓超的學生。於是王賡常讓徐志摩帶不甘寂寞的陸小曼出去遊玩、唱戲。
王賡完美想到,自己親手把老婆推給了別的男人,自己給自己帶了有顏色的帽子。徐志摩和陸小曼趣味相投,很快有了感情。
陸小曼找王賡離婚,王賡不同意,他覺得小曼只是貪玩,早晚會回來的。卻不知,陸小曼這次是情根深種,她覺得和徐志摩之間才是愛情。
從小嬌生慣養的陸小曼,非常以自我為中心,又是浪漫主義者,她鐵了心要和王賡離婚,因此還打掉了和王賡的骨肉。
隨後她和徐志摩又說服身邊的朋友和父母,想盡辦法去勸王賡,「鴻門宴」都擺上了。王賡比陸小曼大8歲,是真的喜歡陸小曼,但最後還是選擇放手了。
梁啓超在給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信中提到:「徐志摩這個人其實很聰明,不過這次看著他陷於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我看著他找到這樣一個人做伴侶,盼望他能有覺悟(但恐很難),免得將來把志摩弄死...」
年少輕狂的陸小曼並不在意世人的看法,「我驕傲的天性……絕對不肯讓一個人知道我是一個失意者,是一個不快樂的人。」她對婚姻的理想主義,和徐志摩不謀而合。
兩人的親熱一點不避人,當著徐志摩父母的面,陸小曼把自己的剩飯給他吃,還撒嬌說自己累了,讓徐志摩抱上樓。
徐家對她這種做法非常看不慣,徐志摩就帶著陸小曼去了上海。
梁啓超看的明白,兩人的婚姻沒有那麼容易,初期的如痴如醉之後,是嚴酷的現實。
沒有了雙方父母的經濟支持,兩人在上海窮困潦倒,過了一段窮苦日子。徐志摩找到工作後,他們搬到了法租界的一處住宅。
這時的上海,十裡洋場、歌舞昇平、燈紅酒綠,陸小曼如魚得水。她從小沒為花費愁過,奢華慣了的她,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花錢無節制,揮霍無度。她用十幾個僕人,想購物就購物,想逛戲院就逛,一個月的花費要六七百大洋。
為了支持陸小曼的揮霍,徐志摩不得不打幾份工,北平上海兩地飛,才勉強度日。當時徐志摩的月收入將近有千元,當時的作家魯迅的月薪才400元。在這段時間,張幼儀偶爾還接濟徐志摩夫妻。
徐志摩忙著掙錢,自然沒有時間陪伴陸小曼,兩人往日的浪漫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徐志摩多情浪漫,喜靜,有精神潔癖,陸小曼喜歡熱鬧社交。
陸小曼向王映霞訴苦,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徐志摩所憧憬的愛是虛無縹緲的」。徐志摩雖然結婚了,但多情並沒有收斂,和紅顏知己韓湘眉送貓又要貓,讓陸小曼很吃醋。
徐志摩還和朋友去妓院,去就去吧,把寫信給陸小曼說道一番,哪個妻子能受得了這個。雖然自己嫁給了詩人呢,陸小曼離不開,只能假裝原諒。
陸小曼本來身子就不好,又打過胎,經常疼痛難忍。這時有人介紹會推拿的翁瑞午,只要他推拿幾番,陸小曼的疼痛便能緩解。漸漸的陸小曼開始依賴翁瑞午,兩人終日混在一起,引起不少閒話。
為了克制病痛,陸小曼還養成了吸食鴉片的惡習。徐志摩辛苦工作回到家,看到陸小曼吐雲吐霧卻不來招呼自己,一時間覺得自己的理想婚姻破滅了。他規勸陸小曼不成,兩人大吵了一架,陸小曼用菸袋在砸碎了徐志摩的眼鏡。
1931年11月,徐志摩趕往北平,但中途飛機失事,徐志摩英年早逝。聽到消息時,陸小曼不敢相信,把報信的人關在門外,自己昏了過去。徐家不願讓陸小曼見徐志摩的遺體,令張幼儀為徐志摩操辦了後事。
陸小曼痛不欲生,頹廢了一個月後, 開始緇衣素服,遠離繁華熱鬧,一心把自己過成徐志摩生前期待的樣子。
風華絕代的才女,浮生若夢,醒來斯人已逝,追悔不已。再適合的兩個人,沒有婚姻經營也會分崩離析。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受盡世人的批評,大家都說是她的揮霍害苦了徐志摩,因為她不願意去北平,才導致徐志摩出事。徐家人更是對她恨之入骨,連徐志摩的追悼會,都沒讓她參加。
面對外界的口誅筆伐,陸小曼從不辯解,曾經為自己遮風擋雨的人,已經輕輕的走了。有時候,活下去是比死更勇敢的事情。
陸小曼並沒有消沉下去,相反在重痛之下她獲得了新生。她退下華服、深入簡出、遠離喧囂,重新拿起畫筆, 開始編撰徐志摩文集,後來連鴉片菸癮也給戒了。
她費盡千辛萬苦整理的《徐志摩文集》,卻因戰爭原因耽擱不得發表,戰爭過後,書稿又一度丟失,後輾轉到她手裡,時局原因又不能發表了。
這是陸小曼第一願望,第二願望便是和徐志摩合葬,而這兩樣均未如願。
後來她雖與翁瑞午同居,但堅持不婚,翁瑞午對她而言只是個依賴,徐志摩才是真愛。翁瑞午去世後,陸小曼以賣畫為生。
徐志摩去世時,獨留一副畫保全了下來,這是陸小曼的畫,徐志摩隨身放在鐵盒裡,讓朋友為她寫題跋的。睹物思人,畫畫成了陸小曼支撐下去的動力。
她拜賀天健和陳半丁為師,潛心學畫,這一次再也不是消遣和附庸風雅,而是寄託和事業。她是有天賦的,在上海開畫展,畫藝精湛,獲得一致好評,畫作多次入選全國美術展。
1958年,陸小曼進入上海中國畫院,成為專業畫師,留下畫作100多幅,終於她以「著名畫家」的身份獲得新生。
至此,陸小曼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一代名媛」,「徐志摩太太」的影子,她嫻靜而深邃、純淨而俊逸,儼然是一代藝術家。1965年春天,形單影隻陸小曼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陸小曼一生,跌宕起伏,風華有之、浪漫有之、困頓有之、頹廢有之,崛起有之,雖誤入歧途,卻勇於突破重圍,獲得新生。
她一度成為「作」的代表,拿著大女主的劇本,硬活成了配角炮灰。她的浪漫主義、理想主義、驕奢淫逸,終讓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我更佩服她的晚年醒悟,勇敢承擔,多少人破罐子破摔,從此一蹶不振。
她為了自己的愛情和浪漫,做出世人不容的事,但她從沒辯解過。她一生為自己的追求而活,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唯一後悔的是,失去了自己的最愛徐志摩。
想知道他們的更多故事,可以看這套民國才女傳《陸小曼傳》。徐志摩一生中的3個女人,林徽因大家風範、張幼儀端莊自強,陸小曼浪漫婉約,各有千秋。
這套書包含《陸小曼傳》、《林徽因傳》、《張愛玲傳》、《三毛傳》4冊,原價144元,618活動,58元即可抱回家4本傳奇女子的傳記。
一頓飯的錢,帶你走進4位傳奇女子的世界,感受她們跌宕起伏的愛情,聆聽她們的智慧與才氣,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