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機會當選皇帝的他,一句話暴露心機,最無能的皇子成最後贏家

2020-12-22 腦洞歷史觀

如果說要在五千年裡找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群體,那肯定是處在權力巔峰的帝王家,中國的帝王著名的很多,像是秦皇漢武,唐太宗玄宗,宋太祖宋徽宗,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雍正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最出名的帝王,千年來他們的故事一直被流傳下來,無論是英明還是屈辱。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皇帝對於歷史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所以理所當然,皇帝選太子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都極其重要的事情,按規矩還是按事實,立嫡還是立賢,這樣的爭議千年不息,如今的歷史影視劇也多有提及。

但是如果嫡長子繼承制,那麼歷史上一些皇帝可能就不會出現,但我們都知道,像是李世民經過玄武門事變就為自己謀得帝位。

那到了李世民先太子,過程就相當的戲劇性了。李世民共有十四個皇子,但是按照規矩,自然是長孫皇后生的三個兒子才有資格成為太子,未來有機會登上帝位,更不要說李世民跟長孫皇后深厚的感情,長孫家的長孫無忌更是朝中重臣,李世民自然不會提拔其他的皇子。

他們就是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晉王李治。

那我們都通過武則天的故事認識了李治,這哥們唯一的本事可能就是搶自己爹的女人,一門心思的想著和武則天在一起。最後把整個江山都拱手相讓了。

那麼為什麼會輪到老九呢?

我們先來看長子李承乾,他可是規規矩矩的嫡長子。

史書記載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所以年輕的李承乾迅速成為了太子模板。

但是可惜的是老天跟他開了個大玩笑,他患上了腿疾,導致了他逐漸感受到了自卑,其他皇子自然也會私自嘲笑譏諷他。再加上李世民給他無與倫比的壓力,再加上自己的弟弟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本來聰穎的他就開始變化了。

最後的李承乾沉迷音樂,不管政務,也不和大臣交好,整日我行我素不聽勸解,最後甚至和李世民鬧翻了,還想要學自己的爹造反,但是他哪有自己打天下的老爹那種魄力,最後李世民失望地把他給安排走了。

那也輪不到李治啊。不還有四子李泰呢?

李泰就和李承乾不一樣了,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 好士愛文學,工草隸, 集書萬卷」,貞觀十二年,李泰開始主編名著《括地誌》,於貞觀十五年完成。如此優秀,李世民極其寵愛他。

寵愛到什麼地步呢?李世民專門授李泰一個權力,叫做「開文學館,自行引召學士」,其實大家都清楚,那不就是招賢納士嘛,不就是皇子何必這樣呢,那明顯就是要奪皇位啊。

所以由於李泰寵祿過盛,屢次遭到眾臣的進諫。為什麼群臣急了?因為當時太宗就是招了房玄齡杜如晦等十八學士作為智囊,才有了弒兄的事情。一旦歷史重演,那唐朝上層政治就真的太亂了,大臣群體也要被這些智囊代替,導致利益崩壞。

但是李泰操之過急了,他公開說自己如果當皇帝,傳位子一定給自己的九弟,如果兒子不同意就殺死這個獨子。褚遂良立刻就看出了他的小九九,這話表面上是兄弟和睦,但是過度殘忍,說不定話裡面抖出來的就是對自己親弟弟的殺意。所以在這種攻擊之下,李泰也難以成事。

那李治如何呢?

李治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好人,也就是仁慈忠厚,心裡沒有歪心眼。所以大臣們都支持這種皇帝,容易控制,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治的確沒什麼主見,但是他聽老婆大人的話,你們不見得可以控制他,但是武則天可以。

李世民也很糾結。

其實歷史上關於三子之爭,還是很有名的,但是由於自己的發家史,他不想讓下一代再出現兄弟殘殺的局面,所以他決定選擇李治,因為李治絕對不會殘骸自己的兄弟,他的仁慈不允許他這樣做。

李治到底是怎樣的皇帝呢?

其實李治滅西突厥、滅百濟、滅高句麗,也不算毫無作為。但是無論如何,他還是過於懦弱,最後李唐江山,竟然落入女人之手,也是可悲可嘆。

相關焦點

  • 清朝最慘的一位皇子,最後被身為皇帝的父親「一腳踢死」!
    可是在清朝卻有這樣一位皇子,雖然身為皇帝的長子,但卻一輩子緊緊巴巴的過著,最後還被自己的「皇阿瑪」一腳踹死!他就是愛新覺羅·奕緯,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皇帝的長子,奕緯在世時不僅是道光皇帝的長子,也是道光皇帝唯一的兒子(道光帝的二子、三子皆早夭,其餘諸子都是在奕緯死後才出生的)。
  • 譽王:琅琊榜中最可憐的皇子
    出生便是一場算計,長大之後更是備受冷落,再後來太子相爭十年更多的是拿他當作磨刀石,將他作為一個制衡朝堂的棋子,身邊的人也是一群利益溝壑的烏合之眾。秦般若雖說庸附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可更多的還是為了消耗大量國力為滑族報仇,而梅長蘇更是步步為營費盡心機的利用他為靖王做嫁衣,就連跟隨他多年的灰鷂,最後也為了保全自己逃命離去,更遑論夏江之流以及那幾位尚書了。
  • 道光帝最悲慘的皇子,因母親的野心降世,又被皇帝父親一腳踢死!
    皇帝的兒子叫皇子,但是歷史上出名的皇子卻沒幾個。畢竟成王敗寇,當他的兄弟繼承皇位之後,除非他於國家有功,估計就會成為一名閒散王爺度過一生。道光帝有一個兒子叫愛新覺羅·奕緯,對這個名字大家應該沒有什麼印象。但是看他的一生,卻十分悲慘,生死不由命!
  • 琅琊榜:昏庸無能的蕭景宣為何能被大梁皇帝選為繼承人?
    《琅琊榜》是一部男人間的權力爭鬥大戲,大梁國的皇帝蕭選不是蠢笨之人,也明白自己當初坐上帝位有多麼不容易,所以才會處心積慮害死功高震主的林燮家族,即便是虎毒不食子,也殺了賢明的皇長子蕭景禹,那麼後來選來選去怎麼就選了昏庸無能的蕭景宣為太子了呢?這蕭景宣雖是皇子,但非嫡非長,而且資質平平,蕭選不是傻子,為何選來選去立了這樣一個皇子做太子呢?
  • 怎敵她千嬌百媚,姜萱,皇子妃奮鬥史
    元寶的碎碎念 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心裡很苦很苦的人,一點甜就夠了。」 所以才有古人說的滴水之恩,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在一個人最苦的時候出現的一點點慰藉會成為照亮他的生命之光。
  • 北宋最善良皇子:趙光義的長子 卻裝瘋賣傻不想當皇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宋最善良皇子:趙光義的長子 卻裝瘋賣傻不想當皇帝 都說當皇帝苦,當皇帝累,臨到選繼承人的時候,還真有想甩手不幹的勇士。 一、順遂人生無坎坷 宋太宗是有個名正言順的嫡長子趙元佐的,很多人對這個嫡長子都沒有什麼關注,因為他的人生實在是莫名其妙。
  • 今夕何夕:三皇子利用冬月,手段不一般,竟是最後的贏家
    都知道馮夕失憶只忘記了冬月一人,而冬月為了馮夕留在了御風閣,對於三皇子來說這是一個很好地機會,不僅能把心愛的人留在身邊,又能利用冬月讓馮夕露出馬腳。 馮夕的真實身份是二皇子龐璽,母親是明貴妃,當時明家一家被冤枉的,憑藉降書可以翻案,剛好馮夕手裡就擁有降書,在等待一個機會。
  • 大清最倒黴的皇帝,是他
    不被看好的選擇嘉慶帝的親爹,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弘曆。與一般影視劇中,天天到處撩妹玩耍的形象不同,弘曆實際上是個政治手段高超、辦事雷厲風行的主兒。這樣性子的人,註定不太喜歡性格隨和、不夠強硬的兒子,永琰(嘉慶此時還叫永琰)。乾隆是雍正皇帝的兒子沒錯,但與他感情最深厚的男性長輩,卻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
  • 《慶餘年》二皇子心機深沉,其實她的這句話已暗示,卻被大家忽視
    ,在第一季結局,二皇子徹底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都沒有過早站隊,但是二皇子跟範閒卻是性情相投,二人一見如故,可偏偏這個跟範閒性情相投的皇子,連範閒都被騙了。要說太子城府深,他雖然是扮豬吃老虎,但也比不過二皇子的心機城府深。
  • 上陽賦:擄走郡主引誘桓宓,兩個細節暗示皇帝默認了二皇子的陰謀
    于和偉新劇《上陽賦》無縫對接《巡迴檢察組》,只不過這一次他不再是正直的馮森,而成了不惜利用兒女婚事來維護家族利益的陰謀家。 在此之前,二皇子一直在製造平庸無能的假象,再加上他沒有母族勢力的支撐,所有人都認為他根本就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他成了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子。
  • 《雍正王朝》中太子真的是昏庸無能嗎?為何兩次被廢?
    《雍正王朝》作為20年前的老劇,至今還能在各大衛視重播,可以說和裡面精彩的劇情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息息相關,裡面的最精彩的就是貫穿前面劇情的九子奪嫡,作為九子奪嫡中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太子胤礽在電視劇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染,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甄嬛傳》最有心機的女人,太后只能排第二,甄嬛被她耍得團團轉
    甄嬛傳:富察貴人流產,甄嬛卻瞬間懷疑起崔槿汐的真實身份與來歷 《甄嬛傳》最有心機的女人,太后只能排第二,甄嬛被她耍得團團轉 導語:如果問《甄嬛傳》最有心機的女人是誰,肯定繞不過太后的名字。
  • 皇子被罰掃地,剛拿起掃帚,太監便斷定此人日後必是皇帝
    如朱元璋剛出生時的滿屋紅光,以及劉邦母親「與龍交」生下他一樣,似乎都是命中注定。可是您知道嗎?有一位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前僅僅因為掃地,就被人看出必是皇帝的料。此人是誰呢?如果你想知道,讓小編來為你揭秘。
  • 明朝:這女人厲害,連后妃都不是,卻成為了皇帝最依戀的人
    那麼,古時候的女人想要飛上枝條,要麼成為皇帝的女人,要麼成為皇帝信任的人,這其中,我們就不得皇帝的奶娘這個角色了。幾乎每個成為皇子奶娘的女人都會想盡辦法俘獲皇子的心,更何況是未來的天子了,那心思多的女人,哪裡會安分的起來呢!
  • 九龍奪嫡的時候,雍正自稱天下第一閒人,為何他最後贏了皇位?
    反正已經是雍親王了,照這個態度下去,天下第一閒人的位子是沒人拿走了,結果了,康熙死後,他竟然承繼大統。以至於讓很多人無法接受,尤其是最有機會的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等一些實力派。雍正之所以能夠勝出,歪史以為就是因為天下第一閒人的人設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當然,如果真的是立志成為閒人,最後肯定和皇位無緣,自己無心,天上的餡餅肯定砸不到你。
  • 甄嬛傳:甄嬛至死都不知道,看似不爭不搶的她,其實最有心機!
    而有一個人,她在這部劇中雖然不爭不搶,卻最終贏到最後,而且她是全劇中最有心機的人,而且她的心機女主甄嬛從未發現和懷疑。這個人就是常年久病的端妃,她雖然在劇中的戲份不算多,卻是隱藏最深的一個人。在小編看來,她一直稱病避世,其實是她的一種手段,讓所有人都對她放鬆了警惕,實際上她在暗處,默默操控著一切。
  • 《甄嬛傳》中四阿哥弘曆在劇終時登上皇位,成了最大的贏家
    《甄嬛傳》中四阿哥弘曆在劇終時登上皇位,成了最大的贏家。弘曆在劇中戲份並不多,但這個人設很鮮明,幾個橋段便展示出他的人物性格。一個出身卑微,從小並不被看好的皇子,卻有了王炸的結局。這其中有女主甄嬛的教誨,更多的則是他個人的因素。
  • 《長安諾》蕭承煦從頭虐到尾,茗玉成贏家,扶持兩代君王笑到最後
    《長安諾》蕭承煦從頭虐到尾,茗玉成贏家,扶持兩代君王笑到最後蕭承煦真的是太慘了,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對他忠心耿耿的嚴海成為了皇帝洩憤的對象,最後只能無辜冤死。就連蕭承煦唯一的弟弟蕭承軒也身染病疫離他而去。茗玉早就已經「移情」上他的兒子,蕭承煦成為真正孤孤單單一個人了!
  • 如懿傳:惢心小女兒成皇后,慶嬪逆襲成太后,最大贏家是他!
    文/阿尋 標題:如懿傳:惢心小女兒成皇后,慶嬪逆襲成太后,最大贏家是他! 從乾隆剛剛上位還要穩固自己的地位之時,如懿便一直陪伴在他的旁邊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到了之後皇帝的絕情,如懿地位不保後魏嬿婉還對她落井下石,並且還對皇帝身邊的親信李玉開始巴結了起來
  • 這個朝代十五個皇帝都平庸,堪稱最無能的朝代,卻承漢魏,啟唐宋
    然而,我國歷史上有著這樣一個被說是最無能的王朝,它的十五個皇帝個個平庸,但是卻前承漢、魏,後啟唐、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過渡作用,它就是晉朝。東漢末年,隨著漢王朝的衰落,各路諸侯紛紛起兵,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三足鼎立局面。天下三分之際,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逐漸把持朝政,最終由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了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