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號:蓋飯故事TheStory
公號ID:gffeature
作者:蓋飯故事TheStory
2020年1月11日晚上9點,臺媒對外發布了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競選的最新得票數據:他們證明了互相拳打腳踢比向其他國家發動戰爭更能使政客獲得利益。
「榮二代」往事除了遵循傳統,韓國瑜兩度大打出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的「榮二代」身份。韓父韓母皆是河南商丘人。抗戰爆發前,二人在當地擔任小學教師。戰爭期間,韓父投筆從戎,1949年,作為國軍裝甲兵兵連長,攜妻子隨軍撤往臺灣。韓國瑜出生在家人定居臺灣後的第八個年頭,是家裡第六個孩子,打小便成績不錯,父母對他的期望也很高。誰知升到國中二年級之後,他被前桌女孩子的小腿吸引住了目光,腦子裡只剩下一堆粉紅色泡泡,成績一落千丈。父親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便把他送去了「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的專修班。在軍校裡,韓國瑜有一個畢業於臺大醫學院的預官(預備軍官)朋友,有一回,對方看到他在宿舍裡玩時興的「魔術方塊」,便好奇地借過去把玩了一陣。兩天之後,預官朋友又來找韓國瑜,告訴他自己已經解出魔術方塊的數學方程式了。韓國瑜驚詫不已,「當時我腦袋像被雷打到一樣」,渾不吝好幾年的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所學不足,立馬找出所有的高中課本,挑燈夜讀10個月,最後成功拿下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的錄取通知書。當然,韓國瑜為此付出的代價也不小——畢業照上,他的髮際線退守到了眉毛上方十五釐米處。東吳大學是臺灣著名的私立綜合性大學,臺灣不少政壇風雲人物都畢業於此,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嚴也曾在這裡讀過書。因此,等拿到碩士學位後,韓國瑜也遵循傳統,開始步入政壇臺灣素有「南綠北藍」的傳統,跟大多數國民黨政客一樣,韓國瑜的政治生涯也起於北邊的臺北縣。1990年,韓國瑜在中和市選區中勝出,出任臺北議員。那時他就已經初顯「議會吵架王」的潛質。1992年,因轄區大火問題,韓國瑜跟民進黨出身的臺北縣長激烈爭辯,最後一怒之下,摔杯而去。但選民還偏偏就欣賞他的暴脾氣。1993年1月,憑藉著在臺北縣的人氣,韓國瑜參選臺北縣第二屆「立法委員」,並成功當選。雖然成功將阿扁打進了醫院,但韓國瑜的政治運氣卻遠不如前者。步入千禧年,陳水扁從臺北市長幹到臺灣地區領導人,第一次實現政權和平交替,被臺灣民眾稱為「臺灣之子」;阿扁的臺南老鄉更是誇張,直接喊出了「肚子扁扁也要挺扁」的口號。而韓國瑜卻在第二年的選舉中,弄丟了「立法會委員」的工作。陳水扁連任的2004年,韓國瑜的政治生涯溜到了谷底:當年,韓國瑜前往雲林縣創辦一間私立雙語學校,路上他過失撞死了一名機車客,審判和賠償幾乎斷送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也曾做過重回政壇的努力。2006年,受到時任中和市長邱垂益邀約,韓國瑜出任臺北縣中和市(今新北市中和區)副市長。但這個名頭他只用過一次,就是在2007年以副市長名義參加百萬人倒扁大行動。此後,他便辭職繼續向「立委」發起衝擊,卻被同選區的對手舉報惡性競爭,理由是「(他拉票時)說同選區的另一個競選者在學校周圍開賓館」。多年後,韓國瑜借好友之口替自己叫屈:其他競選者都是這麼講的,偏偏只有他被取消了參選資格。孔尚任的《桃花扇》裡有這麼一句,風行於當代中文網際網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沒交到好運的韓國瑜,好不容易等到陳水扁的高樓塌了,等到國民黨和馬英九的高樓起來,自己依然在臺中的鄉野遊蕩,臺灣政壇的宴會裡,沒有他的一席之地。「馬英九執政的八年,我失業六年。」多年後提起這些往事,韓國瑜依舊委屈無比。賣菜農2017年1月12日,韓國瑜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隨後擺出擁抱高麗菜的造型,象徵國民黨要擁抱基層才有未來2012年底,已禿頭多年的韓國瑜終於等來一個貴人走進他的良夜。貴人叫張榮味,算得上當時政壇的風雲人物,而韓國瑜當時所在的雲林縣則是他發家的福地——自他2001年當選臺中雲林縣一把手後,收編了全縣議會,農會和水利會,成立了雲林張派虎尾青埔服務團隊,政治生涯便開始平步青雲。2009年張榮味又將臺灣「商會理事長」的寶座收入囊中,張榮味步步高升,連帶他的家族「雲林張派」也成為了臺灣名頭響亮的一支。韓國瑜的嶽父、前林雲縣議員李日貴正是張榮味的「拜把兄弟」。因著這一層關係,韓國瑜被推薦去了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當總經理。作為臺北農業局下屬單位,北農負責臺北都會區的農運產銷批發,是臺灣地區的行業龍頭。該公司董事會中,臺北市政府佔6席,張榮味派系人馬佔6席,民進黨及農委會加起來也是6席。韓國瑜是「帶著任務」而來。據臺灣《天下》雜誌報導,張榮味支持的前一任總經理張清良,鬥不過當時的董事長莊龍彥,遂以身體不適為由離開。而個性強悍的韓國瑜上任沒多久,就從莊龍彥手中拿回「實權」,從此戴上了「賣菜農」的帽子。其實要真講究起來,韓國瑜的手段也和現在的保險公司差不多,他大搞績效導向,最後賣菜的、運菜的、裝菜的都賺了大錢,唯獨買菜的人荷包癟了。但這些對政客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細節,重要的是北農公司因此大發財,時任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因此對這個禿子青眼有加,夫婦倆不僅親自登門拜訪,還招攬他擔當市政顧問。不過據說韓國瑜起初並沒有動心,已經年過半百,他「只想在北農總經理的任上退休」。奈何民進黨不願給他這個機會。2016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全臺各縣市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大獲全勝,實現地區、立法院、地方全面執政,「臺北總菜販」這個處於三大勢力漩渦中的職位也順勢被盯上。是年秋天,受颱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影響,臺灣中南部蔬果產地遭到重創,全臺菜價9月底開始失控。多位民進黨議員便順勢將此事牽連到了北農頭上,發聲稱要打擊「菜蟲」、「果蟲」——比喻壟斷市場的人,矛頭指向誰自然不言而喻。這番不見血的人事撕扯,牽扯出了一系列案子。如日中天的張榮味鋃鐺入獄,但民進黨也沒能如願徹底接管這臺北最大的果蔬菜市場。重重壓力下,韓國瑜被迫請辭。不過好在有柯文哲護著他,倒也沒被牽連過深。在北農記者會上,韓國瑜攤開30本帳冊和30顆曲棍球,與指責他是菜蟲的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公開打賭:「若查無不法,你段宜康就像個男人一樣吃一顆;若有問題,我一盤跟你賭一顆。」等諸事塵埃落定之後,有人算了算,加上這一顆,段宜康已經欠下四顆曲棍球了。高雄發大財陳水扁在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前曾經說,「韓國瑜當選高雄將變悲情城市……將再度北漂」再次回家待業的韓國瑜大約沒想到,自己的福地會在被稱作「民進黨票倉」的高雄。作為一個標準的臺北人,韓國瑜跑來參選高雄市長其實帶點賭氣的成分。2017年,他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理由是「國民黨那些高層要麼玩錢,要麼玩權力,掌握遊戲規則,慢慢地把黨當成官在幹」。可惜沒人理他,選舉結果出來,他的最終得票率還不到6%。於是他便說,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若臺南、高雄沒有適當的同志參選,願意親自到艱困選區。那時,根本沒有人相信他能成。兩黨派人士看他的眼神,就跟2016年美國人看川普時差不多——那可是高雄,是民進黨的發源地。在那裡,民間流行的說法是:但誰也沒想到,後來的故事也和美國大選一樣,票倉反水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剛和臺灣當局斷交,政局陷入了動蕩,蔣經國嚴控競選和報紙。然而一幫創建《美麗島》雜誌的年輕人,卻選擇在1979年的國際人權日搞出個大新聞。他們組織大批群眾遊行,四處公開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雖然最後,高雄的美麗島雜誌社被支持政府者砸得稀巴爛,但這群經過美麗島大審活下來的年輕人,日後組建了圍剿國民黨黨產的民進黨——一度深得臺灣人青睞的阿扁,就是美麗島大審的辯護律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呼喊美麗島的高雄港徹底改變了全臺灣。然而步入新世紀之後,曾風雲際會的高雄卻漸漸沒了聲響。臺灣人的地域自豪感充沛,無論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人,言談間都十分愛臺,但一旦提起高雄,就忍不住開始地圖炮,「高雄人總覺得自己也是大城市的,實際上嘛,呵呵。」話雖難聽,卻無法反駁。新世紀的高雄平均月薪26K新臺幣(約合6千人民幣)起跳,三五年內能漲到33k就算運氣十分不錯,臺灣島內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人到高雄打七折」。不願意「打折」的年輕人只好坐台鐵北上臺北,北漂一族的迷茫情感很早就被臺灣人寫進了歌裡:阮欲來去臺北打拼
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
朋友笑我是愛做暝夢的憨子
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
這種情感大陸人可能很難體會,因為事實上,高鐵從高雄到臺北,只要兩個小時不到。媽祖說,你出來,不是為了賺錢,我把你當做養子,我看著你長大,所以你要為臺灣做更多事情。所以我一定會遵循媽祖的指示。
也是這一個月,有聽到風聲的臺灣記者跑去問韓國瑜是不是寫信給吳敦義(國民黨主席)要求參加領導人競選。本公號歡迎讀者來稿,採用即有優厚稿酬,稿件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海外華人關注的熱點分析;
華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與奮鬥故事,本人親歷與採訪他人均可;
移民留學親歷過程與經驗教訓。
稿件要求真情實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視言論
投稿郵箱:yiqijianada@qq.com
加交流群請先加投稿微信,ID:yiqijianada 轉發必讀文章並截圖,驗證後可入群。
商業推廣需求請發郵箱:6721691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