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麗中國」和「鄉村振興」交互背景下綠色金融的發展建議

2020-12-23 河南頻道

原標題:探究「美麗中國」和「鄉村振興」交互背景下綠色金融的發展建議

在以往的發展方式中,經濟社會的發展必然伴隨著生態環境惡化,而這種代價大多只能通過財政去兜底補償。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深入推進,環境汙染的現狀愈演愈烈,為了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生態環境建設,採取有效方式來解決環境問題,及時控制已經迫在眉睫。綠色金融是解決綠色發展中資金保障問題的一大工具,在防範環境問題的發生、彌補環境受害者的利益損失和促進我國經濟綠色健康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一、當前國內綠色金融發展形勢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國家戰略的重要位置,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更是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為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了實現鄉村振興,為了脫貧攻堅,國家與社會在鄉村綠色發展這條道路上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其中以金融作為核心、為生態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資金融通手段與資源的綠色金融,在這場攻堅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當前綠色金融發展成效

我國綠色金融包含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投資、綠色證券等工具,其中綠色投資、綠色信貸、綠色證券在經濟領域的成效十分顯著,綠色保險尚有待進一步發展。

綠色信貸屬於綠色金融產品中出現較早且與其他綠色金融手段相比運作體系較為完善的一類,這源於我國一直以來以銀行業作為主導的金融領域結構特點。同時,綠色環保文化、綠色低碳運營等概念也在銀行業務領域體現的較為充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政策型銀行,充分利用其業務的不同特點,發揮政策性作用,針對各自面向的不同領域,以不同方式支持綠色環保產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針對農業領域發放的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貸款、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貸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等政策性貸款,在支持服務三農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險行業則通過環境責任險等綠色險種協助各類企業提升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風險的管理能力,提升汙染治理水平,減少汙染事故發生機率,藉此確保生態環境安全。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基金在回歸價值投資的過程中,逐步加大對可再生能源和清潔技術等可持續性行業的投資。這些綠色資金的流向可以有效引導市場資源朝向生態環境板塊流動,形成綠色生產力。

(二)綠色金融發展面臨的瓶頸

1.「自上而下」模式的限制

與發達國家「自下而上」的綠色金融發展模式截然相反,我國當前綠色金融的發展路徑呈現明顯的外生性特徵,表現為環境壓力倒逼綠色金融產業的發展,以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模式為主。縱然綠色金融對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步伐仍相對緩慢,主要是因為當前綠色金融的擴張更多地是通過行政手段進行推動,而非市場機制自發的行為,市場上的「可持續」因素影響力較低,再加上目前政府對綠色指標的監管約束和處罰力度較弱,而「綠色」則要求金融活動主體承擔起環境、生態與產業的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帶有明顯的社會性和公益性,因此,不論是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每個市場參與者作為理性經濟人,為獲取自身最大利益則很難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納入經濟決策考量之中,綠色需求不足,綠色發展的吸引力自然隨之降低。

2.相關法律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系統的關於綠色金融的法律體系,許多涉及到綠色金融的法律條例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民法通則》、《環境保護法》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規中,並且數量不多,各政府部門所出臺的指導意見也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如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於2016年聯合印發的《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中,也僅僅表示鼓勵金融機構研發各類綠色產品,並未有涉及綠色金融的法律地位和具體執法條例的描述。同時因為權威的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管理條例的缺乏,沒有明確指出企業應如何承擔汙染責任,進而在許多環境事故發生後,執法人員面臨著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法律體系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國外的法律條例並不完全適用於我國的具體國情,只能提供借鑑,不能照搬照用,在短時間內要出臺適應國情的完善的法律法規並非易事,新法律的出臺需要在聽取各方的意見的基礎上,結合過往的法律條例進行編寫、整理和修改,再進行人大會議審議,整個過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不能一蹴而就。

二、綠色金融對鄉村經濟發展的意義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係國民經濟和民生的根本問題,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原因。助力鄉村振興,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進鄉村綠色產業的發展是綠色金融助建美麗中國的重要途徑,綠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前景光明,大有可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金融資源的調配和社會力量的支持,這就要求我們在部署這場戰鬥時,應該將綠色金融放在更為首要的位置上來看待。

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有助於引導鄉村合理統籌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建設更優的品質鄉村,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時代對發展社會新動力的進一步深入挖掘。

而一直以來,農村金融資源供給不足是制約我國鄉村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頑固短板。隨著我國持續不斷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構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結合各地實際和特色、因地制宜地發展綠色農業,實現農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階梯式上升,努力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勢頭,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這些改革的深入推進都對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好的制度條件。當下最關鍵的,是緊緊抓住深化農村改革這一機遇,不斷提升農村綠色金融服務水平,鞏固完善農村金融改革相關的制度。

三、完善我國鄉村綠色金融的建議

與國際上許多多黨輪番執政的國家不同,在一黨執政的國家制度下,我國執政黨和政府具有極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應該利用這樣的優勢出臺對應政策,輔以行政手段,對面向農村市場的綠色金融產業進行引導,在市場監督和事後追責的過程中,政府更要發揮主心骨的力量。

(一)中央與地方相互呼應立政策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該配合法律體系,在中央的大政策引導下,地方政府應根據地方的真實情況因地制宜出臺合理的政策,利用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的手段,貼合當地經濟的發展,形成一張緊密的政策網,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協調好各方面資源,支撐綠色金融在國家和地方兩層次的共同發展,真正服務鄉村振興。

(二)政府應做監督者

中央審計署應該指導各地方政府對鄉村環境治理及綠色發展等相關資金進行審計,利用統一編發的審計工作方案和報表,督促各地按照方案要求開展審計工作,敦促相關地方積極整改,將財政資金撥付到位、盤活使用、歸還原渠道,落實相關工作進度。同時監察部門應該對農村地區生產項目包括環保項目進行跟蹤,不定時抽檢,防止企業「掛羊頭,賣狗肉」擅自更換項目,做到事前預防,事後落實。此外政府相關執法部門應該配合法律採取嚴格的行政手段,絕不姑息企業的肆意妄為,利用有力懲罰機制給違背新發展理念的企業敲響警鈴。

(三)政府應當做參與者

不以環境為代價的發展需要各地自身擁有發展綠色經濟的先天條件,而大部分不具備這些條件的鄉村則很難通過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快速發展。因此,在短時間內我國無法根除鄉村環境破壞的問題,長時間內政府依然需要做好後續兜底的準備,此外,政府也需要以過去鄉村環境治理投資總額的一定水平作為標準,對為實現綠色發展做出犧牲的鄉村進行補貼。

(四)政府應當做宣傳者

政府應該憑藉自身的地位,增強政策宣傳力度,促進企業和社會公眾進一步了解綠色發展的遠瞻性和必需性。針對農村民眾在綠色金融認知方面的寡弱,利用基層工作人員定期開展知識宣傳講座並使用實物廣告等具體措施,提高第一產業的生產者對這方面的認識,鼓勵他們及時進行調整步伐和方向,努力克服「自上而下」模式的缺陷,改變被動推進的局面。(農發行詔安縣支行 陳奕彬)

相關焦點

  •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一、 新型田園社區發展藍圖 二、 田園綜合體市場前景可觀 三、 田園綜合體極具發展價值 第五章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重點之二——美麗鄉村 第一節 美麗鄉村建設綜述 一、 美麗鄉村基本內涵
  • 「紅色引擎」賦能脫貧攻堅,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守初心、勇擔當,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150餘名扶貧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耕好精準扶貧「金融田」,探索出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就業扶貧「五位一體」模式,在天府大地上留下一抹濃濃的郵儲綠。
  • 環境整治繪就圃江美麗鄉村新畫卷產業興旺注入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眼前這一幕,是黃圃鎮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持續整治水鄉環境,創建廣東省森林小鎮,重塑水清岸綠水鄉風貌,向環境要發展驅動力的縮影。與此同時,黃圃鎮去年開始出臺實施《黃圃鎮2018-2020年扶持農業生產發展方案》以加快黃圃鎮傳統農業轉型升級,促進種養業發展,創建培育新型特色農業,尋求農業發展的新方向,示範性家庭農場、水產養殖業等蓬勃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 「美麗的檢閱」——全縣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拉練活動述評
    舉報   南漳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莫小林 代延)11月16日,我縣項目拉練檢查團對全縣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進行大檢閱
  • 臺灣建築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
    在保持鄉土本色的前提下,突出田園特色,讓每個鄉村都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這是謝英俊及團隊設計打造「美麗鄉村」的理念。近年來,謝英俊的團隊幫助山西的大同、長治及臨汾等地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圖為謝英俊在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紅石塄鄉黨委書記趙斌介紹,謝英俊及其團隊對紅石塄鄉的鄉村提升工程進行設計、規劃,打造出「健康、有機、綠色」的鄉村典範。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        2018年2月4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成為自2004年以來中央發布的連續第15個一號文件,為未來一段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描繪了美好藍圖。
  •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08-25 11:28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黃季焜:中國農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何培育和釋放鄉村內需,將鄉村振興戰略同新發展格局有機銜接,成為當前一段時期面臨的新課題。日前,在由山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青島市政府主辦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上,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表示,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到2050年達到96億,新增人口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為鄉村設計,與為城市設計不同,更應倡導人與土地和諧共生、順應自然、因地制宜、取用有度的中國式生活美學。為鄉村設計,需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智慧,更需要尊重地方生活系統的多樣性,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利用更智慧、更系統、更具整合能力的服務設計思維,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從交互、品牌、視覺等角度,打造農產品全產業鏈,致力於為鄉村做完整的服務設計實踐。有的通過深耕上遊管理、孵化公共品牌和建設本土團隊,幫助貧困地區農產品實現線上銷售「大豐收」。有的在鄉鎮開設精準扶貧便利店,探索出一套適宜鄉村發展的新零售供銷體系,使農產品新型供銷鏈條快速流通起來。設計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 清鎮市王莊鄉:政銀「五聯」 以金融鋪路助力鄉村振興
    為推動金融更好服務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清鎮市王莊鄉黨委與清鎮市農商行黨委共同開展政治理論聯學、幹部隊伍聯建、實踐活動聯辦、誠信環境聯創、核心工作聯促「五聯活動」,實現黨建推動政務、業務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陵水宣言》發布
    ,交流美麗鄉村建設經驗,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合作,並達成共識,發布了《中國(海南)美麗鄉村發展大會陵水宣言》。  《宣言》包括四點:一、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為總戰略,開啟美麗鄉村建設新徵程。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近6億中國農村居民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
  • 聚焦漯河兩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今年漯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紮實推進鄉村振興,並安排了一系列具體舉措。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扮演什麼角色?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如何更好地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帶著這些問題,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了部分市人大代表。  孫曉陽代表認為,對於地方經濟來說,旅遊業不僅能拉動內需,還能很好帶動地方的其他產業。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河南省南召縣2020年2月份已正式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退出貧困縣序列,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南召縣委書記劉永國,請他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談一下南召縣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想法和做法,下面是訪談實錄。《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茅箭區全域治理全域轉型擦亮鄉村振興美麗底色
    「十三五」期間,茅箭區以建設全市鄉村振興先行區為目標,堅定不移推進全域景區建設,持續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做強做優以鄉村旅遊為龍頭的美麗經濟,打造出一大批「生態美、村莊美、生活美」的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村莊,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下了堅實支撐。
  • 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啟動儀式舉行
    2020-10-30 10:07:10 來源: 濰坊新聞網 舉報   10月29日上午,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在濰坊市農信聯社培訓中心舉行
  • 優化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農行濱州分行新發放鄉村振興領域貸款203...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記者樊飛通訊員常仰偉報導)近年來,農行濱州分行以戰略合作為契機,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主動對接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努力提升服務水平、服務效率,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服務鄉村振興
  • 浦城: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浦城地處閩、浙、贛三省四地七縣交界處,是福建省的「北大門」,有著「福建糧倉」「中國丹桂之鄉」「中國油茶之鄉」等諸多美譽,是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糧基地縣和中國南方林業重點縣。今年以來,浦城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浦城實際,突出重點任務,全面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新發展。
  • 打造文化IP,賦能鄉村振興!梅州梅縣區深挖鄉村文化底蘊,讓美麗鄉村...
    初秋,梅縣區大地上悄然展開一幅「田園幽美、人文醇美、經濟富美、生活和美、村莊秀美」的美麗畫卷。 梅縣區遍布眾多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近年來,梅縣區找準鄉村特色資源優勢,發掘鄉村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底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村文化IP,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文化內涵。
  • 關於推進我市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議
    原標題:關於推進我市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議   培養三個要素。一是市場主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