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歷史的新總結——理論強黨:我黨成功挑戰不可能的重要法寶

2021-01-18 旗幟

正文共: 7238字

預計閱讀時間: 19分鐘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因為堅持理論強黨,成功挑戰一個又一個不可能,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一個重要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重要講話指出,理論強黨是我們黨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創造新的輝煌的一條寶貴歷史經驗。這個重要論斷,是在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體學習時首次提出的。這是對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的新總結。

何謂理論強黨?一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篤信不二、堅定不移,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二是能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三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教育全黨,不斷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正是因為堅持理論強黨,成功挑戰一個又一個不可能,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一個重要法寶。

黨領導革命和建設時期:理論強黨推進中華民族真正站起來,毛澤東思想是成功挑戰不可能的第一個成果

我們黨從創建時起,就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但是,對它的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卻經歷了相當艱難的歷史過程。劉少奇在抗戰時期談到為什麼要加強黨的理論建設時說過:中國黨有一極大的弱點,就是黨在思想上的準備、理論上的修養是不夠的,是比較幼稚的。「中國黨過去的屢次失敗,都是指導上的失敗,而並不是工作上的失敗。直至現在,缺乏理論這個弱點,仍未完全克服」。「中國黨只要克服了這個弱點,就能有把握地引導中國革命到完全的勝利。」

劉少奇講的「中國黨過去的屢次失敗」,是指1927年大革命失敗,黨的指導思想犯了右傾錯誤;隨後接連三次「左」傾錯誤,特別是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錯誤,使中國革命遭受到嚴重失敗。直至1935年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為實際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才開始扭轉這個局面。從此,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由弱到強,實現了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偉大轉折。

毛澤東的偉大就在於,他對馬克思主義既有堅定信仰,又沒有學理主義、教條主義習氣。他在早年讀了《共產黨宣言》,就悟出了馬克思主義認識問題的方法論;投身革命後不唯書、不唯上,一切從實際出發決定行動方向,制定鬥爭的方針政策。20世紀20年代後期30年代前期,在黨內盛行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時候,他在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攻打長沙失利後,就沒有機械地執行中央和省委指示,毅然地率領起義隊伍上井岡山,開闢了黨領導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那時,黨的「左」傾領導根據共產國際指示奉行城市中心論,主張依靠產業工人在城市發動武裝起義,認為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不可能領導革命取得勝利。毛澤東沒有對共產國際指示頂禮膜拜,也沒有採取一味地盲目執行「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堅信「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是因為「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鬥爭中,證明了是對的」,「絲毫不存在什麼『先哲』一類的甚至神秘的念頭在裡面。」他堅持這一信念,在轉戰閩西贛南的艱苦奮鬥中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這就挑戰了共產國際和中央領導層認為的「不可能」,在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作了創造性發展。紅軍長徵到達延安後,他發憤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總結中國革命歷史經驗,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念,倡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原則,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深入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隨後,他領導開展的整風運動,作為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旨在通過總結歷史經驗,努力克服理論修養的弱點,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和中國革命的完全勝利進行理論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整風運動就是全黨的一次空前偉大的理論強黨運動。

正是通過不斷地要求理論強黨和這次理論強黨的整風運動,毛澤東將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思想提升為理論,在《新民主主義論》和《論聯合政府》等一批巨著中,系統地回答了什麼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動力、對象、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明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建設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等基本方略,構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它標誌著我們黨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形成了第一個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黨的七大將這個偉大理論確立為指導思想。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我們黨成為領導全民族抗戰勝利的實際核心;解放戰爭的輝煌勝利,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偉大革命,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接著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粉碎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強調理論強黨。毛澤東多次指出,要繼續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並且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要建立強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有幾百萬人讀馬克思主義的基礎」。「沒有這支隊伍,對我們全黨的事業,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社會主義改造、現代化國防、原子能的研究,是不行的,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新中國成立後前30年,我們國家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和重要物質基礎。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也有豐富和發展。黨的十五大首次認定,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

改革開放新時期:理論強黨推進中華民族開始富起來,鄧小平理論是成功挑戰不可能的第二個成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撥亂反正,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路線,揭開了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所以能如此,從黨的指導思想言,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強黨毫不動搖,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努力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先後提出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形成了愈益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這個理論體系指引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斷開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我國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幹,中國人民正在富起來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這裡,著重講鄧小平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強黨思想。鄧小平說過: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我一直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過去幹革命,打天下,建立新中國,就是因為有這個理想信念。但是,他堅持認為,我們所需要的馬克思主義是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堅決執行毛澤東制定的方針政策和戰略決策,擁護毛澤東思想;新中國成立後,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黨和國家面臨著走什麼道路向何處去的艱難抉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和國家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鄧小平作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總結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在黨的十二大莊嚴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實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是制定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主要決策者。

鄧小平總結歷史經驗多次指出: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過去的認識不完全清醒。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並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就我們國家來講,首先要擺脫貧窮。要擺脫貧窮,就要找出一條比較快的發展道路。」

鄧小平的偉大也就在這裡。改革開放後,他就一直探索找出一條比較快的發展道路。在實現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到對外開放、從僵化到全面改革的轉變之後,他還在繼續探討社會主義能否搞市場經濟問題。他沒有被社會主義只能實行計劃經濟的緊箍所束縛,從1979年到1992年的南方談話,都在講計劃和市場的關係。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我們必須從理論上搞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別,不在於是計劃還是市場這樣的問題。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不要以為搞點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道路,沒有那回事。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都是方法嘛。計劃和市場都得要。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它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要「吸收和借鑑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這些思想在那時是石破天驚,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偉大發展。黨的十四大,根據鄧小平的上述思想,特別是南方談話的重要指示,確立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指導方針。正是在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理論指引下,我們國家走上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蘇聯劇變後,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前途缺乏信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發生動搖。鄧小平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自信,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闢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鍊,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還說:「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他強調,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教育人民、教育全體幹部和共產黨員,抓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教育。

在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普遍提高的基礎上,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創立的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這個理論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黨的十五大同時宣布,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的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

這是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堅持理論強黨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理論強黨推進中華民族走向強起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成功挑戰不可能的又一個成果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講話中論及理論強黨問題指出:「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也同樣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接力棒,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不愧於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和人民的巨大期望的承諾時,堅持理論強黨的優良傳統,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不斷強化理論思維,對理論強黨的認知作出了從未有過的新概括。

習近平的理論強黨思想十分豐富。概括起來,至少有五個方面內容:

一是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固本就是堅定信仰。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就會土崩瓦解。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必須堅定不移。習近平在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裡長河之源泉。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迷失方向。「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

二是強調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使全黨具有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戰鬥力。習近平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會自發產生。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4年後,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回顧黨的奮鬥歷程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創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幹部的頭腦,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強大的戰鬥力」。

三是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之源。只有學好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才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習近平在2014年以來的多次講話中指出: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這就是共產黨人的本。沒有了這些,就是無本之木。我們整個道路、理論、制度的邏輯關係就在這裡。」還說:「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真經』,『真經』沒念好,總想著『西天取經』,就要貽誤大事。不了解、不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因此,他強調:「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

四是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思考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提高應對重大挑戰的能力,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說:「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我們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這就需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

五是強調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深入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更好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採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是以這樣高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強黨意識,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穩固地進入世界前列,我國的國際形象空前飆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達到了新的高度。

特別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成功地挑戰了中國共產黨不可能反對腐敗的謬論。

一個時期,西方發達國家鼓吹的「只有實行兩黨制才能反腐敗」的所謂普世價值甚囂塵上,那種「反腐黨亡,不反腐國亡」的謬論廣為流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要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就是挑戰這種謬論。習近平指出:開弓沒有回頭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戰爭,必須決戰決勝。黨中央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進行自我革命。這場偉大的自我革命,校正了黨和國家前進的航向,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帶有的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問題。同時,也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能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從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的又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

堅持理論強黨,堅持政治定力,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既在實踐上引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華民族走向強起來,又在理論上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同前兩個時期一樣,這是理論強黨的雙碩果。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理論強黨沒有休止符。中國共產黨人將踏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總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經驗,不斷作出新的理論概括,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輝。

(來源:北京日報;作者為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嚴明黨的紀律是我黨的重要政治法寶
    原標題:嚴明黨的紀律是我黨的重要政治法寶   作為一個擁有87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執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就要靠嚴明紀律。
  • 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六大法寶
    實踐證明,越是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越是要堅持黨要管黨,越是要堅持從嚴治黨,越是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才能使全黨各級黨組織更好地肩負起領導和實現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    法寶二:堅持和貫徹解放思想。
  • 《龍》雜誌刊文:我們黨新時期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理論貢獻
    進一步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五、黨的十六大最重大的理論貢獻,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全面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總結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
  • 黨應對磨難與挑戰的八大啟示
    (三)改革開放新時期,在應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中,繼續經歷磨難和挑戰中國共產黨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成功開闢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全面應對各種磨難和挑戰在新時代,應該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三、七大對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的概括
    七大分析了國內外形勢,深刻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理論,再次提出「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將中共政治路線確定為:「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
  • 新起點 新格局 新青年——「十四五」與青年發展理論研討會發言摘要
    這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締造新中國,開闢中華民族復興的嶄新紀元,在歷史新時期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世人驚嘆的傳奇成就,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而最後成功之一日,就在今後的這一百年裡,成功的密碼,就在於這200年來一代代人前赴後繼矢志不移的民族復興追求與夢想。
  • 深刻理解和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1]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繫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
  •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判斷:歷史溯源與時代意蘊
    社會主要矛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也是世界一切國家和其執政黨必須清醒認識和準確回答的問題。九十六年來,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由弱及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發展歷史,正是一部不斷認清並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
  • 不斷推進黨的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光輝的歷程 深刻的啟示...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的對外工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謀篇布局,不斷取得新進展、開創新局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黨的對外工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一主線,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為維護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黨的對外工作實踐在探索中不斷創新我們黨建立之初即開展對外工作。
  • 人民網評: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是其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到了新的起點上的一個階段」「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從理論和實際
  • 顧海良:新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升華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在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從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等方面
  • 為黨的創新理論舉旗奔跑
    成立三年多來,他們舉旗鑄魂,向戰而研,以研促戰,始終奔跑在學術研究、理論傳播的時代前沿,先後完成「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研究工程」「習近平強軍思想系列研究」「新時代強軍研究叢書」「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慕課」等60多項成果,在《人民日報》《求是》等權威報刊發表論文170多篇,日益發展成為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研究的創新高地。
  • 理論達人 | 挑戰不可能!向世界呈現中國精彩
    半月談持續推出30集理論宣講微視頻《理論達人講解70年》,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畫面、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示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請看第11集微視頻:《挑戰不可能!向世界呈現中國精彩》挑戰不可能!
  •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
    2020年1月2日《人民日報》9版編者的話經歷七十載砥礪奮進,今日之中國,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
  • 沐浴真理之光 匯聚復興偉力——黨的十九大以來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中國共產黨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
  • 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9年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以新擔當新作為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幹出新氣象展現新作為。省委常委會主持會議。省委書記李希代表省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省長馬興瑞就經濟工作作具體部署。
  • 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時代特點與重要意義
    作者: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自治區黨校基地辦主任、研究員 何成學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和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
  • 全面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要意義 宣講家網評論
    當前,全黨全國人民都在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探討此次全會的重要意義,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關鍵。就重要意義而言,筆者以為主要有三點。第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
    我們黨要長期執政、永葆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為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供了重要保證。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 陳美林在市直黨的十七大精神理論骨幹培訓班上的講話
    10月23日,胡錦濤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研究部署十七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會議特別強調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省委、市委就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發了通知,提了要求,作了專門的安排和部署。    黨的十七大,是我黨歷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