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圍繞家鄉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涵蓋古今,跨越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讚美家鄉的感情和認識家鄉的渴望。
《古詩二首》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取了兩首寫景名篇。《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後兩行寓理於詩,寫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
根據古詩的文體特點,我們可以這樣學習第一首: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山西省永濟市有一座很有名的樓叫「鸛雀樓」,(板書)指導識記,書寫「樓」,出示鸛雀樓的圖片,欣賞。
有一天,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這座樓,看到了非常壯麗的景色,於是寫下了一首詩,詩的名字就叫「登鸛雀樓」。(板書「登」)
根據題意,讀好詩題的停頓:登/鸛雀樓。
初讀古詩,感受節奏
藉助拼音自主練習朗讀,將古詩讀正確、讀流利。
1.識記生字。
讀準前鼻音"盡",後鼻音"窮、更、層"。
"樓、依"是形聲字,根據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也可以用熟字換偏旁,如:"數、摟「。
2.讀出節奏。
師範讀古詩,生感受古詩誦讀的節拍和韻律,自主練習。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3.指導寫字。
「樓、依」是左右結構,在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盡」字上部的「尺」稍扁,下面的兩點對齊,上點略小,下點略大。「黃」注意三部分結構緊湊。
想像畫面,理解詩句意思
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都看到了什麼呢?
出示第一、二句詩,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詩中寫的景物有「白日、山、黃河、海」,白日指傍晚落山時的太陽。
讀讀詩句,結合插圖,說說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多媒體播放夕陽西下、黃河入海的景色圖片。
小結詩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
作者為什麼能看到這幅壯美的景色呢?自由讀讀第三、四句,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欲」就是「想要」;「千裡目」指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小結詩意:想要看到更遠的風景,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
結合生活實際,更直觀的體會「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意思和道理。
配樂讀,唱讀,熟讀成誦。
學習第二首《望廬山瀑布》:
出示詩題,介紹作者。
1.設置九宮格遊戲,複習回憶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又疑瑤臺鏡、 疑是地上霜)
2. 介紹作者。
說說這些都是誰的詩篇?誰來介紹介紹這位作者。
3.談話導入。
詩仙李白來到江西廬山,這裡有雲霧繚繞的香爐峰,有雄奇壯麗的瀑布,他停住了前行的腳步,寫下了這首雄渾壯闊的瑰麗詩篇。出示詩題:望廬山瀑布
讀詩題, 結合偏旁識記「瀑 」:這個字和什麼有關?「望「是什麼意思? 看什麼?
山勢陡峭,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你覺得李白是怎樣望的?(遠望 、遙望、 仰望…… )試著邊做動作, 邊讀詩題 。
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在詩仙李白的筆下 ,廬山瀑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古詩。
自由讀古詩,圈畫生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將詩句讀通順。
1.識記生字。
看圖猜字:有的字裡邊藏著一幅畫 ,畫裡藏著字,這種字我們把它叫做象形字,出示」川「字象形圖片, 組詞鞏固識記: 山川 名山大川
結合偏旁分辨廬與爐 : 廬,廣字頭, 跟房子有關,如草廬、 茅廬;」爐「,火字旁,表示家裡盛火的器具,跟火有關,如火爐、 香爐,聯繫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如煤爐、微波爐。
2.指導書寫。
「照」是上下結構,四點底在書寫的時候第一點要略向左,中間兩點稍小,最後一點是長點;「爐、煙」的火字旁的捺應改成點。
3.讀出節奏和韻律。
師範讀,學生感受節奏和韻律。
出示標好節奏的詩句,練一練。
師生合作讀,讀出古詩的節奏和韻味。
品讀詩歌,感悟詩境
扣住關鍵詞,理解詩意,引發想像,體會情感。
日照香爐生紫煙
「生」寫活了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
黛色的青山做底, 金色的陽光傾灑在乳白的雲霧上形成了紫色的雲煙。誰來讀一讀這美麗的畫卷。
指導讀,讀出雲霧慢慢升騰的感覺。
遙看瀑布掛前川
誰見過瀑布?瀑布是什麼樣子的?看瀑布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我們來看看李白筆下的瀑布。
讀第二句,哪個詞令你印象深刻?
「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指導讀,讀出氣勢。
如果根據這兩句詩作畫,你會畫上哪些景物?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小結一、二句詩意: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雲霧瀰漫,蒙蒙的水汽透過陽光,好像紫煙繚繞著香爐峰。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於山川之間。
紅日與紫煙,青山與銀瀑,多美的廬山畫卷,請讀——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畫出詩句中表示數字的詞語,想一想意思。
關注「三千尺 」:詩人怎知瀑布有「三千尺」?李白丈量過嗎?
「三千尺」是虛數,用了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飛流的壯觀。
「九天」,「九」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表示極多的意思,在這兒「九天」指天之極高處,體現了瀑布之高,更能感受瀑布的恢宏氣勢及作者的由衷讚美。
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瀑布的「雄奇壯麗」?
「飛流」寫出了山高水急。「直下」描繪瀑流直瀉。
此時此刻,面對眼前雄奇壯觀的景象,詩人心中產生了「疑「,他想到了什麼?
小結三、四句詩意: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結合插圖,配樂讀。
誦讀古詩,升華延伸
1.想像畫面讀,配樂讀,小組賽讀,唱讀,熟讀成誦。
2.神奇壯觀的廬山瀑布不僅贏得大詩人李白的讚嘆,還贏得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的讚頌,連結其他描寫瀑布的古詩。
課後拓展
1.課後練習第三題,讀一讀,發現構詞方式的特點,試著積累。
2.就這短短的四句詩,詩人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瀑布景圖,你能畫出你心中的瀑布圖嗎?布置作業,根據古詩內容 ,描繪廬山瀑布畫卷。
我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