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整理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筆記,指導孩子想畫面,解詩意

2020-12-24 燕語教育

本單元圍繞家鄉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涵蓋古今,跨越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讚美家鄉的感情和認識家鄉的渴望。

《古詩二首》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取了兩首寫景名篇。《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後兩行寓理於詩,寫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李白遊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

根據古詩的文體特點,我們可以這樣學習第一首: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山西省永濟市有一座很有名的樓叫「鸛雀樓」,(板書)指導識記,書寫「樓」,出示鸛雀樓的圖片,欣賞。

有一天,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這座樓,看到了非常壯麗的景色,於是寫下了一首詩,詩的名字就叫「登鸛雀樓」。(板書「登」)

根據題意,讀好詩題的停頓:登/鸛雀樓。

初讀古詩,感受節奏

藉助拼音自主練習朗讀,將古詩讀正確、讀流利。

1.識記生字。

讀準前鼻音"盡",後鼻音"窮、更、層"。

"樓、依"是形聲字,根據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也可以用熟字換偏旁,如:"數、摟「。

2.讀出節奏。

師範讀古詩,生感受古詩誦讀的節拍和韻律,自主練習。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3.指導寫字。

「樓、依」是左右結構,在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盡」字上部的「尺」稍扁,下面的兩點對齊,上點略小,下點略大。「黃」注意三部分結構緊湊。

想像畫面,理解詩句意思

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都看到了什麼呢?

出示第一、二句詩,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詩中寫的景物有「白日、山、黃河、海」,白日指傍晚落山時的太陽。

讀讀詩句,結合插圖,說說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多媒體播放夕陽西下、黃河入海的景色圖片。

小結詩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

作者為什麼能看到這幅壯美的景色呢?自由讀讀第三、四句,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欲」就是「想要」;「千裡目」指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小結詩意:想要看到更遠的風景,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

結合生活實際,更直觀的體會「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意思和道理。

配樂讀,唱讀,熟讀成誦。

學習第二首《望廬山瀑布》:

出示詩題,介紹作者。

1.設置九宮格遊戲,複習回憶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又疑瑤臺鏡、 疑是地上霜)

2. 介紹作者。

說說這些都是誰的詩篇?誰來介紹介紹這位作者。

3.談話導入。

詩仙李白來到江西廬山,這裡有雲霧繚繞的香爐峰,有雄奇壯麗的瀑布,他停住了前行的腳步,寫下了這首雄渾壯闊的瑰麗詩篇。出示詩題:望廬山瀑布

讀詩題, 結合偏旁識記「瀑 」:這個字和什麼有關?「望「是什麼意思? 看什麼?

山勢陡峭,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你覺得李白是怎樣望的?(遠望 、遙望、 仰望…… )試著邊做動作, 邊讀詩題 。

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在詩仙李白的筆下 ,廬山瀑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古詩。

自由讀古詩,圈畫生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將詩句讀通順。

1.識記生字。

看圖猜字:有的字裡邊藏著一幅畫 ,畫裡藏著字,這種字我們把它叫做象形字,出示」川「字象形圖片, 組詞鞏固識記: 山川 名山大川

結合偏旁分辨廬與爐 : 廬,廣字頭, 跟房子有關,如草廬、 茅廬;」爐「,火字旁,表示家裡盛火的器具,跟火有關,如火爐、 香爐,聯繫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如煤爐、微波爐。

2.指導書寫。

「照」是上下結構,四點底在書寫的時候第一點要略向左,中間兩點稍小,最後一點是長點;「爐、煙」的火字旁的捺應改成點。

3.讀出節奏和韻律。

師範讀,學生感受節奏和韻律。

出示標好節奏的詩句,練一練。

師生合作讀,讀出古詩的節奏和韻味。

品讀詩歌,感悟詩境

扣住關鍵詞,理解詩意,引發想像,體會情感。

日照香爐生紫煙

「生」寫活了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

黛色的青山做底, 金色的陽光傾灑在乳白的雲霧上形成了紫色的雲煙。誰來讀一讀這美麗的畫卷。

指導讀,讀出雲霧慢慢升騰的感覺。

遙看瀑布掛前川

誰見過瀑布?瀑布是什麼樣子的?看瀑布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我們來看看李白筆下的瀑布。

讀第二句,哪個詞令你印象深刻?

「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指導讀,讀出氣勢。

如果根據這兩句詩作畫,你會畫上哪些景物?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小結一、二句詩意: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雲霧瀰漫,蒙蒙的水汽透過陽光,好像紫煙繚繞著香爐峰。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於山川之間。

紅日與紫煙,青山與銀瀑,多美的廬山畫卷,請讀——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畫出詩句中表示數字的詞語,想一想意思。

關注「三千尺 」:詩人怎知瀑布有「三千尺」?李白丈量過嗎?

「三千尺」是虛數,用了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飛流的壯觀。

「九天」,「九」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表示極多的意思,在這兒「九天」指天之極高處,體現了瀑布之高,更能感受瀑布的恢宏氣勢及作者的由衷讚美。

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瀑布的「雄奇壯麗」?

「飛流」寫出了山高水急。「直下」描繪瀑流直瀉。

此時此刻,面對眼前雄奇壯觀的景象,詩人心中產生了「疑「,他想到了什麼?

小結三、四句詩意: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結合插圖,配樂讀。

誦讀古詩,升華延伸

1.想像畫面讀,配樂讀,小組賽讀,唱讀,熟讀成誦。

2.神奇壯觀的廬山瀑布不僅贏得大詩人李白的讚嘆,還贏得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的讚頌,連結其他描寫瀑布的古詩。

課後拓展

1.課後練習第三題,讀一讀,發現構詞方式的特點,試著積累。

2.就這短短的四句詩,詩人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瀑布景圖,你能畫出你心中的瀑布圖嗎?布置作業,根據古詩內容 ,描繪廬山瀑布畫卷。

我會做

相關焦點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初讀古詩,感知詩意1.出示古詩,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識記生字:「」恐、驚」的韻母是後鼻音,「辰」既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與「晨」比較,在詩中表示日、月、星的總稱。「恐、驚」二字都與心理活動有關。
  • 北京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北京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學生處處想像,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 石家莊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石家莊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學生處處想像,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指導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傳達出對詩意的理解,對詩境的感悟。
  • 第18課《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李白寫的一首紀遊寫景短詩,體裁為五言絕句。《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明白曉暢,沒有生僻字。在寫山寺時,作者運用「誇張」的手法,從視覺上烘託出山寺之高。
  •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古詩文注釋、譯文、賞析,值得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要學習的古詩共有7首,它們分別是王安石的《梅花》、胡令能的《小兒垂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夜宿山寺》和北朝民歌《敕勒歌》。學習古詩要求學生掌握古詩注釋和譯文,還要多了解古詩賞析,詩人作詩的背景等。
  •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二首》學完了,這些知識卻還沒有完全掌握
    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二首》學完了,這些知識卻還沒有完全掌握前兩天,我們結束了《古詩二首》的新課學習,這幾天大部分同學也完成了兩首古詩的背誦,但還是有小部分同學背得坑坑巴巴、勉強過關,在這裡我們再跟同學們分享一個高效的背熟技巧——圖文結合,採用聯想的方式背誦
  • 二年級語文上冊:造句例句大匯總,收藏起來積累當寫作素材!
    小同學要想寫出正確的句子,必須要理解自己所運用的詞語,能夠準確理解所要運用詞語的含義,才能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第二點:多讀、多練、找技巧,主要有三個步驟:步驟一:讀熟這個句子;步驟二:進一步引導;步驟三:家長在家中指導孩子寫話和說話(造句)時,可以用幾個相關的詞語引導孩子造句。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
    2、不論孩子的成績與否,家長都要及時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表現以及學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3、第一天放學後,家長要及時檢查孩子的課堂筆記、當日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否完整摘抄,如果沒有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正確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
  • 二年級下語文15《古詩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筆記分享
    人教語文二年級下冊15課《古詩二首》,分別是宋代詩人楊萬裡寫的《曉出淨慈詩送林子方》和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是詩人早晨出門送別友人時的即興之作,全詩生動描繪了六月西湖獨有的風景,色彩明麗,意境開闊,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讚美之情。
  •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一、教材分析二、教學目標三、遊戲激趣,導入新課。看圖猜詩句。今天,老師邀請孩子們和我一起走進古詩的世界,去體驗詩歌如畫的美。板書課題,理解題意,齊讀課題。簡介詩人楊萬裡。四、初讀感知,感受音韻美。默讀古詩,找出本課的字詞多讀幾遍。
  • 三年級數學上冊豎式計算練習題 老師:這個一定要掌握好
    特別是三年級後,口算數值的加大,特別是三位數的加減和兩位數的乘除,要想算得又快又準,就需要豎式進行計算。三年級開始要學習多位數乘、除一位數。這樣就需要用豎式進行計算,在計算多位數乘以一位數時,需要注意:①多位數寫在上面,一位數寫在下面。②相同數位對齊。③用這個數分別去乘多位數的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從個位乘起,即從右往左乘。
  • 教師課堂筆記丨五年級上冊《古詩詞三首》課前預習複習、詩配畫
    本文選了三首古詩詞,描寫了秋、冬季節的幾個畫面,每一首都有不同的景致,每一種景致都蘊含著不同的人生況味。讓我們朗讀課文,體味人生。學習目標會認「榆、畔」等4個生字,會寫「孫、泊」等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古詩。
  • 二年級上冊語文:田字格寫字表字帖,給孩子下載好,暑假練習剛好
    為了幫助小同學們學好生字詞,大熊老師也制定了田字格寫字表字帖,主要有兩個目的:1.幫助孩子們會認、會讀每一個漢字,同時按照正確筆順寫對漢字;2.幫助孩子們寫好每一個漢字,培養寫一手好字的能力。這份寫字表練字帖主要是根據新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材整理而成,孩子在下學期新學期就要接觸學習了。
  • 第19課《霧在哪裡》二年級小學生聽得雲裡霧裡,這套筆記來幫你!
    第19課《霧在哪裡》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19課課文,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將「霧」描述為一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寫他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充滿了童真童趣。也讓我們感受到謝爾古年科夫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 8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完整版),孩子正需要
    古詩文默寫是歷次考試必考題目,雖是送分題,卻常常是丟分的題目。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答好這類題型。首先一定得對古詩文很熟悉,特別是其中點睛之筆的句子,不僅要熟背還要一字不錯的寫下來,還要明白其所表達的意思,並能在不同的語境中使用,這樣的話才能夠保證這類題型不出錯。暑期已經到了,相信大部分的孩子在家裡待著也很無聊,不如趁此時間多看多背幾首古詩文吧!
  • 特級語文教師:二年級上看拼音寫詞語,給孩子列印練,次次考滿分
    學習語文離不開拼音,特別是小學二年級階段,孩子剛接觸生字拼音,更需要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對拼音知識的練習,關鍵是要抓住課本重點,既全面又有重點把握。小學二年級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家長從旁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句型整理,期末複習必備資料
    期中考前蘑菇老師已經為大家整理了二年級上冊1-4單元的句型,請看連結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一至第四單元句型匯總,供期中用現在,蘑菇老師為大家繼續整理二年級上冊反問句考題匯總。附例題,附方法《語文園地五》課文:天空飄著氣球。(藍藍的 五彩的)改寫:藍藍的天空飄著五彩的氣球。課文:池塘開滿荷花。
  • 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三寫作指導:《觀察日記》附優秀範文
    很多四年級的孩子都說單元三作文《觀察日記》難寫,不知如何選材、觀察事物的生長,提筆又不知道該寫什麼。請孩子不要著急,今天於老師就針對四年級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三《觀察日記》進行總結和歸納,相信大家看了以後一定是豁然開朗。
  • 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
    導語: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小學數學太難了,有的大學生可能一年級的題都需要解半天才能解出來,充分說明數學已經不是當初學的那麼簡單了,雖然學的知識點沒怎麼變化,但是出題方式越來越新穎,導致了數學難解,一年級的數學難,五六年級的數學更難
  • 學霸筆記: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複習精華版,含知識點、練習、答案
    為什麼有的孩子次次考試第一,而有的孩子每天很努力成績卻提不上去?成就學霸的秘密在哪裡?其實,每一位學霸都非常注重基礎知識,腳踏實地,每一位學霸都有一份非常詳細的筆記,每一位學霸的筆記都堪稱做題模板。老師採訪了百位學霸整理了一份六年級上冊數學學霸筆記,有各章節知識點,有對應練習題和完整答案,家長快快打出來給孩子複習,期末考試逆襲就它了。篇幅有限,完整電子版,請到文末免費獲取!學霸筆記:六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複習精華版,含知識點、練習、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