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全文注音注釋

2022-01-01 書藝公社

 


《心經》全文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全文注音 |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說咒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詳細注釋 |


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慾、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色不異空 (形相不異乎空間)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於空間)

空即是色(空間等於形相)

受想行識 (情慾、意念、行為、心靈)

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諸法空相 (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垢不淨 )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情慾、意念、行為和心靈)

無眼耳鼻舌身意 (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無眼界 (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無無明 (沒有不能了解的)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乃至無老死 (直到沒有老和死)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無苦集滅道 (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無智亦無得 (不用智慧去強求)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菩提薩陲 (菩薩覺悟之後)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心無掛礙 (心中沒有礙)

無掛礙故 (由於沒有礙)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 )

究竟涅盤(最後達到彼岸)

三世諸佛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說心經)

是大神咒 (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是無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說心經)

即說咒曰 (其咒語曰)

揭諦揭諦 (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波羅僧揭諦 (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娑婆訶(修成正果)

 

玄奘和《心經》的緣分

費勇

公元649年,也就是唐朝貞觀二十三年。那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高宗李治即位。那一年,詩人王勃出生。

那一年的5月24日,玄奘大師,在終南山的翠微宮,翻譯了一部很短的佛經,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稱《般若心經》,簡稱《心經》。從此,這部只有短短260個漢字的經典,在中國成為流傳最廣的佛經。

事實上,玄奘之前,早在三國時代,吳國的支謙,就翻譯過這部佛經,叫作《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這個譯本已經失傳了。南北朝時代的鳩摩羅什也翻譯過這部經,叫作《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又名《摩訶大明咒經》。但玄奘第一次用了「心經」來命名這部經典,並廣泛流傳。

玄奘之後,還有很多譯本。方廣錩的《般若心經譯註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裡,列出了從支謙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到佚名的《梵語心經》,一共21種,並說:「一部佛經,古今被譯21次,這在中國佛經翻譯史上是僅見的,充分說明《般若心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所有譯本裡,玄奘的譯本最為流行。我們一般說的《心經》,指的都是玄奘的譯本。玄奘和《心經》的因緣,也不只是翻譯的關係。大約公元620年左右,還不到20歲的玄奘,和他的二哥長捷法師,從長安到了成都。為什麼要去成都呢?因為當時正好是隋朝和唐朝交替之際,戰亂不已,很多佛教高僧都離開長安,隱居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成都。

就是在成都,玄奘第一次遇到了《心經》,過程很像中國古典小說裡的典型情節。一個病得很重的人,穿著非常破爛,倒在路邊,沒有人搭理他。年輕的佛教徒玄奘見到了,心有不忍,就背著他到了寺廟,細心照顧他,直到病癒。那個人臨走的時候,從懷裡掏出一捲髮黃的紙,送給玄奘。那發黃的紙上,寫的就是《心經》。只是,我們現在無法考證這卷《心經》是梵文,還是支謙或鳩摩羅什翻譯的本子。

公元629年,玄奘獨自一個人踏上了西行求法的路。這位公元602年生於河南陳留的陳姓男子,路上歷經的艱險超出常人想像。玄奘依靠兩種方法擺脫內心的恐懼,一是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二是念誦《般若心經》。



//////////////////////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

////////////////////// 

相關焦點

  • 《心經》注音全文
    (三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 心經全文及注釋
    心經全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及翻譯 附音頻
    心經全文注音及翻譯: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觀 自 在 菩 薩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般若的核心,是攝取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文約義深,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
  • 心經:心經全文誦讀7遍
    在修行心經的時候,師兄也可以去了解自己念誦多少遍心經效果好,這樣師兄是能夠很好的體會到心經中都講解了什麼意思,而且也會體會到很多念誦心經的功德,所以師兄下面是可以跟我一起去了解心經全文誦讀7遍的功德是什麼。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開
  • 《心經》解釋:心經全文繁體毛筆
    心經的版本是有很多種的,而且修行心經的方法同樣也是,那麼師兄在修行的時候,就是能夠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的方法。有些師兄在修行的過程中,是選擇心經全文繁體毛筆修行,這樣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師兄在抄寫心經繁體全文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有什麼禁忌,這樣抄寫心經的效果才會更加的好。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心經全文(注音及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注音版  guan zi zai pu sa,xing shen bo re bo luo mi duo shi,zhao jian wu yun jie kong,du yi qie ku e
  • 心經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叫做心經,它是佛門中的經典之一。這部經文是每個修行之人都會誦的一部經,它的每句經文都有很深的意思。為此,在修這部經時,師兄可以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這樣能讓自己對這部經有一定的認識。
  • 《心經》全文注音及解釋
    這部心經,就教你凜覺的法子,用智慧觀照什麼是心?什麼是苦厄?又如何回歸到清淨寂滅無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有許多意思:如「路」,指示我們回復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貫」,貫通前後的義理;「契」,契合各人的機,各事的理,有這幾種解釋。
  • 心經全文注音及解釋
    這部心經,就教你凜覺的法子,用智慧觀照什麼是心?什麼是苦厄?又如何回歸到清淨寂滅無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有許多意思:如「路」,指示我們回復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貫」,貫通前後的義理;「契」,契合各人的機,各事的理,有這幾種解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及釋義,難得一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玄奘譯本為最流行。為便於理解,分兩種白話譯文版本呈現。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生字注釋+注音),建議各位家長收藏!
    最新: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生字注釋+注音請你多多關注,學習少走彎路,成績突飛猛進,中考考題全對!各位家長和同學,還在為孩子認生僻字而擔憂嗎?似乎每次語文試卷考試總是會有一些形近字,生僻詞各種五花八門的選擇題出現,讓人防不勝防。
  • 注音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圖文+音頻)
    根據《乾隆大藏經》第16冊,第0017部,大乗般若部的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藏雕板印刷影印校正注音。句讀、注音及讀誦音頻僅作參考。特此說明。
  • 百家姓全文(注音)
    百家姓全文(注音)nài)  138伯(bó) 賞(shǎng)     南宮(nán gōng) 139墨(mò) 哈(hǎ)  譙(qiáo) 笪(dá)  140年(nián) 愛(ài)  陽(yáng) 佟(tóng)141第五(dì wǔ)   言(yán) 福(fú) 百家姓終往期內容:《三字經》 原文,注釋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心經全文中的核心思想,原來是這幾句!
    長期念誦心經是有很多的好處的,我們念誦心經的時候可以選擇在晚上念誦或者是在早上念誦,不管什麼念誦心經我們都要特別的認真和恭敬。認真念誦心經的好處是很多的,那心經裡面主要講的是什麼呢?這部經典是觀世音菩薩親證後,說給舍利佛聽的心得體會報告。這部經經過釋迦牟尼佛的印證。
  • 常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的你,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精髓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在修行的經書,師兄不要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文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其中包含的內容是有很多,所以師兄在誦讀的時候,一定要用心,並且堅持的去體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內容是什麼。
  • 《心經》全文僅一「心」字,為何稱為《心經》?「黃帝密文」釋疑
    《心經》是高度濃縮佛法精華的一部經,全文三百餘字,只在經文的中間部分有一句「心無掛礙」,而且這句「心無掛礙」在《心經》全文中,並不是核心內容。於是,問題來了……在佛經中具有如此高地位的一部經,為什麼會用經文中並不重要的一個「心」字來命名呢?
  • 學習《心經》或者誦讀、抄寫《心經》究竟有什麼神奇的效用呢?
    所有的修行的人們,都可以根據心經修行的方法,修行成功。所以我們知道,智慧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是真實的。在去到彼岸之後,那個場景是非常好的,沒有辦法表達出來,去吧,去吧!去到彼岸吧!大家都去彼岸,迅速完成開悟!波羅蜜心經全文的含義,現在大家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