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及釋義,難得一見

2022-01-27 和善堂健康管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玄奘譯本為最流行。為便於理解,分兩種白話譯文版本呈現。

一、分句注音釋義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

觀 自 在 菩 薩。(觀察內在,自見菩薩)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照 見 五 蘊 皆 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慾、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度 一 切 苦 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舍 利 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sè bù yì kōng

色 不 異 空。(形相不異乎空間)

kōng bù yì sè

空 不 異 色。(空間不異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所以形相等於空間)

kōng jí shì sè

空 即 是 色。(空間等於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受 想 行 識。(情慾、意念、行為、心靈)

yì fù rú shì

亦 復 如 是。(都是一樣的)

shě lì zǐ

舍 利 子。(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是 諸 法 空 相。(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不 生 不 滅。(不生不滅)

bù gòu bù jìng

不 垢 不 淨。(不垢不淨 )

bù zēng bù jiǎn

不 增 不 減。(不增不減)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無 色。(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無 受 想 行 識。 (也沒有情慾、意念、行為和心靈)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等六塵)

wú yǎn jiè

無 眼 界。(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乃 至 無 意 識 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無 無 明。(沒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亦 無 無 明 盡。(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nǎi zhì wú lǎo sǐ

乃 至 無 老 死。(直到沒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亦 無 老 死 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wú kǔ jí miè dào

無 苦 集 滅 道。(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wú zhì yì wú dé

無 智 亦 無 得。(不用智慧去強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以 無 所 得 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菩 提 薩 埵。(菩薩覺悟之後)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依照心經)

xīn wú guà ài

心 無 掛 礙。(心中沒有礙)

wú guà ài gù

無 掛 礙 故。(由於沒有礙)

wú yǒu kǒng bù

無 有 恐 怖。(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遠 離 顛 倒 夢 想。(遠離顛倒夢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究 竟 涅 盤。(最後達到彼岸)

sān shì zhū fó

三 世 諸 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依照心經)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 三種佛果)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故 知 般 若 波 羅 蜜 多。(所以說心經)

shì dà shén zhòu

是 大 神 咒 。 (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shì dà míng zhòu

是 大 明 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shì wú shàng zhòu

是 無 上 咒。(是無上的咒語)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是 無 等 等 咒。(是最高的咒語)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能 除 一 切 苦。(能除一切苦 )

zhēn shí bù xū

真 實 不 虛。(不是騙人的 )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 說 波 若 波 羅 蜜 多 咒。(所以說心經)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 說 咒 曰。(其咒語曰)

jiē dì jiē dì

揭 諦 揭 諦。(去吧,去吧)

bō luó jiē dì

波 羅 揭 諦。(到彼岸去吧)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波 羅 僧 揭 諦。(大家快去彼岸)

pú tí sà pó hē

菩 提 薩 婆 訶。(修成正果)

心經 鄺美雲 - 禪美雲聲

二、分段白話翻譯

[原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譯文]掌握運用大智慧,到達彼岸而覺悟的核心根本經典。

[原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譯文]能夠自由自在地觀察自身佛性之奧秘的覺者,在運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達光輝彼岸的過程時,真實地看到,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原本具有可變的空態性質,沒有不可變的實體,一切痛苦災難,都能被這一空態度脫而化解掉。

[原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譯文]弟子們,從宏觀角度看,色和空沒有區別;從微觀角度看,空與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儘管你反覆透徹地去領受、深思、認知和識別,其結論仍然不變。

Ⅰ、色:指可見物體,如人、物品、山水等(非顏色、姿色)

Ⅱ、空:不是什麼也沒有,只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罷了。

[原文]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譯文]弟子們,凡有形象和無具體形象的事物,其本質都具有空性和可變的特點,不參在生長滅亡、骯髒潔淨、增多減少。

[原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譯文]所以,空中沒有色的實體,沒有對色的思維意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歸於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也要歸於空。沒有六根六塵的界限和其被認識的界限,心中沒有不明白、不自覺和因不明白而煩惱的影子,知直到沒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沒有累積惡因所造成的苦果,沒有修煉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運用智巧去獲得什麼,那是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得到的緣故。

[原文]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譯文]菩薩因為運用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緣故,清淨的心沒有一絲掛念,沒有掛懷和障礙就免除了恐懼害怕,便脫離了異想天開的夢幻雜念,最終覺悟得道而成正果。

[原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文]那些過去、現在、未來佛,依靠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榮獲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果位。

[原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譯文]所以確認: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煉中最神聖的準則,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無與倫比的規範。能真實而不虛妄地將全部苦難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記「般若波羅蜜多」這句真言。

[原文]即說咒曰:揭締,揭締!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菩提薩婆呵。

[譯文]既然如此,便號召眾生:去吧,去吧!彼岸是歸宿,為修我佛,趕快用行動去成就無上正覺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祺雲法師 - 藍毗尼回憶

如果你不信佛的話,那麼你可以按照哲學的角度去理解,任何非宗教人士均可誦讀,體驗經中的智慧。即使你不信佛,你可以用非宗教的角度去理解,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相關焦點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及釋義,難得一見,度一切苦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分句注音釋義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guān zì zài pú sà觀 自 在 菩 薩。(修成正果)二、分段白話翻譯[原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掌握運用大智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1)
    題目心經的題目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梵語音譯,專有名詞。佛教傳入時,無對應的漢語詞彙,因此採用音譯。指無上正等正覺大智慧,徹底覺悟的終極智慧,上帝視角。佛教對漢文化影響深遠,大大豐富了漢語詞彙庫。煩惱、覺悟、因緣、真諦這些日常詞彙都是佛教詞彙。波羅密多,梵語音譯,指度到彼岸。心經,核心經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開
  • 心經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叫做心經,它是佛門中的經典之一。這部經文是每個修行之人都會誦的一部經,它的每句經文都有很深的意思。為此,在修這部經時,師兄可以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這樣能讓自己對這部經有一定的認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及翻譯 附音頻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全文注音及翻譯: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觀 自 在 菩 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常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的你,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精髓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現在很多的人都在修行的經書,師兄不要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文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是其中包含的內容是有很多,所以師兄在誦讀的時候,一定要用心,並且堅持的去體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內容是什麼。
  • 注音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圖文+音頻)
    根據《乾隆大藏經》第16冊,第0017部,大乗般若部的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藏雕板印刷影印校正注音。句讀、注音及讀誦音頻僅作參考。特此說明。每人限1臺,如多請,請在流通微店下單!
  • 《心經》注音全文
    (三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 《心經》全文注音注釋
    《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不錯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但我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持誦《心經》注意事項: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經文由「觀自在菩薩」作為經文的開始,但實際在此靈鷲山般若會中,佛陀亦在此會上,為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弗的指導作證明。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含義是什麼,你理解了嗎?
    -佛教中經典眾多,其中《心經》是一部雖然較短,但是揭示了空性真理的佛經。《心經》因其短小精湛、義理深奧,一直受到眾人的喜愛。
  • 白洋小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心經》印證書法
    有多幅作品被中國藝術研究院等藝術機構收藏。傳略及作品被收入多種辭書及大型作品集。【白洋小楷心經】【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注音+除障偈]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除障偈以神聖三寶言教真諦之力故 願令遮止(擊掌) 願令化無(擊掌)願令平息(擊掌) 願一切魔怨障礙中斷違緣惡類,山丁古路伊疏哈,息滅八萬病魔障難類,遠離所有相違災害緣,成辦順緣一切悉圓滿,願此吉祥當下成樂善!
  • 玄奘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不解之緣
    在佛教的眾多經典著作中流傳最廣的當然要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無論是耄耋的老者,還是年幼的孩童,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在大都市,人們都會時不時地朗誦這篇經文。人們最為熟悉的那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處便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曲迦仁波切
    曲迦仁波切:今天是2020年1月21日,我決定在網絡上正式發布前幾日因為一段視頻而備受關注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解》上
    定慧必能圓,克己能明心,莫被是非把心纏。自參自悟自覺,求理悟真是真觀。瞭然無物是自在,五蘊皆空本自然。恩感菩薩心,誠誠把性圓。勿負菩薩苦口婆心度良賢。自悟莫把同胞忘,攜手同歸返樂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七期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上卷》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司馬南楷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