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票口即將開放,請觀眾們有序進場
歡迎來到5廳
前排放映世間萬象
不定期聊聊舊故事
入場之後請就坐
正片馬上開始
觀前提醒:請在觀影過程中保持安靜,如果此前並未看過該影片,建議先去觀看原片,防止被劇透影響觀看體驗。
本文或帶有主觀情感,作者不具有影視戲劇評論專業背景。
一般來說,一部好的作品,其中蘊含的思想是超越時代的,不會過時的。
在60多年前就有這樣的一部電影,其中不僅有滿滿的商業片笑料,也不乏深刻的思想。
它是《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由我個人認為最會講故事的天才導演Billy Wilder執導,性感、風情萬種的Marilyn Monroe出演女主角,更有Tony Curtis和Jack Lemmon兩位影帝的女裝。光想想就覺得值回票價了!
光是以上元素其中之一,在今天就已經可以成為電影的一大賣點,而在60多年前,這部電影卻更敢,那些也許現在我們都有顧慮的話,它都替我們說了。
1929年的芝加哥,禁酒令正當行。芝加哥有不少黑幫控制著酒品市場,Joe和Jerry在某個黑幫的樂團裡當薩克斯手和低音提琴手,二人手頭拮据,但Joe依然把二人的希望寄托在賭狗上,結果……自然賠的就剩底褲了。
二人來到經紀公司找工作,之前約會被Joe放鴿子的Nellie告訴他們有個樂團正好在找薩克斯手和低音提琴手,工作待遇好的不得了,去弗洛裡達,在邁阿密的塞米諾爾麗思酒店。
二人高興極了。但此時辦公室裡,經紀人波利亞科夫正頭疼,甜甜蘇樂團(這個樂團名你品,你細品)的負責人甜甜蘇手下的薩克斯手和人私奔,低音提琴手懷孕了,樂團今晚就要啟程去弗洛裡達,他們正為找人忙得焦頭爛額。
Joe和Jerry衝進來應聘,自然是被經紀人趕出去了。
他們沒辦法,找了個情人節舞會的活,二人準備去租Nellie的車,卻意外目擊了一場黑幫槍戰並且被發現,他們趁亂逃跑。現在,他們該怎麼在黑幫的追殺下脫身呢?
變(nv)身(zhuang)成功的二人有了新名字——Josephine和Daphne(分別是Joe和Jerry,接下來的名字便代表二人的性別狀態)。他們登上列車前往弗洛裡達,在列車上他們偶遇了偷偷喝酒的Sugar。
通過交談Josephine得知Sugar想擺脫現在的倒黴生活和不如意的愛情,她希望嫁給一個有遊艇、私人列車和牙膏的戴眼鏡的男人。排練時Daphne幫助Sugar解圍讓三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眾人抵達弗洛裡達的酒店,這裡有著成群的百萬富翁。Josephine用偷來的男裝將自己打扮成殼牌石油的公子,在海灘上假裝偶遇Sugar並成功引起她的注意。Daphne則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富翁——奧斯古德·菲爾丁三世。
與此同時,黑幫也來到了這家酒店,兩人被發現了。慌亂之中他們躲到了黑幫的年會現場的桌子下面,本想著可以挨過年會,沒想到黑幫老大因為手下「鞋罩」沒能將Joe和Jerry這兩個目擊證人解決掉,在年會上蛋糕藏槍,把手下「鞋罩」等人一波帶走。於是二人又成了證人,被整個黑幫追殺(這運氣太非了)。Daphne以私奔為由讓Osgood開遊艇把自己和Josephine接走(黑幫封鎖了所有出路除了碼頭)。
離別時刻,Josephine來到舞廳吻別了Sugar。這一吻讓sugar明白了一切,她也狂奔到碼頭,登上遊艇,和Joe表白。二人終成眷屬。
作為一部喜劇,也同時可以被稱為鬧劇,《熱情如火》在結構上十分工整。這是喜劇或者鬧劇最難的地方,喜劇在荒誕的同時對於故事的合理性和結構的工整性要求十分高(鬧而不亂)。
要在邏輯正確,故事發展自然的情況下製造笑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順其自然的事情或者按照人們邏輯想法發生的事一般十分正常,沒有笑點可言。而製造笑點如果只靠最簡單的抹奶油、扔蛋糕等外在肢體動作,到位的動作和演員表現力在初期會讓觀眾眼前一亮,但看多了就會出現審美疲勞,甜頭一般只屬於最先吃螃蟹的人。而為了「好笑」犧牲了故事中人物的正常邏輯,輕則會讓故事完整性和嚴謹性受到影響,重則會帶歪人物的三觀,讓電影思想完全崩塌。
在《熱情如火》中,導演設置了兩條線,分別是Joe與Jerry二人躲避黑幫和sugar尋找愛情。這兩個故事在時間上是重合的,對於雙線並行,導演在片中的處理也很巧妙,也安排了很多小插曲和蒙太奇手法,比如Joe和Jerry在接活前的落魄生活、Joe的花心屬性、Josephine的門童追求者等等。
我最喜歡的一段則是Joe和Sugar,Daphne和Osgood兩對人去約會,原本的兩個不相干的約會,被一段平行蒙太奇串聯起來,兩邊截然不同的氣氛形成了反差:一邊是真正的熱情如火,一邊卻是壯士赴死般的大義凌然,在探戈《La Cumparsita》營造的曖昧氛圍中,兩邊卻都走向同樣的結局。這兩對「殊途同歸」的荒誕組合,讓我看的時候差點笑暈過去。
作為一部結構嚴謹的電影,前後呼應是必不可少的。電影中就有不少的前後呼應的情節,一看就是資深作文寫手了。比如sugar喜歡的類型和Joe打扮的類型、sugar的自述和最後Joe的表白、神奇的type O血型等等。影片當中還有很多精彩的自帶笑點的對話,感興趣的可以再去找找。
明顯的,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兩個男人女裝的故事,同時與我們討論了一個前衛的主題——性別混亂。
不考慮角色的真實身份或者性別,在電影裡面,我們總共可以找到3對情侶,分別是Joe和Sugar、Daphne和Osgood以及Josephine和門童。而且,黑幫大佬們似乎對女裝後的二人也非常有興趣。
當Joe向舞臺上心灰意冷的sugar告別時,他是以Josephine的裝扮親吻了sugar。Osgood和門童在事實上是在和兩個男人約會……電影的喜劇定位和劇情需要減輕了這種新潮思想給當時的觀眾可能帶來的不適感。
同時,性別置換的相關劇情和引出的對話也笑料滿滿,當愛情不論性別,電影中的Jerry似乎就陷入了性別認知紊亂中,在和Osgood的約會中逐漸認同了自己的「女性」角色,並答應了Osgood的求婚,開心地和好友Joe分享約會趣事,無奈的Joe問出了很多觀眾都想問的問題:「為什麼男人要和男人結婚?」Daphne回答:「安全感!」
好在,在Joe的幫助下,Daphne找到了自己原來的定位,在最後逃亡的遊艇上向Osgood承認了一切,可Osgood並不介意,並說出了以下至理名言:「Nobody is perfect.(人無完人)」。這句臺詞也被美國電影學會(AFI)評選為百年百大電影臺詞之一。
和Jerry的迷茫不同,Joe對於自己的性別定位十分清晰,從頭到尾他都認為自己是男人,女裝只不過是為了躲避黑幫追殺而已,他還會偷走樂團經理的男裝,裝扮成百萬富翁約會Sugar。
在一個眾人都在偽裝的世界裡,男人們裝扮成女人,貧窮樂手裝扮成百萬富翁,樂隊主唱裝扮成千金小姐,Osgood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可以說,他真實而又清澈的過頭了。在電影中,他把自己的身份和家世甚至是缺點毫無保留得展現在大家面前。在剛認識的Daphne面前大談自己的婚姻史,連他的媽媽,他都要說上好幾遍。傾盡一切能力追求Daphne(考慮到他是真的富翁,這點可以忽略不計),為了Daphne甚至爆出了那句影史經典臺詞:「Nobody is perfect.」這個痴情男人在我看來反而是活的最最透徹的一個。
不知道在觀影時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Osgood是否直到最後才知道Daphne的真實身份呢?我大膽的推測是:他知道。並且Osgood本人應當是同性戀或者雙性戀。
首先,Osgood有過七次或者八次婚姻,對於女性應當是有一些了解的。Osgood穿鞋時撫摸過Daphne的腳踝,他還和Daphne跳了一晚上的tango,肯定會覺得這個腳踝勻稱,身材高大,總是領舞的「姑娘」有點問題。
最重要的,Daphne剛和Osgood碰面,準備去約會時,看見了騎自行車駛過的Joe,Daphne低頭自顧自說了一段話,用的是他的男聲,Osgood立即接話:「Who(誰)?」他問的並不是:「What(你說什麼)?」說明他聽清楚了Daphne說的話。這裡二人流暢的對白其實就說明了Osgood早已知道了一切。
其次,Osgood在知道Daphne的真實身份後依然追求他,最後開著遊艇搭救樂手們逃亡。我想原因可能來自於他的婚姻。他作為百萬富翁,在母親的主張下,也為了家族的長遠發展和其他大家族的女方強強聯合,組成商業聯姻,但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又能維持多久呢?或許他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利益鬥爭、爾虞我詐中感到疲倦,不想再和女人玩著利益遊戲。碰巧,他遇到的Daphne身材高大、行事果斷、充滿熱情,儘管最初他就知道Daphne的性別,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Nobody is perfect.」這句話可不只是說說而已。這段堪稱模範伴侶承諾的對白,不知道今天能夠踐行的人有多少。
夜幕下的芝加哥,槍聲四起,從槍林彈雨中飛奔而出一輛靈車,人們將棺材抬出,美酒從棺材的彈孔中汩汩流出。禁酒令下,夜總會裡,人們暢飲「牛奶」與「咖啡」直至酩酊大醉,在音樂和舞蹈中挨過一天又一天。
電影中扮演黑幫成員的演員不僅是好萊塢最有聲望的老明星,還是是黑幫電影中的老面孔,比如警察總長Pat O』Brien,「牙籤查理」George stone,芝加哥黑幫的頭頭是大名鼎鼎的George rafts(據說他本人就來自於黑幫)。你可以在經典的黑幫片(gangster film)《疤面大盜》(1932)、《小凱撒》(1930)中看到他們的身影。
上個世紀女權鬥爭的一個重要主題之一就是禁酒,那時美國人的酒精消費量大約為現在的三倍。Billy Wilder的另一部電影《The Lost Weekend(失去的周末)》就探討了酗酒和影響,這部電影更是榮獲第1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男主角、導演、劇本四項大獎。
當時的丈夫酗酒後經常會虐待自己的妻子或者孩子(家暴不分性別,此處僅以酒精主要消費群體男性為例),不少女權主義者和基督徒認為,禁酒能有效減少家庭暴力。但他們的禁酒運動反而換得黑幫勢力的壯大。酒,成了人們真正尋求刺激的商品。
此外,男人總容易被酒精麻痺,使女人們似乎成為了感情中受傷的一方。男主角之一Joe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玩弄和自己約會的女孩子的感情,但當他變身成Josephine,聽到Sugar對那些和自己一樣男人的抱怨時,馬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改變了自己的缺點,贏得Sugar的芳心。關於酒,其實在電影中,你會發現女孩們也愛喝酒,樂團裡的每個女孩都會偷藏酒瓶。所以,女權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禁酒或者禁止男人們做什麼,而是讓男人女人享有同樣的權利和自由。Daphne和Osgood的開放性結局就印證了性別混亂,權力的分界模糊這幾個觀點。
以下文字來自於主創團隊訪談內容,可能會有少許錯誤,歡迎更正。原視頻連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J41177UW?p=8
Tony Curtis(Joe/Josephine扮演者)是第一個被籤下的演員,拍攝地點在聖地牙哥,當時Marilyn Monroe(Sugar扮演者)已懷有身孕。
拍攝海灘那場戲時,Tony Curtis希望自己扮演的百萬富翁稍顯不同(區別於Joe),他於是用一種很慢的語速混合上Cary Grant(加裡格蘭特,在之前學習希區柯克的自習室裡出現過)的聲音和一點紐約黑幫的感覺,被導演打趣:「沒人這樣說話!」
當男演員們要扮演女演員時,組裡的女生們告訴他們:當把手臂抬起彎曲成四十五度時會出現明顯的肌肉,所以他們要把手臂放一點下來(下圖)。走路的時候,臀部也要隨著步伐擺動,邁左腳臀部就要向左傾斜。這樣走路就會像一個女人。
服裝造型師在給演員們量衣服尺寸時,對Marilyn Monroe說:「Jack Lemmon(Jerry/Daphne扮演者)的腿比你好看。」Marilyn Monroe於是解開上衣扣子說:「可他沒有我這樣的胸部。」
Tony Curtis和Jack Lemmon為了實驗女裝效果,來到了一間公共廁所,在女廁所中化妝,其他女孩們並沒有發現,Tony於是對Jack說:「走吧,去給Billy(導演)康康。」他們走到另外一個女廁所的入口時,一個女生出來對他們說:「嗨,Tony(o´ω`o)و。」Tony回:「嗨,親愛的(o´ω`o)و。」
電影在點映後Billy Wilder刪除了一段60秒的戲,因為他覺得這段戲在整個火車上的故事中有點多了。這一段的情節大意是:Sugar和Josephine在廁所裡聊天,Daphne在睡覺,之後Josephine躡手躡腳地回去,偷偷溜上了Daphne的床睡覺。睡夢中,Josephine聽到後面一個聲音:「記得我告訴過你我的秘密嗎?讓我告訴你,我是個男的。」Josephine「啪」的一下轉過去,說:「你再這樣我就給你嘴巴來一拳。」Jerry也「啪」的一下戴上假髮說:「你不講武德,你不能打女生。」
主創團隊之間發生的趣事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細講了。不過戲裡戲外可不止有嬉笑打鬧,還有這些電影工作者們對於角色精彩的詮釋和對於電影精益求精的態度,在造就這部影史經典的同時,也成就了他們自己。
我們忘不了風情萬種甜美如蜜的Marilyn Monroe,忘不了早期女裝大佬Tony Curtis和Jack Lemmon,忘不了大導演Billy Wilder,更忘不了這部《熱情如火》。
電影要結束了,祝大家晚安!
電影放映結束,請觀眾們有序退場。
長按下方圖片,門票免費,歡迎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