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越來越多國人出現在世界舞臺,讓外國人感受中華文化,聆聽我們的聲音,比如在海外社交平臺爆火的李子柒。
除了李子柒,其實我們也有很多藝術家在國際上擁有不俗的影響力,也在不斷用自己的作品安利中國文化,比如他——
如果大家對「許喆隆」這個名字不熟,那微博67w粉大V「民間藝人光叔」有印象嗎?
他被稱為中國3D藝術第一人,但本人卻十分謙虛,被問到有過什麼工作經歷,參與過什麼大項目的時候,光叔說:
「都沒有,只是有幾幅作品有幸被收錄到了一些cg年鑑,一些軟體的官方教程和畫廊中。」
我翻譯一下,大家就會知道這句話是如此的凡爾賽:
光叔作品被作為範例收錄到3dsmax官方教程;
2013-17年間 20 次入選Pixologic官方畫廊;
被Artstation,ZBrush等多個全球cg網站多次首頁推薦;
全球只有兩位華人從成千上萬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ZBrush年度大獎,光叔是其一,而且不止提名一次
全球唯一一位作品被用在Substance軟體啟動畫面的華人!
.
以上,也只是光叔眾多成就中的冰山一角,要展開說一篇都不夠!他不僅在國內外吸粉無數,連很多業界大佬也都尊敬,甚至崇拜他。
前幾天,光叔的畫冊《夜叉塢》上市,由於中國版比歐洲版晚了兩年,可謂是等得有多苦,轉發就有多兇!消息一出,不到一周轉發過千
轉發列表裡還能看到徐天華,俊西,袁星亮,GGAC官網等一眾大V齊聚一堂!
說這麼多沒有實感,畢竟厲害的大佬都用作品說話,下面我們從作品入手,帶大家看看世界級的3D作品是怎麼誕生的吧!
2D作品,從草稿到成圖基本只用到一個軟體就行,比如ps,sai之類的繪圖軟體。
光叔2D作品
而三維則不同,一個作品的呈現,往往需要不同軟體相互配合,按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缺一環都不行。
像光叔的作品一般會在ZBrush製作模型,Rizom來處理UV,Substance Painter繪製貼圖,在Substance裡用Iray或是Blender渲染大尺寸成品圖,最後用Lightroom調色。
我們時常會驚訝於三維建模師,能渲染出超逼真模型,可以把人的皮膚,血管做得跟真人無異
但做大自然裡存在的東西,並不是難度最大的,因為有大量可參考照片和實物。
而光叔創作的更多是龍,神獸等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東西。
麒麟
《夢貘.初雪》
《飛廉》
它們的造型,形態可以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原創,但材質質感還是要符合現實,對於這種帶有中國特色的寫實質感,能參考的素材實在太少。。。
光叔還說自己在找龍的參考時,結果搜到了很多都是自己的圖,只能找其他動物的解剖圖做參考。
光靠圖片遠遠不夠,他平時還會去博物館,觀察歷史文物金屬表面是怎麼磨損的,分析物件的紋理到底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之後再進行人工修正。
比如刮痕出現在什麼位置,刮痕的量怎麼控制。
再比如我們在金屬物件上看到的汙漬是黑色的,但實際情況下,在有些古董的縫隙裡會是鮮亮的黃色。
從觀察到應用,光叔在中間加入了大量的分析思考,這個提煉和融合的過程沒有長年累月的積累和實踐,是做不到的。
所以光叔數字刻刀下的作品才會如此真實,以至於靠肉眼沒辦法分清是數字渲染圖還是實拍圖。
而除了積累,光叔身上還具有驚人的創作力!
光叔的創作速度一直都是被大家討論的話題之一,比如他分享的2、3個小時完成的速寫作品,評論區網友驚呼可能需要一周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做到
而讓網友們更驚訝的是,他的26個原創練習計劃!
為了讓自己保持創作激情,最大限度釋放創作力,光叔給自己定了瘋狂的目標——26天,每天完成一個數字雕刻,並限制在1個半~4小時內完成。
這不僅是一個腦力極限,也是體力極限!但他做到了!這當中有一部分從光叔的速寫本中選草圖做的,有的是沒有草稿,直接在ZBrush起稿的
day 5
day17-巫
day19-蜂
day21-加歇醫生
他還謙虛地說,因為很趕,做得很粗糙,沒有太多細節,很多地方都有瑕疵,真正要做出好作品還是需要花很長時間一點點打磨。
day26 自畫像
在完成了26原創計劃後,他還覺得不過癮,緊接著把自己覺得有代表性的昆蟲都做了一些,就有了這個鬼面蟲系列:
一共做了8個:蟬蜂蛛蛾蝶䖬螳蜻。其中䖬(鍬形蟲),還獲得了Adobe和倫敦自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CG昆蟲挑戰賽冠軍
從上面的美圖中不難發現光叔作品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濃鬱的中國風,不管從造型還是配飾都有所體現~
而要做到把古典和現代的結合,並非易事,在三維領域中能做到的人很少。
在光叔出現以前,中國乃至整個華人圈,都沒有真正能把傳統元素自然結合到三維作品裡的藝術家。
在他出現之後,雖然有了很多模仿者,但都只是模仿了皮毛,畢竟精髓永遠是個人積累,是無法複製的。
比如光叔製作的中國龍,其精美程度放眼全球都找不到第二人。
光叔曾以寺田克也的《龍與貓》作為原圖,製作了這幅《寺田克也 龍與女孩》,通過這個作品,光叔不僅「追星」成功,還收穫一個稱號——「做龍的光叔」。
《飛廉》靈感來源是戰國金鷹嘴怪獸,在製作的時候光叔參考了一個山西出土文物輪廓,而其餘全是原創;
像《睚眥》《贔屓》《麒麟》《龍尊》這幾個作品就借鑑了古代雕塑和繪畫元素;
《睚眥》
《螭龍》《夜叉塢》和《狄青》則根據中國傳統文學創作
「夜叉塢」原是光叔家鄉景德鎮一處地名,是他小時候玩耍的地方。光叔不僅把它作為書名,還是其中一個系列作品的世界觀,其描繪了一個妖魔鬼怪的世界,在那不同種族之間發生著戰爭,其中一族名為夜叉族。
同一系列的還有《狄青》,狄青是宋代名將,但只借用了名字,其身軀、面具,甚至盔甲都是光叔融合了漢代盔甲服飾特徵以及當時朝代的民俗文化美學後創作出來的。
還有奇異星球系列,其世界觀是末世、外星球、廢土、蒸汽朋克、東方文化等風格的一個融合
《小強在奇異星球》,小強身上的鎧甲就是光叔受到了宋甲和春秋青銅器的啟發而創作,怪獸臉部的造型則和三星堆出土的面具有著緊密聯繫。
儘管設定如此現代和科幻,在加入古代元素後依然能很好融合,並無違和感
不管是兒時見聞,還是傳統文化,對於光叔來說都是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
如果腦子裡沒積累,光給個輪廓讓人去創作,那很可能會心態爆炸,但光叔表示:「創作跟平時的喜好和積累有關,有了這樣的積澱,即使在後期製作遇到了很多困難,也有信心去完成,創造過程非常愉悅。」
舉例了這麼精美的作品,光叔知名度最高,傳播最廣還是這幅《金鱗少年》
《金鱗少年》英文名是「無畏的旅程」,「無畏」並不是小孩不怕巨龍,而是他為了見到喜歡的龍,無畏艱難險阻登上山峰。
小孩雙手叉腰挺起小肚子,臉上還流露出見到龍之後驕傲且陶醉的神情。
這幅作品不僅是光叔自己,很多人都盼望能做成實物入手收藏。但龍身彎曲幅度大,出模困難,纏繞的雲彩,老樹盤根一般的龍角,細長的龍鬚,到處都是實物化S級難度。
為了實物化,光叔修改了龍的後半身,以雲海做支撐,讓龍最精彩最富細節的頭部能懸空出現在少年面前。
最終《金鱗少年》過關斬將,幸運地來到現實世界。
一共生產了128件,售價不低,但卻創造最快售罄的記錄,從上架到下架,僅用過了 1 秒!
可,能像《金鱗少年》那般幸運被實體化的作品少之又少,光叔的大部分作品都因過於複雜而無法做成實物量產,這也讓很多人感到惋惜。
但如今,這種遺憾可以用光叔的作品集來彌補!
在2017年,他就被substance公司的總裁邀請出版畫冊,《夜叉塢》在全球範圍發行。
(國外粉絲買到作品集後的返圖)
兩年後,這本收錄了光叔2012~17年的作品的畫冊,終於在中國正式上市!
雖然比海外版晚了兩年,但好東西值得等待,中國版的作品圖是光叔最新渲染的,文字也進行了修改。
而最大的不同是顏色,中國版顏色最接近原作,由光叔本人親自到北京印廠校對。
當看到自己的作品以極高還原地整理成冊時,他按耐不住激動之情連發兩條微博,表示效果非常滿意!
除校色外,光叔還去籤名了,從早上籤到深夜,全程用行書籤寫,還有附有不同的贈言
最後一本還畫了一個龍頭,提前羨慕能買到這本的朋友!
《夜叉塢》目前還剩少量現貨,籤名版也不多,想要的朋友儘快下單咯,價格全網統一,不用打開橙色軟體啦~
錯過這波,下次要籤名就要參加線下籤售會了
中國的三維CG產業起步比國外晚很多年,流程技術一直在跟隨西方國家,藝術創作上,也都受到西方國家影響。
在製作技術上,可能我們短時間無法打破國外軟體壟斷地位,但在藝術創作上,我國已經湧現了大批優秀的藝術家,而光叔就是其中一名大將。
他的出現,填補了CG行業沒有獨特中國特色作品的空白!
但僅有光叔一人輸出肯定是不夠的,需要有更多優秀藝術家出現才能將具有中國特色的cg藝術發揚光大。
最後用光叔的一席話作為結語:
「最終決定一個藝術家能達到什麼高度的是藝術修養,而修養是一輩子的事情,一藝之成,當盡畢生之力。」
願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