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日本東京一名24歲的單身媽媽梯沙希把3歲的女兒稀華獨自放在家裡活活餓死。
梯沙希6月5日到13日去鹿兒島找男朋友玩兒。她說在臥室裡放了食物,怕女兒亂跑,用沙發頂住了臥室的門。
在5月份,她也曾經去鹿兒島4天,回來時女兒沒事,這次多玩了幾天,沒想到出事了。
媒體很快包圍了她家,拍到房內堆滿垃圾的照片。
△ 梯沙希家陽臺
有人採訪了她常去的賭博機店,店員說她經常玩到深夜,搭末班車回家。
有人採訪了她工作過的居酒屋,店員說從沒聽說過她有孩子。
有人去鹿兒島採訪她的男朋友,男朋友說雖然她最近來找他,但他正打算跟她分手。
還有人把她的Instagram扒個精光,上面全是她打扮得漂漂亮亮跟朋友逛街、泡咖啡館、參加夏季廟會的照片,一張和女兒的照片也不放。
△ 梯沙希將女兒放在家外出遊玩
只有很親密的朋友才知道她有孩子。媒體從朋友手中拿到了梯沙希和女兒的照片,看起來就像尋常母女一般相親相愛。
△ 梯沙希和女兒生前合照
不敢想像,這個大眼睛的可愛小女孩在媽媽不在家的8天裡經歷了什麼,不管怎樣哭喊也得不到回應,餓得奄奄一息逐漸沒了聲息,在臭烘烘的屎尿中永遠閉上了眼睛。
據統計,截至2017年的15年裡,日本有1175名兒童被虐待死亡。即便新聞上了熱搜,但日本網友也見怪不怪了,評論裡都是罵「鬼母,為男人著迷」之類的話。
1. 她將孩子鎖在家中50天,慘劇一次又一次發生
這種慘劇在日本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媒體曝光、專家呼籲、網友譴責,怎麼看都像是形成了套路。
在十年前的2010年6月,大阪市23歲的單身母親下村早苗將3歲的女兒和1歲半的兒子鎖在家中50多天,自己出去旅遊。
△ 將一兒一女遺棄致死的下村早苗
她住的是風俗店提供的宿舍。鄰居向風俗店投訴聞到濃烈臭味,風俗店聯繫該母親,她說自己不敢回家。
警方破門而入,發現孩子們死去一個多月,頭部已經部分白骨化。
圍繞著下村早苗是否對孩子「存在殺意」,如何量刑,檢方控方在法庭上展開激烈辯論。
原來早苗自己也有著悲慘的童年,她的父母都喜歡夜遊和搞婚外戀。
5歲時父母離婚,母親把姐妹三人和狗關在家裡。父親來了之後發現滿屋都是狗大便,女兒們也都髒兮兮的。
生活的不安定,讓上初中的早苗了變成不良少女:夜不歸宿,為掙零花錢參加援助交際。14歲時,被男性朋友輪姦懷孕不得不墮胎。
高中畢業後早苗結婚生孩子、離婚、帶著兩個孩子當風俗女,無論怎麼艱苦,父親和前夫都沒人管她們。
她說渴望擁有自己的時間,感到自己快要崩潰,如果不逃出這個家就要活不下去。
法庭給早苗做了精神鑑定,證明她有完全的行為能力。一審判決早苗無期徒刑,案子繼續上訴,最終三審改判有期徒刑30年。
這個案件曾經讓很多日本人痛定思痛,有人把故事搬上大銀幕,寫成小說,希望全社會永遠銘記,可是悲劇仍在不斷發生……
2016年1月,埼玉縣22歲的單身母親和她的同居男友一起將4歲的女兒遺棄家中致死。
2019年6月,仙臺市26歲的單身母親把2歲的女兒獨自放在家裡9天,在這期間和男友出門吃海鮮飯打保齡球,任由女兒餓死。2歲的女兒死時體重只有8.6kg,和11個月大的嬰兒體重一樣。母親被判有期徒刑10年。
2020年1月,千葉縣23歲的單身母親被懷疑照顧不周,讓出生10個月的小女兒因營養不良而死。這個母親同時還要照顧5歲的大女兒和3歲的兒子。
在日本,單身母親遺棄孩子致死的案件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發生?
譴責這些母親貪玩任性或是蛇蠍心腸很容易,卻無法杜絕悲劇再次發生。
年輕女孩往往低估了生育的代價,草率地生,痛苦地養,將自己和孩子推進無法掙脫的泥潭。最親的骨肉,成了最要命的負累。
不光要給年輕人性教育,還要讓他們知道養大一個孩子到底有多難,才不會如此隨便地製造生命,又如此輕易地毀滅它。
對於那些木已成舟的單身母親,能不能在苛責之前先了解她們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呢?
2. 單身母親背後的多重困境
日本有123萬單身母親。
一個人撫養孩子,精神和肉體都要承受巨大壓力,而她們的收入只有一般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她們不工作嗎?她們的就業率比女性全體更高,但貧困率是58%。
她們大多數處於過勞狀態,來自政府的支援解決不了什麼問題。這樣的情況下,存在單身母親的賣春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日本社會相對固化,創業機會少,女性如果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早早結婚生子,在就業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
就算接受過良好教育、當過公司白領,職業生涯一旦因為生育而中斷,也很難回歸原來的職場,大多數只能選擇打零工。
連打零工也要求能夠長時間工作,如果孩子小又沒有老人幫,單身母親打零工都難。朝不保夕的工作,杯水車薪的收入,如何對抗日本高昂的生活成本?
有人要問了,離婚後父親不是應該按月支付撫養費嗎?
現實中卻很少有人付。日本的《全國母子家庭調查結果報告》稱,拿到撫養費的母子家庭只佔19%。
而拿到撫養費的人,每月平均只有42008日元入帳,在日本遠遠不夠養育一個孩子。
那麼,政府的福利機構都在幹什麼呢?
這些貧困家庭領不到低保嗎?
很多公務員愛打官腔、居高臨下、刻意刁難,不會設身處地理解弱勢群體,有時還會洩露單身母子家庭的個人信息,造成這些家庭的孩子在學校裡受到歧視和霸凌。
按中國人的邏輯,飯都吃不上了還顧什麼面子,磨也要把低保磨下來啊,難道領低保比賣春更丟臉?
可是日本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崇拜強者,不給人添麻煩,害怕被指指點點,心理抗壓能力弱。
一所學校、一片街坊的社群關係比中國更緊密。讓他們事無巨細地提交匯報各種材料,材料不齊會被一遍又一遍打回,或是面臨嚴加拷問,就算申請到了也要承受來自周圍人的嘲笑的壓力,他們倒寧願不要這筆錢。
那些教育程度低、精神狀態差的單身母親,連跑材料的能力都沒有。有些人好不容易從家暴男手裡逃出來,沒有辦離婚手續,生怕讓男方知道下落,更因此領不到低保。
通過再婚能改善現狀嗎?
答案是難。
正經想結婚的男人裡,沒一個想找無業的家庭主婦。如果聽說你年收100萬日元,那要和你保持1步的距離。
如果知道你是單身母親,那要一下退出去5步了。要是聽說你還領了低保,那該連退10步了,而且現在的男人都想找35歲以下的。
當工作、撫養費、低保、再婚都靠不住的時候,單身母親們離淪落風塵還有最後一道安全網,就是回娘家。
只是有的人本身就是母子家庭出來的,娘家的媽媽自己也窮,還生了病,這種情況回娘家是雪上加霜。
遭到原生家庭虐待和遺棄的單身母親更無所依傍。在日本,連續兩代都是單身母親的情況還真不少,貧困和絕望通過代際傳播。
3. 餵給孩子的母乳餵給男客:單身母親無人知曉的痛
當貧困得不到救助,單身母親只能走賣春這條路。不管在哪個國家這都是敏感話題。那些賣春的單身母親一是太過渴望精神上的慰藉,二是能賺點錢補貼家用。她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賣春」,只覺得是受到接濟。
在網上能提供「接濟」的男人有限,而單身母親卻越來越多,通過個人去聯繫,時常被拒絕或被放鴿子。
這時出現了專門幫單身母親發帖搭訕、分配工作、處理難纏的客人的「銷售經理」, 幫助單身母親更有效率更安全地尋找客源,劃定地盤、錨定市場價格,防止惡性競爭。
有的「銷售經理」本身也是個單身母親。
日本還有一種更加有違人倫的「孕婦母乳專門店」,就是招收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賣淫的機構。
在東京澀谷元山町的公寓裡,就有一家專門派遣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為客人提供性服務的風俗店。
這裡提供免費的育兒託管,一周出勤兩三次,一次一個鐘頭,一個月就能賺到10萬日元以上。
「來這兒的大多數是單身母親,很年輕就未婚先孕,男朋友跑了,生活無著。孕婦媽媽從孕中期開始上班,生產前停工,產後一兩個月回來轉為母乳媽媽,平均一個人可以幹滿兩年。」店長說。
店長僱了兩個鐘點工幫助去上班的媽媽帶孩子,奶粉尿布一應俱全,基本不要錢。
他們的託兒所環境整潔,設施齊全,可是嬰兒用品出現在風俗店裡,實在讓人內心五味雜陳。
孕婦母乳專門店的單身母親們也承受著罪惡感的煎熬,本來應該用來陪孩子的時間用來接客,本來應該餵給孩子的母乳餵給了客人,但為了養育孩子,不得不出此下策。
在單身母親的孕產期,社會上再也找不到像風俗店那樣能自由選擇工作時間,時薪高,還有託兒所,甚至可以提供宿舍的地方了。這是單身母親的悲哀,也是全社會的悲哀。
4. 單身母親怎麼從夾縫中走出來
當然,單身母親也不全是悲哀的,有少數人通過創業走出了困境。家住高知縣、養育3個孩子的馬場加奈子成為日本單身母親的榜樣。
△ 馬場加奈子獲得安倍首相的嘉獎
她在離婚後賣過保險,後來從女兒的校服上發現了商機,創立了回收販賣二手校服的公司,至今已在日本開了42家分店,為許多單身母親提供了工作崗位。
△ 馬場加奈子開的二手校服店
在日本的民間,建立起幾個專門為單身母親提供幫助的公益組織。例如,為單身母親介紹工作、促成再婚的「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單身母親協會」;
為單身母子家庭提供食品、資金、法律諮詢等全方位援助的非盈利單身母親組織機構「NPO法人Single mothers form」等。
日本社會的單身母親問題雖然嚴峻,但我作為一個普通外國人之所以能看到,和當地社會學者、民間組織對這個群體長年的關注和宣傳分不開。
他們不斷地為單身母親奔走呼喊,訴說她們的苦境,為她們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
在中國,單身母親的境遇真的好過日本嗎?
我不知道,也許也存在孤立無援、快要活不下去的單身母親,但這些人在媒體上、書店裡都很少看到。
但母親殺死自己孩子事件卻一直在發生。
2019年4月28日,福建漳州28歲母親帶著自己3歲和6歲的孩子,一起自殺身亡。
2019年4月21日,四川米易縣27歲的母親感到生活渺茫,帶著3個年幼的孩子跳河自殺。
2016年8月26日,甘肅康樂縣28歲母親砍殺4個孩子後,服毒自殺。
……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孩子是無辜的。但社會除了苛責母親之外,又做了什麼?
需要強調的是,儘管在日本出現過多起單身母親放棄孩子致死的案件,絕大多數的單身母親都在為了養育孩子拼盡全力。
有媒體採訪過一位淪落風塵、走投無路、幾度在孩子面前自殺未遂的單身母親,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他們以為她會回答,窮得活不下去。
可是這位母親沒有半分遲疑地回答:「最怕失去孩子。」
明明放手可以讓自己活得輕鬆,放手就可以不墜入貧困深淵,可是許多單身母親都選擇了不放手。
單身母親背後的困境不分國界,這是每個想步入婚姻,想生孩子的女性都將面臨的問題——生育的代價。
困境會導致悲劇一再發生,讓下一代喪失本應受教育的權利和未來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單身母親的困境不僅對個體、對家庭不利,也影響了全社會的健康發展。她們理應得到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像母親殺死自己孩子的行為,絕對是錯的,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但我們更要將目光聚焦於悲劇背後的成因。
成因當然有整個社會的補助、父親角色的缺失等,但這些運行的背後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每一個身邊人的善意和理解。
單身母親與惡的距離最終會停在每一個同理心和善良中。
希望我們周圍能少一些活在無助中的單身母親,少一些活在黑暗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