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軍頻「摔機」,「銳鳶無人機」3年搞壞6架損失1.26億新臺幣

2021-01-1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軍又出醜聞,這次問題出在武器裝備上。據臺媒報導,臺「中科院」研製的「銳鳶無人機」頻出事故,臺軍原本採購的32架,在3年內僅剩26架,損失至少1.26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900萬元)。

據臺灣《聯合報》10月15日報導,臺「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6日審議臺軍新一年度預算案,「預算中心」稱,臺軍旗下的「銳鳶無人機」自2016年至今年6月底已發生8次意外,失去6架銳鳶無人機。

報導稱,事故原因多與操作不當、環境評估欠佳和維修保養不良有關,包括戰機執勤時因引擎轉速異常墜海、飛行高度不足而撞山,以及因高度不足而碰撞河堤等。

報導引述臺「預算中心」稱,「銳鳶無人機」設有GPS定位系統及自動飛行功能,但仍需專業操作員在地面操作,目前持有相關證書的外部操作員全臺僅10人。

另據香港「東網」報導,資料顯示每部「銳鳶無人機」造價約2100萬新臺幣,估算臺軍因失去6架無人機損失至少1.26億元。

對臺軍此等醜聞,臺灣《聯合報》報導時調侃稱,「銳鳶無人機」維修費倍數暴增、臺軍「頻摔機」。

另有網友對臺軍缺少能操作「銳鳶無人機」的士兵一事諷刺稱,經過多年演變,「人家都在飛超音速匿蹤無人機了,我們連操作銳鳶的兵都找不到,這才是真正的不對稱戰爭。」 「花了大把鈔票結果無人機不多,能操作的人又少的可以,無言。也許肥了某些人。」

相關焦點

  • 臺軍3年失6銳鳶無人機 損1.26億元新臺幣
    海外網10月15日電近年來,臺灣軍事裝備屢見醜聞,由臺中科院研製的「銳鳶無人機」也頻現事故。臺媒周二(15日)引述「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導,在臺軍原本採購的32架銳鳶無人機中,在3年內僅剩26架,主要與維修保養不良、操作不當等有關,情況令人關注。
  • 臺軍「銳鳶」無人機又墜毀,這次嚇壞小學生
    墜毀地附近的小學墜毀地點與小學位置的示意圖,可見離的很近(谷歌地球截圖)臺軍「銳鳶」中型戰術偵察無人機系臺灣「中科院」自行研製。機身長5.3米,翼展8.7米,最大起飛重量450千克,有效載荷50千克。以解放軍標準只能算是小型無人機。該機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秘密研製,直到2008年因為原型機墜毀於臺東太麻裡首次為外界所知。2010年臺灣陸軍以「銳鳶項目」為名,採購8套共32架該型無人機。隨後因為接收的第一批4架全部墜毀,遲至2013年才正式服役。
  • 臺媒:解放軍臺海軍演,臺軍「銳鳶無人機」監控臺東海域
    據臺媒報導,近期美軍及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南海海域進行軍事演習。20日在臺東太麻裡空域出現疑似曾偵獲解放軍艦艇的「銳鳶無人機」。臺媒猜測,該無人機是對東部海域進行監控,也有猜測是例行性的監控執行勤務。對此,臺軍方沒有做出回應。
  • 臺軍「銳鳶無人機」監控臺東海域?美國還要幹多少「缺德事」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根據臺灣媒體的報導,解放軍在臺灣海峽軍演期間,在臺東的上空卻出現了一架「銳鳶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是臺灣研發製造的,雖然體積不大,卻能夠對特定區域進行偵查。臺軍此項行動被曝光,臺東的民眾就表示在近期經常看到這些小飛機起飛,臺軍此舉意欲何為?臺軍無人機監控臺東海域自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在「親美」道路上越走越遠。
  • 為強化南沙偵察,臺軍首次將銳鳶無人機部署至東沙太平島
    據臺媒報導,為了及時掌握東沙及太平島周邊情況,臺海軍已調派「艦隊指揮部」所屬的「海上戰術偵搜大隊」,分別載運4架「銳鳶無人機」前往東沙及太平島,強化兩島對周邊海空域偵搜能力。【資料圖:「銳鳶無人機UAV」】據臺灣《上報》報導,此次臺軍「銳鳶無人機」是首次進駐南海島嶼。東沙及太平島各部署「一套」銳鳶無人機系統,每套包括4架「銳鳶無人機」以及導控、支持設備。除臺海軍「偵搜大隊」人員之外,臺「中科院航空所」相關人員也攜帶後勤維修組件、電子偵搜及衛星通訊設備進駐太平島,實時排除各項問題,實時掌握周邊海空域情況。
  • 臺媒:臺軍無人機銳鳶罕見亮相,又是在「偷窺」軍演?
    臺媒報導稱20日在臺東太麻裡空域出現疑似曾偵獲解放軍艦艇的"銳鳶無人機",據悉臺軍曾高調公開其"卓越"的偵查能力,但鑑於此偵察機之前多次發生墜毀改造事件,臺媒便開始對其戰力表示懷疑。
  • 為強化偵搜能力,臺軍銳鳶無人機首次進駐東沙及太平島
    據臺媒報導,為了及時掌握東沙及太平島周邊情況,臺海軍已調派「艦隊指揮部」所屬的「海上戰術偵搜大隊」,分別載運4架「銳鳶無人機」前往東沙及太平島,強化兩島對周邊海空域偵搜能力。
  • 臺軍「銳鳶」無人機罕見出動,疑似監控臺灣東部海域
    中美在臺海、南海頻頻軍演,臺灣省臺東縣太麻裡20日天空出現疑似曾偵獲大陸艦艇的「銳鳶無人機」,民眾揣測,是否進行東部海域監控,對此,臺軍方沒有回應,不過有軍事迷認為是例行性的監控執行勤務。而該無人機經軍事迷判斷,應該是臺軍「中科院」研製的「銳鳶無人機UAV」,體型比「騰雲無人機」小一號,早期在太麻裡空軍靶場訓練,但少曝光,2017年9月從陸軍航特部戰術偵搜大隊正式移編海軍艦隊指揮部,銳鳶現由艦指部隊負責戰備任務、保修等事宜。
  • 臺軍自研銳鳶無人機多次墜毀將改造,曾拍到解放軍電子偵察船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由臺灣「中科院」自行研發的銳鳶無人機由於屢次發生故障而飽受詬病,目前已經制定了可靠性升級方案,要對全機隊26架銳鳶無人機進行升級改造。 【銳鳶無人機】銳鳶無人機翼展長度8.6米,機身全長5.3米,機身高度1.6米,載重量55公斤,升限4000米,最大滯空時間12小時,最大飛行速度為180公裡/小時,使用壽命為10年
  • 臺媒:臺軍將增加132架新型戰機,計劃投入140億改造基地
    據臺媒報導,按照計劃,臺軍將在2026年前獲得66架F-16V block70戰機、66架「勇鷹」高級教練機。除此之外,臺軍還將持續強化多個空軍基地的戰備和防護能力。據臺防務部門公布的2021年度防務預算書顯示,自明年起至2026年,臺軍將編列共計140億新臺幣(約合35億人民幣)的預算,改善七處空軍基地的跑道,並將對F-16V戰機進駐的臺東基地、勇鷹高教機預定入駐的岡山基地進行改建,進一步強化這兩處基地的防空能力。
  • 臺灣50億採購4架美制「死神」無人機 專家:完全不夠大陸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臺灣《自由時報》網站13日報導,臺空軍日前啟動對美採購4架MQ-9無人機系統的「建案程序」。臺媒認為,該機可配合P-3C巡邏機以及遠程火箭炮作戰。報導稱,臺空軍先前因配合「中科院」研製「騰雲」無人機,暫緩向美採購MQ-9「死神」無人機,不過臺空軍傳出已著手向美採購MQ-9系統的「建案程序」,規劃首批採購4架MQ-9,以及地面站、機載武器裝備、後勤支持設備及人員教育訓練費用,整體預算超過50億元新臺幣。
  • 為什麼臺軍要買MQ9死神無人機?薩沙盤點臺灣現役四大無人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這幾天傳出,美國將會對臺軍售MQ9死神無人機。很多人不了解這項軍售的重要性,其實它並不亞於反艦飛彈和遠程火箭炮。而臺軍一項重視無人機,薩沙就簡單地盤點一下現役臺灣無人機。
  • 臺軍方疑似出動銳鳶無人機監控東部海域 曾偵獲解放軍艦艇
    中美在臺海、南海頻頻軍演,臺東太麻裡20日天空出現疑似曾偵獲解放軍艦艇的「銳鳶無人機」。(民眾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美在臺海、南海頻頻軍演,臺東太麻裡20日天空出現疑似曾偵獲解放軍艦艇的「銳鳶無人機」,民眾揣測,是否進行東部海域監控,對此,臺灣軍方沒有回應,不過有軍事迷認為是例行性的監控執行勤務。
  • 臺灣軍用無人機發展始末
    2015年8月臺北航天展上,臺灣「中科院」大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亮相,與此同時,臺灣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在2012年初部署由「中科院」研發的「銳鳶」(原名「中翔二號」)無人機。其實,臺灣軍方與無人機的接觸可以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1964年7月的「東京灣事件」使臺灣基隆港作為美軍的任務基地,讓臺軍有了與美國無人機親密接觸的機會。
  • 銳鳶無人機首度進駐東沙、太平島 臺防務部門:不宜公開說明
    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南海近期情勢緊張,對於臺軍方將在東沙與太平島周邊布署銳鳶無人機系統的說法,臺防務部門發言人史順文25日表示,「國軍」遵照蔡當局的「南海政策」指導,為維護區域和平穩定,持續協助「海巡署」,提升東沙及太平島防衛戰力,但是各項兵力部署及武器裝備,涉及到作戰計劃
  • 臺軍黑鷹直升機失事 44架全面停飛待檢
    圖為臺空軍黑鷹直升機發生事故8人遇難(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2日電 臺灣一架黑鷹直升機2日上午迫降至新北市烏來山區,目前已知包含臺軍「參謀總長」沈一鳴在內的8人死亡,5人生還。據「中央社」報導,由於UH-60M黑鷹直升機的失事,臺灣軍方人士表示,為求慎重,臺軍共44架黑鷹直升機全面停飛,並將就操控、雷達、動力、結構等進行系統檢查。臺灣軍方人士稱,扣除內政部門「空勤總隊」所屬的15架黑鷹(日前蘭嶼失事一架,剩14架),臺軍目前共擁有44架黑鷹直升機,分別是陸軍30架、空軍救護隊15架(2日失事一架,剩14架)。
  • 臺軍「中翔2號」無人機首次成功執行救災偵察任務
    臺軍中翔2號無人機    中新網6月18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據臺媒17日引述軍方消息來源透露,上周臺灣發生大水災,軍方派出無人飛機前往受災地區,實時將災情傳輸至救災指揮中心經過10年研製,於今年初撥交8套、32架無人飛機給陸軍航特指揮部,為此航特部特別新編一個大隊,由受過專業訓練的操作員負責操控。    無人飛機有長時間滯空飛行、多元酬載能力、全球定位系統導航、自動飛行、實時信息與影像傳輸、組件模塊化維修容易等特性,具有日夜偵搜、目標搜尋與定位、戰場損害評估,及通訊中繼等功能,如同一顆低空運行的小衛星。
  • 臺軍斥巨資向美買飛彈 蔡英文甘當冤大頭:多買點
    ▲「岸置魚叉飛彈」(圖源:中時電子報)據臺媒報導,在「美方建議下」,臺軍規劃向美採購配備「魚叉反艦飛彈」的「岸防巡航飛彈系統」。臺媒稱,在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要求下,臺軍加購數量,軍購總價達到約800億新臺幣。
  • 臺軍2架IDF戰機緊急起飛,反被6架解放軍戰機「包夾」
    20日,臺灣媒體「中視新聞」獨家報導稱,19日在解放軍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後,臺灣北部清泉崗基地臺空軍3聯隊的2架「經國號」(IDF)戰機,緊急起飛「驅離」解放軍戰機時,反被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
  • 2架IDF戰機昨日被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臺軍:與事實不符
    據臺媒9月20日晚間報導,關於早前所謂的臺軍兩架IDF戰機於19日被解放軍六架戰機包夾一事,臺軍方最新回應稱,相關內容均為臆測,與事實完全不符。資料圖:臺軍IDF戰機報導稱,有一名網友20日在臺灣著名的PTT論壇八卦板以《昨天台軍的2架IDF戰機被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為題發帖稱,聽說昨天台軍清泉崗基地空軍第三聯隊的兩架IDF戰機,緊急起飛攔截解放軍飛機時,反遭解放軍六架戰機包夾,而臺防務部門事後僅表示事涉軍事,不予置評。所以,那兩架IDF戰機是真的被解放軍六架戰機包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