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情書》

2020-10-12 澤

看到這個電影,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那首詩: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電影於1996年上映,那個網絡剛剛流行的年代。在那之前的遠方的愛情,靠著信件來回傳遞,把所有的愛意寄予心上,然後等待著你從遠方寄回的愛。信上所有的空白都用來相思,沒空閒爭吵,那麼好,那麼美。春天和星星都是剛剛接觸網絡的新人,對於未知新世界的好奇和畏懼,讓他們想和別人融為一體,所以他們裝作懂電影和對電影的興趣。有了相遇然後就是相知。也許是緣,星星在網友中選擇了春天。星星的內向敏感和春天的開朗熱情仿佛是天生的相互吸引,莫名的引力讓他們開始了漫長的互通郵件。從此以後最期待的就是郵件的回覆,我把我所有的事情都說給你聽,也很開心能夠聽你訴說你的故事。我們就這樣從陌生到熟悉,然後感情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滋長。整部影片都是不緊不慢的節奏,每次讀郵件時那靜默的時刻,你總會感到內心的寧靜。你會想到曾幾何時自己也是如此的看著某人的回覆,是開心是喜悅也是心安。就像習慣了你的存在,就找到了心安之處。春天和星星一直沒有見面,所以玫瑰的出現帶動了全劇的節奏。玫瑰的熱情開放,和星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喜歡說一些淫蕩的話但卻是異常保守,然後她找到了適合的歸宿,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你可能並不會想到的是,如玫瑰般的玫瑰和清淨淡雅的星星竟然是姐妹。而這,也為春天和星星帶來了第一次矛盾。矛盾期間,兩人都明白了對彼此的心意。你可以看到兩人的糾結和難受,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不知從何時起,你我情根深種,我習慣了等待你的郵件 分享你的故事,我想知道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勾動著我全部的思緒。當你我揮動著軟盤見面,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初次見面,你好,從未相識的熟悉的你。從遇到你的那天,我放佛就觸摸到了愛情,這樣真好。

相關焦點

  • 《春天情書》情書
    豆瓣電影圖書廣播小組用 App 打開查看主演的其它電影極速下載 打開春天情書春天情書 8.4分小心翼翼地觸到愛情的一角Magdalene 春天裡,我要寄出一封情書給你。我寫過那麼多的信給你,卻藏在抽屜裡不敢寄出去。這一次,我好想寄出去,在這個陽光照耀的好天氣。 日本電影《春天情書》講述了一段最早的網絡戀愛故事。
  • 《春天情書》春天情書的音樂感想隨記
    電影是體現時代化的產物,九十年代關於BBS的電影還有莉莉周的一切,許多人都聯想到了這部電影,不過莉莉周講述的中學生們關於網絡的事情,春天情書講述的成年人關於初次接觸網絡而觸發情感的故事,兩部電影都體現了同一個情節點,即網絡裡的身份偽裝,莉莉周利用網絡虛假身份而引發了一起殺人事件,春天情書的偽裝是最開始的女主的性別偽裝,以及最後搞出大事情的男主的虛假上床說,全片節奏緩慢,是那個年代的日本擅長的節奏的敘事風格
  • 《春天情書》春天沒有收到情書
    最近讀到晏幾道的蝶戀花:「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相思之情唯有斷腸之聲可以形容,如此至深之情是謂真情。也曾經歷過異地相戀的我,也是個寫過情書的人。先是寫些明信片,短短的一段,是欲言又止的傾訴,是問東問西的關心,到頭來發現短短的一段什麼也沒寫成,總未免帶著點遺憾。
  • 《春天情書》愛情的變換
    《春天情書》中的網路通信,絕非輔助的手段,而是作為電影重心之一的文本予以展現。森田芳光不僅大膽地以全銀幕作藍底白字的電腦屏式顯示,而且甚至佔了全片的三分一時間以上(有數十分鐘之長);甚至在角色關係逐漸加深後 ,更進一步把電腦通信中的文字對話疊印於街頭實景上,讓電影呈現兩重文本的並置,可見他對影像語言的大膽放手更新。
  • 春天情書
    網名「春天」的男主和網名「星星」的女主在一部電影的留言板裡相識,後來兩人便經常用私人郵件聊天。兩人隔著屏幕聊著關於電影的一些看法,有時候也分享一些彼此生活上的點滴小事。後來,有一次春天乘新幹線經過星星所在的城市,他們約定在列車經過的時刻向對方揮手帕。
  • 《春天情書》網絡時代的「從前慢」
    《春天情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美麗的意外。這部電影原本並不在我的觀影列表上,當我在全北京文藝青年的圍剿中好不容易搶到10張北影節裝逼入場券之後,才心血來潮地買下了這第11張票。而在經歷過10部電影的連番轟炸之後,我在周日的悶熱下午意興闌珊地到電影資料館赴這最後一約。本就不抱什麼期待,但拷貝質量之糟糕還是讓我心中一涼。然而隨著電影的進展,《春天情書》卻成為我在北影節最後的驚喜。
  • 《春天情書》春天以時速200公裡通過我的家鄉
    《春天情書》是那種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看的電影。放下那些紛繁更迭的眼前事,看看倆個寂寞的人用電郵寄予的一點相思半副閒愁,於我真是莫大的安慰。影片拍攝於1996年,那時候個人電腦還是少數人購買的奢侈品,intel剛剛推出奔騰處理器,而撥號上網的貓如今已經看不見了。片名(ハル)直譯是春天的意思,帶括號,這是網絡BBS上的用戶名。
  • 《春天情書》一個春天的故事
    從這個角度講,《春天情書》中的愛情是一個隱喻——舊愛新歡都被撥號網際網路聯結起來了。那些經由玻璃窗去觀看和被看的年輕人當然會有疑惑:這一切是否只是幻影或徒增壓力的無聊想像力?好在這個故事有一個完滿的結局,從網友變成戀人,從線上到達線下,從自我指向他人。「這不是幻影」,1996年的森田芳光如是說。
  • 電影推薦 | 《春天情書》
    最近看五條人的專訪,阿茂說到自己最近的觀影片單,提到了《春天情書》,我很意外,因為這部電影很小眾,卻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於是翻出去年看完電影時寫的這篇
  • 《春天情書》請多關照。
    春天以時速兩百公裡手拿著錄像帶在窗口向星星揮手,星星是依靠著白色汽車的紅衣女郎,揮著紅色手帕,在索尼手持錄像帶裡拍下了快速行進的春天。雖然彼此看不清楚臉,但很浪漫,春天在本地線裡高速經過了星星的家鄉。全程出境的滿滿一書架村上的書啊真是誘人……如果像是他們那樣純粹的交流,像手衝咖啡為了衝出濃度,注水流速緩慢又均勻,那樣的的網路交流,相見也不會覺得尷尬吧。
  • 《春天情書》春日純情片觀影記錄
    2018年3月28日22:00-0:00住在盛岡的獨身女孩藤間美津江因為電影BBS認識了網名為Haru(春天)的男孩。因為這個和已亡前男友糾葛的名字所以和這個網友聊起天來。兩人起初都帶著好奇頑皮又拘謹的試探,偽造性別,男孩誇大自己的「經歷」,女孩試圖掩飾自己很難得看上電影的窘境…兩個人你往我來一句句剝離虛假的書信卻慢慢使得彼此走進了對方的心中。
  • 來自春天的情書《四月物語》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昨天,終於可以趕在四月的尾聲出門好好看看外面的春暖花開。今年的春天,仿佛有著不同以往的和煦,也寄託了更多關於生命的情感和力量。電影《四月物語》看著外面開花的老樹,想起一部《四月物語》的電影,似乎格外適合此刻春天的氛圍。
  • 《春天情書》某個階段
    春天情書,好喜歡這個調調的電影,像夕陽西下時在海灘邊踩出的深深淺淺的腳印。裡面有太多喜歡的元素,football,村上,列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女主穿著紅色的裙子開著白色的車到田野中央,等待著高架橋上男主的列車駛過,然後兩人互相揮動手帕,這是他們的初次見面,真是浪漫到了極點。想起了是枝裕和 奇蹟 裡那群懷著單純想法循著傳說對高速駛過的列車大聲喊出自己心願的小孩。
  • 《春天情書》古早時代的無聊網戀
    而女主的感情支線幾乎是照搬《情書》裡的博子,職業還是圖書管理員。。而戶布是秋葉,前男友則是死去的藤井樹。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公式: 《挪威的森林》+《情書》+無聊的網戀=《春天情書》 但問題是,挪森裡的綠子比這裡的玫瑰騷得多好吧,秋葉那個可愛的猥瑣男也要比戶布這個舔狗好上一百倍,女主的氣質和神韻不到中山美穗的萬分之一,盛世美顏的藤井樹甚至沒有在這部片中露臉。
  • 《春天情書》虛構——通往真實的另一種路徑
    從今往後,人們或許可以先相知相愛,然後才相遇,《春天情書》正是如此。森田芳光在影片中一再致敬了村上春樹這位介於正統文學與暢銷文學之間的作家,並有意或者無意地將其最著名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改編到了銀幕之上。只是與《挪威的森林》不同的是,《春天情書》將「直子」反轉成了第一主角,給這名因為沉溺於前男友之死而不可自拔的深情女子置換了一個更美好的結局。
  • 《春天情書》嗯,勇敢去愛吧
    觀影回顧:森田芳光《春天情書》——「還以為遇不到像你這樣的人,遇見你真讓我鬆口氣。」 電影裡春天和星星兩人交流和感情的不斷深入,一次信任危機的爆發使得兩人不再聯繫,但因為春天的真摯和堅持打動了星星,相比最後鼓起勇氣去東京和春天勇敢見面的星星,我的故事顯得那麼的慘澹,對於自己的懦弱和膽小表示遺憾,但青春期的感情是自我探索的過程,有遺憾也不失為一種美,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懂得如何愛與被愛,可能會一直慫下去吧,但還是希望自己在下一次遇到愛情時能像星星那樣鼓起勇氣,
  • 《春天情書》:越過時間的漫長陪伴
    《春天情書》導演:森田芳光編劇:森田芳光上映:1996-03-09這是只存在於 BBS 時代的浪漫故事,相識於網絡的兩個人,斷斷續續郵件通訊,講述各自的日常生活。被寫入郵件的春天是這樣的:和女友聊從 BBS 裡得知的電影話題的春天,女友離開的春天,和女網友線下見面的春天,工作煩心的春天。郵件之外還有站在足球場外失魂的春天,在公司加班的春天,苦苦等待郵件的春天。被寫入郵件的星星是這樣的:喜歡在東京一個人看電影的男人星星,住在鄉下難以看到電影的女人星星,被求婚的星星,不停換工作的星星。
  • 《春天情書》等待是一種修煉
    昨天看了《春天情書》,很能夠理解男女主人公的各種心情。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久遠,BBS的界面簡陋但卻純粹。我喜歡這種純粹。然而已然發生在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一旦比電影劇情來的更為精彩,這劇就顯得很遜色。如果說從純聊天為愛情電影主線的話,這部劇又顯得境界不夠高。若上升到一個精神層面,《Before Sunrise》是完全甩這部劇太多條大街。當然情景不一樣。
  • 《春天情書》找工作見異思遷,談戀愛要找另一個自己
    而《春天情書》,在森田芳光的作品裡應該算是佳作。(畫質之渣,北影節看一部森田應該蠻值的)<圖片1>1、氣質像書。看完的第一感覺是,這電影好像書,看完就好像讀了一部小說的感覺(像渡邊,不覺得像村上),雜陳了好幾條感情線,不同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世界裡,有著不同的愛情觀念,然後通過早年的網絡連結在一起,有交集有錯過,最後歸於生活的常態。
  • 《春天情書》內心多麼溫柔的人,才會拍出這樣的電影
    網名「春天」的男主角(內野聖陽飾)和網名「星星」的女主角(深津繪裡飾)在電影留言板相識,後來通過私人郵件聊天。「春天」乘新幹線經過「星星」居住的城市,他們相約在列車經過的那一刻向對方揮舞手帕。「星星」如約身著紅裙開車到鐵軌邊,向著「春天」的方向揮舞手帕,並用手中的DV機互拍——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 《春天情書》11.2觀影筆記
    ------邊看邊寫 僅供個人存檔------ 《春天情書》這個翻譯我覺得有點多餘,其實《春天》就好了啦。電影中都把愛情表現得那麼迂迴了,何必在片名裡這麼直白呢?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特別浪漫的電影呢。(其實是挺浪漫的。。)加油站 色調 城市圖景+字幕 想:那個時代的日本已經這麼「二次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