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野性的呼喚》裡的巴克是最偉大的狗?(影評向)

2020-11-19 好電影合伙人

文末有福利:院線電影免費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即可報名參與~


劇情簡介:

《野性的呼喚》是一部美國真人動畫冒險電影,由克裡斯·桑德斯執導,哈裡森·福特、丹·史蒂文斯、凱倫·吉蘭、奧瑪·希主演,改編自1903年傑克·倫敦所著的小說《野性的呼喚》,劇情講述原本生活在充滿陽光加州的靈犬巴克,被拐賣到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輾轉成為雪橇犬、流落在不同主人之間,在這淘金熱時期巴克必須找尋深藏內心的野性,面對嚴峻生存考驗成為自己的主人。

每個人一生都在追尋的答案

狗狗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影視作品喜愛的題材,無論是日本的《忠犬八公物語》、《導盲犬小Q》,或者好萊塢知名的《靈犬萊西》、《馬利和我》到近期讓許多愛狗人士完全無法抵抗的《一條狗的使命》,都對狗狗跟人類之間的情感做出深刻的描寫。然而雖然這次《野性的呼喚》從片名到海報都給人跟上述作品類似,講述人狗一同經歷的冒險故事,但事實上電影突破過去「寵物電影」框架,對生命的獨立自主做出不同的詮釋。

《野性的呼喚》好看嗎?

我們在看了這麼多類似的狗狗電影,並習慣跟它們共同相處生活之後,是否也逐漸忘記狗狗終究還是一種「動物」?因此改編自美國經典小說的《野性的呼喚》,把故事聚焦於離開陽光和煦的南方加州來阿拉斯加,從法官家裡嬌生慣養的家犬變成在寒冷地區受人指使雪橇犬的巴克身上,並且沒有讓它符合原著小說中的兇猛樣貌,反而以導演自身領養的流浪狗作為原型,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自身跟寵物關係,也從電影艱辛的冒險獲得對於自己人生的不同體悟。

我喜歡《野性的呼喚》以狗狗為主要視角,就好像是更為獨立的《南極大冒險》,透過這段它一路走來經過數次命運捉弄、換了許多主人,最後遇上隻身來到北方的哈裡森·福特,一人一狗踏上未知道路的旅程,呈現出電影不管是狗是人都需要找到自身目標的主題,都讓我深刻感受到原作者傑克·倫敦與編導分別在創作這兩部作品時,都希望讀者與觀眾能藉此審視自己人生的根本出發點。

《野性的呼喚》的狗狗

作為迪士尼在去大眾化之後,首部把片頭改為「二十世紀工作室」的「前大眾電影」,《野性的呼喚》的最大賣點就是其實就跟迪士尼的真人版《獅子王》一樣,以全電腦動畫繪製片中的主角巴克,雖然偶爾能從行動中看出特效的破綻,但比起過去電影都讓受過訓練的狗演員「真狗演出」的拍攝方式,《野性的呼喚》在實景與電腦動畫的互相搭配之下,除了使狗狗能做出更多複雜的行動,也透過根據演員動態捕捉所製作的眼神與表情變化,讓觀眾更加了解它當下的想法與心境變化。

巴克就好像是個單純好動的大孩子,從最初不斷闖禍到在冰天雪地經歷困難時,因為聽見來自野性的呼喚而逐漸學習成長獨立。我們能在《野性的呼喚》看見巴克因為生活發生變故的失落,也能從跟人類相處的過程看見它為他人挺身而出的勇氣和忠於自身想法的堅定,這種擬人化的呈現方式不僅讓故事更貼近觀眾,電影以巴克回歸自然、找到自身歸屬作結,也為原著《野性的呼喚》最後巴克為了報仇而殺害印第安人的收尾做出一次符合現代思想,更為正向勵志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改編。


《野性的呼喚》的核心主題


《野性的呼喚》透過一隻狗在冒險旅程中的所見所聞,講述我們許多人活了多年都無法理解看清的道理,無論是學習成長獨立、面對珍愛的人離開,或者是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態度,都呈現一種關於活著的普世價值。在地圖之外,那個淘金客的夢想之地,巴克聽從野性的呼喚找到了自己最終的歸屬,而我們人生的歸屬又在何處?是在隨手都能撈到黃金的小河邊?又或者是能夠真正獲得滿足、平靜的地方?我想這都是我們必須窮盡一生,不斷奔跑冒險去追尋才能獲得的答案。


《野性的呼喚》影評

作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擁有眾多的影視改編版本,卻始終沒有出現一部合適的代表作。儘管如此,迪士尼式的老少鹹宜,再輔以古稀福伯的加持,2020版的《野性的呼喚》依然不失其可看性。巴克的表情與神態為電影加分不少,並在哈裡森·福特的畫龍點睛之下,突顯出整部片最重要的核心主題,藉此給予觀眾更多思考的機會,這個錢花得完全不浪費。


爽度:8/10

劇情:7/10

氣氛:8/10

演技:8/10

題材:8/10

總評:7.8/10

院線電影免費看~更有機會能參與首映禮明星見面會哦~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參與報名!

相關焦點

  • 《野性的呼喚》:為什麼被稱為最偉大的狗故事?
    「《野性的呼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狗的故事,同時也是對人類靈魂最深處那奇異而又捉摸不定的動機的探討。我們越是變得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懼。」 ——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作為一名正宗鏟屎官,看狗片是我的興趣愛好。
  • 《野性的呼喚》:為什麼被稱為最偉大的狗故事?
    「《野性的呼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狗的故事,同時也是對人類靈魂最深處那奇異而又捉摸不定的動機的探討。我們越是變得文明,就越是感到恐懼。」 ——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作為一名正宗鏟屎官,看狗片是我的興趣愛好。
  • 最貴最偉大的狗片《野性的呼喚》,為什麼百年前的小說至今被翻拍
    2020年一部小說被搬上了熒幕,成了迄今為止最貴最偉大的狗片。最貴就不用說了,這部影片耗資1.35億,注意這不是人民幣是美金,算下來差不多10億人民幣,而說它是最偉大則要先來聊聊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同名小說改編的《野性的呼喚》,小說寫於1903年,一百年前的小說,在今年被搬上熒幕,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巴克—野性的呼喚王者,是野性更是人性
    巴克在那段時間裡學會了拉雪橇,在冰天雪地中他關心、呵護每一個成員,並且幫助快遞員兩次脫險,巴克在歷練中不斷成長,最終通過戰勝斯皮茲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巴克第三個主人是富人哈爾,他一心想找到育空區域挖到金礦,巴克和他的團隊被殘暴的主人哈爾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這裡應該是作者對現在社會中被壓榨的人們的映射。
  • 《野性的呼喚》野性的呼喚
    《野性的呼喚》,又名《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創作的中篇小說。該作延續了傑克·倫敦小說的「生存」主題:生命總是在不斷掙扎求存的過程中獲得意義與力量。作品講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隻愛犬,經過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國南部加州一個溫暖的山谷裡。後被賣到美國北部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隻拉雪橇的狗。
  • 《野性的呼喚》11月13日來見證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狗的故事」
    《野性的呼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狗的故事,同時也是對人類靈魂最深處那奇異而又捉摸不定的動機的探討。
  • 《野性的呼喚》影評:每人一生都在追尋的答案
    《野性的呼喚》的狗狗作為迪士尼在去大眾化之後,首部把片頭改為「二十世紀工作室」的「前大眾電影」,《野性的呼喚》的最大賣點就是其實就跟迪士尼的真人版《獅子王》一樣,以全電腦動畫繪製片中的主角巴克,雖然偶爾能從行動中看出特效的破綻,但比起過去電影都讓受過訓練的狗演員「真狗演出
  • 《野性的呼喚》巴克變身狼王,迎娶白富美,從此走上「狗生」巔峰
    本片狗主角巴克,它原本是條養尊處優的文明犬,它力大無窮,每天有發洩不完的精力,但它不知人間險惡,所以被誘拐到冰天雪地的北方阿拉斯加。絕不能倒下,只能不斷地跑,這是雪橇犬的使命,是它們的工作,憑著超強的適應能力,在不斷的磨練當中,巴克成長成一隻無可匹敵的狗,它會把食物分給同伴,它對同伴和人類依舊充滿善意。
  • 《野性的呼喚》:巴克,你看到的也許只是一隻狗,而我看到了信念
    導讀:從被趕出家門,被販賣到美國北部寒冷偏遠、盛產黃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隻拉雪橇的狗。它沒有家,卻渴望家,更渴望在偌大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電影《野性的呼喚》根據傑克·倫敦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開頭是一隻活潑亂跳的狗狗,它的名字叫巴克。它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隻愛犬,經過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國南部加州一個溫暖的山谷裡。
  • 電影《野性的呼喚》中的巴克真的是一隻狗嗎?
    《野性的呼喚》中的巴克是一隻狗,但也不僅僅只是一隻狗!電影以巴克為引子,反映了現今家庭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的現實問題,同時也給出了解決之法。為什此電影選擇的對象是一隻狗,而不是其他動物呢?二、 誘惑力、好奇心晚上米勒法官讓成年的巴克留在門廊反省,它慣用乞求的手勢希望得到米勒原諒,看得出來巴克不是第一次在門廊過夜。但一個狗販子的出現,改變了巴克今後的人生軌跡,狗販子扮演了社會誘惑力或者社會危險的角色。
  • 《野性的呼喚》跋涉千裡,找到路回家(內含劇透,慎入)
    (圖源網絡)巴克本來是法官家裡的一隻狗,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因為一個意外,被偷狗賊帶到了遙遠的阿拉斯加。作為一隻在溫室裡成長的「中產狗」,巴克第一次碰到雪地是猶豫的,不敢把腳放下去。第一任主人(被拐跑後的)鼓勵巴克踩下去。畢竟他買了它就是需要它來拉送貨物。它要有一隻做雪橇犬的自覺。
  • 野性的呼喚:一部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的狗片
    半夜裡,在法官家不遠處的草地上,它聽到有人在呼喚它的名字,隨後狗販子用食物誘惑巴克,並帶走了它。,他的存在,讓巴克認識了荒野裡的白狼,可以說為巴克最終走向荒野奠定了基礎……這部片子裡的狗,是由cg技術製作而來,這個技術讓片中的狗似乎有了「人性」,我們也因此在狗的眼中看到了許多狗的感情。
  • 這是迪士尼的「老人與狗」,卻不是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
    這一個星期,看了兩部傑克·倫敦作品改編的電影,一部是義大利導演皮耶特羅·馬切羅拍的《馬丁·伊登》,另一部就是今天我要說的《野性的呼喚》。這兩部都是傑克·倫敦的代表作,一部寫一個作家,一部寫一條狗,但主題是一致的,都是傑克·倫敦標誌性的特立獨行的陽剛堅毅形象。
  • 這樣的巴克叫人怎能不愛|《野性的呼喚》
    巴克是條狗,但是它特別通人性。是鎮上長官的狗,但是在家裡卻從來沒有睡過屋子裡。直到有天被人賣到了極北之地,當雪橇犬。在那裡巴克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巴克在這個家庭裡像一個淘氣的孩子一樣,它聽得懂女僕的話,會去叫姑娘們起床。因為巨大的身軀在房子裡上躥下跳總是要帶來震動。睡夢中的主人被驚醒,一臉無奈。廚房裡僕人們早有準備般將食物放進柜子裡。巴克也只能不情願地走開。
  • 適合全年齡觀看的野性覺醒——《野性的呼喚》
    《野性的呼喚》過於著名,十餘次被改編搬上大熒幕,2020年福斯版是最近的一個版本。影片主角是一條名叫巴克的大型犬,在淘金熱背景下,它的五段狗生經歷坎坷曲折,即便時過境遷,依舊能讓人們看到閃光點。巴克的狗生也如那些成功人士起起落落一樣,經歷了大量非同尋常的事情。經歷的越多,它體內最原始的野性也被慢慢喚醒,他也就越能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 從電影《野性的呼喚》巴克的成功逆襲之路,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發?
    《野性的呼喚》影片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倫敦同名小說,影片的主人公巴克,它不是人,而是一隻狗。一隻狗的命運能有多坎坷?而它又是怎麼逆襲的呢?我們一起看看。巴克是米勒法官家的一隻愛犬,一直生活在美國南部加州一個溫暖的山谷裡。它的父親是一隻聖伯納(瑞士雪山的救護犬),它的母親是蘇格蘭牧羊(能和狼戰鬥)。
  • 野性的呼喚:寵物犬被人「騙」到阿拉斯加當拉車狗的電影!
    《野性的呼喚》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最好的小說之一。看到這部由同名文學改編的電影,感覺很有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關於可愛的巴克的電影,夥計們。故事情節:巴克是美國南部一位權威法官的寵物狗。然而,有一天,她被騙去了遙遠、寒冷的阿拉斯加,成為了這一地區一對郵差的拉車狗。
  • 不能再吃狗了?網友在熱搜吵翻了?都該看看這部《野性的呼喚》!
    上周四,#狗為伴侶動物擬禁食#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因為在4月8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目錄》對於狗的說明: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 《野性的呼喚》巴克
    狗狗每個主人都在促進他找到真正的野性。可以說是一部很可以的電影。講述的並不是那種催淚的溫情片。而到後來的結局,也算是一個比較圓滿的。是部值得觀看的電影。巴克有著人一樣的思想,在影片中體現了他真的非常聰明,可以說他的一生經歷了酸甜苦辣。先是吃喝不愁,再是被拐賣,後世變成一隻雪橇犬,但被主人認可信任,後被主人迫不得已的拋棄……再到後來他決心回歸大自然。這隻狗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圓滿的了。
  • 傑克·倫敦:《野性的呼喚》
    倫敦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充滿了對於原始精神的呼喚。反思人類社會,對比自然精神,從中發現人性可以追隨的道路,或曰可以追求的存在精神,是倫敦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在這裡,相對動物精神,亦不妨可以說,對於發達的進化人性,倫敦的態度傾向於消極的認可。這從老淘金客最後的覺醒中也可以得到體現:直到生命歸於衰朽和消亡,人才能真正覺悟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