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調侃佛印是個「鳥人」,佛印僅回一句話,巧妙「反殺」了蘇軾

2021-01-18 清靜一話吧

蘇軾調侃佛印是個「鳥人」,佛印僅回一句話,巧妙「反殺」了蘇軾

蘇東坡作為北宋有名的大文豪,不僅留下的很多千古絕句,,還有他遊歷名山大川的有趣經歷和與友人的趣事。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蘇東坡與佛印這對有趣的組合了。

蘇軾的一生中命途多舛,但是他為人豪邁,廣交好友,朋友眾多。而"英靈的衲子"的佛印禪師就是這樣一位蘇軾影響深遠的人。

佛印禪師俗姓林,在他十九歲時就進了寺廟,佛印禪師專心修習佛法,在佛印禪師二十八歲的時候,佛印禪師就已經有所作為。佛印禪師被他的信徒稱之為"英靈的衲子"。

宋神宗敬仰佛印的道風,賜號"佛印禪師"。

東坡居士與佛印禪師的趣事很多,有次蘇東坡修禪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鬥大的字:「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鬥大的兩個紅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軾與佛印的「嘴炮」對決,屢屢佔不到上風,於是蘇東坡想以「鳥」來調侃佛印這個「僧」,卻沒想到「慘遭反殺」。

「鳥」這個字有一個意思,在中國俚語中頗為不雅。蘇東坡想用此一字開佛印的玩笑。蘇東坡說:古代詩人常將『僧』與『鳥』在詩中相對。潛臺詞就是調侃佛印是個「鳥人」。他舉例說吧:

『時聞啄木鳥,疑是叩門僧。 』還有:『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我佩服古人以『僧』對『鳥』的聰明。佛印說:「這就是我為何以『僧』的身份與汝相對而坐的理由了。」

本來是些逸聞趣事,卻沒想到傳承千年。佛印和蘇軾的對詩,也成了千古名句。

總覽蘇軾的一生,不要說一帆風順了,簡直跌宕起伏,大起大落落落落。但是他卻把貶謫當成人生的經歷。當你沉於生活的困苦中不得解脫時,不妨換個方式去理解,換個態度去面對,以一顆灑脫的心把生活的苟且過成詩歌。

還有更多蘇軾的名句,都在這套《蘇軾詞傳》中,每每品讀蘇軾的詩詞和觀閱他的經歷,都能感覺到,蘇軾從不覺得世界對他有所虧欠,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當我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

系列書中還包含《李清照詞傳》《辛棄疾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6本書僅需79元,便能感受古詩詞的文學力量,既可以提高我們的學問,也可以閱讀給孩子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蘇軾打趣佛印:「大師乃牛屎」,佛印巧用12字回懟,後成千古絕對
    蘇軾打趣佛印:「大師乃牛屎」,佛印巧用12字回,後成千古絕對早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的時候,蘇軾結識了一位好友,便是江南金山寺的高僧佛印,二人經常在一起談禪論道,同時也時常在一起開玩笑,其中有一些含著人生哲理開玩笑的故事流傳下來,也成為了佛門的千古佳話。
  • 蘇軾與好友佛印的故事
    蘇東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啊?」佛印一本正經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來跟你打聽一個字。」「什麼字啊?」「你姓蘇的『蘇』字怎麼寫法?」蘇東坡一聽,眉頭一皺,知道佛印學問好,不會連個「蘇」字也不會寫,一定有名堂,便裝作認真地回答:「喔,「蘇」字嘛,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一個「魚」字,右邊一個 「禾」字。」佛印也假裝糊塗地問:「喔,假如草字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 呢?」蘇東坡說:「那還是念「蘇」啊:」佛印接著說:「那把「魚」擱到草字頭上邊呢?」
  • 蘇軾寫詩炫耀悟性,佛印和尚回他2個字,蘇軾氣得鼻孔冒煙
    佛印比蘇軾年長五歲,兩人初次相識於何時,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他們的關係非一般人能比。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佛印與蘇軾都是才華橫溢之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況且佛印不像普通僧人那般嚴肅,他詼諧幽默的性格,跟蘇軾有聊不完的話題,從詩詞歌賦,到佛經典籍,經常促膝長談。
  • 蘇軾寫給佛印的一首開悟詩,看似上不了臺面,實際大有深意
    蘇軾曾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的直率灑脫,讓他結交到了許多好友,有王公貴族,有平民百姓,也有和尚道士。他的好友中,有個叫「佛印」的和尚,兩人一個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高僧,一個是精通佛理,疏狂豪放的大文豪,常常於幽默詼諧的交談中悟出人生大道理,留下了不少佳話。
  • 佛印調侃蘇小妹:「碧紗帳裡坐佳人。」妹子的回覆讓和尚臉紅!
    佛印調侃蘇小妹:「碧紗帳裡坐佳人。」妹子的回覆讓和尚臉紅!佛印調侃蘇小妹:「碧紗帳裡坐佳人,煙籠芍藥。」妹子的回覆絕了!不僅僅是蘇東坡與佛印二人交手頻頻,甚至連蘇東坡的妹妹也常常加入期間。傳說,蘇東坡有個聰明的妹妹叫蘇小妹,其文採機智,並不輸乃兄蘇軾、蘇轍,民間廣為傳說的「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就家喻戶曉。不僅是對新郎,就是自己的親哥哥,蘇小妹也是得嘴不讓人的。
  •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 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
    故事一: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禪師一起在湖上泛舟,一邊看風景一邊喝酒吃肉,十分快哉。兩人談笑間,蘇東坡突然看到岸邊有一條狗在啃骨頭,於是靈機一動,給佛印禪師出了一個上聯「狗啃河上骨」,這個上聯一語雙關,其實隱含的意思就是「狗啃和尚骨」。
  • 蘇軾進廟找好友,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回4個字,蘇軾瞬間臉紅
    蘇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蘇軾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作為中國北宋時期的文學家,蘇軾的影響力放到今天依然是夠瞧的。蘇軾有一位很好的僧人朋友,法號了元,宋神宗非常欽佩了元的風骨,賜予了了元"佛印禪師"的稱號,在當時能夠獲此稱號是很了不起的事,而佛印禪師也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文豪。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佛印對出下聯,蘇小妹嬌羞溜走
    宋代的蘇軾和蘇小妹也是對聯的高手,二人還經常以對聯互相調侃,蘇軾的朋友佛印也和蘇軾你來我往,流傳出很多對聯的小故事。比如蘇軾與佛印有一天泛舟江上,蘇軾看到河岸邊有一隻狗在啃骨頭,當即說出上聯「狗啃河上骨」,這副對聯是個諧音聯,其中的「河上」和「和尚」同音,這很顯然是調侃佛印,佛印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 佛印對蘇東坡的啞聯,讓人拍案叫絕!真乃眼神會知音.
    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文字要夠300字蘇軾是宋朝的大才子
  • 佛印與蘇小妹的巔峰對決,連蘇軾都只有驚嘆的份,到底說了什麼?
    蘇軾的朋友圈裡名人輩出,有書法家黃庭堅、米芾,有畫家文與可、李公麟,有文學家秦觀、劉貢父……其中故事性和趣味性最強的有兩個,一個是北宋名僧佛印(法號了元),另一個則是傳奇才女蘇小妹。以下,我們就通過幾個有趣故事,認識一下蘇軾身邊的這兩位「角兒」。僧孺初見:蘇軾被貶出京期間,聽聞金山寺有位法號了元的和尚修行很深,名氣很大,便特地前去拜訪。
  • 蘇軾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4個字機智回懟,蘇軾老臉一紅
    蘇軾,又稱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天性灑脫不羈,興趣愛好廣泛,涉獵很多領域。比如就算不喜歡看蘇軾詩詞的人,也都應該知道他發明的東坡肉。因為蘇軾很接地氣,又生性豁達詼諧,為他這性格,還鬧出過不少趣事。
  • 蘇軾去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答4個字,蘇軾趕緊低頭認錯
    佛印和尚法號元,是個神童般的人物,他從小修讀的是儒家經典,三歲就能夠誦讀《論語》,五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背誦三千多首詩,十九歲的時候進入空門修佛,可以稱之當地的大名人,宋神宗聽說後,親上金山寺拜訪佛印和尚,對他的才情讚賞有加,於是親筆寫下「佛印禪師」4個大字賜給他。因為蘇軾和佛印和尚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 「噴飯」一詞,原來出自蘇軾,除此之外,他還有這些段子
    今天,小編集結一些蘇軾寫的小段子供您賞析。蘇軾懷才,調侃弟弟蘇軾一家都是文豪,弟弟蘇轍也是鼎鼎大名的文學家,兄弟二人一起讀書時,與同窗聯句作詩。同窗曾用「庭松如醉」和「夏雨似秋」來題,蘇軾則毫不在意地回到「高吟擁鼻」「無人共吃饅頭」。
  • 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佛印和尚對出下聯
    蘇軾的一生逆境頗多,晚年一度被貶,黃州、惠州、儋州哪裡都有他的身影,但他以自己超然的人格精神化去窘境,用純淨的心去衝擊苦難。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恰巧佛印在附近地區,於是兩人就成了往來密切的摯友。他們平時除了討論學問,探討人生以外,蘇軾最喜歡的就是「挑逗」佛印,兩人也常常因此「拌嘴」。他們之間「拌嘴」的故事作為蘇軾的表妹——蘇小妹簡直是無一不知。就像一日蘇東坡與佛印出城遊玩。
  • 蘇軾妹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巧對下聯,她聽後又氣又羞
    比如說,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還有蘇軾的妹妹蘇小妹。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個故事就與蘇小妹有關。 蘇小妹與蘇軾的關係非常好,兩人是兄妹更似朋友,兄妹兩個經常互相調侃。蘇小妹額頭比較凸出,眼窩比較凹陷。有一天,蘇東坡就調侃蘇小妹,說道:「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 蘇軾在廟前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回4字,成就一千古絕對
    而在諸多古代君子之交裡,最令人羨豔的還是北宋時期的蘇軾和佛印。這也是歷史上難得的和尚和文人做朋友案例,他倆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089年,這一年,蘇軾出任杭州太守,而佛印正巧擔任金山寺的住持。
  • 蘇軾出一上聯:佛印水邊尋蚌吃!和尚對出的下聯太經典
    像北宋的蘇東坡,明朝的解縉,清朝的紀曉嵐,這些個歷史名人,均在對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像紀曉嵐與一太監所對的——「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老太監,生南方,走北地,那個『東西』還在乎?」令人看後啼笑皆非,驚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還有蘇東坡與小和尚的——「禿驢何在?東坡吃草!」,一語雙關的手法,雅俗共賞的妙趣,讓人不禁叫好!
  • 蘇軾寫了首詩給禪師,禪師批:放屁!蘇軾大怒找上門:禿驢何在!
    蘇軾是我們所熟悉的大文豪,他的文章詩詞豪放,他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蘇詞可以說是有著歷史性的貢獻。蘇軾不僅是在文學方面有著重大貢獻,在飲食方面也是給我們留下了一種傳統美食,那就是著名的東坡肉。這也說明了蘇東坡接地氣,與民為善。
  • 張國培||蘇軾故事在明代通俗小說中的流變
    但是,通俗小說將之作為蘇軾寫給章臺柳的書簡,實際是原封不動地使用了原故事中的重要細節。但是章臺柳又不是柳氏,而是一位歌妓:「此妓是西湖上有座酒樓唱的,喚做章臺柳。那女子能文章,好歌唱,每日只是怨恨落在風塵裡。」因此,小說中的這個名字,借用的僅僅是章臺柳的原始內涵。小說中章臺柳回給蘇軾的詩為:「昔日章臺舞細腰,行人任便折枝條。而今已落丹青手,一任風吹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