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羊史記.看新鮮的歷史
一提到東晉官場我們不由自主地就會想起王、謝、郗、庾四大家族在朝堂上的恩恩怨怨。其中王家似乎格外顯眼,畢竟東晉作為一個偏安東南的漢人政權,其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的那句:「王與,共天下。」實在是太過讓人印象深刻。然而此時的王家其實有兩個,一個是開一代權臣先河的王敦、王導兩兄弟所在的琅琊王氏,而另一個則是在後來被稱為「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和在朝堂上叱吒風雲的遠房親戚不同,太原王氏在此時一直有點不溫不火,與朝堂若即若離,而第一個代表太原王氏雄起的傢伙,居然是個暴躁老哥——王述。
#01:
不好意思家裡窮
王述字懷祖,年幼喪父,早早繼承了其父王承的爵位藍田侯。或許大家不懂了,堂堂侯爵,家裡怎麼就能談得上一個「窮」字了?其實,太原王氏源遠流長,不提其祖上周靈王廢太子姬晉的高貴血統,單單提及「秦武成侯王翦」、「漢司徒王允」、「魏司空王凌」、「魏司空王昶」……就已經很讓人震撼了。
但可惜,王承天性愛自由,再加上被西晉八王之亂搞得心態炸裂,在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之後甚至一度辭官歸隱,被晉元帝好說歹說才給扔去丞相府(東晉稱東府)當了一個中郎。
可別看王承這麼無釐頭,但他卻在東晉初年被所有士人推選為「第一名士」。也沒超越什麼人,不過幹趴了一個美男子衛玠和一個大丞相王導罷了。也許是天妒英才,王承僅僅四十六歲就拋下了自己的妻兒撒手人寰。
此時的小王述才15歲,但侍奉母親卻十分盡心,安貧樂道一直到而立之年才為人所知,差點被別人當成傻子,直到他老爹的「手下敗將」兼昔年的老上司兼遠房到不能再遠的親戚丞相王導推薦,他才出仕當了一個小小的中兵屬。
王述在擔任宛陵令時,可勁地收禮物,買買買,結果被州中官員查出收受賄賂一千三百多次。忙著給他擦屁股的王導罵道:「你爸那麼厲害,你擔心什麼?遲早能升上去!這麼個小官,收這麼多賄賂,你想什麼呢?」
王述來一句:「家裡窮,沒見過,現在見識了,以後自然就不會再要了。」
士林中聽說了這件事,大家都覺得王述心胸狹隘,然而在不久之後,王述雖歷任顯官高位卻清廉無雙,所得財物全都分給下屬及親戚,自家的宅院還是多年前的老樣子,驚呆了一片小夥伴。
#02:
敢說話的無情吐槽機
王述曾經擔任王導的下屬,在一次丞相府的座談會上,眾多同僚馬屁拍得震天響,凡是王導說的話,底下一片叫好,樂得王導直捋鬍子。結果輪到王述時,這位來一句:「嚯,您當您是堯呢?還是舜?說什麼都是對的?」
王導不愧是丞相,當即給這位吐槽界大佬點了個贊,還順便轉發了個朋友圈:
王導:「王述這小子好啊!\( ̄▽ ̄)/!」
庾亮回復王導:「哪好啊?(°□°;)」
謝安回復王導:「王公調皮真性情!」
庾亮回復謝安:「╮(╯▽╰)╭ 」
謝萬回復謝安:「(﹁"﹁)」
謝奕回復謝安:「( _ _)ノ|扶牆」
王導回復庾亮:「王述清廉高貴、簡樸剛正,不亞於他父親……就是有點小性子。」
王述的兒子王坦之也是個舉世罕見的英才,與四大家族中郗家的郗超齊名,時人稱之:「盛德絕倫郗嘉賓,江左獨步王文度。」王坦之每次看老爹接任官職時都毫不謙讓,很自然地取了調令就走,覺得有些不妥,於是勸諫道:「您應該跟人客氣客氣,推辭一下再接任。」
結果王述睨了一眼自家兒子,冷哼道:「你是覺得我德不配位麼?」
王坦之冷汗直冒:「不是,只不過客氣一點會被傳為美談。」
結果王述說道:「既然我能勝任這個官職,那還端著個架子幹什麼?都說你這個當兒子的比我這個當老子的強,我看也不過如此麼!哼!」
其人率真可愛如斯,倒也頗受士林歡迎,於是王述的名聲愈發高漲,終於跟另一位大佬撞上了。
#03:
暴躁老哥卻也狂放曠達
雖然份屬同族,但琅琊王氏還是有人很不爽這個狂放的窮親戚,誰呢?書聖——王羲之!王羲之就覺得這傢伙天天吊兒郎當的,哪裡有士林評價的那麼好。於是王羲之一直對王述很有敵意,鄙棄他的為人。
王述剛開始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畢竟他王述又不是人民幣,為啥每個人都要喜歡他,你不鳥我,我也不搭理你。抱著這樣的態度二人得過且過,也還混得下去。
直到王述的母親去世,時任會稽內史的王述拋下官職,為母親操辦喪事。而來接任的正是王羲之,本來作為同僚和遠房親戚,又是繼任者,於情於理王羲之都應該去弔唁王述的母親。但王羲之對此不屑一顧,不僅隻字不提,連路過王述府上時,看到出來迎接的王述卻扭頭就走,把熱情的王述尷尬地扔在一邊,以此來凌辱王述。
自此二人的關係進一步破裂,不久之後王述代替北伐失敗的殷浩任揚州刺史,加封徵虜將軍,都督青徐二州諸軍事,衛將軍、並幽冀平四州大中正(這四個州是僑州不是原來的州郡)。王羲之居然不願居於其下,以會稽是大郡為名向朝廷請求分會稽為越州,然而一時間風頭無兩的王述對王羲之張開了獠牙,授意使者把奏摺給扔了,又四處派人檢索王羲之在會稽處理不當的案件,輕鬆逼得王羲之回家練書法。
王述也是個急性子,有一次在家裡吃雞蛋,玩心大發,拿起一根筷子去插雞蛋,圓滾滾的雞蛋溜到了一旁。暴躁的王述一把撿起盤中的雞蛋給扔了出去,不成想這雞蛋沒碎還在地上轉了好幾圈。
王述怒火中燒,穿起木屐對著還在打轉的雞蛋就是一腳,結果雞蛋卡在了木屐齒的縫隙裡,還是沒踩著。王述眼睛都瞪圓了,喘著粗氣把雞蛋撿起來,一把塞進嘴裡,把雞蛋嚼的稀碎後狠狠地吐在地上!
王羲之聽聞後,拍手大笑:「這等作風,就算是他父親王承來了也不光彩,你王述又算什麼東西。」
王羲之的書法固然瀟灑高雅,但與王述的相處卻顯得狹隘庸俗;王述雖然脾氣暴躁,但對人對事卻都十分大度(當然嚼雞蛋這事不要學啊)。這件事的確很好笑,卻也並沒有王羲之說的那麼不堪入目。
儘管可笑卻也不惹人厭,正如謝安所說「調皮有趣」,晉簡文帝也認為:「(王述)才能雖不是頂尖,於名利也無法做到淡然,但是質樸率真,這足以羞煞許多人了。」
王述或許在性格上有點疏漏,不能稱其為雅士,也不能評價為能臣,卻也能算得上一位「真」人了。
相比起故作清高的雅,王述剖肝瀝膽的真其實更加討人喜歡。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