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多個網絡平臺上流傳一張標題為《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通知》的紅頭文件圖片。據澎湃新聞報導,靈山縣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副局長、《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辦公室主任勞德聯確認,《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的成立是屬實的,現在正處於搜集資料階段。<br/><br/> 據上述通知介紹,該研究是為挖掘靈山歷史文化遺產,豐富靈山歷史文化底蘊,保護和傳承靈山歷史文化。<br/><br/> 搞歷史人物研究沒有問題,依靠名人效應推動當地旅遊發展也沒有問題,關鍵是這個人物是否有研究的價值。就歷史而言,武則天母親楊氏之所以落得下隻言片語,一來是母以女貴,二來是因為其亂倫。《資治通鑑》記載,「敏之貌美,蒸於太原王妃;及居妃喪,釋衰絰,奏妓。」太原王妃就是楊氏其中的一個封號,而賀蘭敏之是楊氏的外孫,一個與自己外孫亂倫的老太婆,不知道有什麼值得研究的,更不清楚靈山縣想通過這個研究達到什麼樣的目的?<br/><br/> 況且楊氏的出身本是一個謎,武則天說其出身於關隴望族,是隋朝宰相楊達之女,可是很多史學家都認為武則天是吹牛造假,楊牡丹不過是楊達家的婢女。不管她是否貴族出身,最終都因為武則天而史書留名,但都不是好名,《舊唐書》、《新唐書》分別這樣記載,「敏之既年少色美,烝於榮國夫人」,「敏之韶秀自喜,烝於榮國」,這裡的榮國夫人、榮國,都是指楊牡丹。<br/><br/> 這樣一個模糊且有倫理瑕疵的人,不知道與靈山有何關係。據了解,楊牡丹是武德六年(623年)經唐高祖李淵親自做媒嫁給武士彠的,再看武士彠往後的仕途,先是揚州、而後利州、最後死在荊州任上,而現在的靈山縣在唐朝也一直屬於欽州。<br/><br/> 其實,靈山縣所謂的研究與此前各地爭搶名人的套路如出一轍,文化研究不過是幌子,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利益訴求才是根本。正如網友所惡搞的,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後,經過一番燒錢,結果是不是「武則天她媽的確在欽州」?如此兒戲的研究與文化毫無關係,不過是一種戲謔罷了,會使以文化為名的各種行動,最後變得很沒有文化。<br/><br/> 對於一個民族的歷史來說,真相究竟在哪裡,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歷史態度,需要迫切思考。一個城市,或者一塊土地,所繼承的,或者說他要展現的,是從歷史名人那裡獲得的精神價值,這才是持久的,能夠對當地民眾產生深遠影響的東西,而不是浮躁地,「掛羊頭賣狗肉」式的所謂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