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裡若帶這些「字」的,都不要給寶寶吃,家長最好別買!

2020-12-20 木蓮媽媽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為什麼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很多人的身體卻不好了?其中尤其以孩子為最。

俗話說「病從口入」,良好的生活條件,讓孩子日常可以享受的飲食營養更全面、更高質的同時,也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肥胖、血糖升高等。

想要減少食物對孩子健康的負面影響,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購買帶有這些「字」的零食。

帶「酥」的零食

帶有「酥」字樣的零食,在製作時,一般會加入大量的黃油等油脂,因此這類食物中會含有高含量(20%-40%)的脂肪、方式脂肪酸、飽和脂肪、糖分。

因這類零食比較符合大多數孩子的口感,所以深受他們的喜愛。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又比較寵愛孩子,所以在逛超市時,會下意識的給孩子購買這類零食。

雖然說孩子喜歡吃這類零食,但是於他們而言,這類零食是不利於他們的健康。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階段,讓孩子吃的健康比迎合他們的口味更重要。

因此,建議家長儘量讓孩子少吃這類的零食,即使孩子再喜歡。如果孩子非要吃,可以限制孩子吃的數量和頻次,滿足一下他們的「口腹之慾」即可。

帶「派」的零食

具體而言,孩子不適合吃帶有「派」字樣的零食,有三種原因:

1)不利於健康

這類食物中含有糖分、香精、脂肪、多種食品添加劑,其中天然食材所佔比較比較低。

這些元素都是不利於孩子健康的,也不會為孩子的成長發育帶來所需的營養價值。

2)熱量高

這類食物中除了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香精等元素之外,其中的水分含量還比較少,因此孩子吃了之後,很容易會因高熱量產生肥胖的問題。

3)影響腸胃營養吸收

如果是腸胃不好的孩子,在吃了這類食物之後,很可能會出現長時間不想吃其他食物的後果,這就會阻礙他們對健康正常的營養的吸收,對他們的成長發育造成影響。

生活中,這類食物是常見的會被家長吞在家裡當做孩子的零食,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需要注意讓孩子少吃這方面的零食,如果可以的話,不妨換一些比較健康的零食代替。

帶「柳」的零食

帶有「柳」字樣的食物包括雞柳、蟹柳、豬柳、魚柳等。因這類零食製作過程相對來說比較繁瑣,家長一般會在外面購買製作好的這類零食給孩子吃。

但是外面賣的這類食物,真的不適合孩子食用。比如外面賣的雞柳,常見的會在上面裹上一層澱粉,孩子吃雞柳的同時,也會攝入大量的澱粉,如果長期吃,不僅對身體不好還會引發肥胖。

再拿蟹柳來說,市面上見到的蟹柳其中有90%不是真正的蟹肉製作而成,而是一種冷凍魚糜的仿生製品。

雖然說裡面含有魚肉的成分,但是同樣也含有澱粉和食品添加劑,孩子吃了之後,營養價值並不高。

不僅僅是雞柳和蟹柳,市面上流通的帶有「柳」字樣的食物,有些是通過人造肉食製作而成,可能會存在亞硝酸鹽、防腐劑超標、存放不當細菌滋生等問題。

孩子食用了之後,很可能會誘發食物中毒、頭痛、噁心、拉肚子、發燒等不適。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儘量讓孩子少吃這類食物。如果孩子想吃,家長可以買一些新鮮的肉質,然後回家自己做,這樣也比較放心。

帶「味」的零食

現在的食物為了迎合大眾不同的口感,會衍生各種各樣的口味。比如飲料、小麵包等會出現不同的水果味。多種口味的食物雖然說口感更好,孩子更喜歡吃,但是裡面含有的成分也更複雜。

比如過量的鹽、躺、食品添加劑等。孩子常吃這類食物,不僅獲取到的營養有限,而且還會因收入過多的糖分和熱量,影響身體健康。

尤其是有些食物中還還有能夠直接引起孩子健康問題的元素,比如有些方便麵的食品中,會通過檸檬酸來提升口感,但是如果孩子常吃,可能會引發自身的低鈣血症。

因此,家長需要明白,通過口味來吸引孩子的食物,儘量讓孩子少吃。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他們不僅需要獲取全面的營養物質,同時他們也需要獲得高質量的營養補充。

上述四類食物中含有不利於孩子健康的成分,並且營養價值有限,「病從口入」,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正常的身體發育,孩子儘量少吃為宜。

相關焦點

  • 不給孩子吃零食?大錯特錯!這些零食越吃越聰明!
    絕大多數孩子他們其實都需要有一些小零食來補充能量。所以世界衛生組織都是建議像一歲後的孩子是一日3-4餐,如果孩子中途需要的話再給1-2次小零食,給孩子持續的能量的供應。只是要注意零食的量不要給得太多了,不要影響到正常的吃飯就行。
  • 零食黑名單發布!這些醫生從不吃的零食,很多人還天天買!
    湖南一位小學生平時很喜歡吃零食,但爸媽管得嚴,導致他平時沒有零錢買零食。這個時候,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表示可以賒帳。就這樣,在短短時間內,小學生肆無忌憚的欠下一百多元零食錢。暑假來了,也到了算帳的時候。孩子沒辦法還掉這些錢,只能回家偷錢,正好被爸爸當場逮到。
  • 寶寶向我要零食吃,可以讓寶寶吃零食嗎?比如餅乾?
    圖片來自網絡  零食可分為三類,原產品零食、初加工零食和深加工零食。在大家以往的思維意識裡,認為深加工的零食才是零食,比如餅乾、糕點、薯片、糖果等等,從農產品先加工成可食用的原料,然後各種原料一起再加工成可以直接食用的各種食品。初加工零食則是只是將農產品簡單加工成可以直接食用的食品,比如牛奶、酸奶、堅果等,而原產品零食就更簡單了,原生態的農產品買回家簡單洗洗就能吃的,比如水果。
  • 零食不是「洪水猛獸」,寶媽注意這些,寶寶零食照樣吃!
    要是說起來寶寶吃零食的問題,一定能聽到很多對零食有超級大敵意的寶媽們的控訴:「寶寶吃了零食就不吃飯」、「看看娃嘴裡的齲齒,都是吃零食吃的」、「零食沒啥營養還發胖」…… 這些寶媽簡直能給零食數落出「101宗罪」,還是三天三夜不帶重樣兒的那種
  • 家長給孩子取名別用這些字,對孩子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有兩個知友都說影響很大,特別是童年。如何給寶寶起個好名字?這事兒確實讓爸爸媽媽們絞盡了腦汁!或許是為了獨特,有的家長專門選用生僻字給寶寶起名,結果就成了這樣——龘靁蘡燚 / 贔曌叕 / 驫翳禤瓛翾你確定這是名字,而不是二維碼成精了嗎?這些字你都會讀嗎?
  • 勸告家長,醫生「黑名單」裡3種零食不要吃了,影響脾肺沒好處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孩子都在家裡不愛出門,在家裡無所事事。每天就是看電視睡大覺,還特別能吃零食。每天都是抱著一堆零食在吃,一天三頓飯都不好好吃。一個寒假都快胖了一圈了,再這麼下去可不行。川川就是這麼一個孩子,平時酷愛零食,每次出門都要纏著家長去買點零食吃。一些速食食品像漢堡炸雞等,都是川川出門必吃的東西。這段時間川川除了不愛吃飯,還有點咳嗽。本來以為就是簡單的小咳嗽,誰知道川川這一咳嗽就是大半個月的時間,一個寒假川川都在吃零食,看來是損傷到了孩子的脾肺,導致孩子老是咳嗽。
  • 4歲半女娃從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醫師:3種食物家長別餵
    老王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的脾胃太虛弱了,尤其是肚子裡有大量的積食,導致孩子經常生病,體質也非常差,而且還不長個兒。在經過醫生的詢問後才知道,老王一直把女兒交給村裡的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孩子的飲食並沒有多麼講究,雖然不給孩子吃零食,但是一些傷害脾胃的食物卻經常吃,怪不得孩子及時身體發育不良,經常感冒發燒。那麼到底是哪些食物呢?各位家長可要注意了。
  • 這些食物別給孩子吃,看似很健康,其實危害很大
    合家團聚,熱鬧騰騰,孩子們也要迎來屬於他們的快樂時光,家裡零食一大堆,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 不過這個時候家長們可要注意了,有些食物給孩子吃多了,可能對她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 這些菜,大人小孩最好都別吃
    這4種「高危菜」大人小孩最好都別吃!除了酒精會危害寶寶健康外,吃醉蟹、醉蝦還有可能導致肺吸蟲進入寶寶肺裡。進而引發寶寶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若不及時幹預則會導致寶寶出現癲癇、失語等神經系統症狀。魚對於大人小孩來說都是好東西,但是千萬不要給寶寶吃生魚片。
  • 這3種母嬰物品父母最好不要買,有的買了會對寶寶有害,可別忽視了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買一些母嬰用品,安撫孩子,但其實,這3種母嬰物品父母最好不要買,有的買了會對寶寶有害,可別忽視了! 因為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家長都會在寶寶想喝的時候及時衝泡,溫奶器一般也用不上。因為奶粉放久了是很容易變質的,超過一個小時,奶粉可能已經被細菌汙染了,寶寶喝下去之後,會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
  • 這些食物裡藏著很多寄生蟲,家長最好一口也不給孩子吃,別大意!
    苗苗看到馬桶裡,居然有一條長長的蟲子,還是活的。苗苗嚇得大哭起來,媽媽也嚇得不輕,趕緊帶著苗苗去了醫院。醫生說這是苗苗體內有寄生蟲,給她開了驅蟲的藥。幸好苗苗體內只是很常見的腸道寄生蟲蛔蟲,吃了藥很快就好了。提到寄生蟲,總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另外有一些食物裡,也會藏有大量的寄生蟲,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 為了寶寶健康 哺乳期媽媽千萬別吃這些!
    ,有時候嘴饞頻頻進食零食……哺乳媽媽嘴巴可千萬要好好管著,哺乳期的飲食習慣對寶寶的健康相當重要!哺乳期媽媽胃口不佳時,會吃一些辛辣食物來開胃,感覺到火氣重的時候,會吃梨子清火,有時候嘴饞不愛吃主食,而頻頻進食蛋糕等零口……媽媽們,哺乳期這樣的飲食習慣對寶寶的健康會產生不良影響,一定要多加留心!
  • 寶寶挑食、不愛吃飯?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每天哄寶寶吃飯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家長滿世界跑著、追著、吼著喂,結果娃不買帳,若嚴厲恐嚇一下,人家哇的一聲哭聲雷動,軟硬不吃能咋辦,氣得家長只能無語嘆氣。娃不好好吃飯、挑食、吃什麼拉什麼、還經常乾嘔,這些情況,很可能是寶寶咀嚼能力沒有鍛鍊好,特別是輔食添加晚,長期吃泥糊狀輔食的寶寶。▶建議一般寶寶6~7個月輔食為泥糊狀,慢慢到8月、9月後就別再老吃糊糊了,應該慢慢嘗試塊狀、條狀、不太軟爛的食物。
  •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呢?只要出現這兩種情況 就需家長幹涉了
    全世界的寶寶都喜歡吃手手,當第一次看到寶寶吃手時,爸爸媽媽那叫一個開心,覺得寶寶又學到了一個新本領。可過個一兩周,甚至一兩天,有些家長就不覺得可愛了,害怕寶寶養成習慣以後戒不掉,看到寶寶吃手就立即阻止。但隔天又有人說寶寶吃手是在探索世界,寶寶越吃越聰明,千萬不要阻止。於是乎,很多家長就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阻止寶寶吃手?什麼時候開始幹涉?
  • 快過年了,這6種食物孩子不能吃,家長要注意了
    合家團聚,熱鬧騰騰,孩子們也要迎來屬於他們的快樂時光,家裡零食一大堆,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不過這個時候家長們可要注意了,有些食物給孩子吃多了,可能對她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讓人沒想到的是,果仁卡在氣管裡導致呼吸不暢,最後去醫院搶救也沒能挽回孩子生命。2、孩子吃蝦哮喘發作一位溫州3歲的孩子,家人本意想著餵蝦子和螃蟹都是好東西,就餵給孩子吃。
  • 家長給孩子「取名」,這4個字最好別用,寓意不好意義也不大
    不少寶爸寶媽都把對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融入到孩子的名字當中,但是你知道嗎?家長給孩子「取名」,這4個字最好別用,寓意不好意義也不大。家長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要注意這4個字最好別用晗晗是左右結構的一個字,左邊是日,右邊是含,不少家長看見日就認為是光明的意思,其實大部分的人對這個字都有一點誤解,這個字代表的是天馬上就要亮了,但是現在孩子還處於黑暗之中
  • Get港版雪印的吃零食小貼士,孩子健康長大,吃嘛嘛香
    控制吃零食的時間給寶寶吃零食的時間是有講究的。如果將吃零食的時間安排在正餐前,寶寶吃過零食後就不會感到飢餓,那麼吃正餐時就沒有食慾了,長此下去,必然會造成機體營養的不平衡,甚至會發生營養不良的現象。三餐時間就不要讓孩子吃零食了,餐前餐後也儘量別給孩子吃,港版雪印建議可以把零食安排在早餐後和午睡後,以免影響正餐攝入。
  • 別再用溼巾給寶寶擦屁股了,家長是省事了,但寶寶卻被害苦了!
    這幾天,寶寶有些拉肚子,小屁股也紅紅的,整天哭鬧。小童想不通,紙尿布用的最好的,不存在過敏或不透氣,每次拉完,都是第一時間擦乾淨,怎麼就紅屁股了呢?後來詢問醫生,才知道問題竟然就是出在溼巾上,由於過度清潔,寶寶的皮膚屏障遭到破壞!婆婆生氣的數落小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都說了不要用,你不聽勸,現在滿意了?」
  • 寶寶零食吃對了嗎?這10大類食品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傷害,要注意!
    導語:零食,可是說是寶寶最喜歡吃的食物了。但是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全靠家長們來給寶寶把關。你給寶寶的零食吃對了嗎?錯誤的零食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案例一:江西九江,3名孩子吃了爺爺買的零食全部食物中毒,其中一名男童不幸喪命。據了解,3名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當天7歲的姐姐帶著兩個弟弟玩累了,就吵著讓爺爺買零食吃。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
    原標題: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這樣調整飲食事半功倍常關注我的家長都知道,幾乎每一期講疾病辨證解析食材後,我都會給出切實可行的食療方,並特別標明適用年齡。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3歲以上寶寶,在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家長會問:為什麼3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這些食療方?3歲以下,食材少放一些、水加多一些可不可以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