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呢?只要出現這兩種情況 就需家長幹涉了

2021-01-18 小脈孕寶

全世界的寶寶都喜歡吃手手,當第一次看到寶寶吃手時,爸爸媽媽那叫一個開心,覺得寶寶又學到了一個新本領。

可過個一兩周,甚至一兩天,有些家長就不覺得可愛了,害怕寶寶養成習慣以後戒不掉,看到寶寶吃手就立即阻止。但隔天又有人說寶寶吃手是在探索世界,寶寶越吃越聰明,千萬不要阻止。

於是乎,很多家長就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阻止寶寶吃手?什麼時候開始幹涉?如何幹涉?

今天小脈就和大家說說寶寶吃手手這件事,從此不再糾結。

寶寶為何如此喜歡吃手?

1.天生自帶癖好

吃手是寶寶生來就會的本能,寶寶天生吸吮反射,這也寶寶為什麼一生下來就會吃奶的原因,吸吮反射是判斷新生兒大腦健康的一個關鍵指數。

有研究表明,有些寶寶甚至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會吃手了,有些媽媽在懷孕八九月去照四維彩超,就可能會看到寶寶吃手的樣子。

2.探索世界的起點

吃手在我們大人看來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真正的舉手之勞。

可對於小寶寶來說,吃手的難度和帶來的感覺新鮮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通道。

從嘗試好幾次手都塞不到嘴裡到能自由自在想吃哪個手指就吃哪個手指,是寶寶手嘴協調能力的提升,而且手指功能也分化了。

也就是說,寶寶先天性的反射行為、動作、以及通過吃手感受到的刺激,都是寶寶學習行為的起點。

3.另有隱情

寶寶可能正處於口欲期,處於口欲期的寶寶拿到任何東西,都會往嘴裡塞。他們會通過嘴巴去感受、認識和探索世界。口欲期常常發生在18個月以內的寶寶。

約在寶寶4個月左右,第一個牙齒會萌出。在牙齒萌出時,寶寶牙齦會癢,甚至會疼。寶寶就會通過吃手來緩解出牙帶來的不適。

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寶寶在自我安撫,自我尋找安全感。在沒有人陪玩時,沒及時餵奶時、寶寶害怕時,寶寶就可能通過吃手來進行自我安撫自我滿足。

2歲了,還吃手,正常嗎?

通常來說,寶寶1周歲之後吃手的頻率會逐漸減少,甚至不吃了。

若兩周歲的寶寶依舊頻繁過度吃手,那麼我們就需要進行幹涉了。

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適當幹涉:

夜裡頻繁吃手,不吃手不睡覺。長時間吃手導致牙齒咬合不齊,形成齙牙,導致發育不良。手指被吃到發白、裂口、老繭、甚至變形,指甲脫離。若寶寶是偶爾吃手,則無需幹涉,隨著寶寶長大,慢慢就戒掉了。若寶寶4歲之後,依然吃手,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正式幹涉了。

3招輕鬆幫寶寶戒掉小習慣

制止2周歲以內寶寶頻繁吃手的最好辦法是:陪伴+轉移注意力。

首先,我們要細心觀察和明確寶寶吃手的原因是什麼,若是因緩解無聊、害怕等心理問題時,爸爸媽媽多陪伴並安撫寶寶。我們要及時解決寶寶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千萬不要簡單粗暴的和寶寶說不要吃手或直接拿掉寶寶的手,這樣可能會讓寶寶覺得吃手會引來關注,更喜歡吃手。

我們要在寶寶不知不覺中轉移寶寶的注意,如和寶寶一起玩耍,讓寶寶手指動起來,這樣寶寶就會沒空吃手了,慢慢之後,寶寶自然就不會吃手了。

對於2~4歲寶寶我們可以使用:講道理+鼓勵法+轉移注意力。

可以結合繪本生動形象的和寶寶說明吃手的壞處,讓寶寶知道吃手不僅不衛生,還會造成肚子痛等問題。

亦或者是採取適當的獎勵措施,但是在實施獎勵之前,也要讓寶寶明白為什麼不能吃手。當寶寶吃手次數和時間都減少時,適當的給寶寶一些獎勵,如買一個心儀的玩具或去遊樂園玩等。

對於2~4歲的寶寶來說,和寶寶一起玩耍或是給一個寶寶感興趣的玩具,寶寶就自然會停止吃手的動作。

4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嘗試著讓寶寶吃點苦頭。

比如在手指上塗點芥末、苦瓜汁等口味重的食物或是用防吃手手套來幫助寶寶一起戒掉。

還有一些寶寶白天不吃,只有在睡覺的時候才吃,而且是不吃手不睡覺的那種。對於這類寶寶,我們可以正確使用安撫奶嘴或是重新找個一起睡覺的睡眠小夥伴,如毛絨玩具、小毛巾等。

剛開始讓寶寶帶著新的安撫物和吮吸手指的行為共同存在,當孩子接受新的睡眠安撫物後就開始逐漸在寶寶入睡時拿出寶寶吮吸的手指。

總之,對於寶寶吃手這件事情,我們要分期對待,2歲以內的寶寶在保證小手衛生的情況下,就讓寶寶盡情的吃吧。

但大寶寶的話我們要及時幹涉,但也不要過於著急,要找到寶寶吃手的原因,對症下藥,給寶寶一點時間。

相關焦點

  • 孩子吃手,爸媽要不要幹涉?別著急動手,有些舉動出現後也來得及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孩子吃手手,仿佛我們都見怪不怪了,因為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在幼兒時期,孩子似乎對自己的手手「情有獨鍾」,很多家長也因此擔心孩子嘴裡很容易進入細菌,進而身體出現疾病,嚴重的時候還需要做手術,但是又阻擋不了孩子吃手手,這使得很多家長為難。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令人「震驚」的育兒故事。
  • 寶寶5歲還在吃手,寶媽瘋狂咆哮都不管用,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
    但是我們也經常看見過了口欲期的寶寶,或者已經十幾歲的孩子還在吃手咬指甲,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過了口欲期孩子還在吃手的原因1. 幼時用嘴探索世界沒有被充分滿足,導致現在仍然需要吃手。2.覺得自己不受爸爸媽媽的關注,只能靠吃手引爸爸媽媽的注意。4. 身體缺乏個某些微量元素,比如鐵、鋅、鈣等。但這種情況一般表現在晚上睡覺喜歡吃手。過了口欲期寶寶還在吃手,會有哪些危害1. 小手長時間在口水裡浸泡,被牙齒咬,很容出現問題,比如脫皮、變形等。
  • 寶寶的「吃手癮」,到了這個年齡就該管了,太早太晚都不好!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很多寶媽都會困惑,說寶寶有愛吃手的毛病,究竟要不要管,都說管的早了會影響寶寶的好奇心和發育,但又害怕管得太晚,寶寶戒不掉吃手的毛病就麻煩了。但凡是都有個時間限制,如果寶寶到了2歲依舊有吃手的毛病,並且很嚴重,家長就該管了。寶寶的「吃手癮」,到了2歲家長就該管了,過度吃手有危害絕大多數的寶寶在一歲半左右就能夠自主戒掉吃手的毛病,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但有的寶寶因為上癮了,會在2歲以後依舊有這樣的毛病,這時候家長就要及時介入了,以免寶寶吃手上癮,影響身體健康和心理髮育。
  • 寶寶吃手入睡成「癮」,要不要戒?家長該怎麼做?
    生活中,很多寶寶都有著和閨蜜女兒一樣的習慣,他們總是習慣性的在入睡前吃手上癮,如果在父母的強制下被迫不吃手,便會發生「鬧覺」遲遲不入睡的現象。這也成為了很多「寶媽」在育兒過程中的困擾所在,但想要徹底解決寶寶睡前吃手這個不良習慣的前提是父母應當先弄清楚寶寶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所在。
  • 有一種癮,叫「寶寶吃手」,專家說不用管,能信嗎?
    、「快4歲還吃手,真的不用管嗎?」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吃手這種習慣時一般會有兩種心態,要麼就是用盡一切方法必須改正過來,否則家裡雞犬不寧;要麼就是佛系管教,專家不是說過了嘛不用管,很正常,順其自然吧。其實,這兩種態度都沒錯。吃手無論是什麼原因但養成習慣之後終究是不對的,所以需要管。
  • 吃手、認生……寶寶出現這些異常情況,其實都是正常的!
    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旦有了寶寶,就會格外謹慎小心。尤其是寶寶出現一些「異常」表現,家長們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健康出現了問題。但是,殊不知很多「不良症狀」都是新生寶寶的「正常反應」。1.吃手4-7個月的寶寶,正處在個體性心理發展的最原始階段,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並通過吮吸、咀嚼、吞咽、啃咬等方式來獲得滿足。寶寶吃手不僅能讓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會更聰明。
  •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手,家長到底要不要幹預呢?專家給出科學的答案
    有老一輩人常說,孩子的手天生就帶蜜,所以小寶寶都喜歡吃手。但也又媽媽認為,孩子吃手並不是什麼好習慣,畢竟小手每天都要接觸各種東西,上面充滿了細菌。那麼究竟,寶寶為什麼會吃手手,家長到底要不要幹預呢?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來看,0~2歲本身就是寶寶感知運動的階段,通過吸吮手指,能提升自身反射、感覺和協調能力,是促進智力發育的一大方式。既然如此,這是否意味著家長不需要幹預呢?
  • 寶寶吃手要不要管?聰明的爸媽這樣做
    媽媽B:醫生醫生,我家5個月了,怎麼最近開始口水流地越來越多而且總吃手,是不是缺什麼微量元素,缺鈣或者鋅啊,要不要補點啥?媽媽C:醫生醫生,我家寶寶兩歲了,最近我發現她喜歡吃手,是不是肚子裡有蟲子,要不要吃點打蟲藥?媽媽D:醫生醫生,你看看我兒子的牙齒好像往外突了?他從小就愛吃手,要不要幹預啊?
  • 寶寶亂扔東西,家長怕管不好?這3種行為是聰明的信號,不用擔心
    相信許多寶媽都類似的煩惱,比如:我家孩子為什麼老喜歡亂扔東西、總喜歡撕家裡的東西、孩子總是吃手,怎麼管也不停、我家孩子晚上總是起夜等等一些列的問題。對於孩子的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總是擔心自家孩子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或者身體不舒服。
  • 寶寶吃手其實有好有壞,強行制止反而不利,7招戒除「吃手癮」
    孩子吃手是天性,不要強行制止,這樣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娃1歲前吃手,不用管對於寶寶來說,其實1歲前吃手家長是不用擔心的,甚至這是好事。寶寶還是胎兒的就開始在子宮裡吮吸手指了,這是一種本能的天性,因此當孩子出生後不用教他都會吮吸母乳。所以說孩子吃手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小寶寶一邊吃手,一邊睜著澄澈的大眼睛看著你,這種模樣特別可愛,萌化人心。除了媽媽的奶,手是寶寶最喜歡吃的了。寶寶把一兩根手指塞在嘴裡,有時候甚至想要吞下整個小拳頭。但當寶寶長到四五歲,還喜歡吃手的話,家長或許就不覺得可愛,反而覺得這是種特別討厭的壞習慣了。1歲內的小寶寶總喜歡吃手,對此,有些媽媽擔心。
  •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若過了這個「時間」還吃手,父母應該管管了
    ,而且經常吃手,對這兩種能力的鍛鍊非常有好處,為後期孩子抓握物品,自主吃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等到出牙期,孩子會出現各種不適,比如牙齦紅腫、發癢、疼痛,非常遭罪,而吃手不僅可以安撫寶寶內心的煩躁,還可以緩解出牙的不適,減少疼痛。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吃手的孩子真的都會越長越醜嗎?
    其實從胎兒8個月時就會出現吸吮反應,這時候寶寶會無意識的開始吃手,這也是寶寶剛出生就會吸母乳的原因。運氣好的媽媽在產檢做B超時,就可以看到哦~2.當然還有些寶寶無聊也會吃手,這就是養成了習慣性動作。寶寶吃手會變醜嗎?有些媽媽聽說寶寶吃手對牙齒發育不好,會變醜。是的。長期「吃手」會影響寶寶牙齒和口腔骨骼的正常發育,但這是要長了牙齒以後哦。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2、感知行為 吃手是寶寶在出生後3-4個月時最重要的感知行為,寶寶在吃手的時候能夠加強觸覺,嗅覺和味覺的刺激,促進神精功能的發展,還能鍛鍊手部的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性,這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
  • 寶寶指甲出現這五種情況,可能寶寶身體出問題了,孕媽要重視
    其實這個情況大部分都是孩子缺乏維生素,挑食,或者大人做的飯菜營養不均衡導致,很多小孩子只吃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蔬菜都不吃,這樣子就很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的 倒刺長出後,千萬別直接用手硬拔,一定要用合適的修剪工具減掉,要特別細心,不要傷到寶寶!
  • 寶寶嘔吐不要馬上餵水,這樣吃可清補氣血
    夏季天氣炎熱,不少寶寶容易發生嘔吐的現象。最常見的,是因為吃錯東西、吃壞肚子導致嘔吐。這是不新鮮、變質的食物刺激到消化系統的應激反應。如果寶寶感染了腸炎,病菌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腸痙攣,也會造成嘔吐。以上兩種,家長還比較好分辨。但有些時候,明明沒有吃壞肚子,卻出現嘔吐的情況,就比較難自行辨證施治了。
  • 孩子愛吃手,家長也著急,3個辦法幫助孩子改掉孩子吃手的毛病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多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新晉寶爸寶媽們針對寶寶發育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一定要留心觀察,正確對待。在寶寶出生1—2周歲的時候會出現愛吃手的習慣。對待寶寶愛吃手,家長們該如何對待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寶寶吃手這點事。
  • 寶寶愛啃手指甲,醫生:父母多長點心,避免出現這兩種結局
    聽老人說愛吃手的孩子更聽話,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吃手指頭,有時候自己吃著手指頭會睡著。這時候家人還會誇獎,這孩子真省心。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如果這一習慣持續保持的話,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不利的。
  • 寶寶為何總喜歡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在作怪,父母得注意了
    其實出現這樣的行為,主要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寶寶還不能完全活動,唯一可以使用的只有嘴巴,而這個時期的寶寶,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對於任何東西,都想去探索一下,這就造成了孩子經常用嘴咬手指的情況,因為手指離寶寶最近。除了這些寶寶還有什麼原因去咬手指呢?1.
  • 寶寶如果出現這4個表現,多半是長牙的「信號」,家長要多留意
    但事實上,每個孩子的發育節奏不同,長牙的時間也就會出現一些差距,那麼寶寶多大才會開始長牙呢? 其實,寶寶如果出現了這4個表現,那麼多半是要長牙的「信號」,家長們可要多留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