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吃手,家長也著急,3個辦法幫助孩子改掉孩子吃手的毛病

2020-12-24 馨芽育兒

新生兒的降生對於家庭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事。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多個時期。

每個時期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

新晉寶爸寶媽們針對寶寶發育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

一定要留心觀察,正確對待。

在寶寶出生1—2周歲的時候會出現愛吃手的習慣。

對待寶寶愛吃手,家長們該如何對待呢。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寶寶吃手這點事。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6—12個月的時候會有吃手的現象。

很多家長就會誤以為是寶寶餓了,但是在給寶寶餵過奶之後,寶寶躺在嬰兒床裡,仍然喜歡吃手。

這時家長們就會很不解,去刻意不讓寶寶吃手,寶寶就會哭鬧不止,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就會顯得手足無措,就接著讓寶寶吃手。

家長們先不要急,這個時候寶寶吃手的現象就喝哭了要吃奶是一樣的屬於正常現象。

1周歲以內的寶寶愛吃手,這在寶寶發育階段內被叫做「口欲期」。

這個時候的寶寶吃手的原因,首先是通過吃手這種行為消除內心不安和緊張的情緒給自己的一種安慰,也是通過吃手這個過程得到滿足感。

其次寶寶在這個時候除了吃奶和睡覺其他的事情都不會,所以吮吸這個動作對寶寶來說是一個習慣性動作。

而且這個時候寶寶吃手也是感知外界,了解外界的一個方法。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強制幹涉不讓寶寶吃手,可能會造成寶寶的哭鬧,會對寶寶的心理髮育造成影響。

長大後很容易自卑和怯生。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吃手是可以鍛鍊感官,嗅覺和味覺刺激,可以增強寶寶的神經功能的發展。而且可以提高寶寶的靈活性和手口協調性。」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對於寶寶吃手的現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1周歲以內寶寶吃手有利於成長,同時很多家長又有了顧慮。

寶寶在後來學會抓東西之後總喜歡把東西放進嘴裡,覺得不衛生。

或者是自從寶寶養成了吃手的習慣以後就一直吃,吃到了兩三歲了甚至四五歲了還是愛吃手。

別急,馨芽在這裡教各位家長3個辦法,正確對待孩子吃手,改正孩子愛吃手的問題

保持良好的環境,讓該吃手的孩子享受吃手帶來的樂趣

看到這個標題有些家長是不是懵了?

剛才還說寶寶吃手是問題,現在吃手怎麼變成樂趣了。

請有這些問題的家長返回上文仔細閱讀,O(∩_∩)O哈哈~

寶寶在適合的年齡吃手,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這個年齡通常就是在寶寶1—2周歲的寶寶。

過了這個年齡的寶寶還在吃手,家長們就要注意了,是時候引導孩子改掉這個習慣了。

言歸正傳,

說到寶寶還在吃手發育的時期,作為應該儘可能細心地的為寶寶打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比如給孩子買一些易抓取,易清洗的玩具,一定要保持家庭的衛生和玩具的衛生。

讓寶寶有條件通過「口欲期」這樣一個用口腔來感知世界的階段可以充分的學習,讓孩子充分體會到吮吸帶了的樂趣,同時還可以增強孩子在「口欲期」的滿足感。

適當引導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這點家長們一定要細心,當寶寶過了1周歲,也就是過了「口欲期」之後。

這個時候寶寶還是愛吃手,就要適當的去引導和改正寶寶的習慣了。

因為在這個時候寶寶的五官和大腦已經具備初步的感知和學習能力,這個時候吃手對於寶寶來說就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家長們可以適當的對寶寶吃手進行一切軟性要求,引導孩子。

或是用一些適合寶寶這個年齡段咀嚼的食物或是物品來代替手,適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這樣孩子吃手的現象就會有所改善。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要告訴寶寶東西不可以隨便放進嘴裡,糾正孩子的問題。

多花時間陪陪孩子

剛才也提到過,口欲期的寶寶吃手是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表現。

過了口欲期,孩子不能吃手了,安全感就要父母來提供。

給寶寶帶來安全感的最好的方式就來源於父母的陪伴和關懷。

所以無論你的工作有多麼的忙,時間有多麼的緊張一定要在陪孩子的方面多付出點時間。

平時多和寶寶做些互動,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掉寶寶吃手的問題。

最後希望每一位寶寶都能有一個開心快樂的成長期。

也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充分體會到作為父母的樂趣。

我是馨芽,

一位育兒界小白

有任何意見或建議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感謝您駐足觀看

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愛吃手的孩子更聰明?真的是這樣!孩子愛吃手的4個原因要了解
    奶奶一看,一把抓住,把孩子的手一直攥在自己手裡。孩子愛吃手,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幾乎每個孩子從三四個月開始都會出現愛吃手的習慣。但是每個孩子吃手持續的時間不太相同。一般來說,大部分孩子的吃手習慣到2歲左右都會自然消失,美國口腔學會給出的邊界時間是4歲,建議在孩子4歲戒除非營養性吸吮。寶寶愛吃手,家長到底要不要幹預呢?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寶寶愛吃手的原因。
  • 孩子吃手,爸媽要不要幹涉?別著急動手,有些舉動出現後也來得及
    最後經過醫生的搶救和治療,孩子逐漸恢復生命體徵,呼吸平穩,病因應該是孩子經常吃手,導致細菌的感染,再加上寶寶抵抗力差,所以才出現剛剛的突發事件。看完這個案例,真叫人揪心。那麼,為何小寶寶總愛吃手,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 孩子吃手、咬指甲的習慣要怎麼戒除?家長用這3步引導,或能根治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小習慣,這些習慣一旦沒有及時改正,就會影響孩子們未來的成長情況。尤其是很多孩子小時候喜歡吃手,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從根源上找到解決辦法。我家孩子5個月的時候,除了吃飯需要用嘴,其他時間他就喜歡把手伸到嘴裡。
  • 孩子4歲又開始吃手了,還越吃越嚴重,家長可以試試這4種辦法
    童童1歲的時候喜歡吃手,後來不吃了。現在4歲了,又開始吃手,而且越吃越嚴重,之前還是睡前吃,後來發展到白天也吃,話也少了,懶得動,一直吃著手指。大拇指都吮吸出泡。老師也反映孩子在學校吃手,甚至連發言、互動交流都少了。老師跟她講道理也沒有用。
  • 孩子經常吃手會影響「顏值」,用這幾個方法,幫娃擺脫吃手
    群裡有一位媽媽說,寶寶3個多月了,最近越來越喜歡吃自己的手,大人上去把手給拿出來,他馬上又會自己將小手塞進嘴裡,而且吃得還津津有味。這位媽媽說小寶寶一有時間就會吃手。家長都會擔心寶寶的小手髒,怕把細菌吃進肚子裡面。總是拿乾淨的小毛巾給孩子擦手又擦嘴的。
  •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孩子愛說謊話,多半是這3點在作祟,學會3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前言:我家孩子經常講假話,我會感覺到很失望。因為經常講假話,不是第一次講假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要幫孩子糾正過來,否則以後他會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到最後可能你得不到一句真話。
  • 孩子喜歡吃手很常見,但卻不能無視,5個原因家長早了解早做應對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有一些壞習慣可能就是從小養成的,那個時候父母們不夠重視,所以在長大之後很難改掉。父母們在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壞的習慣,那麼一定要提前引起重視,也要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因為一些壞的習慣,一旦持續到孩子長大了。那麼這樣的壞習慣很有可能就會給孩子的今後帶來負面影響了。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如果要確定小孩子是否缺鋅的話,最好的方法應該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缺鋅,而且寶媽們也不要盲目給孩子補鋅。3.家長教育方式不當家長看見孩子吃手指時,心裡就很著急,馬上嚴厲斥責,甚至動手打孩子。家長沒有想到,這樣做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和焦慮,甚至與家長產生對抗情緒,毛病就更難改了。
  • 孩子老吃手是怎麼回事?該阻止孩子吃手嗎?
    經常收到寶媽關於孩子吃手的留言,比如:一嘉老師,您好,我家女兒 3 歲半,總是吃手,我們帶去醫院也檢查了,也不缺微量元素什麼的,您看是不是她比較焦慮啊,我有注意觀察,看是不是一個人的時候或者著急的時候才會吃。但是我發現我女兒吃手是隨機的,我也給她講了《我們的身體》這樣的書,告訴他手上有看不見的細菌,您說為什麼啊?
  • 孩子愛吃手,咬指甲,父母了解背後的原因,從這3方面糾正
    只要您將奶瓶放在孩子嘴裡,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真的吸吮起來。正因為這樣,孩子到了2-3個月時,只要他們的手指碰到嘴巴就會很自然地吸吮起來。這是他們動作發展到更高階段的標誌,為以後學會用手拿東西放到嘴裡吃而做的準備。
  • 寶寶吃手的習慣是自己改掉好還是家長幹預好
    在寶寶6個月大時,英子發現寶寶經常吸允她自己的大拇指入睡。英子立即購買了安撫奶嘴,但她家寶寶並不喜歡安撫奶嘴,依然對吸允自己的小手很感興趣。因為沒有育兒經驗,英子在一些資料中查看、包括與家人一起討論,最終覺得小寶寶吃手是短時期的行為,隨著她逐漸長大就會自行改掉,因此沒有繼續阻止。
  • 為什麼寶寶愛「吃手」,不單單是餓了,還有這3種原因
    唯一讓小麗苦惱的就是孩子老是有一個壞習慣,喜歡把手放進嘴巴裡,即便她不斷地把孩子的手拿出來,孩子還是能接著放進去。寶寶常常因此把自己的手搞得都是口水,既無奈,又擔心孩子因為手上的細菌吃進去而生病。實在是管不住了,小麗不得不請教有經驗的帶娃人士,了解孩子吃手的原因。一、為什麼寶寶愛吃手?
  • 小時候喜歡「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難逃這3種下場,家長快糾正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尤其是在小時候養成的長大很難改掉」所以都說家長要從小就更加關注孩子們的一些行為舉止,發現任何壞習慣最好及時糾正,不過因為每個家長心中的「壞習慣」都不一樣。
  • 王一博啃手被偷拍:孩子愛「啃手」,家長該阻止嗎?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啃手」行為其實有不同成因,父母只有清楚孩子的成長法則,才能幫助孩子及時糾正行為。1 歲內,寶寶咬手指是因為處於口腔敏感期,手口配合更精準、自如,口腔探索欲更強,啃手指或玩具更頻繁。3歲以後,如果孩子仍經常啃手,是孩子在心理上尋求嬰兒時期安全感的表現,心理學將其認作為「倒退」現象;家長就要及時幹預了。而且孩子在3歲的時候,牙齒基本已經長齊,高頻率的吃手會造成牙齒突出、咬合問題,還可能影響到孩子上下頜骨、臉部形態。
  • 孩子愛吃手?多半「口腔敏感期」作祟,適當添加輔食助力寶寶成長
    閨蜜給我打電話說最近她特別苦惱,她家5個月的寶寶總是把小手放在嘴巴裡吃個不停,有時剛給孩子穿上一件新衣服,結果口水流的到處都是。而且閨蜜還認為孩子吃手特別不衛生,上面的細菌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我趕緊打斷閨蜜的話語並對她說:娃愛吃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而有可能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 孩子吃手好處多,但在這兩個年齡還再吃,家長該幹預了
    文|淘媽前幾天在群裡聽一位媽媽說她的朋友為了不讓7個月的孩子吃手,竟然在孩子的手上抹辣椒水。結果就是孩子在吃了一次辣椒水之後嚎啕大哭,從那以後真的就不再吃手了。這位朋友還很有成就感,覺得這招真的太好使了,一下就治了孩子愛吃手的「毛病」。聽完這件事,淘媽真的很心疼這個孩子,不光是因為吃了辣椒水,更是因為這位媽媽的無知與愚昧。有很多媽媽看到孩子吃手就會覺得是「不衛生」、「習慣不好」,然後變著法的讓孩子戒掉吃手的習慣。那孩子吃手到底該不該管呢?每位家長都應該心中有數。孩子為什麼都喜歡吃手?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著急糾正,或許對孩子成長有利
    有些在家長眼裡是「壞習慣」的習慣,其實是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的,因此,如果家裡孩子出現這3種壞習慣,家長不要阻止,或許是對孩子成長有利的。當孩子出現以上3種壞習慣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讓孩子改正,也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一些看起來是「壞習慣」的習慣,不一定是不好的,這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方式和發展自身的方法。希望家長可以理解寶寶們,他們正在「壞習慣」中變聰明、變優秀。
  • 寶寶吃手代表聰明?但這個階段還不停止,反而會影響孩子智商
    阿麗的寶寶今年已經快六歲了,即將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孩子卻還喜歡把手放進嘴裡。阿麗說小時候的孩子都愛吃手,所以自己也沒有制止,但是現在孩子這麼大了,還是沒改掉這個習慣,平時還被其他的小朋友嘲笑,孩子心裡也不舒服,可就是不自覺的把手放進嘴裡。
  • 孩子手受傷,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成長過程中活動量逐漸增大,探索周圍世界過程中難免伴隨一些意外情況出現,近期有多例手外傷患兒就診於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科。現總結一些手外傷出現後家長們該怎麼辦,以及需要了解的事情,儘快就診,避免耽誤孩子病情。 1.手外傷主要有哪些情況?
  • 孩子有咬指甲癖怎麼辦?幫助孩子「戒」掉啃手指的辦法來了
    由於經常啃指甲,以至於王一博的粉絲一看到"每個指甲縫內會有4.5到5萬個細菌"的話題,就忍不住想要@他。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家長發現自家娃有啃指甲、吃手指的習慣,無論父母千叮嚀萬囑咐,還是塗抹苦膽水、辣椒水,好像也沒辦法將孩子從那沉迷的狀態中拉回來。那麼,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啃指甲、吃手指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