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又開始吃手了,還越吃越嚴重,家長可以試試這4種辦法

2020-12-23 給閨女暖腳丫的靚爸爸

童童1歲的時候喜歡吃手,後來不吃了。

現在4歲了,又開始吃手,而且越吃越嚴重,之前還是睡前吃,後來發展到白天也吃,話也少了,懶得動,一直吃著手指。

大拇指都吮吸出泡。老師也反映孩子在學校吃手,甚至連發言、互動交流都少了。

老師跟她講道理也沒有用。吃手的壞處也不用多講,牙齒變形、手指畸形、影響社交等等。

全家人都為此事很煩惱,孩子怎麼又吃上手了呢?也曾採用過各種方式都不見效。

童童幼兒園的同學也有好幾個喜歡吃手的,其中有個小朋友吃得很厲害,但是小學以後就不怎麼吃了。

還有個小朋友不但喜歡吃手,還會把手上的皮和指甲啃掉。去醫院看了好多次,但孩子就是改不了。

在醫院檢查排除了孩子缺乏微量元素的可能性後,那個家長仔細回想,判斷主要還是源自孩子的心理問題。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吃手

小孩子吮手指、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現象。

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行為最初源於孩子口唇敏感期。

處於口唇敏感期的孩子,會自然地產生吸吮動作,如吸吮手指頭。

孩子吸吮手指的現象一般在兩三歲會消失。

但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比如,寂寞無聊或者缺少安全感緊張、有壓力,

那他還是有可能下意識地吸吮手指,再大些就咬指甲。

因而,孩子愛咬指甲這一行為,反映的是其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不良情緒,

原因可能是父母對孩子關注不夠,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

此外,孩子愛咬指甲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受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的影響

小孩子心理都比較脆弱,但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孩子犯錯後,總是嚴厲批評或訓斥。

比如,孩子咬手指甲,很多父母發現後,都會大聲批評、訓斥:「你這孩子怎麼咬手指甲,髒死了,這是壞習慣,你馬上給我改!」

然而,父母這樣做,只能讓孩子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二、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排解負面情緒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父母早出晚歸,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孩子。

儘管有些父母給孩子買了許多好吃好玩的,但孩子有時依然感覺到無聊。

於是,有些孩子就通過咬手指頭的方式來排解負面情緒甚至樂此不疲。

三、微量元素缺乏。

因而,孩子愛咬指甲時,不妨去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査,看是否缺少某種微量元素

孩子吃手問題,家長可以這樣辦

孩子愛啃手指是一種有礙身心健康的行為,

在6~14歲兒童中的發生比例大約為44%,容易引起兒童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等。

如果孩子長大後還有這種不良習慣,就會影響其學習與工作。

所以,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愛咬手指甲時,要採用正確的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來幫助孩子加以改正

一、關愛孩子

讓他體驗到更多的快樂父母發現孩子咬手指甲時,

不應立刻斥責孩子,更不能簡單用討厭、生氣等態度來對待孩子咬指甲的行為,

而應先了解其心理狀況,看看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如果孩子遇到了煩心事,或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

消除孩子緊張、不安的情緒。父母每天要抽出點兒時間,多陪孩子玩耍,

儘量不讓孩子感到無聊、寂寞。

周末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或有孩子的朋友家做客,多讓孩子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

充實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體會到更多的愛與快樂

二、巧用「期望效應」

父母即使感覺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已難以改正,也不要著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地「一禁了之」。

要知道孩子有逆反心理,你不讓做什麼,他往往會偏做什麼。

最好的方法是借用「期望效應」,溫和地引導孩子認識咬指甲的壞處,

鼓勵孩子堅持改正,幫助孩子樹立「我一定能改掉」的信心和目標

認真的和孩子聊一聊吃手的問題,陪孩子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看一看吃手的壞處和危險,

用期望和肯定的話語告訴孩子,媽媽爸爸不希望你吃手,

用這些正面期望的話語,讓孩子明白,吃手是不被大家喜歡的。

三、用「轉移法」引開孩子注意力

發現孩子咬指甲時,很多父母會一掌把孩子的手從其嘴邊打開,或是厲聲訓斥。

殊不知家長的這一行為反而會更加加重孩子的緊張和不安。

此時,採用「轉移法」,引開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更有效

比如,孩子吃手時,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玩積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四、對抗反應法

當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不良習慣時,父母不妨試一下對抗反應法。

比如,發現孩子愛咬指甲時,就讓他用手握緊鉛筆1~3分鐘或攥緊拳頭、蘋果等。

這樣做可以有效緩解孩子啃指甲的欲望

作者簡介:靚爸,大寶已經5歲,二寶正在孕育,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就職於北京知名外企,喜歡孩子、家庭、生活,給寶寶做好暖腳丫的同時,還能帶他們看看詩和遠方,對親子關係、孩子專注力培養,品格培養有自己的視角和方法。歡迎關注@給閨女暖腳丫的靚爸爸,一起實踐我們科學育兒路。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吃手的孩子真的都會越長越醜嗎?
    運氣好的媽媽在產檢做B超時,就可以看到哦~2. 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哦4~7個月寶寶,開始會用手和嘴來探索外面的世界,吃手不僅可以讓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得到鍛鍊,也通過口腔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吃手的寶寶真的更聰明哦。3.
  • 孩子為啥越長大越醜?4個常見行為成為關鍵因素,家長要清楚
    孩子小的時候五官其實都沒有完全形成,但遺傳並不能完全決定孩子的顏值,經過專家研究表明,有的孩子會因為生活習慣不好,導致相貌變得越來越醜,如果家長讓孩子避免這4個行為,就很有可能讓孩子從小美到大。這4個常見行為成為孩子變醜的關鍵因素,家長一定要清楚*孩子用嘴巴呼吸,睡覺張嘴正常大家都是用鼻子進行呼吸的,但有的寶寶卻是用嘴進行呼吸,在呼吸的過程中,孩子的面容就有可能會發生改變。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4種食物原來是咳嗽的「禍根」,餓著也不能給了,越吃咳越厲害
    小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飯,也是孩子身體營養最大的來源。這也是很多家長為什麼老是讓孩子吃吃吃的原因。不吃飯不但會餓,還耽誤孩子身體發育啊。不過讓孩子吃東西千萬不能盲目吃,有些食物吃錯了對小孩子的身體有損傷,而且後果很嚴重的。比如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識,蜂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白蘿蔔胡蘿蔔也不能一塊吃,這樣會讓小孩子出現腹瀉拉肚子的情況。現在小孩子不好出門,而且天氣比較乾燥,稍不注意孩子就開始咳嗽了,這樣對孩子的身體並不好。
  • 建議:多吃這4種美食,提高記憶力,讓你的小孩越吃越聰明
    尤其是對小孩,簡直就是從小抓起,不僅要健康還得聰明。說起聰明,大家腦海中是不是就浮現除了吃魚肉呢,答案是對的,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都能很好的促進腦力的發展,提高你的記憶力。但是除了魚肉還是有很多能夠促進孩子腦力發展的食物哦。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比喊破喉嚨管用多了
    每個家長都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犯愁,特別是到了青少年時期,這些叛逆的孩子讓很多家長又急又氣。01孩子越管越叛逆?與其喊破喉嚨,家長不妨嘗試"魚缸法則"小恩是朱女士的兒子,也是家裡的獨生子。母子間的隔閡越來越嚴重,朱女士不止一次跟好友抱怨"這孩子真是越管越叛逆"。其實與其像朱女士這樣喊破喉嚨,家長們不如尋找一些其他的教育方式,換個角度去引導孩子,比如可以試試"魚缸法則"。02什麼是"魚缸法則"?
  • 減肥的人,如果不想越吃越胖,這4種水果要少吃一些
    要想減肥成功,必定第一步就是要開始少吃。少攝入脂肪多吃水果這句話相信減肥人士們早都聽膩了,其實你知道嗎?多吃水果能減肥其實是誤區,因為有些水果含有的高果糖,會讓你越吃越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幾種吃了比吃肥肉還更容易胖的水果。
  • 孩子牙齒有這4種情況,家長要儘早帶他看牙醫,耽誤越久危害大
    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近幾年兒童患牙齒疾病的概率逐漸升高,這也給不少家長敲了警鐘。要知道,孩子的牙齒還在發育階段,很脆弱,再加上他們一些不良習慣,比如愛吃甜食、愛舔嘴巴等,都會對牙齒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家長要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習慣。而且,當孩子牙齒出現這4種情況時,家長可要儘早帶他看牙醫了,耽誤越久越容易影響身心健康!
  • 3歲寶寶不吃飯,奶奶一句話讓他乖乖吃飯,結果越吃越挑食
    同事小玲有個3歲的兒子,最近不知怎麼了,變得越來越挑食。每次一到吃飯的時候,兒子總是沒吃幾口就飽了,兩口子真是既焦慮又擔心。奶奶就聽到了孫子的變化,親自上門監督吃飯。一開始,孩子和之前一樣沒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奶奶走過去和他說了句悄悄話,就見他拿起碗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管用
    當這些問題擺在家長面前時,他們也會感到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和自己滿意。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叛逆,對他們的管教就越嚴厲,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教,誰的話也不聽。最近,我朋友那位3歲的「小祖宗」經常在家裡發脾氣。吃飯的時候,怎麼勸都不吃,玩的時候,喜歡把玩具撒在地上,也不管是否會傷到腳,家長一旦說他,就會開始哭鬧不止。帶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又總是喜歡欺負別人,一刻也閒不下來,像個「破壞者」。
  • 吃膩了普通的麵包,試試做這個大米的,宣軟卻又有嚼勁,越吃越香
    吃膩了普通的麵包,試試做這個大米的,宣軟卻又有嚼勁,越吃越香!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主要的內容是說有幾種食物,小孩子長期地吃會有危害,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不無道理,其中有一種食物就是甜食。孩子們都喜歡吃甜食,比如外賣的奶油蛋糕,點心,各種糖果等等,都是含有高糖分的稅務,裡面還有很多的添加劑和色素,讓孩子經常吃會影響身體的發育,還加重脾胃的消化,也會導致消化龔恩失調,最後的結果就是發育不良。所以,小孩子對甜品一定要控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少買外面的那些東西,試試自己做,能掌握味道口感,一樣的好吃還營養。
  • 家裡越窮,家長越愛給孩子吃這3碗飯,果然,老了受罪是有原因的
    反而是很多貧困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子女更加的忤逆不孝,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其實,歸根結底,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錯。越窮的家長,總是越喜歡讓孩子吃這「3碗飯」,將來養出不孝子是很正常的事,家長自己老了受罪是肯定的,怨不得旁人。
  • 食物要趁熱吃?分享4種「越冷越好吃」的美味,你吃過哪幾種?
    俗話說:一熱賽九鮮,我們一直認為:食物就應該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但是有的食物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味道上不走尋常路,越冷越好吃。 當然這個「冷」也是有限度的,不能低到零下幾十度,那樣誰也咬不動。雷哥簡單分享4種常見的越冷越好吃的食物,看看是否也有你所喜歡的。
  • 孩子愛吃手,家長也著急,3個辦法幫助孩子改掉孩子吃手的毛病
    家長們先不要急,這個時候寶寶吃手的現象就喝哭了要吃奶是一樣的屬於正常現象。1周歲以內的寶寶愛吃手,這在寶寶發育階段內被叫做「口欲期」。兒童心理學家表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吃手是可以鍛鍊感官,嗅覺和味覺刺激,可以增強寶寶的神經功能的發展。而且可以提高寶寶的靈活性和手口協調性。」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對於寶寶吃手的現象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 做人還是「軟」一些好,身體這4個地方越硬越危險!
    少做這4件事,最能保護關節:1、少久坐、久站久坐、久站對關節不利,應該隔一段時間就起來走動一下,或者更換姿勢。休息時間可以多按摩膝、手指關節,幫助促進關節的血液循環。4、少吃控制食量,維持體重也是保護關節的最直接辦法。體重增加,下肢關節承重的壓力隨之增加,引起體位、步態變化,發生膝內翻或膝外翻,即「O」形腿或「X」形腿。肩頸酸痛、僵硬——愛久坐、常低頭不良的坐姿最容易「毀」肩頸,即我們的頸椎。
  • 吃早餐有訣竅,吃這3種早餐越吃越胖,減肥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中國人比較講究吃早餐,有些早餐做得相當美味,不過油分也是超級高,很多人還非常喜歡吃,長期吃容易長胖對身體也不好。吃早餐有訣竅,吃這3種早餐越吃越胖,減肥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排名第一的就是蛋炒飯,蛋炒飯相當的吸油,雖然好吃,油膩還難消化。
  • 不給孩子吃零食?大錯特錯!這些零食越吃越聰明!
    絕大多數孩子他們其實都需要有一些小零食來補充能量。所以世界衛生組織都是建議像一歲後的孩子是一日3-4餐,如果孩子中途需要的話再給1-2次小零食,給孩子持續的能量的供應。只是要注意零食的量不要給得太多了,不要影響到正常的吃飯就行。
  • 這4種主食的熱量比肉還高,越吃越胖
    當看到美食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想吃,尤其是現在這樣的冬天,嘴巴可饞得很,老會想著吃東西,當然,很多人都知道,那些熱量高的東西要少吃,像大家都一致的認為肉是最不能碰的,覺得吃肉就一定會狂長肉,只要不吃肉就好了,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像以下這4種主食,熱量比肉還高,不注意的話,只會越吃越胖。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小寶寶一邊吃手,一邊睜著澄澈的大眼睛看著你,這種模樣特別可愛,萌化人心。除了媽媽的奶,手是寶寶最喜歡吃的了。寶寶把一兩根手指塞在嘴裡,有時候甚至想要吞下整個小拳頭。但當寶寶長到四五歲,還喜歡吃手的話,家長或許就不覺得可愛,反而覺得這是種特別討厭的壞習慣了。1歲內的小寶寶總喜歡吃手,對此,有些媽媽擔心。
  • 深圳「最獨特」的4種美食,圖一回味無窮,圖四外地人越吃越惦記
    深圳是很多人都想起的城市,在很多人心中深圳的發展速度也是特別快速,讓去的人都感受到城市是不斷的在發現,更好的就是大家對深圳的喜歡也是特別多,多數人都想在深圳定居,只是每一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但是,值得大家開心的就是深圳的美食是特別多,能讓大家感受到許多不一樣,很多人或許到了深圳也沒有了解到美食,的有些想去深圳旅行人似乎也想讓大家感受到很多不一樣,而深圳「最獨特」的4種美食,圖一回味無窮,圖四外地人越吃越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