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吃手?多半「口腔敏感期」作祟,適當添加輔食助力寶寶成長

2020-12-20 薔薇媽媽育兒記

閨蜜給我打電話說最近她特別苦惱,她家5個月的寶寶總是把小手放在嘴巴裡吃個不停,有時剛給孩子穿上一件新衣服,結果口水流的到處都是。

而且閨蜜還認為孩子吃手特別不衛生,上面的細菌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我趕緊打斷閨蜜的話語並對她說:娃愛吃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而有可能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閨蜜是位新手寶媽,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對於我說的話有點似懂非懂,於是我就給閨蜜詳細的講解了一番。

01何為口腔敏感期?

剛出生的寶寶其實對於一些新生事物還不太了解,而且他們不能用語言和父母交流,所以只能通過口腔部位的觸碰來感知陌生的世界。

尤其是當生長到兩個月左右的時候,這種技能會逐漸加強,當然生長到4個月或者5個月的時候,則會進入到另一個時期,那就是口欲期。

而且此階段又被稱作為口腔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有了更大膽的行為和舉動,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動作也會讓父母特別吃驚。

02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1、 吃手又吃腳

當寶寶進入口腔敏感期,首先父母會發現他們總是吸允自己的小手,就像上面我所講的閨蜜一樣,她家寶寶就是把小手當成了美味的食物,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塞到嘴巴裡吸允不停。

而且有的寶寶還會搬起自己的小腳啃個不停,這其實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表現,父母不用過度著急。

2、 口水流不停

進入到口腔敏感期,寶寶還有可能會不停的流口水,其實,此階段嬰兒的吞咽能力還沒有發育到最佳時期,而啃咬東西的過程中,口腔內會分泌大量的唾液,因此才會不停的從嘴巴裡面流出來。

這時父母就有可能會崩潰,因為剛給孩子穿上的新衣服又溼了一大片,而且流口水的過程中寶寶的下巴以及脖子處還有可能會產生溼疹現象。

3、 喜歡去咬人

也有一些寶寶在口腔敏感期的時候會喜歡去咬人,尤其是媽媽在給其餵母乳的時候還會被咬的疼痛難忍,其實這是口腔敏感期孩子的正常表現,當然也代表寶寶進入到乳牙即將萌發的階段。

對於寶寶口腔敏感期的吃手和吃腳現象,很多父母都會予以制止,認為這樣有細菌不衛生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但過度的幹預很可能不利於寶寶的生長。

例如:限制寶寶手指靈活性的發展,剝奪孩子鍛鍊手眼協調能力的機會,最後影響到孩子的神經方面發育。

所以寶寶的吃手吃腳並不一定就是壞的事情,家長應該正確對待,可以適當的添加輔食,以此來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03月齡不同,輔食添加也不一樣

1、6個月

基本上所有的寶寶在生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父母都會為其添加輔食,只不過在這個最初添加的階段,選擇輔食的時候父母要注意,最好是強化鐵的營養米粉。

因為此時的寶寶腸胃還比較柔弱,對於其他輔食,他們不能很好的去消化和吸收,而米粉不管是從營養方面還是性狀方面更利於寶寶的生長。

但添加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要循序漸進慢慢來,不可一次過多,最好觀察寶寶大便7天之後再逐量添加。

2、7~9個月

當寶寶生長到7個月左右的時候,已經逐漸適應米粉這種輔食了,此時為了幫助寶寶更好地度過口腔敏感期,那麼就要把其他輔食利用起來。

可以給寶寶買一些條狀物的磨牙棒,這樣不但能夠促進乳牙的萌出,還能減少口欲期給寶寶帶來的不適感,但不管是添加哪種輔食都要遵循以上那個原則,循序漸進慢慢來。

3、10~12個月

10個月的寶寶消化能力在逐漸增強,而且隨著身體的不斷長大,他們對於營養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從此階段開始寶寶的輔食品種要多樣化,可以是軟軟的麵條,也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營養豐富的肉泥。

當然,輔食添加的過程中也要遵循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再過渡到固體輔食,這樣一步一步慢慢添加,最後讓孩子的腸胃徹底能夠接受輔食。

口欲期對寶寶來說是一個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時期,而且這也代表著寶寶在不斷長大,所以當他們吃手吃腳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度的去幹預,而是應該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應對,這樣才能讓小寶寶健健康康的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可以說,吃手,啃腳,咬人,都是寶寶「口腔敏感期」的常見表現。一旦出現,千萬別著急幹預,多了解一些口腔敏感期的知識和護理方法,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同時,即可能的滿足寶寶的需求才行。口腔敏感期是寶寶智力發育的表現,別過度幹預蒙特梭利曾經指出,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假如家長不能提供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充分享受食物,得到口欲的滿足,那麼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都會延長。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閨蜜的寶寶已經滿4個月,每次給她打電話,她總是一種"發現新大陸"的口氣和我講她家寶寶成長中的趣事。但最近一次她卻開始訴苦,甚至說寶寶是個小"邋遢",不但吃手吃的津津有味,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搬起自己的腳丫子吃個不停。
  • 寶寶不愛吃輔食,或許是輔食添加過晚,錯過了味覺敏感期
    原來,輔食添加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添加的太早,寶寶的脾胃扛不住,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添加太晚,很可能會錯過寶寶的味覺敏感期,影響寶寶對輔食的接受度。輔食添加時間要注意,別錯過味覺敏感期味覺敏感期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利婭·蒙臺梭利博士提出來的,指的是:寶寶通過味道來認識這個世界,並且構造和發育自己的心理和大腦的。
  • 親親我的寶貝—掌握輔食添加4個技巧,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出生後,母乳是營養最全面、最安全、最經濟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母乳餵養6個月,這期間不需要添加母乳外的其他任何食品,孩子6個月以後,雖然母乳仍是寶寶的主要食物,是良好的膳食來源,可此時單靠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需要逐漸為嬰兒補充母乳以外的食物,俗稱輔食,來補充多種營養。
  • 吃手、咬人怎麼破?聊聊口腔敏感期
    當寶寶順利度過了一個敏感期時,他就走過了一個發展的臺階。因為小Jo正處於多個敏感期的交匯點,最近又複習了很多敏感期的知識,集中幾期跟大家分享我的讀書心得吧。今天先說說微信後臺提問比較多的,愛吃手、吃奶時咬媽媽、什麼都往嘴裡放、咬人……也就是口腔的敏感期。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這時見表妹趕緊將寶寶的手從嘴裡拿掉。 寶寶好像和媽媽唱對角戲一樣,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又將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孩子還發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響聲。 這時表妹生氣了,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就愛吃手,這樣多不衛生,快把手放下來,你再吃手,我打你。」一邊又迫不及待地將寶寶的手從他的嘴裡拿出來。
  • 寶寶出牙期很痛苦,多半是輔食營養「掉隊」,如何幫娃度過出牙期
    一般娃會先長出下面的兩顆乳牙後,上面的牙齒才會一點點萌出~有些娃的發育晚一些,10個月了,甚至1歲都還沒長出第一顆小牙牙,但父母無需太過擔心,可能與遺傳有關,記得適當添加輔食,從而促進牙床的發育。 口腔衛生要注意乳牙雖然會被換掉,但並不代表就不給孩子刷牙了哦!當娃萌出第一顆小牙牙時,就要開始刷牙啦~寶寶還太小的時候,可以喝水漱口,大一些了(長牙後)以後就可以用手指纏紗布進行清潔牙齒和牙齦。
  • 千萬不要錯過孩子生命成長的敏感期,它真的很重要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抓住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那麼孩子的未來就會很辛苦。可有多少父母知道,嬰兒剛出生時喜歡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彩球?他為什麼愛吃手,還對非常細小的東西感興趣?他為什麼不斷扔掉手裡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還會再扔掉?
  • 寶寶添加輔食後不愛喝奶?應避開2個誤區
    導語:一周歲以下的嬰兒,以奶為主要食物,仍然要滿足每天最基本的奶量需求,再安排不同的輔食增加營養。如果出現了添加輔食後寶寶每天只喝一點奶或者不喝奶的現象,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了,多半是添加輔食過程中出現了這兩個問題。
  • 7個月寶寶一周輔食,每天不重樣,寶寶特愛吃,一點不浪費
    當寶寶到第7個月時,已經可以添加很多輔食了,這時候純母乳或奶粉早已不能滿足寶寶身體需求,為了寶寶健康發育,媽媽要在輔食上下點功夫。>一般在寶寶4-6個月開始加輔食,有些媽媽本來給孩子就加的晚,看到別人家孩子可以吃很多食物了,以為自己家孩子同月齡也給吃,這樣很容易導致寶寶消化不良。
  • 五個月嬰兒「腎結石」,太早餵輔食惹的禍,輔食添加看好四個信號
    但孩子只有五個月大怎麼會有這麼嚴重的腎結石呢?在醫生對麗麗和大勇的一再追問之下,兩個人才吞吞吐吐的說出了實情。因為孩子早產擔心孩子體弱,聽一個親戚說,可以給孩子補充一些礦物質,所以,他們從孩子出生三天就開始給孩子餵輔食,添加維生素。
  • 31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月嫂育兒嫂都要知道
    說到孩子成長敏感期,很多姐妹可能會說,我現在主要照顧新生兒,用根本用不上呀。如果你也有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為什麼呢?2、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4-7個月)特點:寶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鹹、酸等味覺。
  • 輔食怎麼餵寶寶才能長得好?2歲前打牢營養基礎,4原則分5步走
    有的說自己每天絞盡腦汁做輔食,孩子也就只願吃兩口; 有的說孩子必須看電視才能坐下來吃飯,但吃的極慢,從熱菜吃到冷菜;有的說自己家寶寶還不到一歲就已經不愛吃輔食,總覺得是自己的餵養方法有問題; 還有同事乾脆直接稱自家孩子是「飯渣」,只能在孩子不願吃飯後餓個一兩頓,家人習慣了孩子難喂,也做足了心理建設。
  • 寶寶輔食的最佳引入時間,別光知道看月齡,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
    而對於一些發育節奏較慢的寶寶,輔食引入也不應晚於8月齡,否則不僅不利於寶寶口腔肌肉的發育,如果錯過了「食物敏感期」,以後再添加輔食也是一個大難題。◆ 7月齡以後:蔬菜和肉類如何添加蔬果和肉類的添加,建議採取從稀到稠、從少到多、從顆粒到塊狀的添加順序,讓寶寶逐漸地適應輔食節奏。
  • 兒童成長階段發育特點及敏感期
    (一)發育階段特點及敏感期:0-1歲1、感官發育的敏感期 0-3個月特點(視覺):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建議:可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 如何給寶寶科學添加輔食?遵循4點原則,保證營養,還促進發育
    聰明的媽媽,往往會在合適的時機,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新手媽媽,還不能準確把握,何時能夠給寶寶添加輔食。如果過早地添加就會讓輔食取代母乳,畢竟稀粥營養成分有限,不能滿足新生寶寶的營養需求;而過晚地添加輔食,又會使寶寶不能及時獲取額外的營養,有時還會影響到自身的生長發育。
  • 寶寶常吃三種輔食,不僅傷脾胃,還可能營養不良,聰明寶媽會避開
    執筆:木子插畫:Juice定稿:蘇子後當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們都會盡心盡力研究各種食譜,就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是,等到寶寶月齡滿6個月之後,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基礎上,寶寶需要從其他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營養,這時就會建議給寶寶添加輔食。
  •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幾大疑惑解讀,最後三種輔食千萬不要早添加
    寶寶出生後好像很快就到了輔食添加時期,大約百天之後有些人就已經著手考慮孩子的代乳製品。但是很多人輔食添加容易失敗,而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那麼到底該如何讓寶寶吃得更健康,你需要注意這些問題。一、輔食添加前你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 寶寶多大吃第一口蛋清?1歲的說法過時了,附7-24月輔食添加
    雞蛋的營養豐富,寶寶輔食添加初期,除了含有鐵的米粉外,相信大部分媽媽第二項添加的食物就是雞蛋黃,那光吃雞蛋黃,雞蛋清啥時吃呢?作為過來人,記得早在十年前給寶寶餵養輔食時,有人就提醒要一歲以後再讓孩子吃蛋白。如果你家孩子一切發育正常,還有人對你說讓一歲以後給孩子吃蛋白,你可以告訴他的觀點早過時了。
  • 寶寶輔食怎麼吃才長得好?四個原則五步走,兩歲前營養基礎要打牢
    有的說自己每天絞盡腦汁做輔食,孩子也就只願吃兩口;有的說孩子必須看電視才能坐下來吃飯,但吃的極慢,從熱菜吃到冷菜;有的說自己家寶寶還不到一歲就已經不愛吃輔食,總覺得是自己的餵養方法有問題;還有同事乾脆直接稱自家孩子是「飯渣」,只能在孩子不願吃飯後餓個一兩頓,家人習慣了孩子難喂,也做足了心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