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媽媽,往往會在合適的時機,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新手媽媽,還不能準確把握,何時能夠給寶寶添加輔食。如果過早地添加就會讓輔食取代母乳,畢竟稀粥營養成分有限,不能滿足新生寶寶的營養需求;而過晚地添加輔食,又會使寶寶不能及時獲取額外的營養,有時還會影響到自身的生長發育。其實4~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適當添加輔食,選擇輔食應該注意的問題,新手媽媽們也要儘早了解。
1、添加輔食與月齡相同:不同月齡的嬰幼兒的身體發育狀況不一樣,需要對應的輔食也不盡相同。輔食添加不可過早,過早會刺激寶寶尚欠成熟的消化系統,導致嘔吐和腹瀉的情況出現;過晚,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無法使身體得到應有的營養。所以,應該在適當的年齡,搭配相應的餐食。
2、寶寶輔食應從稀到稠: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父母只能給寶寶餵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如果一開始就添加半固體或固體的食物,寶寶會很難消化,導致腹瀉。應該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即從菜湯、果汁、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後再過渡成軟飯、小塊的菜、水果及肉。
3、由軟到硬,不要放鹽:剛4個月的寶寶,咀嚼能力幾乎沒有。所以給寶寶吃的東西一定是要軟軟的易於消化的。比如說像4個月的寶寶,可以吃蛋黃,碾碎吃。喝點米粉。每一種食物寶寶都會有幾天的適應期,只要寶寶沒有出現過敏的情況,寶媽就要多嘗試,讓寶寶接受新的味道,等寶寶適應這種食物後,再添加進新的食物。
4、營養均衡:大部分媽媽都知道,寶寶攝入的食物要儘可能地營養均衡,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是會顧此失彼。另外,還要確保各種食材本身的比例是合適的。有的寶寶出現營養不良,或者消化不良的情況,就是因為營養不均衡,使得寶寶營養不足或者營養過剩。根據寶寶胃腸道的發育情況,媽媽選擇蛋白質時可以選擇雞肉、豬肝、魚肉等比較好消化的優質蛋白。
我兒子小時候,孩子爺爺愛喝酒,就經常拿筷子蘸一點酒送到孩子嘴裡,孩子吧砸吧砸小嘴巴,還挺開心。這時候,孩子爺爺會哈哈哈大笑:孫子,跟爺爺一樣將來也是愛酒之人!後來我發現之後,跟老人家說,不要這樣。孩子太小,會影響生長發育。在寶寶食用輔食時,家長也不要乾脆放任不管,讓他自己玩耍。
輔食的添加對媽媽和寶寶來說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它意味著寶寶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寶媽們一定要綜合考慮娃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需求。輔食添加得當,寶寶可以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而且對於預防各類疾病、提高免疫力、培養良好的膳食習慣也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