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嬰兒階段,母乳是孩子最好的口糧,但是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母乳中的營養無法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這就需要通過添加輔食,來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所需。
01
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6個月添加輔食,因為嬰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過早添加輔食易引起胃腸道過敏。
人工餵養的寶寶,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母乳餵養的寶寶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
除了根據月齡,還可以根據寶寶的表現,來判斷添加輔食的時機。
寶寶可以獨坐或倚靠東西坐,少許幫助可以坐起來;
挺舌反應消失,勺子靠近嘴巴會開口,給寶寶食物不會吐出來;
頻繁出現咬奶頭或奶嘴現象;
小手想去抓盤子裡的食物;
眼睛盯著大人吃飯,口水直流。
如果寶寶有以上表現,就要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02
各月齡寶寶輔食添加要點
添加輔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多樣的原則。
6個月
通常寶寶是在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推薦食用含鐵米粉,因為米粉利於吸收且不易過敏,且含鐵的米粉可避免寶寶缺鐵性貧血。
剛開始時,可以一兩勺地添加,上午下午各一次,不要一下加太多。
吃的時候,用溫水和成糊狀,在餵奶前用小勺餵給寶寶吃,吃完米粉後立刻用母乳或者配方奶一次性餵飽寶寶,寶寶適應了,添加1周左右沒有異常後,就可以考慮添加蔬菜泥。
先從根莖類開始:比如土豆、山藥、南瓜、紫薯等,再添加各種時令葉菜。
水果泥先從蘋果開始,後期再添加應季水果。
7個月
寶寶對輔食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了,能夠分泌一定的澱粉酶,食物可從全流質變成半流質,輔食依然要以糊狀和泥狀為主。
肉泥:例如豬肝、動物血、雞胸肉和魚肉、豬裡脊等。
豆泥:如豌豆泥。
蔬菜泥:拌有土豆泥或米糊的蔬菜泥,捲心菜、菠菜或西蘭花的蔬菜泥。
8個月
寶寶長出小牙齒了,咀嚼和吞咽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輔食一天可以增加到完整的兩餐。食物要以湯汁或者是糊狀為主。
各種粥類,軟爛的麵條、蛋黃泥、菜泥、水果泥、魚泥、肉泥等。
9個月
寶寶進食能力更加強大,輔食不僅僅需要加大量,而且也需要多元化,以滿足寶寶的需求。
此時輔食的性狀可以為稠泥糊狀和小塊混在一起的狀態。試著讓寶寶自己抓小塊食物進食。
10-11個月
此時要注重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鼓勵孩子多吃半固體輔食。
小土豆塊,小肉丸,碎菜都可以吃,可以逐步嘗試吃小包子,小饅頭,花卷等。
12個月
寶寶的輔食更加成人化,儘量協助寶寶吃飯,不要主動餵飯,讓孩子多嘗試自主進食。
寶寶大多可以吃饅頭,軟爛的米飯和麵條這類固體食物了。
03
這些注意事項要牢記
1、先吃輔食再吃奶
一般建議寶寶先吃輔食再吃奶,讓寶寶一次性吃飽。隨著輔食量的增多,逐步代替吃奶。
如果寶寶不愛吃奶而更愛吃輔食,也可以先吃奶再吃輔食。
2、每添加一種食物,都要觀察3天,再加其他食物
每種新食物的添加都要觀察滿三天,如果出現過敏反應,如腹瀉、腹脹、打嗝放屁增加、溼疹等,需等待1周以上,再加入新食物。
3、輔食中不要加鹽
小寶寶的腎臟尚未發育健全,進食過多鹽,會加重腎臟負擔,甚至導致甚至損傷,增加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04
添加輔食的過程中,
寶寶出現過敏狀況怎麼辦?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過敏問題了。如果寶寶在出現過敏症狀,可以暫停添加該食物,繼續嘗試別的食物。
根據過敏程度不同,可以等 3~6 個月後再次嘗試添加之前過敏的食物。如果仍然過敏,再次停止添加,更換其他輔食。
千萬別因為擔心過敏而只給寶寶吃極少種類的輔食。當寶寶的食物種類過少時,一方面不能保證營養和正常的生長發育,另一方面也對腸道健康發展不利,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孩子的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
大自然賜予我們那麼多不同種類的食物,要相信一定有足夠種類的食物是寶寶不會過敏的。
給孩子添加輔食是門大學問,不能僅憑經驗,一定要科學餵養哦~
希望您能將本文轉發出去,讓更多人重視科學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