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活動量逐漸增大,探索周圍世界過程中難免伴隨一些意外情況出現,近期有多例手外傷患兒就診於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科。現總結一些手外傷出現後家長們該怎麼辦,以及需要了解的事情,儘快就診,避免耽誤孩子病情。
1.手外傷主要有哪些情況?
根據統計目前常見的兒童手外傷有切割傷、擠壓傷、砸傷、撕脫傷等。一般根據皮膚的完整性分為閉合性手外傷以及開放性手外傷,家長們可以理解為有些是傷後肉眼可見流血的,有些是沒有流血的。常見的至傷原因是接觸銳器劃傷,例如刀具、裝飾鋁條、不鏽鋼條,玩耍中被門、抽屜、車輪夾傷,被錘子等重物砸到,產生不同類型的傷口。不論是否出血均需要就診。
2.手受傷後家長怎麼辦?
如果有出血表現,優選的辦法是找家庭急救包中無菌紗布包紮送醫,如果沒有,取附近清潔織物包紮、握住孩子手腕加壓止血送醫。
在送醫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較嚴重的出血,可行局部按壓,或者在上臂用皮帶或皮筋進行環扎止血,但如果採用這一方法止血,一定要注意在每環扎1小時左右時,要鬆開皮帶或皮筋10-15分鐘,否則會導致整個肢體的壞死。
如果損傷導致肢體、手指的可疑骨折,最好在搬運之前進行簡單的固定,用木板、鐵棍或較硬的書刊、雜誌簡單託起固定患肢,這樣可以避免在搬運的過程中骨折斷端二次損傷周圍的神經、血管、肌腱等軟組織。
如果出現了肢體或指頭的離斷傷,最好將斷肢或斷指用塑膠袋包好,置於低溫保溫桶中保存,並與病人一起送到醫院,切忌冷凍保存殘肢或將殘肢直接置於冰水中。
3.為什麼孩子的手外傷醫生建議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外傷都是汙染傷口,開放性損傷應爭取在傷後6-8小時內關閉傷口,這樣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術後感染的發生。可能需要使用破傷風抗毒素注射。手指裡面包換肌肉、血管、神經、肌腱、骨骼、甲床等重要組織,裡面是否損傷需要醫生檢查。
有的家長想自己手指也受過傷,包紮一下過段時間就好了,完全不需要去醫院。但是孩子們手指小,骨骼相對抗打擊能力弱,成人割傷深度0.5cm可能損傷不到重要組織,但是孩子手指割傷0.5cm肌腱可能就斷了。有的孩子手指砸傷就診X線檢查提示粉碎性骨折。深部肌肉損傷需要縫合,血管斷裂需要止血,神經、肌腱損傷需要儘可能修補,骨折需要固定、有些需要內固定,甲床毀損需修整,整形外觀,這些都需要手術治療,目的就是儘可能讓孩子手指恢復正常功能,同時避免傷口感染、骨髓感染、畸形癒合等嚴重情況。
4.術後需關注哪些情況?
患肢、患指是否腫脹、手指皮膚顏色、指甲脫落、疼痛變化情況,定期換藥,定期複查。有些可能需外敷藥物,有些外傷需石膏固定,精心護理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康復。
來源:西安市兒童醫院
END
編輯:楊蕾
審核:梁媛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