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思源專注做心理學教育10年
累計培訓30萬名諮詢師線上最大的教育平臺
最近,經常有粉絲在公眾號留言一些問題諮詢,大多都是關於孩子青春期現象的:
孩子好像戀愛了,放學也不按時回家,成績一落千丈。
孩子迷上網遊,常常抱著手機玩好幾個小時,作業不做,考試不會,經常叫都叫不動。
女兒迷上了韓國團體,一心想學唱歌,想出道,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
孩子越說越不聽,越管越跟你對著幹……常常一句話就鬧得整個家裡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家長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卻並不領情。
受傷的除了孩子,還有父母!
一次次的對抗,曾經最親密的關係漸漸產生了間隙……
我們用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仔細觀察下兒童的成長,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為什麼要叛逆。
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面對躁動、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我們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漢大學演講。
一上講臺,陶先生就拎出一隻公雞並使勁往公雞嘴裡塞米。公雞拼命掙扎,一粒米也不肯吃。
但陶先生一放開手,恢復了自由的公雞撲哧了幾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來!
陶行知先生說道:
「教育就跟餵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強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即便學也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會把知識還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將會好很多!」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的並不是指揮和命令!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孩子心甘情願去做,比強迫要好得多。
懂得「南風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南風效應」,說的是寒冷的北風與溫暖的南風打賭:
看看誰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於是,北風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
南風則不然,它飽含著溫情,輕輕地吹拂路人,行人越走越熱,不一會兒就熱得自覺脫掉了大衣。
溫和地對待孩子比冷酷嚴厲更能收到成效。
這要求你在鼓勵孩子時,要真誠不要虛情假意,「南風」要長「吹」,不要淺嘗輒止。
學會寬容
說實話,父母經常要求孩子體諒父母,寬容父母,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也不太寬容孩子,寬容別人。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不僅要對孩子寬容,更要對別人寬容。
如果僅僅是對孩子寬容,而對別人是另一種做法,那麼孩子也許不會對你寬容。
記住,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學會理解孩子
正如孩子了解你的過程,在父母對孩子發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
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這麼做後會有什麼感受,他期望別人怎麼看他,他想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什麼。
儘量多抽出些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關注孩子的內心,嘗試著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嘗試著做孩子的朋友。
學會克制衝動的情緒
作為一名成年人,一個孩子的父母,不要過多苛責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在衝突面前父母是榜樣,家長是首先要做出調整的人。
父母越衝動,脾氣越多,孩子會用更強大的努力來對抗你的衝動!這樣下去,不僅無法形成有效溝通,而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遇到衝突、矛盾,停止抱怨、說教、怒吼,讓孩子了解父母內心的想法和憂慮,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
追星不可怕,積極引導、關注內心
家長一定要調整認知,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崇拜明星了,父母應該高興,那說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
孩子進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脫離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
面對紛繁未知的世界,TA的內心會感到惶恐,必需找個「強者」來崇拜,來學習、模仿,希望自己強大起來,這樣他內心才會產生安全感。
當孩子陷入追星中無法自拔時,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為什麼要去追這個明星?孩子是有什麼需求在生活中得不到?
可以用一些「明星」的優秀品質和成功經驗來鼓勵孩子學習!
平等尊重,把孩子當「人」看
這裡所指的把孩子當「人」看,意思是說家長要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人格和尊嚴,不要認為他是自己所生所養,我們就有權力對他冷嘲熱諷,大呼小叫。
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有思想、有意識的、獨立的人,孩子也會把自己當成有自主行為能力的人與家長合作,這是兩代人良好溝通的前提。
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壓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對立面只能讓彼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有問題,找根源
不少家長說,孩子沉迷於玩遊戲,一紮進去就拔不出來,遊戲真是個害人的東西!
其實有研究表明,適量地玩網路遊戲對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反之,還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探索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孩子網遊成癮,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網遊本身,而是這些孩子的現實生活出現了問題。
孩子痴迷於網遊,一定是想要通過網遊這種途徑獲得自己在生活中渴望得到而沒有得到的體驗。
如:愉悅的情緒、自由的氛圍、被信任的感受、交際的需求、自尊的滿足……
作為家長,在看到孩子沉迷網遊時,一定要思考: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沉迷網遊?
孩子沉迷網遊的背後是否也有我的原因?
究竟是哪方面的缺失導致孩子沉迷網遊?
我的哪些做法導致了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缺失?
我怎樣做才能夠幫助到孩子?
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希望每一對父母都能靜下心來,陪孩子順利渡過迷惘的青春期!
本文轉載自京師博仁,原文未標註作者,文章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