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建議丨孩子青春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

2020-12-20 騰訊網

華夏思源專注做心理學教育10年

累計培訓30萬名諮詢師線上最大的教育平臺

最近,經常有粉絲在公眾號留言一些問題諮詢,大多都是關於孩子青春期現象的:

孩子好像戀愛了,放學也不按時回家,成績一落千丈。

孩子迷上網遊,常常抱著手機玩好幾個小時,作業不做,考試不會,經常叫都叫不動。

女兒迷上了韓國團體,一心想學唱歌,想出道,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

孩子越說越不聽,越管越跟你對著幹……常常一句話就鬧得整個家裡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家長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卻並不領情。

受傷的除了孩子,還有父母!

一次次的對抗,曾經最親密的關係漸漸產生了間隙……

我們用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仔細觀察下兒童的成長,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為什麼要叛逆。

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面對躁動、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我們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漢大學演講。

一上講臺,陶先生就拎出一隻公雞並使勁往公雞嘴裡塞米。公雞拼命掙扎,一粒米也不肯吃。

但陶先生一放開手,恢復了自由的公雞撲哧了幾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來!

陶行知先生說道:

「教育就跟餵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強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即便學也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會把知識還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將會好很多!」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的並不是指揮和命令!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孩子心甘情願去做,比強迫要好得多。

懂得「南風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南風效應」,說的是寒冷的北風與溫暖的南風打賭:

看看誰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於是,北風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

南風則不然,它飽含著溫情,輕輕地吹拂路人,行人越走越熱,不一會兒就熱得自覺脫掉了大衣。

溫和地對待孩子比冷酷嚴厲更能收到成效。

這要求你在鼓勵孩子時,要真誠不要虛情假意,「南風」要長「吹」,不要淺嘗輒止。

學會寬容

說實話,父母經常要求孩子體諒父母,寬容父母,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也不太寬容孩子,寬容別人。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不僅要對孩子寬容,更要對別人寬容。

如果僅僅是對孩子寬容,而對別人是另一種做法,那麼孩子也許不會對你寬容。

記住,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學會理解孩子

正如孩子了解你的過程,在父母對孩子發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

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這麼做後會有什麼感受,他期望別人怎麼看他,他想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什麼。

儘量多抽出些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關注孩子的內心,嘗試著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嘗試著做孩子的朋友。

學會克制衝動的情緒

作為一名成年人,一個孩子的父母,不要過多苛責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在衝突面前父母是榜樣,家長是首先要做出調整的人。

父母越衝動,脾氣越多,孩子會用更強大的努力來對抗你的衝動!這樣下去,不僅無法形成有效溝通,而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遇到衝突、矛盾,停止抱怨、說教、怒吼,讓孩子了解父母內心的想法和憂慮,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

追星不可怕,積極引導、關注內心

家長一定要調整認知,如果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崇拜明星了,父母應該高興,那說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

孩子進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脫離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

面對紛繁未知的世界,TA的內心會感到惶恐,必需找個「強者」來崇拜,來學習、模仿,希望自己強大起來,這樣他內心才會產生安全感。

當孩子陷入追星中無法自拔時,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為什麼要去追這個明星?孩子是有什麼需求在生活中得不到?

可以用一些「明星」的優秀品質和成功經驗來鼓勵孩子學習!

平等尊重,把孩子當「人」看

這裡所指的把孩子當「人」看,意思是說家長要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人格和尊嚴,不要認為他是自己所生所養,我們就有權力對他冷嘲熱諷,大呼小叫。

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有思想、有意識的、獨立的人,孩子也會把自己當成有自主行為能力的人與家長合作,這是兩代人良好溝通的前提。

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壓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對立面只能讓彼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有問題,找根源

不少家長說,孩子沉迷於玩遊戲,一紮進去就拔不出來,遊戲真是個害人的東西!

其實有研究表明,適量地玩網路遊戲對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反之,還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探索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孩子網遊成癮,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網遊本身,而是這些孩子的現實生活出現了問題。

孩子痴迷於網遊,一定是想要通過網遊這種途徑獲得自己在生活中渴望得到而沒有得到的體驗。

如:愉悅的情緒、自由的氛圍、被信任的感受、交際的需求、自尊的滿足……

作為家長,在看到孩子沉迷網遊時,一定要思考: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沉迷網遊?

孩子沉迷網遊的背後是否也有我的原因?

究竟是哪方面的缺失導致孩子沉迷網遊?

我的哪些做法導致了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缺失?

我怎樣做才能夠幫助到孩子?

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希望每一對父母都能靜下心來,陪孩子順利渡過迷惘的青春期!

本文轉載自京師博仁,原文未標註作者,文章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麼辦?丨家長驛站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青春期時的反抗由逆反心理引發,主要是為了獲得獨立和尊重。
  • 孩子一生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與其「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孩子一生經歷三個叛逆期,在這三個叛逆期裡,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1、2歲左右——寶寶叛逆期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此期間,嬰兒越來越意識到什麼是「自我」,開始慢慢行使自主性。這個階段被無數家長戲稱為「可怕的兩歲」:無論是吃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兩歲的寶寶都達不到90%的配合度。
  • vimfun偉凡心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媽媽很急躁,孩子不是煩,媽媽這個人,他煩的是媽媽的情緒,比如說媽媽叫他起床,快點,幾點了,孩子覺得催我煩人,我心裡有數,別叫我了,孩子牴觸的是情緒。他總覺得我媽煩人,我媽催我,為什麼媽媽還沒一張口說話,這個孩子就煩就牴觸,他覺得我媽煩人,他煩的是情緒,但是這個改變要從他媽媽開始。
  • 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大部分家長會錯誤的認為,叛逆期只是青少年的專有名詞。經過現代教育學家反覆的觀察和論證,已經明確的把孩子的叛逆期劃分為三個階段。 幼兒叛逆期:3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6-9歲左右青春叛逆期:14-16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的存在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想而知,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有多重要!
  • 14歲現象,家長面對叛逆期孩子應該怎麼辦
    勤藤教育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苦惱,「孩子14歲了,最近變得很敏感,和他說話總是愛搭不理。」「應該是叛逆期到了,什麼事都和我對著幹,讓他寫作業他還發脾氣!」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文:紅紅醬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家孩子最近有些叛逆,總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她特別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然後特別感嘆地說了一句:「怪不得都說可怕的2歲!真的太恐怖了!」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說起叛逆期,很多家長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青春期,事實上,除了最讓家長頭疼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有兩個必經的叛逆期。 02 第二個叛逆期:七歲左右 孩子6歲以後,在即將進入小學的階段,獨立意識方面又會有一個新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自己為中心,自我中心意識形成,他們開始想要掙脫家長的掌控。
  • 12-18歲是青春叛逆期,如果你的孩子叛逆,你該怎麼辦?
    關於12—18青春叛逆期孩子如何引導教育問題,家長都很頭疼。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家長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及時找到叛逆的原因。孩子叛逆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家長感知的第一次叛逆言行,要及時找到原因,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如果當時她的父母不採取偏激的方式,了解「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她多一點關心和關愛,也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這雖然只是個例,但是也代表了部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也是最頭痛的。下面就來談談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樣正確的教育?
    ,久而久之這種爭執和矛盾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孩子就會因為某件事物而爆發出來,來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聽父母的話,跟父母作對,有什麼事情或問題不肯告訴父母,這就是家長們所說的叛逆期,那麼叛逆期的孩子有那些特徵呢?
  • 孩子一生中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緊抓教育,輕鬆塑造「乖寶寶」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果孩子一段時間突然變得非常不聽話,喜歡和自己對著幹,其實是娃進入了人生中的叛逆期,人的一生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依次是寶寶叛逆期(2~3歲)、兒童叛逆期(7~9歲)、青春叛逆期(12~18歲)。
  • 糟糕的三歲,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
    三歲是孩子的第一個關鍵時期。而西方也有句古話「trobule two, terrible three」。三歲不僅是關鍵期,三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需要把握好這個特殊的時期,幫助孩子順利成長。陳先生的孩子,現在就處於三歲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
  • 想問孩子高中叛逆期軟硬不吃,該怎麼辦
    朋友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高中。高一時孩子的成績不錯,狀態也不錯。高二伊始,孩子的成績仍然領先。就在一家人歡欣鼓舞,覺得重點大學的門即將向他們家打開時,情況卻發生了些微的變化——原來據班主任老師說,他們家的孩子談戀愛了,有點影響學習了。老師和雙方的家長都有點著急,因為那女生成績更好,是名校的料。
  • 孩子人生當中3次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更有效!
    說到叛逆期,真是讓家長們為之頭疼不已,有的孩子還表現得特別明顯,說少了左耳進右耳出的,說多了嫌棄家長嘮叨,甚至有時候還頂嘴離家出走等等。讓家長們束手無策,這是因為不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來管教孩子,這樣就能避免破壞親子關係,輕鬆解決孩子的叛逆期。
  •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於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導。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叛逆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尤其是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這麼大,就更容易心情煩躁,如果家長不加以理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會提前進入叛逆期。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辦法是和孩子親密的談心,及時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模樣,絲毫不給家長機會。我們在考慮孩子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對方法呢?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隔閡,不信任自己。那麼各位家長在碰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
  •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叛逆期來了,家長要及時引導
    成年人大多都經歷過青春期之後的叛逆,實際上在寶寶2歲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幼兒的叛逆期,在這個叛逆期是媽媽最難熬的日子,也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對待幼兒的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謹慎。切勿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打的手足無措,亂了方寸。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我女兒14歲,現在可愛美了,每天在鏡子前照個沒完,洗漱的時間越來越長,沒把時間放在學習上,都用在穿衣打扮上了,還不讓我隨便進她的房間,開始有秘密了。」「我兒子小學到初一學習成績還不錯,初二下半學期開始沉迷遊戲,不想上學,還特別叛逆,說輕了不理你,說重了比我還兇。強行關電腦或沒收手機,就把我摁到地上,我和他爸現在根本就弄不動他,怎麼辦啊?」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關於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的問題,很多家長問到:「遇到孩子某某情況,我該怎麼辦」。這些父母以為溝通是更好地講道理,是未知的一套方法。然後孩子就直接懟回來:「別說了!再玩三天我就跳樓去,不給你們添麻煩了,不再拖累你們了!」。我應該怎麼回答他?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好?請教練麻煩指點,謝謝!於是,我跟這位叛逆期的孩子媽媽有了以下這段直擊人心、反映真相的對話:教練:【你現在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