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叛逆期來了,家長要及時引導

2020-12-23 吳阿靜1

成年人大多都經歷過青春期之後的叛逆,實際上在寶寶2歲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幼兒的叛逆期,在這個叛逆期是媽媽最難熬的日子,也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

在對待幼兒的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謹慎。切勿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打的手足無措,亂了方寸。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說明可怕的「叛逆期」來了

1,凡事喜歡「討價還價」

對於家長安排的一切,不願意做的理由說起來就像個「小話嘮」喋喋不休。這些都是孩子以自我中心的萌芽階段,一部分孩子不滿足還會發脾氣。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還在小寶寶的時期,家裡都會圍著他們轉,「待遇」慢慢在改變,孩子們的心理也產生變化。

2、發脾氣

亂發脾氣也是可怕的兩歲最普遍的特徵,一言不合,孩子就會暴躁,發脾氣。只要稍有不滿意,孩子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會讓家長很焦躁,有時候甚至會忍不住動手。

3、把「不許碰」掛在嘴邊

兩歲的寶寶似乎都是自私的,自己的東西不管是玩具還是吃的都絕對不允許別人碰,甚至爸爸媽媽都不行。這可不是寶寶不知道感恩父母,而是年齡成長特點使然,家長可別逼著寶寶去分享,不然他可就太傷心了!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及時引導

1、尊重孩子的想法,培養其獨立性

孩子既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又何必非要阻攔呢?不如放開雙手,讓他大膽嘗試,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想法,又能培養其行動的獨立性。讓孩子把頭腦中的想法轉變為實踐,來積累生活經驗。

2、引導孩子正確表達

爸爸媽媽們應該教給孩子怎樣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生氣的時候,要說我生氣了。而不是在那裡大哭大鬧,或者亂扔東西。當然這個過程會很長,畢竟孩子學習是需要時間的,需要爸爸媽媽更加耐心地來引導孩子。

3、讓孩子明白好壞是非,童話寓言故事少不了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的早教書,像最早的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等等,這些都能引導「叛逆期」的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在孩子平日裡「怒火中燒」的時候「舌槍唇戰」,不如「平時練兵」。

飯後睡前都可以和孩子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這些片段,一步步引導孩子講出其中隱藏的意義,這樣有助於孩子養成是非判斷的意識。

"叛逆期",既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又是他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們一定要抓住機會,別讓2歲"叛逆期"充滿"鬥智鬥勇"的火藥味,耐心且正確的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更快度過這個階段!

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知識關注我就可以看到了,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收藏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去看看】:

相關焦點

  • 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經過現代教育學家反覆的觀察和論證,已經明確的把孩子的叛逆期劃分為三個階段。 幼兒叛逆期:3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6-9歲左右青春叛逆期:14-16歲左右 兒童叛逆期的存在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想而知,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有多重要!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善於觀察,避免嘮叨進入初二年級的孩子,和家長的交流將逐漸變少,尤其對家長一味的說教非常反感。因此,家長要善於觀察,切忌嘮叨。不要總是糾正孩子說話中出現的問題,要耐心地聽完他們的表達。
  • 叛逆期的孩子怎麼去引導?
    首先,我不認同「叛逆期」這個說法。我覺得「叛逆期」這個說法就有問題。它是從家長的觀點——覺得孩子叛逆了自己——來主觀定義的。就像孩子反過來把這個時期的家長定義為「更年期」一樣。其次,由於家長的知識,見識,年齡,環境等因素限制,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見解肯定不是「一貫正確」。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要樂見孩子的看法與自己不同,樂見孩子超越自己;要習慣贊同孩子的正確見解,要允許孩子就問題本身展開討論。再就是這個時期,有些家長可能要為以前家庭教育的一些失誤承擔後果了。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容忍和等待,是對於叛逆期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嗎?叛逆期這個東西,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 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今日問題:孩子叛逆期,6個性格養成很關鍵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的叛逆期總是一輪接著一輪,好像是上樓梯一樣,旋轉上升,尤其是在2歲和3歲,性格叛逆,行為衝動。
  • 孩子喜歡摔東西,可能是進入了叛逆期,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其實當孩子有這樣的舉動時,可能是進入了叛逆期,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儘快改掉壞習慣。不聽話的孩子前兩天,我帶著女兒去樓下遛彎,正好遇到樓下的鄰居,她也帶著孩子出來玩耍,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很少出門,上次見面還是年前的時候。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孩子人生當中3次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更有效!
    說到叛逆期,真是讓家長們為之頭疼不已,有的孩子還表現得特別明顯,說少了左耳進右耳出的,說多了嫌棄家長嘮叨,甚至有時候還頂嘴離家出走等等。讓家長們束手無策,這是因為不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來管教孩子,這樣就能避免破壞親子關係,輕鬆解決孩子的叛逆期。
  • 孩子自以為是,可能是出現了「自我認知偏差」,家長應及時糾正
    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一種類型的孩子: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優秀,一旦周圍出現比自己優秀的人就會惶恐不安,會出現過度自信甚至自負的現象,不喜歡也不允許別人反駁自己。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出現了"自我認知偏差",家長應及時糾正。
  •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走向優秀
    孩子在12歲到16歲之間,很容易走向叛逆……不聽家長的話。總覺得家長在束縛自己,而且對於家長的關心話語感到非常煩躁。在同齡人中尋求關心,有時還會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不聽老師的話。認為老師對自己的管束太緊,甚至懷疑老師教書育人的合理性,有時會挑戰老師的權威,並以此為榮。叛逆期的孩子,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幻想,又充滿了困惑。
  • 狗狗出現這8種行為,是進入「叛逆期」表現,主人要懂得及時應對
    不少養過狗的人都知道,有時候狗狗會出現一些和平常不一樣的行為,甚至是開始變得不聽話,這就跟養孩子一樣,狗狗也會出現叛逆期,在叛逆期的狗狗會有哪些表現呢,主人要清楚知道,可以及時訓練,不讓這種叛逆期延長,影響主人與狗狗的生活。
  • 每個父母都必須忍受孩子的三個叛逆期,最後一個叛逆期決定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每個叛逆期都會讓家長頭疼。很多家長只知道16歲左右的孩子有叛逆期,對於其他時期的叛逆期是不了解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叛逆期都在哪個年齡段。1、兩歲孩子到了兩歲到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像個小惡魔一樣,整個家長頭疼、哭鬧、躺在地上,也正是孩子到了這個時候也沒少挨打。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這麼小就這麼不聽話,長大後肯定會更不聽話,那麼孩子長大後真的會不聽話嗎?。
  • 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在幼兒園可能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及時補救
    為了讓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幼兒園是否被大家孤立,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當出現這三個徵兆時,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家長需要及時給予孩子進行補救。 如果孩子每天回到家不再像以往一樣活潑,而是變得沉默、情緒低落、抵抗出門、甚至睡眠質量差總是起夜,那麼家長就應該重視了。因為孩子出現以上現象,那就基本上可以判定為是被孤立的結果。
  • 孩子的叛逆期為什麼會這麼長?
    叛逆一詞並非是從古流傳至今,而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對於孩子成才時期種種表現而作出的分析性詞語,以前的我們那裡知道叛逆為何物?從父母嘴裡我們只聽過:淘氣、調皮、不聽話、費力等等這些大白話,如此專業性的詞語是不可能出現的,甚至可以說聞所未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叛逆的心理確實是存在的。
  • 孩子一生中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緊抓教育,輕鬆塑造「乖寶寶」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果孩子一段時間突然變得非常不聽話,喜歡和自己對著幹,其實是娃進入了人生中的叛逆期,人的一生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依次是寶寶叛逆期(2~3歲)、兒童叛逆期(7~9歲)、青春叛逆期(12~18歲)。
  • 13歲男孩殺人駭人聽聞|青春叛逆期孩子怎麼引導?
    關注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一旦進入青春期,孩子面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急劇變化,種種因素讓孩子忽然變得很陌生,你的孩子有如下行為嗎?倔強:固執己見,不願妥協。有了小矛盾好幾天不搭理家長。受不了挫折:受了挫折,不經意間躲避家長,把問題悶在肚子裡。和爸媽對著幹:爸媽要做A的,孩子肯定要做B的有木有?反正怎麼都要反著來,爸媽大為發愁、坐看無語。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家長謹記三大引導!
  • 2歲叛逆期的6個特徵,5多3少教養法,幫寶寶度過首個叛逆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一到了2歲,就開始這不要,那不要的,剛才還哈哈大笑,下一秒就大哭大鬧,父母說什麼,孩子也不聽,這讓很多家長情緒崩潰。寶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要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國外的家長常常用toubletwo來形容愛發脾氣、愛反抗的2歲寶寶。其實寶寶的「2歲叛逆期」並不是2歲才開始的,1歲半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一直持續到寶寶4歲左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四歲招人嫌」的原因。
  • 孩子一生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與其「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孩子一生經歷三個叛逆期,在這三個叛逆期裡,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1、2歲左右——寶寶叛逆期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此期間,嬰兒越來越意識到什麼是「自我」,開始慢慢行使自主性。這個階段被無數家長戲稱為「可怕的兩歲」:無論是吃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兩歲的寶寶都達不到90%的配合度。
  •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 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