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醫生總結的用藥經驗教訓,很珍貴~

2021-01-17 醫奇名醫俱樂部

前輩醫生總結的用藥經驗教訓,很珍貴~

1.兩性黴素需要用糖水慢點,快了很容易反應的,用之前最好先用地米等抗過敏藥;


2.喹諾酮類藥物慎用與癲癇患者;


3.卡馬西平很容易引起頭暈,平衡障礙的副作用,要密切觀察及時停藥;


4.帕金森病患者禁用氟哌啶醇;


5.氯硝西泮和苯妥英鈉都可引起共濟失調;


6.促腦代謝類慎用於癲癇;


7.隱球菌腦膜炎的病人慎用維生素B12等,會促進隱球菌生長;


8.肝功能不全的癲癇患者慎用丙戊酸鈉或丙戊酸鎂,可以用咪唑達侖、異丙酚;


9.癲癇病人慎用胞二磷膽鹼;


10.他汀類藥物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當服藥他汀類藥物的患者出現肌痛、肌無力,肌酸激酶明顯升高時,應及時停藥;


11.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抗帕金森病藥有可能引起低血壓、暈厥;

12.妥泰可能導致兒童認知功能減退,低熱、無汗;


13.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青光眼、消化性潰瘍和有驚厥史者禁用左旋多巴片;


14.注意阿斯匹林有誘發哮喘的可能;


15.心臟病患者禁用氟哌啶醇


16.西比靈吃多了可以導致增重。


17.玻立維(氯吡格雷)不與PPI(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合用,會減弱抗血小板的效果。


18.周圍性眩暈時,我們經常使用鹽酸倍他司汀聯合非那根,效果很好,詳細查藥物說明書:倍他司汀是H1受體激動劑,而非那根是H1受體阻滯劑,那麼兩者合用的機制是什麼?


19.治療急性腦出血,出血6小時內謹慎使用甘露醇!


20.以前對於說明書研讀的並不是很仔細,遇到頭暈的患者總是很少思考就給了倍他司汀。後來一次一個哮喘患者的家屬問到,才注意哮喘的病人慎用。


22.乳癌患者不能用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禁忌啊,一個前輩曾載在這個上啊。兩者會造成乳癌患者的泌乳素水平的升高等紊亂,故不宜,但也有人不這樣認為(好像說是藥物說明書上沒這麼寫)。


23.老年患者眩暈的病人使用氟桂利嗪(西比靈)一定不要長時間應用,否則,出現了錐體外系副作用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


24.青光眼,包括非急性青光眼,對神內很多藥物都有禁忌,常用的鎮靜藥物都在禁忌之列、多巴胺、抗抑鬱藥物,總之遇到青光眼下醫囑要萬分小心!


25.抗病毒的更昔洛韋對白細胞的抑制作用超過阿昔洛韋!使用時勤查BR!


26.黛力新是常用的抗抑鬱藥物,能夠減少軀體化症狀的主訴,禁用於心臟束支傳導阻滯、心梗、以及兩周內使用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患者!在門診這些情況是很難避免的。


27.特蘇尼(託拉塞米)禁用於腎衰無尿者!

曾有一時,由於特蘇尼的工作,病房一度速尿全都變成了特蘇尼,一次值班,一腎衰無尿患者使用了特蘇尼,無意翻了下說明書,發現居然是禁忌,狂汗,趕緊換速尿,而且發現特蘇尼禁忌症還真的。


28.丁咯地爾在傳導阻滯、心絞痛、心梗時禁用!我的病人引達帕胺2.5mg qd效果不好,加依那普利5mg bid使用時,第二天血壓由昨天190mmhg急降至100/60mmhg,差點出事,怕,好歹沒出大問題。


29.急診遇到急性意識障礙的患者,腦中不能只想到腦血管病,要注意鑑別診斷,可以考慮VITAMINE原則

> V 血管因素

> I 感染

> T 創傷

> A 自身免疫病

> M 代謝,內分泌

> I 特發性癲癇等,遺傳疾病

> N 腫瘤

> E 內分泌

其實也是神經科疾病的大概分類,我寫的可能不夠詳細。


30.甲氰米胍劑量過大會出現精神症狀,一定注意。

老年人用消心痛10mg時要含服時注意,我的病人血壓從190/70mmhg突降至110/50mmhg,意識不清了,感緊給多巴胺維持血壓,尿了幾次,才好!


31.複方利血平、維生素B6不能與左旋多巴合用。


32.扎格雷鈉說明書明確指出與阿司匹林合用,應該減少劑量,減少到多少,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33.阿託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切忌不能與貝特類(如吉非羅齊)合用,大大增加發生橫紋肌溶解的風險。


34.阿託伐他汀不用於腦出血的病人,因為可能影響血小板功能。萬一出血增多說不清(此點是藥物代表提供的)。


35.使用卡馬西平一定要向病人告知發生致命剝脫性皮炎風險,知情同意,然後籤字。


36.美多巴禁用於消化性潰瘍病人、青光眼病人。(很多藥物禁用於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碰到這兩種病人一定注意)。


37.甘露醇禁用於活動性腦出血,說明書明確指出的。但是活動性腦出血比較難判斷。


38.硝酸甘油禁用於顱內壓增高的病人(比如腦出血),因為有可能導致顱內壓進一步增高。


39.頭暈病人診斷不明,記得讓耳鼻咽喉科會診,特別注意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可能。


40.中藥針劑儘量少用,避免一個病人使用兩種或者以上中藥針劑。(增加不良反應)


41.再強調一下,看藥物說明書先看禁忌症


42.兩性黴素應用時要避光,注意緩慢滴注,腎功能損害和電解質紊亂是最常見的副作用,尤其是頑固性的低鉀血症,注意檢測血鉀變化及補鉀;


43.癲癇患者慎用青黴素、喹諾酮類藥物、胞二磷膽鹼等具有興奮作用的促代謝藥物;


44.應用氟哌啶醇、維思通等種抗精神病藥物因為有封閉多巴胺受體的作用而引起帕金森樣的症狀;利血平(包括含利血平的各種降壓藥)因為耗竭多巴胺亦可以引起帕金森症狀。


45.體重增加、嗜睡、椎體外系副作用是西比靈的三大副作用。


46.糖尿病患者不能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應做試敏


47.應用胃復安應向患者交代可能出現錐體外系症狀。


48.應用喹諾酮類藥應注意過敏和精神症狀出現。


49.應用茶鹼類要應注意心率增快、和震顫等。


50.應用硝酸脂類藥、鈣離子拮抗藥、雙密達莫等有些患者會出現頭疼。


51.癲癇患者應注意有無尿毒症、藥物中毒。


52.銀杏達莫可誘發哮喘。

在門診就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人,問以前是否患過其他疾病,家屬說有「支氣管炎」,有否藥物過敏史,家屬否認,於是給用了銀杏達莫,結果誘發哮喘,當時呼吸急促、雙肺滿布哮鳴音,最後給推甲強龍給緩過來了,結果再細問,家屬說的「氣管炎」就是哮喘。幸虧處理及時,不然老年病人出現氣道梗阻、窒息那就麻煩大了。


53.胞磷膽鹼慎用於肝功能異常的患者。


54.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呃逆患者,這時候很多的醫生可能會想到給予氟哌啶醇治療。然而較大劑量的氟哌啶醇在患有心臟病的患者中,可能會導致惡性神經阻滯綜合症的可能。所以應用此藥,須在充分了解患者心臟前提下使用。


55.降壓藥的幾種不良反應:

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單用或聯合應用時可能導致心臟抑制;

ACEI常見的不良反應為低血壓,而且不能與保鉀利尿劑長期合用;

硝苯地平緩釋片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雙下肢水腫;

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對血脂、血鈉、血糖、血尿酸的代謝會有影響。


63.心衰病人應用地高辛時合用立普妥會增加中毒風險。


64.西比靈與鈣拮抗類降壓藥物臨床上不應同時使用。


65.再說一點拙見,多次查房時主任總結的。

帕金森病(PD)藥物的大概禁忌

1)安坦禁用於青光眼患者;與金剛烷胺、抗膽鹼藥合用時,可加強抗膽鹼作用,並可引起麻痺性腸梗阻;

2)金剛烷胺禁用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癲癇、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3)左旋多巴青光眼、糖尿病、心律失常、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禁用;哺乳期婦女禁用。

4)MAO-B抑制劑:司來吉蘭與度冷丁合用時,可造成致命性的反應;

5)思吉寧,主要有口乾,胃納減退和體位性低血壓等,胃潰瘍患者慎用;

6)泰舒達(吡貝地爾緩釋片)循環衰竭者及急性心梗者禁用。

7)L-Dopa類藥物:美多芭,帕金寧在狹角型青光眼,精神病患者禁用,活動性消化道潰瘍患者應慎用;

8)DA受體激動劑:1)培高利特2)溴隱亭:副作用與左旋多巴類似,但錯覺和幻覺常見,有精神病史者禁用,近期心肌梗死,嚴重四周血管病和消化性潰瘍等是相對禁忌症。


66.入院時不管什麼患者切記一定要查5大常規: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心電胸片,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麻煩。

67.嗝逆患者我們常規用巴氯芬(脊舒)20mg (兩片)臨時口服,效果很好。


68.對於後循環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用天麻素10毫升及丁咯地爾注射液0.2聯用7日,晚上10毫克西比靈膠囊口服,限制病人活動,大部分眩暈病人症狀都得到緩解,不信你可以試一下。


原文來源:醫學之聲

你是否希望在醫療行業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你是否希望打造一個低成本高療效的行醫利器?
是否希望在眾多醫療機構重重包圍之下脫穎而出?
你是否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改善群眾對你的不信任狀況?
你是否為自己的名方妙藥、特色醫技推廣無力而焦慮萬分?
你是否為診所(醫院)的再發展找不到一個好的項目在一籌莫展?
你是否希望你的業務技能突飛猛進?患者爆滿?經濟收入成倍增長?
請加入我們醫奇名醫俱樂部----基層醫生交流提升最佳平臺 ,這一切都不是困難! qq:2332016561

相關焦點

  • 關於對止損的再認識,前輩總結7點經驗教訓(史上最全寶典)
    關於止損的這個話題,很多人不願意提起,那是因為很多交易者對止損認識不清楚,所以在實盤交易中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全網搜尋的前輩們總結的7點經驗教訓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 張非魚:總結債券市場經驗教訓 防止以訛傳訛
    中國債券市場從零起步,到停滯不前,再到目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這中間是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總結的。(參見《樓繼偉刷屏全文:八方面建言金融監管、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發展等》) 一、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的教訓與經驗 中國債券市場曾經走過彎路,在摸索中找到了發展規律,取得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
  • 高血壓50年,他總結了12字控壓經驗,高血壓患者很受用
    今天黃醫生就給大家舉一個高血壓患者的例子,把他總結的12字控壓經驗分享給你們。23歲就查出高血壓,50年過去他血壓控制良好蕭爺爺年輕時候身體很好,能跑能抗,他從沒想過高血壓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蕭爺爺的控壓經驗可以總結為以下12個字。一、 管住嘴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現在隨著網絡發揮在那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大多數人都知道了吃鹽多可能引起血壓升高,但真正在生活中注意限鹽的人卻是少數。蕭爺爺在吃飯時就會注意用小勺放鹽,快出鍋時撒上一點就夠了,少吃罐頭、味精、醃菜、燻肉等高鹽食物。
  • 【新書推薦】心血管內科醫生成長手冊
    作者將成長過程中的醫路感悟與思考、醫療心得與體會匯聚成冊,涵蓋心血管領域所有重要輔助檢查和常見疾病診治體會,同時還強調與心血管相交叉疑難複雜疾病的總結分析,所有這些內容對心血管內科醫生的病史採集、體格檢查、診斷思維、臨床決策等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和參考價值。
  • 張非魚:總結債券市場經驗教訓,勿以訛傳訛
    資深學者張非魚最新撰文:總結債券市場經驗教訓 防止以訛傳訛今天,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的演講刷屏。他直指當前資本市場存在的八個主要問題,當中,關於「信用債應該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的觀點引發爭議。對此,央行有關專家今日對《金融時報》表示,認為信用債應當全部退出銀行間市場,這種觀點並沒有充分考慮債券市場的特點和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歷史和環境。
  • 「社評」吸取經驗教訓,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日前,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減災委辦公室對2020年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案例進行梳理,公布了應急救援、生產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認真總結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的成功經驗,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深刻吸取有關事故教訓,統籌發展和安全,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壓緊壓實安全責任,提升全社會應急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但我還是要總結一下她的經驗教訓
    ————————《漂亮姐姐》爛尾了,還是有經驗教訓可以總結的。第一個感受是,過去大家都是吐槽國產劇眼界太低寫出來的女主角奇奇怪怪,現在看起來隔壁韓劇也不怎麼樣嘛。女觀眾為真兒而開心而共情,就是因為她得到了一份有尊重的感情——這在當下的環境裡還是很珍貴的——女主在這段感情的鼓勵下學會了更愛自己、拒絕無理要求,這是好的愛情給人的改變。爛尾的後半段則尊重全無。媽媽不尊重女兒強行破壞自由戀愛;女主不尊重男主,幹涉男友的家務事強行讓他跟父親和好;男主也不尊重女主,一起去美國這麼大的事情單方面決定完全沒商量。
  • 前輩的人生經驗就是後輩的人生解藥
    昨天我想停掉所有口服藥,兒子又是強烈反對,他提出我們又不是醫生,他自己只聽醫生的,不聽我們的。除非我們聯繫醫生,醫生親口說可以不吃。為了追求身體的健康,寧可主動忍受吃藥的苦。從這份倔強中,我看到了這個7歲小屁孩對生命的熱愛,心頭甚是欣慰。後來我給手術醫生發去所有檢查單據,並陳述兒子的疼痛,問詢可否停掉口服藥。醫生說可以,並說其實前幾年這種小手術都不吃藥的,不知道怎麼的這幾年統一都要吃藥。
  • 類風溼關節炎用藥也是一門學問!
    因此,類風溼患者用藥前一定要辯證看待藥物治療類風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學合理用藥。 利弊分析:這些是屬於糖皮質激素,在類風溼急性活躍期,類風溼因子和血沉超出正常值10倍以上,適當的使用對病情雖然有幫助,但不建議長期服用,這類藥需要在二三十年經驗的專病醫生監督下使用,如果患者自己盲目在藥店購買使用,形成依賴性,引發胃潰瘍,胃出血或者重度骨質疏鬆,肝腎損傷就後悔莫及了。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堅守兩件事!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讓我感覺「如獲至寶」,一口氣讀了兩遍,悟出一個道理,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堅守「兩件事」!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最近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就讓我有了上面的這種感覺,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如獲至寶」,簡直太開心了,一口氣就讀了兩遍,這本書就是《我的經驗與教訓》,這本書有個不一般的作者,他的名字叫做蘇世民!蘇世民是何許人也?
  • 女子噁心嘔吐,拒絕醫生用藥差點丟了小命,醫生:西藥不是「鬼」
    不就是一個慢性病嘛,只要我吸取母親的教訓(其母親因糖尿病發生腎衰竭、心力衰竭已經去世好多年),肯定能過得很好。高女士跟自己說。一開始高女士很警惕,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堅守飲食控制、運動鍛鍊,同時予二甲雙胍等藥物控制血糖,曾經有一段時間,血糖控制的不錯。
  • 國人用藥常犯七個錯
    日前,中國藥學會公布了「2018年公眾用藥誤區」,特別提到了我國患者常見的不敢用藥、濫用藥物、擅自停藥等誤區。實際上,人們對待藥品的態度往往更加複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張曉樂說:「患者的錯誤心態需要調整,否則不僅延誤治療,還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他為《生命時報》讀者總結了以下幾個用藥的錯誤心態。錯誤心態一:畏懼心理,不敢用藥。
  • 血糖值超過多少需要用藥,有具體標準嗎?醫生一文告訴您
    我相信其實像我伯父這種情況的朋友非常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血糖高了究竟需不需要用藥,劉醫生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了解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血糖升高的人群有所幫助。首先給大家講一講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那麼血糖超過多少需要用藥呢?從上面給大家講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可以看出,血糖值是有很多種情況的,比如空腹與非空腹,往往正常人都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僅僅依靠某一次的血糖值來判斷自己是不是需要用藥。對於不同的情況,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主治醫生談吳夢之死,「她拒絕必須的用藥治療」
    而在4月2日晚上10時許,吳夢肺移植手術的主治醫生、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發布了一條微博,將吳夢之死歸因於「她拒絕必須的用藥治療」。這條微博也讓吳夢再次成為網絡輿論的焦點。在這條微博中,陳醫生表示吳夢是一位極度「作」而「自信」的女士,因其對醫生開具的抗感染用藥不信任而拒絕必須的用藥治療,最後導致雙肺反覆感染。
  • 做好疫情經驗總結宜早不宜遲
    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提出,「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若能借這個「東風」,借力全國黨政軍已經形成的強大「勢能」,藉助全社會對惡習陋習的深刻認識、思想認同,既注重總結疫情防控好的經驗做法,又注重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從老百姓身邊事改起,針對垃圾分類、醫保異地結算清算、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等堵點難點,搶抓機遇研究推出一批切口小、見效快的政策性創新,儘快落地實踐,及時總結形成長效機制。
  • 從瀕死經驗的人身上能夠學到什麼經驗教訓?
    NDE主持人們共同的一個主題是,治療他人身體和情緒的能力。一個接一個的故事揭露了在每個有瀕死經驗的人身上,可能會有新發現的能力。在一位療愈師詳細敘述,她的不可思議瀕死經驗旅程後,大方地提供討論,且對每一個人想要跟她說話的人給予回饋。有趣的是,當解決有關健康議題的問題時,她斷然強調地說」不是現在」。毫無疑問,被請求所淹沒,實體世界的療愈師似乎不是來世的療愈師。在她的談話期間,好意提供的建議和治療,受到她的人性所影響。
  • 老中醫日記:70年用藥經驗日知錄(收藏)
    銀屑病用藥 家父生平勤苦好學,對皮膚病亦有研究,治牛皮癬常用蟬蛻、補骨脂、全蠍、徐長卿、苦參、蜈蚣、生首烏、土茯苓(煮水入藥)、蒼耳子、雷公藤 (水煮兩小時破壞毒性入藥),製成水丸,每次9克,日3服。其中劑量,可依據病情而定,藥量變化較大,連用2 ~6個月,功效顯著。
  • 胰島素保存不當帶給我的教訓,這個錯誤您別犯了
    我患糖尿病5年時,接受了醫生的建議,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
  • 尿路感染如果不用藥,男性與女性誰更容易自愈?用藥時注意什麼
    有人問華子一個問題,尿路感染如果不用藥,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華子回答說,尿路感染如果不用藥,後果有兩種。第一種後果是可以自愈,雖然概率很小,但屬實有這個可能性。第二種後果是感染遷延不愈,並漸進加重,會引起膀胱炎,男性還會引起前列腺炎。
  • 讓爸媽擔心、醫生皺眉的兒童用藥困境如何破解?三甲醫院主任給答案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藥學部何豔玲主任藥師從業三十多年,見證我國兒童用藥的興衰起落。推進兒童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培養兒童藥劑科人才、科普用藥知識,何豔玲為孩子們能夠有藥可用、安全用藥傾注了多年心血。她認為兒科藥師的角色很重要,並對未來的行業前景充滿期待。對父母來說,養娃最怕的就是娃生病,連小打小鬧的感冒發燒都會讓家長們心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