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洗曬節」是哪天?過節要做這些事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說起「天貺(音同況)節」,今天知道的人恐怕已經很少很少了,這在老北京可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時間是農曆六月初六。

傳說唐僧歷經磨難終於從西天取回佛經,但忘了老黿請他們問佛祖自己還有多少壽數的囑託,重渡通天河時,被生氣的老黿掀下了河,佛經為水所溼,只好撈上岸來曬經,這一天恰是六月初六,上天感其艱辛,便賜以炎晴天氣,將佛經全部曬乾,是以後人定下此節。

天貺節的真正起源並非如此。宋真宗趙恆在某年的這一天聲稱收到了上蒼賜給他一部經書,故而命名「天貺節」……

經過千年變遷,這個節日的許多習俗都被淡忘,到清末民初那會兒就剩下了兩大貫穿整個六月份的關鍵字——「洗」和「曬」。

《點石齋畫報》所繪之佛寺曬經。

抖晾衣書可去蠹

清初學者王崇簡在《青箱堂詩集》中有一首《六月六日》云:「鑾駕庫內門盡開,錦衣官尉色歡喜。滷簿大駕倚高纛,香木駕頭金四足。左之右之勤高暉,鸞旗豹尾光相燭。桃弓葦矢避風車,丹鳥白鷺日月旟。金根之製作自商,黃鉞皇皇見《周書》……」詩中描述的是前明每年六月初六「曝物」的景象。

明朝學者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的記載,恰可佐證:「六月六日,內府皇史曝列聖實錄御製文集諸大函,為每歲故事。」而此一皇家風俗,直到清朝依然得到延續,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內府鑾駕庫、皇史宬等處,曬晾鑾輿儀仗及歷朝御製詩文經史。」就是說除了鑾駕儀仗之外,貯存明清檔案、實錄、御製文集的皇史宬要曬檔案、書籍。

有皇家帶頭,民間更不肯含糊。這是一年中陽光最熾熱的時節,相傳曬衣衣不蛀,曬書書不蠹,是以《春明採風志》記載:「六月六,是日抖晾衣物書籍,可去蟲蠹」,除了讀書人的曬書外,藥店要曬藥材;還有「估衣、皮貨、喜轎等鋪,傍晚吹晾一切,犒勞夥友」,意思是估衣店和皮貨店將衣服和皮料掛在通風處,喜轎鋪的轎圍子繡片、執事旗傘、鼓圍子、桌圍子,轎夫、吹鼓手們的衣帽一律都搬到院子裡或街當間晾曬,以防黴防蛀。由於店夥計們忙碌一天,十分勞累,所以到了傍晚時分,掌柜的會給他們預備一桌豐盛的酒菜加以犒勞。城市內如此,農村也是一樣。民諺曰「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此有的地方也管這一天叫「曬衣節」。

值得一提的是,各個寺廟道觀要將所藏的經卷拿出來曬,比如白雲觀的藏經樓裡藏有道教經書5000多卷,每年的六月初一到初七,白雲觀要舉行「晾經會」。

北京文史學者張善培先生回憶:「道士們衣冠整潔、焚香秉燭,把藏經樓裡的『道藏』統統拿出來通風晾曬。」還有廣安門內著名的善果寺也要作齋,舉辦「晾經法會」,僧侶們都要禮佛、誦經,屆時開廟一天。

不過《天咫偶聞》記載:善果寺的這個晾經法會「實無所晾,士女雲集,駢闐竟日而已」,張善培先生亦云:「寺前形成臨時集市,熱鬧非常」。

都為河邊洗象來

清代《鴻雪因緣圖記》之淨業壽荷。圖中所繪是舊時積水潭景觀。清代積水潭植蓮極多,譽滿京華,以至於有人直接稱其為「蓮花池」。

除了曬,「天貺節」的第二項要事就是洗。此一「洗」字包含三層意思,一為洗澡,二為洗象,三為洗馬。

老北京不像現在,家家都有淋浴或泡澡的設備,除了達官顯貴,誰也做不到天天洗澡,一天到晚到浴池裡泡著也不是普通人辦的事兒,所以洗澡多在重要的節日或節氣時,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在六月六日這一天以潔淨之軀去焚香拜佛。還有婦女「多沐發,謂可不膩不垢」。另外,家中如果養貓狗的,也要驅趕到水池或河塘裡,據說可以防止一個夏天生蝨子跳蚤。最奇特的是,有些居民在這一天還會用桐油塗刷家中的門窗和柱梁,使其煥然一新,起到防水拒爛之效,也算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洗澡」。

與這些相比,「洗象」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盛大節日」。宣武門西牆根一帶建有象房、演象所,還在護城河上修了洗象池(今之象來街所在地)。「洗象」的傳統早在明朝時就有,《萬曆野獲編》上說「京師象只,皆用其日洗於郭外之水濱,一年惟此一度」。《帝京景物略》上更有詳細的記載:「錦衣衛官以旗鼓迎象出順承門(宣武門),浴響閘。象次第入於河也,則蒼山之頹也,額耳昂回,鼻舒糾吸噓出水面,矯矯有蛟龍之勢。象奴挽索據脊。時時出沒其髻。觀時兩岸各萬眾。」可見那時每年的洗象就已經觀者如堵。

到了清代,特別是乾隆年間,國力強盛,從外邦進貢到中國、馴養在北京、供重大節日或儀式時充當宮廷儀仗的大象多達三十多頭,象奴和馴象師超過百人,所以洗象盛況遠超明代。據《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鑾儀衛的官員著官服,由儀仗隊一路鼓吹著,「導象出宣武門西閘水濱浴之」,附近搭了彩棚,「都人於兩岸觀望,環聚如堵」,特別是有錢人家,更是花錢提前佔據附近茶肆酒樓的好位置,以便一飽眼福。《舊京風俗志》上說,因為大象一年才洗這麼一次澡,所以特別高興,「由上午至下午始能畢事」。這也是文人鬥詩的好時候,據清代學者戴璐在《藤陰雜記》中記載,當時各位名家所作的洗象詩「歌行詞賦無美不備」,但首屈一指的當屬王士禎的一首竹枝詞:「玉水清陰夾綠槐,香車筍轎錦成堆。千錢更賃窗前坐,都為河邊洗象來。」

不過,有時人認為這一活動乃是惹亂生事之舉。《舊京風俗志》上就記載了這一觀點:「是日也,無論老幼貧富,傾城而至,沿河兩岸,皆極擁擠。流氓地痞,藉端調戲婦女;扒手小綹,相機綹竊財物;遺兒失女者有之,叫罵鬥毆者有之。象奴故使河中之象用鼻吸水向兩岸噴之,適當其衝之男女,頭面淋漓,異常狼狽。」如果遇到晴天,那些並無樹蔭也沒有搭起棚帳的地方,「均系暴曬於驕陽之下,因而有罹病者」,罹病自然是中暑,但還有更可怕的,倘若這時突然暴雨襲來,人們的身體冷熱相激,要命的心血管病都能給激發出來,「而年年滿坑滿谷,觀者不為少減,京人固遊蕩成習矣」。

結侶攜觴賞蓮花

道光以後,國力逐漸衰微,特別是政治腐敗,竟導致象奴剋扣大象的口糧,加上管理不善,導致這些大象相繼死亡,「故鹹豐以後十餘年象房無象」。

光緒初年,據《燕京歲時記》記載:越南向中國進貢了大象兩次,共有六七隻,極為肥壯。「都人觀者喜有太平之徵,欣欣載道」,誰知出了個意外。《天咫偶聞》介紹了事件的全過程:「甲申(光緒十年)春,一象忽瘋,擲玉輅於空中。碎之,遂逸出西長安門。物遭之碎,人遇之傷。」一個太監想阻攔,竟被大象用鼻子卷著扔到皇城的牆上,摔了個粉身碎骨。京城於是大亂,「西城人家,閉戶竟日」,到了晚上才算將大象逮住。「從此象不復入仗,而相繼斃死」,洗象活動也從此徹底中止了。

洗象之外,還有洗馬。此一儀式亦起源於明代,《日下舊聞考》就說「積水潭洗馬之制,在明朝本屬具文」,到了清代得以延續。每年的六月初六「中貴人用儀仗鼓吹導引,洗馬於德勝橋之湖上」,德勝橋所在之湖即為積水潭。說儀式,是因為形式大於內容,首先所用之馬出自御馬監,其次是要用錦帕覆蓋住馬頭,最後面還要跟一頭獨角青牛。圍觀的人群也是密不透風,都為了看看傳說中的獨角青牛,正如樊彬在《燕都雜詠》中說的那樣:「古潭連內苑,御馬洗清流,夾岸人如蟻,爭看獨角牛。」

看完洗馬,接著就是賞蓮。清代積水潭植蓮極多,譽滿京華,以至於有人直接稱其為「蓮花池」。《帝京歲時紀勝》裡描繪其景色道:「上駟苑官校於潭中浴馬,岸邊柳槐垂蔭,芳草為茵,都人結侶攜觴,酌酒賞花,遍集其下」。

如果嫌積水潭人多,不想湊那個熱鬧,還可以去右安門外的涼水河「一路河池賞蓮,簫鼓弦歌,喧呼竟日」。東便門外的二閘附近垂柳成行,蓮花盛開,岸邊的酒肆茶棚亦為風雅之士提供了絕佳的「觀景臺」。據《輿地記》記載,一些別具商業頭腦的人還在「天貺節」抓住商機,「海澱蓮盛,採而市於城者絡繹」,把海澱的蓮花採下拿到城裡來賣,不僅賺錢且手有餘香。

這些已經消失的節日,迄今考據起來,依然令人覺得盎然成趣。今天的很多年輕人說起萬聖節、復活節、情人節頭頭是道,對傳統節日卻一臉茫然,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回望「六街車響似雷奔,日午齊來宣武門,鉦鼓一聲催洗象,玉河橋下水初渾」,或是「宣武洗象迎初伏,萬騎千車夾水看。法駕舊儀從滷簿,玉泉新漲試波瀾」,難道不是元氣滿滿的節味嗎?

相關焦點

  • 六一兒童節要紅包的說說 過節紅包吉利數字分享
    六一兒童節要紅包的說說 過節紅包吉利數字分享時間:2020-06-01 00: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六一兒童節要紅包的說說 過節紅包吉利數字分享 現在不僅春節、生日、和情人節秀恩愛要發紅包,隨便個節日都要發了。朋友圈沒曬個紅包圖,都不敢混下去了!
  • 一個地道的老北京是怎樣煉成的?來北京你一定要做這些事,不然就白...
    五月一日起故宮開放參觀,我們熟悉的那個北京城仿佛又回來了,張恨水曾寫到「北平的五月,是一年裡的黃金時代」,跟小編一起看看老北京的專屬記憶吧? 一、想要感受地道的老北京生活,還得去胡同裡找 除了京味兒和厚重的歷史底蘊,這裡還有柴米油鹽的味道。精緻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門,老樹下扯閒篇兒的老人,走在晚蜿蜒迂迴的胡同裡,仿佛穿越時光回到了從前。
  • 《故都風物》:老北京的那些風物人情
    各種名勝遺蹟去瞧過,一些所謂的老北京的「京味兒」也都見識過,可是總覺得這老北京似乎不是那麼一回子事兒,仿佛缺少了什麼韻味?這其實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每一座城市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以往的歷史痕跡卻變得越來越淡,北京這座城市也不例外。
  • 六一兒童節到了,狗狗想要過節怎麼辦?
    六一兒童節到了,這是全世界小朋友的一個節日,許多家長都會給小朋友精心的準備禮物,學校裡也會舉行一系列的活動。看似這個節日與狗狗毫無關係。但是,你要知道一個道理,世間萬物任何東西都經不起推敲,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六度分隔」,意思是你想要認識一個人,在優化的前提下,只需要通過6個人就能找到你想要認識的人。
  • 老北京風車:年節廟會顏色鮮 消災驅邪保平安
    從這首老北京民謠,我們便知曉,自「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開始,老北京的春節基本上就開始了,從臘八到元宵節,老北京人差不多要把春節過上一個多月,即便是正月十五之後,街上還見有人互道「您過年好!」只要是正月裡有往來,便是至愛親朋,能記上一整年。春節集合了幾乎所有的美食和玩意兒,更體現了最精細的禮數,是老北京人生活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大展示,若想對此有個切身感受,舊時廟會自是必經的途徑之一。
  • 七夕是哪天?帶你了解浪漫七夕節!
    七夕是哪天?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國情人節,是專屬於戀人情侶的節日。那麼具體七夕是哪天呢?它有著怎樣的由來和傳統習俗呢,小編今天為你一一介紹,讓你全面了解浪漫的七夕節 七夕是哪天?七夕由來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
  • 愚人節過節指南:整蠱小套路+表白小技巧+整人APP+愚人節表情包
    愚人節過節指南:整蠱小套路+表白小技巧+整人APP+愚人節表情包時間:2020-03-31 23: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愚人節過節指南:整蠱小套路+表白小技巧+整人APP+愚人節表情包 馬上就是愚人節了,學會這些小套路,既好玩又不過分,還能趁機表白哦,就算被拒絕了也不尷尬
  • 老北京到哪去淘貨?熙熙攘攘的娘娘廟「購物節」
    如今,精明的「剁手黨」在線上線下消費,都要瞅準「雙十一」「周年慶」等購物節,大件小件一次購齊。過去,沒有網購也沒有大商場,老北京到哪去淘貨?購物節又是什麼時候呢?毫無疑問,當屬廟市。小女孩在北頂娘娘廟的廟市上挑玩具廟會,本是寺廟對社會公眾開放的宗教活動,但求神拜佛之外,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廟會的一大功能。衣著鞋帽、鍋碗瓢盆、兒童玩具、日用雜品,無一不可從廟會上購得。
  • 宿松農村又忙著挖紅薯、洗薯粉、做「紅薯片」!這些你還記得嗎?
    網友家曬了滿滿兩大床單 在彭澤,逢年過節或者平時待客時會端上一份點心盒子,「點茶盤」裡一般是:花生、瓜子、番薯片子和一些果乾、糖等。
  • 老北京「炒合菜」
    老北京「炒合菜」‎「炒合菜」老北京風味的家常菜
  • 春節為什麼要穿新衣服?過哪天要穿新衣服?春節穿新衣服的寓意和講究
    那麼春節為什麼要穿新衣服?春節什麼時候穿新衣服?過年穿新衣服有哪些寓意和講究?本篇文章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春節穿新衣的習俗。一、春節為什麼都要穿新衣服?很多人春節的時候都會穿的很喜慶,一眼望過去都是「紅」。過年穿衣服的寓意是什麼?在古代,都是置辦綾羅綢緞,到了現在,都變成了成品服飾。
  • 從光棍節到雙十一:光棍哪天不過節 剁手何須雙十一
    有人還曾對此加以總結:節日當天,要吃兩根油條和一個雞蛋或四根油條和一個包子的「節日套餐」;送以筷子為禮品的節日贈禮;參加單身聚會;購買「光棍證」;出遊坐11路公交車;中午11點11分準時吃飯;夜裡11點11分準時睡覺等等。
  • 博主吃播老北京美食引爭議 網友:這能代表老北京?
    而在視頻裡,這些博主跟別人說話,要麼吊著嗓子,要麼拿腔拿調,這也讓老尹十分無奈。「我最擔心的,是年輕人看了視頻,以為老北京人說話做事都是這樣,其實根本不是。誰沒事天天這麼說話?流裡流氣的,跟痞子一樣。」至於視頻裡老北京提籠遛鳥的狀態,在工廠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尹說,身邊的北京人,「還是踏實肯幹的多。」同樣在胡同住了幾十年的老北京劉燕,對於這些視頻也是嗤之以鼻。
  • 身為老北京人,您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剝削勞苦大眾的黑心商人,所以當時在民間還流傳這麼一句順口溜:冬至大如年,東家不放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不給歇。後來到了民國,人們過冬至的心氣兒跟熱鬧勁兒漸漸地沒了,不僅政府不再提倡了,就連老百姓也不那麼當回事了。所以到了今天,人們大都不認為冬至是什麼重要的節日,無非就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頓飯。您瞧,別的沒傳承下來,就剩下吃了。
  • 地道的老北京豆角燜面,這樣做方法簡單,麵條不粘又筋道
    地道的老北京豆角燜面,這樣做方法簡單,麵條不粘又筋道北方人是特別喜歡吃麵食的,饅頭、餃子麵條都是北方人眼中最好吃的東西,我們家就是地道的東北人,家人尤其喜歡吃麵條,各種做法都喜歡吃,所以我們家一般一周都會吃好幾次的麵條
  • 女神節是幾月幾日 2020女神節是哪天?女神節和婦女節一樣嗎
    【女神節是哪天 為什麼叫女神節是幾月幾號】  每年的3月7日到3月8日。  女神節其實就是女生節和婦女節,由女生節音譯過來的。  為什麼說女神節是兩天呢?因為無論是年輕的女性還是年齡稍微老的女性都可以被稱為女神,所以界限並沒有那麼廣泛了。
  • 林心如端午節挑戰立蛋,健身房曬好身材,霍建華到林心穎家串門
    特殊的節日就應該有特殊的安排,很多明星藝人都在端午節紛紛曬出了自己與家人團聚的照片。林心如與霍建華夫婦也不例外,不過她們在白天的時候各自行動,而且分別用自己不一樣的方式與大家慶祝端午!露面的林心如一如既往的年輕又極漂亮,在端午節她祝福大家節日快樂,還在健身房的地上玩起了挑戰立蛋。
  • 林心如端午節挑戰立蛋,健身房曬好身材,霍建華到林心穎家串門
    特殊的節日就應該有特殊的安排,很多明星藝人都在端午節紛紛曬出了自己與家人團聚的照片。林心如與霍建華夫婦也不例外,不過她們在白天的時候各自行動,而且分別用自己不一樣的方式與大家慶祝端午!6月25日林心如早早的就已經出現在媒體平臺上面,而且曬出了自己端午在健身房裡挑戰立蛋的照片。露面的林心如一如既往的年輕又極漂亮,在端午節她祝福大家節日快樂,還在健身房的地上玩起了挑戰立蛋。稍早一些的時候她曬照片祝福大家過節的同時也把自己成功立蛋的照片發了出來,扎著丸子頭的她開心地露出了笑容,穿著低胸背心超健康,而且模樣也是相當的居家。
  • 今年黑色星期五是哪天?黑色星期五購物節的來歷
    黑色星期五這個名詞相信大家應該是經常聽到的,但是對於具體哪天是黑色星期五以及黑色星期五購物節的由來你知道嗎?而商店的員工則使用黑色星期五這一名字來自嘲,表示這一天會忙得要死。而一些抗議消費至上主義的團體也特意選擇這一天為不消費日。  美國人傳統上會使用不同顏色的墨水來記帳,其中,紅色墨水表示虧損,黑色墨水表示盈利。感恩節後各種商品需求量大增,商家們都希望賺得盆滿缽滿,帳目上黑色墨跡一片,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西方人會將這樣一個瘋狂購物的日子稱之為「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
  • 老北京爆肚的做法
    老北京爆肚和天津水爆肚的做法極為相似,但兩地的爆肚做法也略有不同之處。今天詳細解說老北京爆肚的製作方法,教你怎麼做鮮嫩好吃的老北京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