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六十四卦

2021-02-19 向陽



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周易》就是一本關於六十四卦(八卦每卦有3畫叫3爻,八卦和八卦依次排列組合,形成64卦,每卦有6爻,64卦共有384爻)的書。

下面兩張圖,請從下往上看:

一、《周易》六十四卦由來

目前有兩派觀點:

一派認為由八卦兩兩相重而來,即先有八卦後有六十四卦。即認為兩個八卦上下逐個按照排列組合,重疊構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作者到底是誰:古代主要有伏羲、神農、夏禹、文王等不同觀點。多數認為易經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關押的七年間,在獄中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的。所以又稱為周易六十四卦。近代有人以為是殷商卜者所作。

一派認為由數字直接演化而成,即先有六十四卦而後有八卦,或六十四卦與八卦同時產生。近代從安陽四盤磨、岐山鳳雛村、陝西周原等出土的甲骨上發現刻有六個數目字一組的符號。表明六十四卦古已有之,並非由八卦重卦而來。據考證這些文物時間約為殷周時期,可見六爻卦象的出現當為周初(約公元前11世紀)以前。


二、《周易》六十四卦卦名(按順序排列)

六十四卦名稱與正確讀音如下:

1.乾:讀qián;2.坤:kūn;3.屯:zhūn;4.蒙:méng;5.需:xū;6.訟:sòng;7.師:shī;8.比:bǐ;9.小畜: xiǎo xù;10.履:lǚ;11.泰:tài;12.否:pǐ;13. 同人:tóng rén;14.大有:dà yǒu;15謙:qiān;16.豫:yù;17.隨:suí;18.蠱:gǔ;19.臨:lín;20.觀:guān;21.噬嗑:shì hé;22.賁:bì;23剝:bō;24.復fù;25.無妄:wú wàng;26.大畜:dàxù;27.頤:yí;28.大過:dàguò;29.坎:kǎn;30.離:lí;31.鹹:xián;32.恆héng;33.遁:dùn;34大壯:dà zhuàng;35晉:jìn;36.明夷míng yí;37家人:jiā rén;38睽:kuí;39.蹇:jiǎn;40.解:jiě;41.損:sǔn;42.益:yì;43.夬:guài;44.姤:gòu;45.萃:cuì;46.升:shēng;47困:kùn;48.井:jǐng;49.革:gé;50.鼎:dǐng;51.震:zhèn;52.艮gèn;53.漸:jiàn;54歸妹:guī mèi;55.豐:fēng;56.旅:lǚ;57.巽:xùn;58.兌:duì;59.渙:huàn;60.節:jié;61.中孚:zhōng fú;62.小過:xiǎo guò;63.既濟:jì jì;64.未濟:wèi jì。

一、《周易》六十四卦由來

目前有兩派觀點:

一派認為由八卦兩兩相重而來,即先有八卦後有六十四卦。即認為兩個八卦上下逐個按照排列組合,重疊構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作者到底是誰:古代主要有伏羲、神農、夏禹、文王等不同觀點。多數認為易經六十四卦,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被紂王囚禁關押的七年間,在獄中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的。所以又稱為周易六十四卦。近代有人以為是殷商卜者所作。

一派認為由數字直接演化而成,即先有六十四卦而後有八卦,或六十四卦與八卦同時產生。近代從安陽四盤磨、岐山鳳雛村、陝西周原等出土的甲骨上發現刻有六個數目字一組的符號。表明六十四卦古已有之,並非由八卦重卦而來。據考證這些文物時間約為殷周時期,可見六爻卦象的出現當為周初(約公元前11世紀)以前。


二、《周易》六十四卦卦名(按順序排列)

六十四卦名稱與正確讀音如下:

1.乾:讀qián;2.坤:kūn;3.屯:zhūn;4.蒙:méng;5.需:xū;6.訟:sòng;7.師:shī;8.比:bǐ;9.小畜: xiǎo xù;10.履:lǚ;11.泰:tài;12.否:pǐ;13. 同人:tóng rén;14.大有:dà yǒu;15謙:qiān;16.豫:yù;17.隨:suí;18.蠱:gǔ;19.臨:lín;20.觀:guān;21.噬嗑:shì hé;22.賁:bì;23剝:bō;24.復fù;25.無妄:wú wàng;26.大畜:dàxù;27.頤:yí;28.大過:dàguò;29.坎:kǎn;30.離:lí;31.鹹:xián;32.恆héng;33.遁:dùn;34大壯:dà zhuàng;35晉:jìn;36.明夷míng yí;37家人:jiā rén;38睽:kuí;39.蹇:jiǎn;40.解:jiě;41.損:sǔn;42.益:yì;43.夬:guài;44.姤:gòu;45.萃:cuì;46.升:shēng;47困:kùn;48.井:jǐng;49.革:gé;50.鼎:dǐng;51.震:zhèn;52.艮gèn;53.漸:jiàn;54歸妹:guī mèi;55.豐:fēng;56.旅:lǚ;57.巽:xùn;58.兌:duì;59.渙:huàn;60.節:jié;61.中孚:zhōng fú;62.小過:xiǎo guò;63.既濟:jì jì;64.未濟:wèi jì。

二、《周易》六十四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四、六十四卦卦名由來

乾:乾上乾下。達於上者謂之乾。凡上達者莫若氣,天為積氣,故乾為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坤:坤上坤下。《說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從土從申,土位在申。」坤為地(《說卦》《明夷·上六》),故卦名「坤」。

屯:坎上震下。坎王則震胎。屯,難也。《說文解字》:「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震為足(《說卦》《剝·初六》),坎為險(《坎·九二》《彖》),步入險境,其行難也,故曰「屯」。

蒙:艮上坎下。艮王則坎休。馬王堆漢墓帛書《繆和》:「夫蒙者,然少未又知也。」蒙:矇昧無知。坎為知(《臨·六五》),艮為棄(《離·九四》),棄知,故曰「蒙」。

需:坎上乾下。坎王則乾休。需,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襦」,均應讀作「濡」。濡,溼也。乾為天(《乾·九五》)、坎為雨(《小畜·上九》《鼎·九三》),下雨天,故曰「濡」。需,傳本《歸藏》作「溽」,濡與溽同義。

訟:乾上坎下。乾王則坎相。《周易音義》:「訟,才用反。爭也,言之於公也。鄭云:辯財曰訟。」坎為盜寇(《說卦》《需·九三》《蒙·上九》)、乾為金(《說卦》《鼎·六五》),盜金,必致訟,故曰「訟」。

師:坤上坎下。坤王則坎沒。《彖》曰:「師,眾也。」《周易本義》:「師,兵眾也。」《呂氏春秋·論威》:「凡兵,天下之兇器也。」坤為眾(《說卦》《晉·六三》)、坎為寇(《蒙·上九》《需·九三》),眾寇,故曰「師」。師,兵眾也。

比:坎上坤下。坎王則坤囚。《彖》曰:「比,輔也,下順從也。」朱熹《周易本義》:「比,親輔也。」《周易尚氏學》:「比,親也,輔也。」

小畜:巽上乾下。巽王則乾死。小,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少」,當以「少」為正文。《周易音義》:「畜,本又作蓄,同,敕六反,積也,聚也。」「小畜」意思即「少蓄」。乾為金(《說卦》《鼎·六五》《噬嗑·六五》)、巽為散(《渙》《中孚·九二》),金散,故曰「少蓄」。(參見《家人·六二》《大畜》)

履:乾上兌下。乾王則兌休。《史記·殷本紀》:「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兌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為君(《說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湯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於武王商湯之名!

泰:坤上乾下。坤王則乾胎。泰、否二卦說的正是君民之間的關係:乾為君、坤為眾(《說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君謙居民下,以民為上則「泰」;人君驕居民上,以民為下,則「否」。

否:乾上坤下。乾王則坤廢。《說文解字》:「否,不也,從口從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書·周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其口詛祝。」否、泰二卦卦名與卦辭均可對讀:君居民上,民否之,危;君居民下,民載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貞;愛人,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小往大來。

同人:乾上離下。乾王則離囚。《說文解字》:「同,合會也。」同人:會同眾人。《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此處當專指商郊牧野。會同眾人,陳師牧野,此之謂「同人於野」。「同人」應當與「於野」連讀,該卦唯命曰「同人於野」才能盡顯其兵伐其君之意。「同人」當為簡稱。

大有:離上乾下。離王則乾沒。《周易本義》:「大有,所有之大也。」《周易音義》:「大有,包容豐富之象。」乾為金、 為玉、為木果(《說卦》),離為大車(《大有·九二》《睽·六三》),載之以大車,故曰「大有」。

謙:坤上艮下。坤王則艮死。朱熹《周易本義》:「謙者,有而不居之義。止乎內而順乎外,謙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於其下,謙之象也。坤為地(《說卦》)、艮為山(《說卦》《隨·上六》),高山屈居卑地之下,故曰「謙」 。

豫:震上坤下。震王則坤沒。《周易本義》:「豫,和樂也。」《序卦》:「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序卦》以「喜」說豫。豫,喜也,樂也。

隨:兌上震下。兌王則震死。《周易本義》:「隨,從也。」 《禮記·郊特牲》:「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蠱:艮上巽下。艮王則巽胎。蠱:敗壞。巽為信(《中孚》)、艮為棄(《離·九四》),棄信,其德敗壞,故曰「蠱」。

臨:坤上兌下。坤王則兌相。馬王堆漢墓帛書《易之義》:「林(臨)之卦,自唯不無瞿(懼)。」《易之義》以「懼」說「臨」。兌為惕(《乾·九三》《夬·九二》)、兌為憂(《臨·六三》)、坤為眾(《說卦》《晉·六三》),畏於民眾,故曰「臨」。臨者,懍也,懍於民眾也。此乃治民之道。

觀:巽上坤下。巽王則坤胎。《說文解字》:「觀,諦視也。」《尚書·商書·鹹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書經集傳》:「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七廟親盡則遷,必有德之主,則不祧毀,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天子居萬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後萬民悅服,故曰『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坤為眾(《說卦》)、巽為信(《中孚》),眾信,能獲眾信,其政教必大有可觀,故曰「觀」。

噬嗑:離上震下。離王則震廢。《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朱熹《周易本義》:「噬,齧也;嗑,合也。物有間者,齧而合之也。為卦上下兩陽而中虛,頤口之象,九四一陽間於其中,必齧之而後合,故曰噬嗑。」非也。震為鼓(《離·九三》)、離為大腹(《說卦》),鼓其腹,飽食之象,故曰「噬嗑」。噬:齧。嗑:咬。

賁:艮上離下。艮王則離沒。賁,文飾也。《周易音義》:「賁,傅氏云:賁,古斑字,文章貌。鄭云:變也,文飾之貌。王肅云:有文飾,黃白色。」

剝:艮上坤下。艮王則坤死。剝,阜陽漢簡《周易》作「僕」,傳本《歸藏》亦作「僕」,當以「僕」為正文。坤為臣僕(《損·上九》《遯·九三》)、艮為家(《家人·初九》《蒙·九二》),家中臣僕,故曰「僕」。

復:坤上震下。坤王則震囚。復:返,歸。震為林(《屯·六三》),震為莽(《同人·九三》),坤為地(《說卦》)。木,生則冒地而出,死則返歸於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復」。

無妄:乾上震下。乾王則震沒。無妄,阜陽漢簡《周易》作「無亡」,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作「毋亡」並有「安處」「安藏」之辭。《說文解字》:「亡,逃也。」震為足(《說卦》《剝·初六》),乾為牢(《大畜·六四》),足陷牢中,甭想逃亡,故曰「無亡」。「亡」與震象足動之義合,故當以「亡」為正字。「無」「毋」同義通用。

大畜:上艮下乾,艮王則乾廢。乾為金(《噬嗑·六五》《鼎·六五》),艮為家(《蒙·九二》《家人·九五》《損·上九》),家中有金,故曰「大畜」。畜,蓄也。

頤:艮上震下。艮王則震相。《爾雅·釋詁》:「頤,養也。」《釋名·釋形體》:「頤,養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嚼物以養人也。」鄭玄說:「頤,口車輔之名也。震動於下,艮止於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頤,養也。

大過:兌上巽下。兌王則巽囚。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巽為信(《中孚》)、兌為毀折(《說卦》),毀信,大錯,故曰「大過」。過,錯也。

坎:坎上坎下。習:重。坎上坎下,重坎,故曰「習坎」。《彖》曰:「習坎,重險也。」

離:離上離下。離,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羅」,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作「麗」,均應讀作「儷」。儷,偶也。離主婚媾(《賁·六四》)。《說卦》:「相見乎離。」萬物至此相儷成偶,繁衍生息,故離為娠(《震·上六》)、為大腹(《說卦》《明夷·六四》)。

鹹:兌上艮下。兌王則艮沒。鹹,通「禁」。臨卦初九之辭和九二之辭「鹹臨」,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均作「禁林」,由此可見「鹹」與「禁」通假。兌為法(《蒙·初六》《豐·六二》)、艮為止(《說卦》),依法禁止,故曰禁。鹹,亦可讀作「緘」。緘:封,閉。

恆:震上巽下。震王則巽相。《說文解字》:「恆,常也。」震為動(《說卦》)、巽為信(《中孚》),其德有信,行為有常,故曰「恆」。

遯:乾上艮下。乾王則艮胎。《周易音義》:「遯,徒巽反。字又作遁。同。隱退也,匿跡避時奉身退隱之謂也。鄭云:逃去之名。《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本義》:「遯,退避也。」

大壯:震上乾下。震王則乾囚。《象》曰:「雷在天上,大壯。」震為雷(《說卦》),雷震天上,故曰「大壯」。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大壯》卦辭中有「豐隆」一語,顯然取意于震雷之聲。

晉:離上坤下。離王則坤相。晉,進也。離為日、坤為地,日出地上,故曰「晉」。

明夷:坤上離下。坤王則離休。夷,傷也。坤為地,離為日(《說卦》),日落地下,故曰「明夷」。

家人:巽上離下。巽王則離相。家人一卦,王家臺秦簡《歸藏》名「散」,傳本《歸藏》名「散家人」。家人,當讀作「嫁人」。離為女、巽為散(《說卦》《渙》《中孚·九二》),女散嫁人,故曰「家(嫁)人」,故曰「散」,故曰「散家(嫁)人」。

睽:離上兌下。離王則兌胎。睽卦,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卦名字從目從瞿,即「瞿」。《說文解字》:「瞿,鷹隼之視也。」《禮記·玉藻》:「視容瞿瞿。」《禮記集說》:「瞿瞿,驚遽之貌。」《說文解字》:「睽,目不相聽也。」聽,從也。目不相聽,當為受驚時兩眼發呆之貌。睽,當為視容驚懼之貌。

蹇:坎上艮下。坎王則艮相。《彖》曰:「蹇,難也。」坎為禍(《隨·九四》)、坎為患(《比·初六》《大過·九四》《中孚·初九》)、艮為門(《同人·初九》《隨·初九》),禍患臨門,故曰「蹇」。

解:震上坎下。震王則坎廢。解:解脫。坎為險(《坎·九二》)、震為足(《剝·初六》)、震為出(《隨·初九》),足出險外 ,故曰「解」。

損:艮上兌下。艮王則兌囚。損,減也。馬王堆漢墓帛書《要》: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易緯·通卦驗》:兌主秋分,艮主立春。自秋分至立春,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故曰「損」。兌為成(《豫·六五》校)、艮為敗(《復·上六》),成而敗,故曰「損」。

益:巽上震下。巽王則震休。益,增也。《易緯·通卦驗》:震主春分,巽主立夏。自春分至立夏,萬物生長增益之時,故曰「益」。

夬:兌上乾下。兌王則乾相。夬,快也。快,銳也。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故夬字有銳利之義。

姤:乾上巽下。乾王則巽死。姤,馬王堆漢墓帛書《易之義》作「坸」或「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作「敂」,當以「敂」為正。《說文解字》:「敂,擊也。從攴,句聲,讀若扣。」乾為金(《說卦》《鼎·六五》《姤·初六》),巽為木(《說卦》《大過》),金克木,故曰「敂」。敂,擊也。(參見《姤·初六》)

萃:兌上坤下。兌王則坤休。萃,聚也(《彖》《序卦》《雜卦》)。坤為川、坤為河(《泰·九二》),兌為淵(《乾·九四》)、兌為澤(《說卦》),川入淵澤,故曰「萃」。坤為眾(《晉·六三》),兌為歸(《歸妹》),眾歸,故曰「萃」。

升:坤上巽下,坤王則巽廢。《周易本義》:「升,進而上也。」升,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登」。《說文解字》:「登,上車也。」升與登同義。

困:兌上坎下。兌王則坎胎。兌為法(《蒙·初六》《豐·六二》)、兌為律(《師·初六》)、坎為盜寇(《說卦》《需·九三》《屯·六二》),兌上坎下,盜寇伏法之象,故曰「困」。

井:坎上巽下。坎王則巽沒。巽為木(《說卦》《困·初六》《大過》),坎中有木,故曰「井」。古代以木構架支護井壁,故「坎中有木」為井之象。

革:兌上離下。兌王則離廢。革,改也。兌為毀折(《說卦》《大過》《離·上九》)、離為戈兵(《說卦》《噬嗑·初九》),毀之以戈兵,故曰「革」。

鼎:離上巽下。離王則巽休。《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離為缶(《坎·六四》),離為甕(《井·九二》)。離為容器、離為三(《晉》《訟·上九》《明夷·初九》)、巽為股(《說卦》《鹹·九三》),器有三股,鼎之象也,故曰「鼎」。

震:震上震下。震,動也。震主春分(《易緯·通卦驗》)。春分之時,萬物萌動,故震卦的基本含義為動。

艮:艮上艮下。艮,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根」。《廣雅·釋詁》:「根,始也。」《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生芸芸,各復歸其根。」根為始,根為終。《說卦》:「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艮卦卦辭描述的正是其終萬物始萬物的特性。

漸:巽上艮下。巽王則艮廢。漸,序也。艮為鳥(《小過》)、巽為信(《中孚》),鳥有信,候鳥也,故爻辭取象為「鴻」;鴻,飛成行,止成列,排列有序,故曰「漸」。《艮·六五》艮之漸曰「有序」,亦取義於此。

歸妹:震上兌下。震王則兌死。兌為歸、震為女(《隨》《震·上六》),故曰「歸妹」。歸妹:意思是把媳婦娶回家。兌與震為夫婦(《隨》),兌男娶震女,故曰「歸妹」。

豐:震上離下。震王則離胎。豐:大鼓。殷墟卜辭反映出豐和庸關係密切,「可以斷定『豐』本是一種鼓的名稱」。即「庸是大鐘,豐是大鼓,所以它們才會時常並提」。(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版。)震為鼓(《離·九三》《中孚·上九》)、離為大腹(《說卦》《明夷·六四》),大腹之鼓,故曰「豐」。由豐卦卦象也可以反證「豐」本是一種大鼓。

旅:離上艮下。離王則艮囚。旅:羈旅,出行在外,作客寄居 。離為火、艮為屋(《萃·初六》《鼎·九四》),火焚其屋,失其居,無所容,故曰「旅」。

巽:巽上巽下。巽,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筭」。《說文解字》:「巽,具也。」「筭,長六寸,計歷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算,數也,從竹從具,讀若筭。」段玉裁注算字云:「筭為算之器,算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義別。算從竹者,謂必用筭以計也。從具者,具數也。」桂馥曰:「從具者,本書『十,數之具也。』《三蒼》:『算,選也。』選當為巽。本書『巽,具也。』」

兌:兌上兌下。兌,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奪」。《篇海類編·通用類·大部》:「奪,強取也。」《廣韻》:「敓,強取也。古奪字。」兌當為敓字之省。

渙:巽上坎下。巽王則坎囚。渙,散也。《說文解字》:「渙,流散也。」坎為鬼(《睽·上九》《既濟·九三》《未濟·九四》)、巽為散(《說卦》《中孚·九二》《小畜》《家人·六二》),鬼魂流散,故曰「渙」。

節:坎上兌下。坎王則兌廢。《說文解字》:「節,竹約也。」《孟子·離婁》:「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朱熹《集注》云:「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也。」

中孚:巽上兌下。巽王則兌沒。孚,信也。《說文解字》:「孚,卵孚也。從爪從子。一曰信也。徐鍇曰:鳥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雜卦》:「中孚,信也。」 兌為節(《節》)、巽為信,節而信之,故曰「中孚」。

小過:震上艮下。震王則艮休。小過,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少過」,當以「少過」為正文。艮為止、震為足(《說卦》),止步不出,故曰「少過」。過:出訪,探望。

既濟:坎上離下。坎王則離死。既,已也,盡也。濟,止也。《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萬竅虛。」註:「濟,止也。」離為火,坎為水,火遇水,故曰「既濟」。既濟:已止。

未濟:離上坎下。離王則坎死。《爾雅·釋言》:「濟,渡也。」《史記·宋微子世家》:「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未濟:未渡。坎為水,離為舟筏(《泰·九二》),舟在水上,未成其渡,故曰「未濟」。


五、六十四卦中的成語

《易經》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幾千年來生活中有很多成語來自《易經》。

據初步統計,出自《周易》中的常用成語、熟語及典故有一百二十多條(據《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劉潔修編著,商務印書館1989年)。如常說的「九五之尊」「不三不四」「亂七八糟」「七上八下」等等,另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湘潭大學校訓中的「盛德日新」,出自《周易·繫辭上》:「日新之謂盛德」;首都醫科大學的「敬德修業」,出自《周易·乾卦·文言》:「君子進德修業」。齊齊哈爾大學「養正毓德」源於《易經·蒙卦·彖辭》:「蒙以養正,聖功也。」《易經·蒙卦·象辭》:「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

《乾卦》

潛龍勿用 或躍在淵 飛龍在天 見龍在田亢龍有悔 萬國鹹寧 雲行雨施 各正性命進德修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朝乾夕惕:「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為君子勤奮謹慎不懈,即便面臨危險也能免遭咎害,汲取反面教訓,「反躬自省」。

夕惕若厲: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的意思。

群龍無首:本來比喻眾人俱得志而飛騰,是吉利的。後來則用作貶義,泛指無人領導的混亂狀態。清·丘逢甲《題仲遲月中課讀圖》詩:「萬裡河山方破碎,一家兒女共團圓。群龍無首今何世?雌鳳清聲夜滿天。」遁世無悶:《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大過卦》:「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現多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風虎雲龍:語出《乾卦·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同類事物相互感應,如同明君賢臣相遇投合,這是《周易》以自然現象來比喻人事的基本方法。調整句中字詞順序而成,也作「風雲際會」。

同聲相應,同氣求:「氣」與「聲」、「求」與「應」對舉,說明同類事物的相互感應作用。

《坤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天玄地黃無咎無譽:《易經·大過》,既沒有過錯也無讚譽。現形容平平常常,比喻工作表現一般。

履霜堅冰:「履霜,堅冰至。」表示最初雖然只是微霜,但漸漸積累,那麼堅冰必然將至。比喻不良的事物如果不在萌芽階段加以糾正,任由其發展,就會達到嚴重的地步。該卦的另一語「一朝一夕」,則從反面來比喻嚴重的後果並非是在很短時間內形成的。《既濟卦》又提醒人們「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後人得出「防患未然」「防微杜漸」等。

《屯卦》水雷屯

即鹿無虞:「即鹿無虞,唯入於林中。」虞,指掌管山林湖澤的官。意思是追逐鹿卻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引導,徒勞無功。比喻不具備條件而貿然行事,最終將無功而返。

滿腹經綸:「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說文解字》:「經,織從絲也」;「綸,青絲綬也」,兩字連用,指整理絲線,引申為規劃、治理的意思。後來「經綸」逐漸由動詞轉化為名詞,就是才識豐富的意思。宋·洪炎《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詩:「滿腹懷經綸,筆間含露雨。」

《蒙卦》

山水蒙

養正育德

《需卦》水天需

不速之客:「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爾雅·釋言》:「速,徵也;徵,召也。」

《訟卦》天水訟

《師卦》地水師

《比卦》水地比

《小畜》風天小畜

密雲不雨:濃雲密布卻不下雨,比喻恩惠未能施及眾人。今多用來比喻事情正在醞釀,尚未發作。反目成仇:原作「夫妻反目」,指結髮夫妻反目離異。

《履卦》天澤履

《泰卦》地天泰

三陽開泰:源於《泰卦》上坤下乾的卦象。「三陽」表示冬去春來,陰陽消長,萬物復甦;「開泰」則有吉祥亨通之象。到了羊年,人們喜歡用「羊」字討個吉利,便將「陽」改為「羊」,意思轉變為歲首人們用來互相祝福的吉利話。《西遊記》第九十一回,元宵節那天,唐僧貪歡過了頭,樂極生悲,結果被妖怪捕獲。悟空前去營救時,看見暗中保護師父的功曹趕了三隻羊,嘴裡吆喝:「開泰!」功曹解釋說:「設此三羊,以應開泰之言,喚做『三陽開泰』,破解你師之否塞也。」小往大來:含貶義,比喻以小牟大。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無往不復:指未有往而不返的。指事物的運動是循環反覆的。

《否卦》天地否

否極泰來:《否》和《泰》是《周易》裡相互顛倒的卦,天地交、萬物通,一切順利,是為「泰」;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一切不順利,是為「否」。否和泰是對立統一的,可以相互轉化。元·高明《琵琶記·第二十四出》:「嘆一家破壞,否極何時泰來?」

《同人》天火同人

號啕大哭:「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形容痛哭的樣子。

《大有》火天大有

懲惡揚善:「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遏」和「懲」都有止的意思。

《謙卦》地山謙

謙謙君子:指謙虛謹慎、能嚴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謙卑自守。牧是養性之意。裒póu多益寡:削減多餘,用來增補不不足。比喻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稱物平施:根據物品的多少,做到施與均衡。

勞謙君子:指勤勞且謙虛的君子。

《豫卦》雷地豫

《隨卦》澤雷隨

《蠱卦》山風蠱

振民育德:指接濟幫助人民,涵養自己的德行。

幹父之蠱:繼承並能勝任父親曾從事的事業。幹:承擔,從事;蠱:事、事業。

《臨卦》地澤臨

《觀卦》風地觀

《噬嗑》火雷噬嗑

《賁卦》山火賁

《剝卦》山地剝

碩果僅存:原作「碩果不食」。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比喻經變遷、淘汰,留存下來的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

切膚之痛:「剝床以膚,切近災也。」膚,在句中喻指床板;意為床已剝落至床板,災害離人很近了,增加「之痛」形成偏正結構。由於自身的疏忽,甚至會導致如《坤卦》「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連鎖反應。謹慎行事,積德行善,則會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美好結果。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冤獄》:「或平昔以睚眥開嫌,或當前以懷璧致罪,故興訟者以其全力謀正案,而以其餘毒復小仇,帶一名於紙尾,遂成附骨之疽,受萬罪於公門,競屬切膚之痛。」

《復卦》地雷復

《無妄》天雷無妄

無妄之災:指平白無故受到的災禍或損害,不能預測的、意外的災禍。

《大畜》山天大畜

《頤卦》山雷頤

虎視眈眈:「虎視眈眈,其欲逐逐。」像老虎要撲食那樣注視著,形容貪婪地盯著,隨時準備攫取。

《大過》澤風大過

枯楊生稊:「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稊,通荑,樹木新生的枝芽。意思是枯槁的楊樹生出新枝,舊喻老人娶少妻。枯楊生華:「枯楊生華,老婦得士夫,無咎無譽。」華,同花。舊喻老婦配少男滅頂之災:「過渉滅頂,兇,無咎」,水漫過頭頂,指被水淹死。比喻毀滅性的災難。

《坎卦》

《離卦》

突如其來:「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鹹卦》澤山鹹

《恆卦》雷風恆

《遁卦》天山遁

《大壯》雷天大壯

羝羊觸藩:「羝羊觸藩,羸其角。」「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公羊性急,喜冒進。因用力過猛,其角觸藩被掛。欲前進則頭為藩所阻,欲後退則角為藩所掛,因而造成進退兩難的局面。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紂王沉吟不語,心下煎熬,似羝羊觸藩,進退兩難。」

《晉卦》火地晉

《明夷》地火明夷

箕子明夷:夷,傷;明夷,失意之意。箕子明夷,箕子接近殷紂,無法逃避,只好把自己的一切聰明才智藏起來,佯狂以自晦其明,這樣才免去了殺身之禍。殷紂覆滅後,武王訪箕子,箕子才再度顯其才智。

《家人》風火家人

言之有物:「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形容文章或講話內容具體而充實。反之「言之無物」。尚虛中饋:「無攸遂,在中饋。」「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伸指妻室,「尚虛」二字,表示男子尚未取妻。——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他是上年八八斷弦,目下尚虛中饋。又作「中饋乏人」——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不瞞娘子說,小人內幃失助,中饋乏人,鰥居已久,子息全無。

《睽卦》火澤睽

載鬼一車:「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形容十分荒誕離奇。睽卦上離下兌。離錯坎。坎為隱伏,為輿,隱伏為鬼,輿為車,故有載鬼一車之象。睽卦火炎上而澤潤下,二體相違,人鬼殊途,亦是睽的意思,故以載鬼一車相喻。

《蹇卦》水山蹇

《解卦》雷水解

《損卦》山澤損

與時偕行:「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變通趨時,當著時機,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益卦》風雷益

改過遷善:「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夬卦》澤天夬

《姤卦》天風姤

《萃卦》澤地萃

《升卦》地風升

《困卦》澤水困

《井卦》水風井

《革卦》澤火革

順天應人:「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順、應互文,可調換位置。

洗心革面:《周易·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周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鼎卦》火風鼎

耳聰目明:原作「耳目聰明」,即「耳聰」、「目明」的意思。

《震卦》

《艮卦》

思不出位:「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

《漸卦》風山漸

鴻漸於幹:指始入仕途

《歸妹》雷澤歸妹

《豐卦》雷火豐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昃,太陽西斜。食,虧缺。都是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旅卦》火山旅

《巽卦》

《兌卦》

朋友講習:「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麗是並連的意思,兌為澤,此卦上下皆兌,兩澤相連,有交相浸潤之象。結合人事,朋友互相講解道理,研討學業,雙方也可互相滋益。南宋呂祖謙在浙江金華開設麗澤書院,為講學會友之所。清人全祖望在《鮚埼亭集外編》中,將麗澤書院與嶽麓、白鹿洞、象山書院並稱為南宋四大書院。

《渙卦》風水渙

風行水上:「風行水上,渙。」本是解釋《渙卦》上巽(風)下坎(水)的卦象,後用以比喻自然流暢,不矯揉造作。匪夷所思:「渙有丘,匪夷所思。」清代學者于鬯(同暢)認為這裡「匪」字為指示代詞「彼」,本意為因地勢不平坦而有所顧慮。只因歷代注家多訓「匪」為「非」,詞義才發生了轉變,指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得到的。

《節卦》水澤節

《中孚》風澤中孚

信及豚魚:是說誠信已經施及到小豬、魚之類的微小事物,形容信用極好。鶴鳴之士:「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指有才德聲望的隱士。可歌可泣:原作「或歌或泣」。在相同的位置換字。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小過》雷山小過

《既濟》水火既濟

《未濟》火水未濟

《繫辭上》

物以類聚:「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指同類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現多比喻壞人和壞人常在一起,也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樂天知命:「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見仁見智:「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知同「智」。指對同一問題各有各的見解。。也說成「仁者見仁,知者見知」。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兩人齊心,猶如利刃可以切斷金屬;心意相同的言語,氣味如同蘭草一樣芬芳。《周易》裡常指君臣同心協力,無往不利。後代泛指團結一致,力量無窮;也指友誼深厚。

上慢下暴:「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誨淫誨盜或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意思是自己收藏財物不謹慎,無異於招引人來偷竊;女子打扮得很妖媚,無異於引誘人來調戲,禍由自取。

十八變:「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十八變」是《周易》推衍出一卦的基本過程,本為實指,後來才引申用來表示虛數、泛指多變。如今天人們常說的「女大十八變」、「十八般武藝」、「黃梅天十八變」等等,大多數情況下則已泛指多次、多種。

觸類旁通:「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旁通」出自《乾卦·文言》:「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觸類旁通」,掌握了某一些事物的規律,就能推知同類事物。

錯綜複雜:「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形容頭緒繁多,相互糾結,情況複雜。錯:把原卦中的陰陽爻互變得到的新卦。如天風姤變成地雷復,錯卦的道理就是,兩卦代表此問題的危機和轉機,若問題的結果為吉,則錯卦代表危機,藉以提出警語,若問題的結果為兇,則錯卦代表轉機,要調整改變自己原有的態度作為,爭取事情向正面轉化。綜:就是把原卦倒置過來,如天風姤卦的綜卦是澤天夬。綜卦的道理是說,立場不同,觀念就兩樣,看問題要客觀。復:用原卦的234爻組成的三畫卦做新卦的下卦(互卦),用345爻組成的三畫卦做新卦的上卦(交卦),這樣又形成一個新的六畫卦,這個新卦就叫原卦的復卦。雜:復卦的綜錯卦。複雜卦的道理是,事情沒有絕對的,光看一面不行,應面面俱到。

極深研幾:「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幾:細微。指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形容鑽研深刻、細緻。探

賾索隱、鉤深致遠: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深遠的問題。引申為形容做學問時需廣博精深的考證材料,提倡潛心研究的治學態度。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本是說明文字與語言、語言與思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後來則形容傳統「留白」的藝術境界。也用作書信結尾的習用語,如《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關羽滯留曹營時,劉備寄上書信一封,末尾寫道:「書不盡言,死待來命。」言辭懇切,引得關羽歸心似箭,於是有了美髯公千裡走單騎的傳奇故事。

《繫辭下》

窮則思變、窮通變化、窮變通久:「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說明事物是在不斷的變化的,變化帶來的是事物的暢通、長久,以及持久的生命力。

穴居野處:「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殊途同歸:「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塗,通「途」,道路。

寒來暑往或暑往寒來:「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尺蠖之屈:「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通「伸」。尺蠖的彎屈是為了伸展身體以便前進。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或「尺蠖求伸」藏器待時或待時而動:「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比喻懷才等待時機而行動,以獲取成功。

死期將至小懲大誡:「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安不忘危:「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彰往察來:「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指記載往事不使湮滅,據以考察未來。微顯闡幽:指顯現微妙之處,闡明幽深之理。

罪大惡極:「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小人積小惡成大惡,最終罪大惡極而自取滅亡。三國時,劉備在臨終前教導兒子劉禪時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精義入神:「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精研事物的微義,達到神妙的境地。

窮神知化: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變化 。

原始要終:探求事物發展的起源和結果。

各得其所:「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結繩而治:「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說卦》

數往知來:「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意為依據八卦變化之道,可順知往事,逆推來事。

利市三倍:「為近利,市三倍。」形容買賣得到的利潤極多。

窮理盡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原指徹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徹了解人類的天性。後泛指窮究事理。

《序卦》

《雜卦》

革故鼎新或鼎新革故:「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指去除舊的,建立新的。革除舊弊,創立新制。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變革等。



二、《周易》六十四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四、六十四卦卦名由來

乾:乾上乾下。達於上者謂之乾。凡上達者莫若氣,天為積氣,故乾為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坤:坤上坤下。《說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從土從申,土位在申。」坤為地(《說卦》《明夷·上六》),故卦名「坤」。

屯:坎上震下。坎王則震胎。屯,難也。《說文解字》:「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震為足(《說卦》《剝·初六》),坎為險(《坎·九二》《彖》),步入險境,其行難也,故曰「屯」。

蒙:艮上坎下。艮王則坎休。馬王堆漢墓帛書《繆和》:「夫蒙者,然少未又知也。」蒙:矇昧無知。坎為知(《臨·六五》),艮為棄(《離·九四》),棄知,故曰「蒙」。

需:坎上乾下。坎王則乾休。需,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襦」,均應讀作「濡」。濡,溼也。乾為天(《乾·九五》)、坎為雨(《小畜·上九》《鼎·九三》),下雨天,故曰「濡」。需,傳本《歸藏》作「溽」,濡與溽同義。

訟:乾上坎下。乾王則坎相。《周易音義》:「訟,才用反。爭也,言之於公也。鄭云:辯財曰訟。」坎為盜寇(《說卦》《需·九三》《蒙·上九》)、乾為金(《說卦》《鼎·六五》),盜金,必致訟,故曰「訟」。

師:坤上坎下。坤王則坎沒。《彖》曰:「師,眾也。」《周易本義》:「師,兵眾也。」《呂氏春秋·論威》:「凡兵,天下之兇器也。」坤為眾(《說卦》《晉·六三》)、坎為寇(《蒙·上九》《需·九三》),眾寇,故曰「師」。師,兵眾也。

比:坎上坤下。坎王則坤囚。《彖》曰:「比,輔也,下順從也。」朱熹《周易本義》:「比,親輔也。」《周易尚氏學》:「比,親也,輔也。」

小畜:巽上乾下。巽王則乾死。小,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少」,當以「少」為正文。《周易音義》:「畜,本又作蓄,同,敕六反,積也,聚也。」「小畜」意思即「少蓄」。乾為金(《說卦》《鼎·六五》《噬嗑·六五》)、巽為散(《渙》《中孚·九二》),金散,故曰「少蓄」。(參見《家人·六二》《大畜》)

履:乾上兌下。乾王則兌休。《史記·殷本紀》:「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兌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為君(《說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湯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於武王商湯之名!

泰:坤上乾下。坤王則乾胎。泰、否二卦說的正是君民之間的關係:乾為君、坤為眾(《說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君謙居民下,以民為上則「泰」;人君驕居民上,以民為下,則「否」。

否:乾上坤下。乾王則坤廢。《說文解字》:「否,不也,從口從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書·周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其口詛祝。」否、泰二卦卦名與卦辭均可對讀:君居民上,民否之,危;君居民下,民載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貞;愛人,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小往大來。

同人:乾上離下。乾王則離囚。《說文解字》:「同,合會也。」同人:會同眾人。《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此處當專指商郊牧野。會同眾人,陳師牧野,此之謂「同人於野」。「同人」應當與「於野」連讀,該卦唯命曰「同人於野」才能盡顯其兵伐其君之意。「同人」當為簡稱。

大有:離上乾下。離王則乾沒。《周易本義》:「大有,所有之大也。」《周易音義》:「大有,包容豐富之象。」乾為金、 為玉、為木果(《說卦》),離為大車(《大有·九二》《睽·六三》),載之以大車,故曰「大有」。

謙:坤上艮下。坤王則艮死。朱熹《周易本義》:「謙者,有而不居之義。止乎內而順乎外,謙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於其下,謙之象也。坤為地(《說卦》)、艮為山(《說卦》《隨·上六》),高山屈居卑地之下,故曰「謙」 。

豫:震上坤下。震王則坤沒。《周易本義》:「豫,和樂也。」《序卦》:「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序卦》以「喜」說豫。豫,喜也,樂也。

隨:兌上震下。兌王則震死。《周易本義》:「隨,從也。」 《禮記·郊特牲》:「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蠱:艮上巽下。艮王則巽胎。蠱:敗壞。巽為信(《中孚》)、艮為棄(《離·九四》),棄信,其德敗壞,故曰「蠱」。

臨:坤上兌下。坤王則兌相。馬王堆漢墓帛書《易之義》:「林(臨)之卦,自唯不無瞿(懼)。」《易之義》以「懼」說「臨」。兌為惕(《乾·九三》《夬·九二》)、兌為憂(《臨·六三》)、坤為眾(《說卦》《晉·六三》),畏於民眾,故曰「臨」。臨者,懍也,懍於民眾也。此乃治民之道。

觀:巽上坤下。巽王則坤胎。《說文解字》:「觀,諦視也。」《尚書·商書·鹹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書經集傳》:「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七廟親盡則遷,必有德之主,則不祧毀,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天子居萬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後萬民悅服,故曰『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坤為眾(《說卦》)、巽為信(《中孚》),眾信,能獲眾信,其政教必大有可觀,故曰「觀」。

噬嗑:離上震下。離王則震廢。《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朱熹《周易本義》:「噬,齧也;嗑,合也。物有間者,齧而合之也。為卦上下兩陽而中虛,頤口之象,九四一陽間於其中,必齧之而後合,故曰噬嗑。」非也。震為鼓(《離·九三》)、離為大腹(《說卦》),鼓其腹,飽食之象,故曰「噬嗑」。噬:齧。嗑:咬。

賁:艮上離下。艮王則離沒。賁,文飾也。《周易音義》:「賁,傅氏云:賁,古斑字,文章貌。鄭云:變也,文飾之貌。王肅云:有文飾,黃白色。」

剝:艮上坤下。艮王則坤死。剝,阜陽漢簡《周易》作「僕」,傳本《歸藏》亦作「僕」,當以「僕」為正文。坤為臣僕(《損·上九》《遯·九三》)、艮為家(《家人·初九》《蒙·九二》),家中臣僕,故曰「僕」。

復:坤上震下。坤王則震囚。復:返,歸。震為林(《屯·六三》),震為莽(《同人·九三》),坤為地(《說卦》)。木,生則冒地而出,死則返歸於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復」。

無妄:乾上震下。乾王則震沒。無妄,阜陽漢簡《周易》作「無亡」,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作「毋亡」並有「安處」「安藏」之辭。《說文解字》:「亡,逃也。」震為足(《說卦》《剝·初六》),乾為牢(《大畜·六四》),足陷牢中,甭想逃亡,故曰「無亡」。「亡」與震象足動之義合,故當以「亡」為正字。「無」「毋」同義通用。

大畜:上艮下乾,艮王則乾廢。乾為金(《噬嗑·六五》《鼎·六五》),艮為家(《蒙·九二》《家人·九五》《損·上九》),家中有金,故曰「大畜」。畜,蓄也。

頤:艮上震下。艮王則震相。《爾雅·釋詁》:「頤,養也。」《釋名·釋形體》:「頤,養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嚼物以養人也。」鄭玄說:「頤,口車輔之名也。震動於下,艮止於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頤,養也。

大過:兌上巽下。兌王則巽囚。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巽為信(《中孚》)、兌為毀折(《說卦》),毀信,大錯,故曰「大過」。過,錯也。

坎:坎上坎下。習:重。坎上坎下,重坎,故曰「習坎」。《彖》曰:「習坎,重險也。」

離:離上離下。離,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羅」,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作「麗」,均應讀作「儷」。儷,偶也。離主婚媾(《賁·六四》)。《說卦》:「相見乎離。」萬物至此相儷成偶,繁衍生息,故離為娠(《震·上六》)、為大腹(《說卦》《明夷·六四》)。

鹹:兌上艮下。兌王則艮沒。鹹,通「禁」。臨卦初九之辭和九二之辭「鹹臨」,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均作「禁林」,由此可見「鹹」與「禁」通假。兌為法(《蒙·初六》《豐·六二》)、艮為止(《說卦》),依法禁止,故曰禁。鹹,亦可讀作「緘」。緘:封,閉。

恆:震上巽下。震王則巽相。《說文解字》:「恆,常也。」震為動(《說卦》)、巽為信(《中孚》),其德有信,行為有常,故曰「恆」。

遯:乾上艮下。乾王則艮胎。《周易音義》:「遯,徒巽反。字又作遁。同。隱退也,匿跡避時奉身退隱之謂也。鄭云:逃去之名。《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本義》:「遯,退避也。」

大壯:震上乾下。震王則乾囚。《象》曰:「雷在天上,大壯。」震為雷(《說卦》),雷震天上,故曰「大壯」。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大壯》卦辭中有「豐隆」一語,顯然取意于震雷之聲。

晉:離上坤下。離王則坤相。晉,進也。離為日、坤為地,日出地上,故曰「晉」。

明夷:坤上離下。坤王則離休。夷,傷也。坤為地,離為日(《說卦》),日落地下,故曰「明夷」。

家人:巽上離下。巽王則離相。家人一卦,王家臺秦簡《歸藏》名「散」,傳本《歸藏》名「散家人」。家人,當讀作「嫁人」。離為女、巽為散(《說卦》《渙》《中孚·九二》),女散嫁人,故曰「家(嫁)人」,故曰「散」,故曰「散家(嫁)人」。

睽:離上兌下。離王則兌胎。睽卦,王家臺秦墓竹簡《歸藏》卦名字從目從瞿,即「瞿」。《說文解字》:「瞿,鷹隼之視也。」《禮記·玉藻》:「視容瞿瞿。」《禮記集說》:「瞿瞿,驚遽之貌。」《說文解字》:「睽,目不相聽也。」聽,從也。目不相聽,當為受驚時兩眼發呆之貌。睽,當為視容驚懼之貌。

蹇:坎上艮下。坎王則艮相。《彖》曰:「蹇,難也。」坎為禍(《隨·九四》)、坎為患(《比·初六》《大過·九四》《中孚·初九》)、艮為門(《同人·初九》《隨·初九》),禍患臨門,故曰「蹇」。

解:震上坎下。震王則坎廢。解:解脫。坎為險(《坎·九二》)、震為足(《剝·初六》)、震為出(《隨·初九》),足出險外 ,故曰「解」。

損:艮上兌下。艮王則兌囚。損,減也。馬王堆漢墓帛書《要》: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易緯·通卦驗》:兌主秋分,艮主立春。自秋分至立春,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故曰「損」。兌為成(《豫·六五》校)、艮為敗(《復·上六》),成而敗,故曰「損」。

益:巽上震下。巽王則震休。益,增也。《易緯·通卦驗》:震主春分,巽主立夏。自春分至立夏,萬物生長增益之時,故曰「益」。

夬:兌上乾下。兌王則乾相。夬,快也。快,銳也。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故夬字有銳利之義。

姤:乾上巽下。乾王則巽死。姤,馬王堆漢墓帛書《易之義》作「坸」或「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作「敂」,當以「敂」為正。《說文解字》:「敂,擊也。從攴,句聲,讀若扣。」乾為金(《說卦》《鼎·六五》《姤·初六》),巽為木(《說卦》《大過》),金克木,故曰「敂」。敂,擊也。(參見《姤·初六》)

萃:兌上坤下。兌王則坤休。萃,聚也(《彖》《序卦》《雜卦》)。坤為川、坤為河(《泰·九二》),兌為淵(《乾·九四》)、兌為澤(《說卦》),川入淵澤,故曰「萃」。坤為眾(《晉·六三》),兌為歸(《歸妹》),眾歸,故曰「萃」。

升:坤上巽下,坤王則巽廢。《周易本義》:「升,進而上也。」升,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登」。《說文解字》:「登,上車也。」升與登同義。

困:兌上坎下。兌王則坎胎。兌為法(《蒙·初六》《豐·六二》)、兌為律(《師·初六》)、坎為盜寇(《說卦》《需·九三》《屯·六二》),兌上坎下,盜寇伏法之象,故曰「困」。

井:坎上巽下。坎王則巽沒。巽為木(《說卦》《困·初六》《大過》),坎中有木,故曰「井」。古代以木構架支護井壁,故「坎中有木」為井之象。

革:兌上離下。兌王則離廢。革,改也。兌為毀折(《說卦》《大過》《離·上九》)、離為戈兵(《說卦》《噬嗑·初九》),毀之以戈兵,故曰「革」。

鼎:離上巽下。離王則巽休。《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離為缶(《坎·六四》),離為甕(《井·九二》)。離為容器、離為三(《晉》《訟·上九》《明夷·初九》)、巽為股(《說卦》《鹹·九三》),器有三股,鼎之象也,故曰「鼎」。

震:震上震下。震,動也。震主春分(《易緯·通卦驗》)。春分之時,萬物萌動,故震卦的基本含義為動。

艮:艮上艮下。艮,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根」。《廣雅·釋詁》:「根,始也。」《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生芸芸,各復歸其根。」根為始,根為終。《說卦》:「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艮卦卦辭描述的正是其終萬物始萬物的特性。

漸:巽上艮下。巽王則艮廢。漸,序也。艮為鳥(《小過》)、巽為信(《中孚》),鳥有信,候鳥也,故爻辭取象為「鴻」;鴻,飛成行,止成列,排列有序,故曰「漸」。《艮·六五》艮之漸曰「有序」,亦取義於此。

歸妹:震上兌下。震王則兌死。兌為歸、震為女(《隨》《震·上六》),故曰「歸妹」。歸妹:意思是把媳婦娶回家。兌與震為夫婦(《隨》),兌男娶震女,故曰「歸妹」。

豐:震上離下。震王則離胎。豐:大鼓。殷墟卜辭反映出豐和庸關係密切,「可以斷定『豐』本是一種鼓的名稱」。即「庸是大鐘,豐是大鼓,所以它們才會時常並提」。(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版。)震為鼓(《離·九三》《中孚·上九》)、離為大腹(《說卦》《明夷·六四》),大腹之鼓,故曰「豐」。由豐卦卦象也可以反證「豐」本是一種大鼓。

旅:離上艮下。離王則艮囚。旅:羈旅,出行在外,作客寄居 。離為火、艮為屋(《萃·初六》《鼎·九四》),火焚其屋,失其居,無所容,故曰「旅」。

巽:巽上巽下。巽,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筭」。《說文解字》:「巽,具也。」「筭,長六寸,計歷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算,數也,從竹從具,讀若筭。」段玉裁注算字云:「筭為算之器,算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義別。算從竹者,謂必用筭以計也。從具者,具數也。」桂馥曰:「從具者,本書『十,數之具也。』《三蒼》:『算,選也。』選當為巽。本書『巽,具也。』」

兌:兌上兌下。兌,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奪」。《篇海類編·通用類·大部》:「奪,強取也。」《廣韻》:「敓,強取也。古奪字。」兌當為敓字之省。

渙:巽上坎下。巽王則坎囚。渙,散也。《說文解字》:「渙,流散也。」坎為鬼(《睽·上九》《既濟·九三》《未濟·九四》)、巽為散(《說卦》《中孚·九二》《小畜》《家人·六二》),鬼魂流散,故曰「渙」。

節:坎上兌下。坎王則兌廢。《說文解字》:「節,竹約也。」《孟子·離婁》:「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朱熹《集注》云:「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也。」

中孚:巽上兌下。巽王則兌沒。孚,信也。《說文解字》:「孚,卵孚也。從爪從子。一曰信也。徐鍇曰:鳥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雜卦》:「中孚,信也。」 兌為節(《節》)、巽為信,節而信之,故曰「中孚」。

小過:震上艮下。震王則艮休。小過,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少過」,當以「少過」為正文。艮為止、震為足(《說卦》),止步不出,故曰「少過」。過:出訪,探望。

既濟:坎上離下。坎王則離死。既,已也,盡也。濟,止也。《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萬竅虛。」註:「濟,止也。」離為火,坎為水,火遇水,故曰「既濟」。既濟:已止。

未濟:離上坎下。離王則坎死。《爾雅·釋言》:「濟,渡也。」《史記·宋微子世家》:「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未濟:未渡。坎為水,離為舟筏(《泰·九二》),舟在水上,未成其渡,故曰「未濟」。


五、六十四卦中的成語

《易經》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幾千年來生活中有很多成語來自《易經》。

據初步統計,出自《周易》中的常用成語、熟語及典故有一百二十多條(據《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劉潔修編著,商務印書館1989年)。如常說的「九五之尊」「不三不四」「亂七八糟」「七上八下」等等,另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湘潭大學校訓中的「盛德日新」,出自《周易·繫辭上》:「日新之謂盛德」;首都醫科大學的「敬德修業」,出自《周易·乾卦·文言》:「君子進德修業」。齊齊哈爾大學「養正毓德」源於《易經·蒙卦·彖辭》:「蒙以養正,聖功也。」《易經·蒙卦·象辭》:「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

《乾卦》

潛龍勿用 或躍在淵 飛龍在天 見龍在田亢龍有悔 萬國鹹寧 雲行雨施 各正性命進德修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朝乾夕惕:「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為君子勤奮謹慎不懈,即便面臨危險也能免遭咎害,汲取反面教訓,「反躬自省」。

夕惕若厲: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的意思。

群龍無首:本來比喻眾人俱得志而飛騰,是吉利的。後來則用作貶義,泛指無人領導的混亂狀態。清·丘逢甲《題仲遲月中課讀圖》詩:「萬裡河山方破碎,一家兒女共團圓。群龍無首今何世?雌鳳清聲夜滿天。」遁世無悶:《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大過卦》:「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現多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風虎雲龍:語出《乾卦·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同類事物相互感應,如同明君賢臣相遇投合,這是《周易》以自然現象來比喻人事的基本方法。調整句中字詞順序而成,也作「風雲際會」。

同聲相應,同氣求:「氣」與「聲」、「求」與「應」對舉,說明同類事物的相互感應作用。

《坤卦》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天玄地黃無咎無譽:《易經·大過》,既沒有過錯也無讚譽。現形容平平常常,比喻工作表現一般。

履霜堅冰:「履霜,堅冰至。」表示最初雖然只是微霜,但漸漸積累,那麼堅冰必然將至。比喻不良的事物如果不在萌芽階段加以糾正,任由其發展,就會達到嚴重的地步。該卦的另一語「一朝一夕」,則從反面來比喻嚴重的後果並非是在很短時間內形成的。《既濟卦》又提醒人們「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後人得出「防患未然」「防微杜漸」等。

《屯卦》水雷屯

即鹿無虞:「即鹿無虞,唯入於林中。」虞,指掌管山林湖澤的官。意思是追逐鹿卻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引導,徒勞無功。比喻不具備條件而貿然行事,最終將無功而返。

滿腹經綸:「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說文解字》:「經,織從絲也」;「綸,青絲綬也」,兩字連用,指整理絲線,引申為規劃、治理的意思。後來「經綸」逐漸由動詞轉化為名詞,就是才識豐富的意思。宋·洪炎《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詩:「滿腹懷經綸,筆間含露雨。」

《蒙卦》

山水蒙

養正育德

《需卦》水天需

不速之客:「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爾雅·釋言》:「速,徵也;徵,召也。」

《訟卦》天水訟

《師卦》地水師

《比卦》水地比

《小畜》風天小畜

密雲不雨:濃雲密布卻不下雨,比喻恩惠未能施及眾人。今多用來比喻事情正在醞釀,尚未發作。反目成仇:原作「夫妻反目」,指結髮夫妻反目離異。

《履卦》天澤履

《泰卦》地天泰

三陽開泰:源於《泰卦》上坤下乾的卦象。「三陽」表示冬去春來,陰陽消長,萬物復甦;「開泰」則有吉祥亨通之象。到了羊年,人們喜歡用「羊」字討個吉利,便將「陽」改為「羊」,意思轉變為歲首人們用來互相祝福的吉利話。《西遊記》第九十一回,元宵節那天,唐僧貪歡過了頭,樂極生悲,結果被妖怪捕獲。悟空前去營救時,看見暗中保護師父的功曹趕了三隻羊,嘴裡吆喝:「開泰!」功曹解釋說:「設此三羊,以應開泰之言,喚做『三陽開泰』,破解你師之否塞也。」小往大來:含貶義,比喻以小牟大。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無往不復:指未有往而不返的。指事物的運動是循環反覆的。

《否卦》天地否

否極泰來:《否》和《泰》是《周易》裡相互顛倒的卦,天地交、萬物通,一切順利,是為「泰」;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一切不順利,是為「否」。否和泰是對立統一的,可以相互轉化。元·高明《琵琶記·第二十四出》:「嘆一家破壞,否極何時泰來?」

《同人》天火同人

號啕大哭:「同人先號啕而後笑。」形容痛哭的樣子。

《大有》火天大有

懲惡揚善:「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遏」和「懲」都有止的意思。

《謙卦》地山謙

謙謙君子:指謙虛謹慎、能嚴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謙卑自守。牧是養性之意。裒póu多益寡:削減多餘,用來增補不不足。比喻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稱物平施:根據物品的多少,做到施與均衡。

勞謙君子:指勤勞且謙虛的君子。

《豫卦》雷地豫

《隨卦》澤雷隨

《蠱卦》山風蠱

振民育德:指接濟幫助人民,涵養自己的德行。

幹父之蠱:繼承並能勝任父親曾從事的事業。幹:承擔,從事;蠱:事、事業。

《臨卦》地澤臨

《觀卦》風地觀

《噬嗑》火雷噬嗑

《賁卦》山火賁

《剝卦》山地剝

碩果僅存:原作「碩果不食」。唯一留存下來的大果子。比喻經變遷、淘汰,留存下來的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

切膚之痛:「剝床以膚,切近災也。」膚,在句中喻指床板;意為床已剝落至床板,災害離人很近了,增加「之痛」形成偏正結構。由於自身的疏忽,甚至會導致如《坤卦》「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連鎖反應。謹慎行事,積德行善,則會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美好結果。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冤獄》:「或平昔以睚眥開嫌,或當前以懷璧致罪,故興訟者以其全力謀正案,而以其餘毒復小仇,帶一名於紙尾,遂成附骨之疽,受萬罪於公門,競屬切膚之痛。」

《復卦》地雷復

《無妄》天雷無妄

無妄之災:指平白無故受到的災禍或損害,不能預測的、意外的災禍。

《大畜》山天大畜

《頤卦》山雷頤

虎視眈眈:「虎視眈眈,其欲逐逐。」像老虎要撲食那樣注視著,形容貪婪地盯著,隨時準備攫取。

《大過》澤風大過

枯楊生稊:「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稊,通荑,樹木新生的枝芽。意思是枯槁的楊樹生出新枝,舊喻老人娶少妻。枯楊生華:「枯楊生華,老婦得士夫,無咎無譽。」華,同花。舊喻老婦配少男滅頂之災:「過渉滅頂,兇,無咎」,水漫過頭頂,指被水淹死。比喻毀滅性的災難。

《坎卦》

《離卦》

突如其來:「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鹹卦》澤山鹹

《恆卦》雷風恆

《遁卦》天山遁

《大壯》雷天大壯

羝羊觸藩:「羝羊觸藩,羸其角。」「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公羊性急,喜冒進。因用力過猛,其角觸藩被掛。欲前進則頭為藩所阻,欲後退則角為藩所掛,因而造成進退兩難的局面。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回:「紂王沉吟不語,心下煎熬,似羝羊觸藩,進退兩難。」

《晉卦》火地晉

《明夷》地火明夷

箕子明夷:夷,傷;明夷,失意之意。箕子明夷,箕子接近殷紂,無法逃避,只好把自己的一切聰明才智藏起來,佯狂以自晦其明,這樣才免去了殺身之禍。殷紂覆滅後,武王訪箕子,箕子才再度顯其才智。

《家人》風火家人

言之有物:「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形容文章或講話內容具體而充實。反之「言之無物」。尚虛中饋:「無攸遂,在中饋。」「中饋」古時指婦女在家中主持飲食等事,引伸指妻室,「尚虛」二字,表示男子尚未取妻。——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他是上年八八斷弦,目下尚虛中饋。又作「中饋乏人」——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不瞞娘子說,小人內幃失助,中饋乏人,鰥居已久,子息全無。

《睽卦》火澤睽

載鬼一車:「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形容十分荒誕離奇。睽卦上離下兌。離錯坎。坎為隱伏,為輿,隱伏為鬼,輿為車,故有載鬼一車之象。睽卦火炎上而澤潤下,二體相違,人鬼殊途,亦是睽的意思,故以載鬼一車相喻。

《蹇卦》水山蹇

《解卦》雷水解

《損卦》山澤損

與時偕行:「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變通趨時,當著時機,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益卦》風雷益

改過遷善:「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夬卦》澤天夬

《姤卦》天風姤

《萃卦》澤地萃

《升卦》地風升

《困卦》澤水困

《井卦》水風井

《革卦》澤火革

順天應人:「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順、應互文,可調換位置。

洗心革面:《周易·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周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鼎卦》火風鼎

耳聰目明:原作「耳目聰明」,即「耳聰」、「目明」的意思。

《震卦》

《艮卦》

思不出位:「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

《漸卦》風山漸

鴻漸於幹:指始入仕途

《歸妹》雷澤歸妹

《豐卦》雷火豐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昃,太陽西斜。食,虧缺。都是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旅卦》火山旅

《巽卦》

《兌卦》

朋友講習:「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麗是並連的意思,兌為澤,此卦上下皆兌,兩澤相連,有交相浸潤之象。結合人事,朋友互相講解道理,研討學業,雙方也可互相滋益。南宋呂祖謙在浙江金華開設麗澤書院,為講學會友之所。清人全祖望在《鮚埼亭集外編》中,將麗澤書院與嶽麓、白鹿洞、象山書院並稱為南宋四大書院。

《渙卦》風水渙

風行水上:「風行水上,渙。」本是解釋《渙卦》上巽(風)下坎(水)的卦象,後用以比喻自然流暢,不矯揉造作。匪夷所思:「渙有丘,匪夷所思。」清代學者于鬯(同暢)認為這裡「匪」字為指示代詞「彼」,本意為因地勢不平坦而有所顧慮。只因歷代注家多訓「匪」為「非」,詞義才發生了轉變,指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得到的。

《節卦》水澤節

《中孚》風澤中孚

信及豚魚:是說誠信已經施及到小豬、魚之類的微小事物,形容信用極好。鶴鳴之士:「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指有才德聲望的隱士。可歌可泣:原作「或歌或泣」。在相同的位置換字。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小過》雷山小過

《既濟》水火既濟

《未濟》火水未濟

《繫辭上》

物以類聚:「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指同類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現多比喻壞人和壞人常在一起,也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樂天知命:「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見仁見智:「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知同「智」。指對同一問題各有各的見解。。也說成「仁者見仁,知者見知」。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兩人齊心,猶如利刃可以切斷金屬;心意相同的言語,氣味如同蘭草一樣芬芳。《周易》裡常指君臣同心協力,無往不利。後代泛指團結一致,力量無窮;也指友誼深厚。

上慢下暴:「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誨淫誨盜或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意思是自己收藏財物不謹慎,無異於招引人來偷竊;女子打扮得很妖媚,無異於引誘人來調戲,禍由自取。

十八變:「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十八變」是《周易》推衍出一卦的基本過程,本為實指,後來才引申用來表示虛數、泛指多變。如今天人們常說的「女大十八變」、「十八般武藝」、「黃梅天十八變」等等,大多數情況下則已泛指多次、多種。

觸類旁通:「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旁通」出自《乾卦·文言》:「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觸類旁通」,掌握了某一些事物的規律,就能推知同類事物。

錯綜複雜:「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形容頭緒繁多,相互糾結,情況複雜。錯:把原卦中的陰陽爻互變得到的新卦。如天風姤變成地雷復,錯卦的道理就是,兩卦代表此問題的危機和轉機,若問題的結果為吉,則錯卦代表危機,藉以提出警語,若問題的結果為兇,則錯卦代表轉機,要調整改變自己原有的態度作為,爭取事情向正面轉化。綜:就是把原卦倒置過來,如天風姤卦的綜卦是澤天夬。綜卦的道理是說,立場不同,觀念就兩樣,看問題要客觀。復:用原卦的234爻組成的三畫卦做新卦的下卦(互卦),用345爻組成的三畫卦做新卦的上卦(交卦),這樣又形成一個新的六畫卦,這個新卦就叫原卦的復卦。雜:復卦的綜錯卦。複雜卦的道理是,事情沒有絕對的,光看一面不行,應面面俱到。

極深研幾:「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幾:細微。指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形容鑽研深刻、細緻。探

賾索隱、鉤深致遠: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深遠的問題。引申為形容做學問時需廣博精深的考證材料,提倡潛心研究的治學態度。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本是說明文字與語言、語言與思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後來則形容傳統「留白」的藝術境界。也用作書信結尾的習用語,如《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關羽滯留曹營時,劉備寄上書信一封,末尾寫道:「書不盡言,死待來命。」言辭懇切,引得關羽歸心似箭,於是有了美髯公千裡走單騎的傳奇故事。

《繫辭下》

窮則思變、窮通變化、窮變通久:「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說明事物是在不斷的變化的,變化帶來的是事物的暢通、長久,以及持久的生命力。

穴居野處:「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殊途同歸:「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塗,通「途」,道路。

寒來暑往或暑往寒來:「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尺蠖之屈:「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通「伸」。尺蠖的彎屈是為了伸展身體以便前進。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或「尺蠖求伸」藏器待時或待時而動:「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比喻懷才等待時機而行動,以獲取成功。

死期將至小懲大誡:「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有小過失就懲戒,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

安不忘危:「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彰往察來:「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指記載往事不使湮滅,據以考察未來。微顯闡幽:指顯現微妙之處,闡明幽深之理。

罪大惡極:「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小人積小惡成大惡,最終罪大惡極而自取滅亡。三國時,劉備在臨終前教導兒子劉禪時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精義入神:「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精研事物的微義,達到神妙的境地。

窮神知化: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變化 。

原始要終:探求事物發展的起源和結果。

各得其所:「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結繩而治:「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後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說卦》

數往知來:「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意為依據八卦變化之道,可順知往事,逆推來事。

利市三倍:「為近利,市三倍。」形容買賣得到的利潤極多。

窮理盡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原指徹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徹了解人類的天性。後泛指窮究事理。

《序卦》

《雜卦》

革故鼎新或鼎新革故:「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指去除舊的,建立新的。革除舊弊,創立新制。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變革等。



何為風水?用現代語言簡單解釋:風水就是周圍的環境磁場對你的影響!

周易傳統文化中,風水學獨樹一幟且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閃爍奪目的燦爛明珠。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觀察自然和改造地理環境而來的。風水用現代科學解釋就是宇宙氣場分布與我們人類的關係,是闡述人與自然關係的一門應用學科。人是大自然產物,必然要符合大自然規律,所以說有了人類活動就有了風水相關的內容。

我們了解它、掌握它、順從它,並把它應用與城市的規劃布局,樓盤的選址布局、住宅的套型布局、家庭的裝修布局、企業的生產布局、公司的辦公布局等等,從而使我們人類和自然界更加和諧,使我們的事業可以更好的發展,使我們的人生能夠更加幸福,使我們的家庭更加美滿。

風水學包括兩大部分:既陰宅和陽宅。陰宅是育人的,陽宅是養人的。風水的最佳狀態就是依山傍水見平川。所以我們必須弄明白,人與陽宅(陰宅)的關係、陽宅(陰宅)與大環境的關係。處理好這些關係,我們才能在事業、婚姻、財運、健康(疾病)等方面達到盡善盡美!



學習風水知識,掌握轉運秘訣!無論有無基礎,三天都能學會!讓你看戶型圖就能一斷就準!



◆ 風水基礎知識學習掌握(陰陽五行、天幹地支、河圖洛書、易經八卦、三元九運、 24山座向等)。

◆ 陽宅勘測的基本要領(內局、外局與砂、水的配合)以及感氣。

◆ 獨家:餐館酒樓酒店、商鋪超市商場、娛樂休閒會所、住宅、寫字樓、辦公室、公司、工廠等場所的風水斷法。無需羅盤,只看一眼,最快幾秒,即可鐵口直斷生意好壞。

◆ 陽宅的砂水吉兇分析,砂水的鑑別,以及應期的看法。

◆ 陰宅勘測的吉兇分析及與家庭成員的健康、運勢講解。

◆ 穀子泉大師20餘年看風水實戰經驗精華總結(事業財運、婚姻狀況、工作績效、學生成績、身體健康等的斷法與調整)。

◆ 風水與人體、風水與健康、風水與疾病的生克制化分析。

◆ 金口玉言現場斷:穀子泉大師現場判斷陽宅的吉兇及所發生過的事情,當場驗證。

◆ 備註:本期風水課程還將單獨加贈面相學內容,希望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穀子泉:河北衡水人,源於祖傳,後拜師中國大六壬泰鬥徐華大師。並在易數應用方面有獨到見解,尤其擅長地理風水,精通各門派風水應用原理,獲得了「南有邵偉華,北有穀子泉」的美譽!精通奇門遁甲、大六壬、玄空風水、玄命風水、八字、六爻、梅花易數、姓名學等絕學。尤其近年來對於奇門遁甲的研究已出神入化,所有課程從不用曾經的案例,全都現場實斷,當場驗證。曾先後應邀為阿靜粵菜、凱萊大酒店、北京鵬潤大廈、北京兩廣醫院等上百家單位,以及億萬首富、政界要員、影視明星、中醫名家等進行風水布局及策劃。


◆ 開課時間:2018年4月20日至23日(20日全天報到)。

◆開課地點:浙江 寧波

◆‍學費:3800元,中醫萬裡行會員800元(含學習、資料、合影、證書等全部費用)。

◆ 參會代表住宿由會務組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 以電話或郵件確認即可。報到時請帶身份證及近期2寸免冠彩照2張,以便辦理證書。

◆ 電話/微信:130 12355188    向老師






相關焦點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六十四卦排列,八宮排列的順序與記憶方法
    但對周易愛好者來說,很多都是雲裡霧裡,學習周易除最簡單的八經卦(單卦)來說,還要熟記每個重卦所領的其他五十六個卦。每個卦象所屬哪宮,它的排列順序及名稱,處於每宮中的位置,必須要熟練掌握的。易經和易傳的作者以無從查找,兩者相差數百年。而且古今學者認為,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之作。就六十四卦排序來講,也是經過多人和長時間摸索調整完成。它的主要排列方法有兩種,方形排列和圓形排列。
  • 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歌
  • 【心易小酌】水雷屯-六十四卦詳解第三卦
    此卦與師卦完全相反,互為綜卦。它闡述的是相親相輔,寬宏無私,精誠團結的道理。周易第3卦六二爻詳解六二爻辭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二爻動變得周易第60卦:水澤節。周易第3卦六三爻詳解六三爻辭六三。即鹿無虞,唯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 謙卦是六十四卦第一吉卦的深層次原因
  • 易學啟蒙-六十四卦卦序歌及規律
    易學啟蒙-六十四卦卦序歌及規律厚樸易學在上篇《六十四卦卦象及發音表》中介紹了六十四卦的正確發音,有易友反映不好記憶,這個也不是一定要記憶,不過在古代,因為《易經》太重要了,作為群經之首,三玄之冠,小時候就必須要背誦的。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64卦_未濟卦(火水未濟)_離上坎下
    但又誡之「濡其首,有孚,失是」,如安逸過度,不能審時度勢,一味信任於人而貿然前進,就會有既濟卦上六「濡其首」之象,那就危險了。未濟是六十四卦最後一卦,事物至此好像是要終結了。但既濟卻從積極的角度闡發了「未濟」之中必有「可濟」之理。卦中下三爻皆在坎險之中,均尚不能「濟」;上三爻處離明之中,可以「行」,但均誡之要「慎」。
  •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閒說(下)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閒說(下)想快速的學習《周易》,弄熟六十四卦的名稱很重要——卦名中帶有很重要的信息。序卦中對卦的名稱作了認真的解釋。孔子對名稱的重要性作了總結,孔子的認識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周易·序卦傳》中對文王六十四卦的作用作了分類。就是上經講國,下經講家。
  • 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7卦_頤卦(山雷頤)_艮上震下
    周易六十四卦上經排列請點擊下面藍字: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6卦_大畜卦(山天大畜)_艮上乾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5卦_無妄卦(天雷無妄)_乾上震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4卦_復卦(地雷復)_坤上震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3卦_剝卦(山地剝)_艮上坤下周易六十四卦上經第22卦_賁卦(山火賁)_
  • 周易第54卦_歸妹卦(雷澤歸妹)_震上兌下
    周易第54卦六三爻詳解六三爻辭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白話文解釋六三:嫁女而用其姊陪嫁,隨後又與其妹妹返歸父母家。《象辭》說:嫁女而用其姊陪嫁,這件事不妥當。六三爻動變得周易第34卦:雷天大壯。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震)相疊。震為雷;乾為天。乾剛震動。天鳴雷,雲雷滾,聲勢宏大,陽氣盛壯,萬物生長。剛壯有力故曰壯。大而且壯,故名大壯。
  • 周易卦象與六爻之間的聯繫(山地剝)以及乾宮六卦的總結
    周易的卦象與六爻之間的聯繫可以說是十分緊密,只是卦中之象看上去很寬,所以實際運用的情況比較少,加上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的加入,直接入手六爻,對卦象的理解不深,或許根本沒有看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卦象的解析和意義在他人眼中顯得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 周易六十四卦第九卦——解讀風天小畜卦
    水地比卦,是一個欣欣向榮太平盛世的景象,盛極必衰,是周天萬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滄海桑田,人世浮沉,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永恆,一切事物的存留,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太平盛世以後,就會開始一點點的衰退,周易六十四的第九卦風天小畜卦,就是萬物盛極而衰的開始,也預示了太平盛世以後,進入衰退階段。為什麼說風天小畜卦是衰退的開始?下面就是此卦的詳細解讀。
  • 周易第6卦_訟卦(天水訟)_乾上坎下
    需卦(水天需) 周易第六卦詳解訟卦原文訟。 周易第六卦九三爻詳解詳解六三爻辭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白話文解釋六三:依賴先人遺業過活。卜問得險兆,但最後是吉利的。但是,如果服務於王事,謀取利祿,卻不會成功。
  • 閒話六十四卦之《蹇卦》
    看這個卦的形態就知道,分為兩部分,上面是坎卦,代表水,下面是艮卦,代表山。聯繫起來看一目了然,人在山腳,但是山頂有個堰塞湖。
  • 周易第三卦:屯卦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山水蒙)周易第三卦屯卦詳解屯卦原文屯。六二爻動變得周易第60卦:水澤節。這個卦是異卦(下兌上坎)相疊。兌為澤,坎為水。澤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於澤外。六三爻動變得周易第63卦:水火既濟。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坎)相疊。
  • 周易第10卦_履卦(天澤履)_乾上兌下
    (風天小畜) 周易第十卦詳解履卦原文履。履卦與小畜互為綜卦,這兩卦的卦爻結構都是一陰對五陽,但是小畜卦的六四以陰居陰,當位得正,柔順利貞,能夠蓄止剛勢力前進的勢頭,而履卦的六三以陰居陽,本身也帶有一事實上的剛性,由此而形成的態勢就不是如同小畜卦那樣的以柔軟蓄剛,而是以剛遇剛了。履卦的智慧之象,有笠,成立義;文書破,損義;女子乃好,有傘有所庇蓋;卓旗官人邊坐,門旗義;堠上有千裡字,坐鎮千裡之侯伯。
  • 從《周易》卦爻辭,讀懂河圖與天文曆法的關係
    河圖和洛書,是傳說中與《周易》關係極其緊密的兩件神物。但是也有人認為,河圖和洛書,都是出自宋人的偽造,與《周易》毫無關係。孰是孰非?不妨看看《周易》怎麼說的。原來,卦爻辭中,明明白白就有河圖的解釋,只是不善讀書者沒有發現而已。不信?不妨細細讀來。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51卦_震卦(震為雷)_震上震下
    【譯文】本條繫辭為「震之豫」卦的佔辭。筮得本卦,如果事情能夠象突然傳來了驚人的聲音,聽到以後自己不會害怕,反而會大聲說笑的模式進行變化,就能夠吉利。【注釋】後:之後。【經文】六二 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譯文】本條繫辭為「震之歸妹」卦的佔辭。
  • 第五十四卦 歸妹卦| 周易六十四卦學習筆記
    由爻位來看,除了初與上之外,二、三、四、五皆無正位,並且六五與六三皆有乘剛不順的情況,這表示「徵兇」。歸妹為人生大事,應該認真辦好,不必再想其他的事,所以說「無攸利」。歸妹卦與漸卦為正覆關係。推究其源,則由泰卦(地天泰第十一卦)變來, 亦即泰卦九三與六四換位,形成歸妹卦。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 周易第二十七卦:頤卦 山雷頤 艮上震下
    本卦互卦錯卦綜卦第27卦:頤卦(山雷頤)第2卦:坤卦(坤為地)第28卦:大過卦(澤風大過)第27卦:頤卦(山雷頤)周易第二十七卦頤卦詳解頤卦原文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初九爻動變得周易第23卦:山地剝。這個卦是異卦(下坤上艮)相疊。五陰在下,一陽在上,陰盛而陽孤;高山附於地。二者都是剝落象,故為「剝卦」。此卦陰盛陽衰,喻小人得勢,君子困頓,事業敗壞。
  • 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54卦_歸妹卦(雷澤歸妹)_震上兌下
    51卦_震卦(震為雷)_震上震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50卦_鼎卦(火風鼎)_離上巽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9卦_革卦(澤火革)_兌上離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8卦_井卦(水風井)_坎上巽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7卦_困卦(澤水困)_兌上坎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6卦_升卦(地風升)_坤上巽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5卦_萃卦(澤地萃)_兌上坤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4卦_姤卦(天風姤)_乾上巽下周易六十四卦下經第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