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日本人為了讓炎熱的夏季好過一些,就在每年夏天舉行很多的活動,除了人們熟悉的「花火大會」,避災驅邪的儀式也不少。特別是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更重視各種祭典,越夏儀式也格外豐富。
越夏節消除厄運
夏天是日本最熱鬧的季節,因為每年從六月底到七八月都要舉行眾多祭典儀式,以驅除疫情、消除厄運為主。日本的神社有一個儀式叫「大祓」(大型驅邪儀式),目的是通過儀式讓人們除去自身汙穢以及導致災害的各種罪孽、過失等。「大祓」每年舉行兩次,6月30日舉行的叫「夏越之祓」,也被稱為「越夏節」;12月31日舉行的是「年越大祓」。
在既無潔淨的水又無每日洗滌衣物習慣的古代,夏季到來之際,隨著氣溫升高,極易滋生細菌,為防止瘟疫和疾病,各地規定每半年要進行一次大清理。現在日本各神社舉行的「夏越大祓」則是為了讓人們消除自己在1月到6月之間的過錯,以祈求未來半年能夠平安度過。每年6月30日這天,神社要舉行莊重的儀式,神職人員身穿白色的裝束,頭戴黑帽,在神像前吟誦「大祓詞」,表達驅邪祛病除災的心願。「大祓詞」每年內容不同,今年的主題是祈願新冠疫情早日結束。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想要避災驅邪,就要在這一天前往神社參拜。首先要用入口處的清水淨身,然後在神前設置的巨大草繩圈裡圈外穿梭三圈,同時口中還要念著:「在無水之月進行越夏驅邪的人延命千年。」這個巨大茅草繩圈一般都是在新年就設置好的,但是今年不一樣,很多神社為了表達早日結束新冠疫情的願望,特意重新製作了草繩圈,希望它具有更大的「神力」。今年祈願的人們尤其喜愛供奉紙做的小人這個環節,就是用白色的紙張按照神社的規定剪成人的形狀,在背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年齡以及住址,然後用紙人在自己身體不舒服的地方擦三下,再吹上三口氣,然後把這張代表自己的小紙人供奉到神社指定的地方,神社會將其燒毀。如此,前半年的疾病和災害就都離你而去了。
越夏飯讓苦夏不苦
夏天炎熱,很多人食欲不振。日本人除了要進行「越夏節」儀式之外,還要吃越夏飯。人們相信吃了越夏飯,後半年就能健康平安。如果說「越夏節」的目的是驅除前半年的汙穢、邪惡與災難的話,那麼人們相信吃越夏飯,下半年就會無病無災。越夏飯用雜谷做成,一般由16種或者13種雜糧混合而成。越夏飯就是將做好的雜谷飯盛入碗中,然後在上面擺上一個圓形菜團。圓形菜團必須多用紅色蔬菜,加上紅色的小蝦混合在一起炸制。紅色可以闢邪,圓形代表神社的驅邪草圈。最後,澆上特製的澆頭。神社把6月30日定為「越夏節」,民間就把這一天也定為「越夏飯之日」。
日本人在6月30日之後,仍然還有很多祈禱無病無災的儀式,比如在七夕這天要吃超細的涼麵條,7月21日和8月2日,要吃鰻魚,同時把桃樹葉子放在浴盆裡洗浴等。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至今仍然被日本人所喜愛,給炎熱的夏季增添幾許儀式感,尤其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人們對古老的習俗尤為重視。
大蔥帽「威力」十足
今年以來,各國都在和新冠病毒抗爭,日本人也不例外,他們不僅讓傳說中闢邪驅瘟疫的妖怪「復活」,許多神社的驅災儀式也進行了新的設計,增添了新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家神社當屬位於神奈川的有鹿神社。
在「越夏節」的前幾天,這家神社錄製的視頻突然火了起來。一個戴著大蔥形狀高帽子的神職人員(如圖),身穿傳統服裝,在茅草繩圈裡穿越,走過去再折回來,就像是越夏節的個人參拜一樣,大蔥帽子超長而且獨特,十分引人注目。在日本古代,蔥是大雅甚至神聖的象徵。在一些日本神話中,蔥因其「亭亭玉立」、青白相間而被作為仙女或者神靈侍女的化身,是文人雅士吟詠的對象。另外,日本神道教對蔥極其尊重,認為蔥生命力強,是「有靈性之物」,一旦開花更是吉兆,能夠闢邪驅妖。日本天皇乘坐的12人抬轎子中,一種是雕著鳳凰的,另一種就是雕著大蔥花的。神社人員表示,最初設計的大蔥帽子並不長,但是今年非常特殊,人們希望新冠疫情早日結束的意願如此強烈,於是神社特別將大蔥帽子做成兩米多,這樣便可增強驅邪的「威力」。此舉引來了日本媒體爭相報導,不僅宣傳了神社,又傳承了傳統習俗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