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磐石:大黑山村的脫貧致富路

2021-01-13 網易新聞

當記者一行來到磐石市煙筒山鎮大黑山村時,村部裡正在進行一場帶貨直播。「三低」營養面、小米鍋巴、彩虹面……兩位主播加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對著鏡頭你一言我一語地介紹著產品。

「為了提高木耳、玉米的附加值,我們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積極與企業合作,為他們提供生產原材料。此外,我們村還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幫企業銷售產品,每賣出一份,村集體就有2毛錢的收入。可別小看這2毛錢,從2020年1月份到現在,已經為村集體增收4萬多元了。」大黑山村駐村第一書記闞閱告訴記者。

2016年,大黑山村被列為省級貧困村,村集體帳戶可支配資金不足500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村裡如今形成了以蔬菜產業園區、育肥牛養殖、光伏發電三大支柱產業為主,木耳種植、蜜蜂養殖、梅花鹿養殖、林下溜達雞養殖為輔的產業發展格局,是全省首批脫貧摘帽的貧困村。截至目前,村集體實現累計收入78萬元,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350元,35戶75人全部脫貧。

和這場直播帶貨一樣,大黑山村近年來的扶貧事業開展得有聲有色。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村裡逐漸改變了靠政策、靠幫扶、靠專項資金的思維模式,轉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脫貧攻堅事業,不斷催生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和我們村合作的這家企業為了保證原材料質量,在春耕備耕期間,無償為貧困戶提供種子、化肥等農資,收穫時再以高價收購村中的玉米、木耳,由此能為村裡的貧困戶增收四五萬元。」闞閱介紹說。

村民帶著技術和資金返鄉創業,匯成了大黑山村脫貧致富的另一股動力。

2017年,村民張金和帶著製作木耳養殖菌段的技術返鄉創業,建立了木耳種植園,如今已建成菌室1600平方米,地擺木耳面積1.5公頃,產耳3萬餘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80萬元。他還在村裡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通過優先聘用貧困戶在園區務工、流轉貧困戶土地入股等方式,讓貧困戶享受到「入園區務工有薪酬、自願入股有分紅、產業風險有保障」三重紅利。

2020年初,村民馮寶良和劉偉返鄉創業,分別新建了一座投資400多萬元、年出欄3000頭的養豬場和一座投資300多萬元的養鹿場。

據介紹,從2019年末到現在,大黑山村吸引各類社會資金近1000萬元。

村民賈寶財20多年前因意外墜崖落下了四級傷殘,家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6年,伴隨著大黑山村脫貧攻堅的腳步,賈寶財承包了蔬菜大棚,還在養牛場和木耳種植園打工。得益於村裡的扶貧項目和國家的好政策,賈寶財以辛勤的雙手漸漸擺脫貧困,最多時一年掙了20多萬元。

「依託於新建的養殖場,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將村民轉化為農業產業化工人,讓他們有『三險一金』,有社會保障,從根本上切斷『窮根』。」談到未來,闞閱充滿期許。

(原標題:大黑山村的脫貧致富路)

(責任編輯:張偉嘉_jl01)

相關焦點

  • 黑山村:養豬助脫貧 日子有奔頭
    曾經的海坨鄉黑山村貧困戶朱慶忠回憶從前對記者感慨道, 2011年我被診斷出胃癌,需要做胃切除手術,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賣了,東借西湊才籌夠了手術費用3萬元,生活十分困難。2016年,政府通過走訪了解情況,幫扶朱慶忠購買了3頭基礎母豬進行養殖繁育。如今,朱慶忠已經成為黑山村遠近聞名「養豬專家」。「在他家養的豬,那可真是享福嘍。
  • 吉林磐石聚焦主導產業 開啟復工復產加速度
    吉林標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紫鑫般若藥業有限公司分別於1月31日、2月20日開始復工生產食品、藥品,兩戶企業嚴格落實出入廠管控和體溫檢測工作,員工分工協作,有序進行包裝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新材料是當地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吉林磐石2020 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取柴河蘑菇節開幕
    蒼雁/供圖  中新網吉林新聞9月28日電(蒼雁 陳夢昕) 9月28日,吉林省磐石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取柴河蘑菇節在「中國滑菇之鄉」取柴河鎮開幕。  位於中國東北部省份吉林省磐石市北部的取柴河鎮,地處長白山餘脈,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溫溼變化大,春秋平均晝夜溫差 15℃以上,最適宜食用菌生長,被譽為「中國滑菇之鄉」。蒼雁/供圖  此次蘑菇節將持續3天,期間舉辦產品展銷、文旅展遊、紅色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現磐石市現代農業新成果、美麗鄉村新成就、新時代農民新風採。
  • 吉林市民聯通「8888」手機號莫名被過戶?磐石聯通公司這樣回應
    近日,吉林磐石市民在網上爆料稱:我有個聯通8888的手機號,莫名被過戶到他人名下。投訴到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後,該局給聯通吉林分公司出具了意見書,但遲遲得不到解決。前幾天,當事人來到聯通公司維權,並表示,自己要起訴磐石聯通公司,想要之前過戶工單憑證,卻無法提供,磐石聯通各種推遲。
  • 吉林市民聯通「8888」手機號莫名被過戶?磐石聯通公司這樣回應!
    近日,吉林磐石市民在網上爆料稱:我有個聯通8888的手機號,莫名被過戶到他人名下。投訴到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後,該局給聯通吉林分公司出具了意見書,但遲遲得不到解決。前幾天,當事人來到聯通公司維權,並表示,自己要起訴磐石聯通公司,想要之前過戶工單憑證,卻無法提供,磐石聯通各種推遲。
  • 吉林磐石召開市政府十八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
    中新網吉林新聞9月5日電(劉洋)9月4日,吉林磐石市政府十八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市長於技群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洪管斌主持會議。  市政府班子成員,市政府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磐石經濟開發區、明城經濟開發區班子成員,各鄉鎮街行政主要領導參加會議。
  • 網爆中國人壽吉林磐石支公司高管6次強姦女職員,生理期都不放過
    據新浪微博法制新聞人微博發文稱,中國人壽吉林磐石市支公司某部長利用職務之便6次強姦下屬女員工,最後一次強暴在車內錄音曝光,受害人發了一段長達1小時
  • 我們的全村福丨保定市淶源縣黑山村:「三養一電」項目助力脫貧攻堅
    強基礎、興產業,保定市淶源縣黑山村貧困發生率逐年降低,並於2019年底脫貧出列。肉牛養殖、寶迪養豬、玖興養雞、光伏發電,該村實施的「三養一電」項目已穩定運營,村民收入增加了,幸福指數大幅提升。黑山村村民合影。
  • 審計青年|高源:磐石的故事
    一口濃重的東北話,「白瞎了」「不得勁兒」「咋整」「磨嘰」……高源是土生土長的磐石審計人。說到磐石,很容易讓人腦海蹦出一個詞:堅如磐石。高源好像有點兒這方面的意思。堅持:小舉動形成大發酵高源觸碰公益活動純屬偶然。2013年「十一」假期,高源參加朋友聚會。
  • 「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
    (中國減貧故事)「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中新社茂名12月22日電 題:「粵菜師傅村」「烹」出脫貧致富路作者 梁盛 梁晶晶廣東僑鄉信宜市轄下有一條旺同村記者連日來在旺同村採訪了解到,該村現有200餘名廚師,他們以美食為媒,讓旺同村走出一條「香噴噴」的脫貧致富路。旺同村位於信宜市區東郊,村內有「旺同人家」和「同旺餐飲」兩家農家樂,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品嘗到傳統的隔水蒸雞、茶油香雞和釀魚扣等特色菜式,還有木薯餅、艾籺等傳統特色小吃。
  • 歷時10載耗資1.35億——大慶磐石大教堂迎來獻堂慶典
    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浙江、福建、廣東、安徽、江蘇等各地基督教會的330多位牧者參加了磐石大教堂(目前中國最大的基督教堂)的獻堂慶典,禮拜堂內的會眾約4000人。11月3日早上7點多,磐石大教堂門口已經有許多信徒在排隊等待進入,期間政府動用了100餘名警力配合安保並維持秩序。大慶電視臺、交通廣播通知提前封路,預備停車場。
  • 「交通安全大整治」吉林磐石市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大整治活動
    晨曦相伴,溫暖前行,吉林市交警願您一路平安為著力提升道路安全水平,打造暢通的交通環境,全面貫徹落實全省交通安全大整治活動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精神,吉林磐石市政府組織召開了全市交通安全大整治活動動員部署會議,對磐石市深入開展交通安全大整治進行具體的部署和安排。常務副市長,副市長、公安局長,主管交通副市長參加會議並講話。
  • 東北鄉村「慢火車」駛出脫貧致富「加速度」
    「窮」車開出富裕路,「塊八毛錢」的票價幾十年如一日;4318次,從通化到丹東,全程24.5元;4328次,從赤峰到葉柏壽,全程11.5元;4325次,從瀋陽至長甸,全程26.5元;一到秋收季節,4343次、4349次、4341次,這些山區「慢火車」就變成了一個個流動的農貿市場,山野菜、粘豆包、蘑菇、蘋果,成百上千袋農副產品跟著列車,走出封閉的大山,走向廣闊的市場,變成村民實實在在的收入,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加快了沿線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文化】曹雪芹家世與吉林烏拉的歷史淵源
    金昌業看見,「盛京以後,路中車馬益多,而向西(進京)去者尤多。獐、鹿、豕及貢物所載之車,皆自寧古塔(寧安)(吉林)烏拉地方來,趁歲時入京者。又一胡(滿人)背負黃祔,騎而在前,三十人隨去而皆騎馬,其中亦有帶弓箭者。其後有大車十一輛,重載而去。每車插一小黃旗,書『上用』二字。問之,乃烏拉地方進貢之物,所載皆是(東)珠、貂(皮)、(野)蜜,海松子云。」
  • 吉林中院黨組成員、駐中院紀檢組組長於天傑深入磐石法院紅旗嶺...
    ♩【稿件來源】:紅旗嶺法庭【文 稿】:徐士達【圖文編輯】:鄒建美【圖片來源】:陳東輝 董心【審 核】:劉東輝原標題:《吉林中院黨組成員、駐中院紀檢組組長於天傑深入磐石法院紅旗嶺法庭參加主題黨日活動》閱讀原文
  • 「吉林磐石」12/21,晴,-15~0℃,西南風3~4級,空氣品質優
    吉林磐石,今日晴,白天最高氣溫0℃,夜間最低溫度-15℃,西南風3~4級,空氣品質優。·今日節日:世界末日警示日·今日節氣:冬至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吉林一縣有望「撤市設區」,一旦成功,吉林將再添「猛將」
    吉林這個地區位於我國的東北地區,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是吉林最美的時候,大雪紛飛,漫山遍野的都是一片雪白,給人感覺十分的舒服,吉林作為東北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以發展重工業為主的,甚至在近代的抗戰中做出了不少的貢獻,這裡發展的重工業在我國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由於佔地面積寬廣的緣故,這裡還是商品糧的重要生產基地,可見吉林這個省份給我國的發展提供了非常穩定的基礎。
  • 從「行路難」到「路路通」 賀家村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原來村裡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趟門灰頭土臉,讓人心裡犯愁。」村民李大娘頗有感觸地說。濟陽區新市鎮賀家村位於濟陽北部,是省定貧困村,「行路難」一直是困擾該村發展的一大瓶頸。在水泥建材價格暴漲的情況下,有關部門積極協調,1600米瀝青路和600米水泥生產道路項目很快列入新市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計劃。2018年5月,總投資72萬元的生產路率先建成。同年10月,全村總投資近200萬元、1850米的主街和2300米的戶戶通項目,總計56條道路全部實現硬化,困擾村民生產和出行的老大難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沒想到我活了大半輩子,還能在自家門口看到硬化路」。
  • 吉林磐石法院紅旗嶺人民法庭防疫審判兩不誤
    實地調解不掉線訴訟服務場所有序開放後,紅旗嶺人民法庭在積極引導訴訟參與人優先通過吉林移動微法院等途徑進行網上訴訟活動的同時,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全面開啟了網上調解+實地調解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辦案模式,確保實現疫情防控和執法辦案同步快速推進。
  • 徐工三臂鑿巖臺車打通脫貧致富路!
    徐工三臂鑿巖臺車打通脫貧致富路! 離美景更近、與大山更親、讓鄉親更富。河南最長公路隧道—伏牛山隧道全線貫通!徐工三臂鑿巖臺車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