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的緣起及功德利益

2021-02-07 山東大靈巖寺

《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目犍連尊者證得六種神通時,想報答父母的養育深恩。他用天眼看見母親,因造惡業墮落餓鬼道中,受饑渴、火燒的極重罪報,身體醜陋,皮骨相連,口吐火焰,倍受煎熬,苦不堪言!


尊者目犍連,雖然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但用盡辦法始終無力救度,罪根深結的母親!


尊者目犍連趕緊祈求世尊,設法救度母親,並依佛陀教導,在七月十五佛自恣日,用衣、食、住、行、醫藥等方面的用品,供養十方自恣眾僧。


以此功德力,仰仗十方大德僧的慈願力、威神力加庇,終於救度出餓鬼道中的母親。


從此,每年七月十五日,就成了超度七世父母的盂蘭盆節了。



「盂蘭」是印度語,譯成中文為倒懸(頭向下吊著),比喻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極苦!


「盆」,是盛食物的清淨容器(泛指一切如盤、碗、桶等容器),意思是說,用盆裝各種潔淨的百味美食,恭敬供養十方自恣僧眾,以此解救眾生極重的痛苦。因此,盆又指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一切供養。


盂蘭指極苦,盆指解救,合起來就是「救苦」的意思,換句話就叫「盂蘭盆」。


七月十五日,僧眾聚會,自恣、受供、發願,解救極苦眾生,所以叫「盂蘭盆會」。


此日既是僧眾證果日,又是眾生離苦日,喜比過節,成為相沿至今的重要傳統節日,所以又叫「盂蘭盆節」。



在印度,夏天的雨季長達四個月,溼熱多雨,樹木花草生長茂盛、蚊蟲鼠蟻繁殖眾多,外出恐踐踏植物、誤傷生靈、或因避雨,威儀不整,遭世人或外道譏嫌。


所以,佛陀制定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為安居之期。


在此期間,出家人不隨便外出,聚居一處(寺院),精進修持,稱為安居,因在夏季,所以又叫結夏安居。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圓滿之日稱為解夏、過夏,並舉行「自恣」(批評與自我批評)。



三月之中,僧眾互助、精進修持、道業增上,很多都證得了聖果。


佛在「解夏」日,看到出家弟子道業成就、智能顯發,非常歡喜、安慰!


因此,解夏這天叫「佛歡喜日」,農曆七月叫「歡喜月」。


佛說:這些安居僧的威神力、慈願力,大如汪洋!


如果有人象目犍連尊者一樣,發心供養安居僧,不僅能讓在世的父母、六親,多福、快樂、長壽、健康、平安……


而且能讓過世的七世父母、眷屬,脫離三惡道的痛苦,生天享福,衣食自然。



農曆七月並非鬼月或鬼節,而是佛教的新年(僧伽因解夏增一年僧臘)、吉祥月、歡喜月、報恩月、教孝月。


因有目犍連尊者,供僧救母事跡,僧眾結夏、自恣、證果法喜和慈悲普度的威神、眾生修福離苦的喜慶。


寺院多用「香、花、燈、水、果、食」等,供佛與僧,同時通過普佛、誦經、禮懺等多種方式方式,舉辦冥陽兩利的盂蘭盆會。


(圖片拍攝於2019年大靈巖寺盂蘭盆法會 

攝影人:清廣)


相關焦點

  • 盂蘭盆節的起源與含義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即是盂蘭盆節。盂蘭盆節是在於供僧,其精神在於孝親報恩。這一天是眾僧經過三個月的結夏安居,前來見佛陀報告修行成績的日子。佛陀聽了弟子們修行有進步,生歡喜心,所以叫佛歡喜日。在佛歡喜日供僧(即供食品、衣布、藥品等),可仗眾僧威神之力而得無量功德。佛的一位弟子,即「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也在這一天設孟蘭盆供,供養十萬眾僧,回向給其已往生的母親。這其中還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即男女老少皆知的「目連救母」。這故事傳進中國後,在南北朝梁武帝的提倡下,盂蘭盆法會盛極一時,一直流傳到現在。
  • 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供僧的功德和意義,度脫七世父母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十方聖人,阿羅漢,闢支佛,菩薩,乃至各路修行人出定、放鬆,到處遊歷的一天。《盂蘭盆》節的因緣是: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用神通觀察到母親在餓鬼道,很餓啊,口中噴火,目連用神通給母親餵飯,飯到嘴邊就被火焰燒成黑炭!什麼也吃不到!
  •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又叫佛歡喜日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又叫佛歡喜日盂蘭盆節為何又叫佛歡喜日?佛歡喜日,又叫僧自恣日。佛教僧眾修行,在每年的初夏之際舉行結夏安居,出家人集結在一起修行的制度。結夏安居(巴利語:vassa,梵語:vara),佛教術語,意思是年,或雨季。
  • 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孝親報恩日,不要把它過得鬼氣森森,好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農曆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是佛教中最大的節日之一,是一場充滿歡喜、感恩、報恩的盛大節日。又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在盂蘭盆節具體怎麼做,才能利益父母?我們對父母的報恩,不單單是今生來孝敬他們,應該讓他們真實地能夠離苦得樂。所以,蓮池大師說,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 「你知道盂蘭盆節嗎?」隨機採訪寺院香客,結果扎心了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重要節日——盂蘭盆節,鳳凰網佛教在寺院裡隨機找到幾名遊客,並向他們提問:你知道盂蘭盆節嗎?你知道盂蘭盆節是什麼節日嗎?沒想到,結果扎心了!在佛門之中,農曆七月十五是一年中難得的殊勝吉祥日,這一天是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也是佛弟子孝親報恩的盂蘭盆節。
  • 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節有何區別?「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呢
    中元節和盂蘭盆節,是指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節日,也稱盂蘭盆會、中元節。需要注意,一定意義上,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該節日為「鬼節、施孤,或亡人節、七月半」等。七月半是地官大帝誕辰(聖誕日),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
  • 盂蘭盆節 供立牌位報親恩
    農曆七月,是俗稱的孝親報恩月,有佛教傳統的盂蘭盆節及地藏菩薩聖誕,是民眾齋僧祈福、祭祖先、超度亡魂的一個重要月份。於此因緣,昆明晉龍如意園西方三聖殿可為已故先人、冤親債主和墮胎嬰靈立的超度牌位。眾僧大德通過誦經功德加持牌位的亡者,以求諸佛菩薩為其超度祈福,願他們早日脫離苦海,往生極樂!哪些亡靈需要超度?
  • 今天9月2日(三)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佛歡喜日、盂蘭盆會
    今天9月2日(三) 農曆七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佛歡喜日、盂蘭盆會、六齋日、十齋日】佛歡喜日,乃源自於佛在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託缽,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在佛歡喜日這天,如果能夠供養開悟或有修有證的僧眾,不僅是殊勝難得的因緣,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廣大。因此,大多數的寺廟會在這一天供佛、齋僧,並依據《盂蘭盆經》所載而啟建「盂蘭盆法會」。
  • 可愛的日本文化 黃瓜茄子的盂蘭盆
    曾經看過一部日劇——《日本人也不會的日語》,劇中一位中國留學生
  •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七月是佛歡喜月、感恩月,亦是盂蘭盆節!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七月到了,是佛歡喜月,亦是盂蘭盆節,為何是佛歡喜日呢?祂老人家慈悲無量,是地藏伯伯呢,祂發的大願不可思議,祂的相好,祂的莊嚴,是地藏王菩薩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修來的,地藏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是一位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聞彼佛,昨何行願而得此相?
  • 日本的可愛文化 黃瓜茄子的盂蘭盆
    後來才知道黃瓜與茄子在日本的某個時期具有特殊意義,那就是在盂蘭盆節期間。盂蘭盆節據說是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現以成為現已成為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為「盆休」,很多出門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選擇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形成一次大規模的人口移動。
  • 安國寺 農曆7月11-15日舉行為期五天的盂蘭盆節法會
    安國寺 農曆7月11-15日舉行為期五天的盂蘭盆節法會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又稱盂蘭盆節,是佛教重大節日之一,佛陀教民眾在七月十五日做"盂蘭盆會"其福報可百倍,這功德不只可以教度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 (附盂蘭盆會緣由、活動安排、隨喜名單)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回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超度歷代考妣宗親能速超聖地、蓮品增上的佛教儀式。『盂蘭』為倒懸之義,表示餓鬼的痛苦如人倒懸一般;而『盆』則為救護的器皿,所以盂蘭盆有『救倒懸』、『解痛苦』的意義,意即用盆之類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倒懸之苦。
  •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上,地藏菩薩會來應供
    供僧的功德不可思議,佛在諸經中多有開示。而且供僧時,多有佛、菩薩化現比丘應供。在我國就有很多佛、菩薩化現比丘、乞者應供的公案。像七月十五啟建的盂蘭盆供,佛說有大菩薩化現比丘應供。佛在《盂蘭盆經》中說:在七月十五供養大眾僧時,「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這裡說的「十地菩薩」,就是大菩薩,像地藏菩薩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薩,他可以應身百界,八相成道,現比丘相,當解夏節這一天,皆同一心受缽飯之供。
  • 海濤法師:農曆七月慈悲、孝親、佛歡喜-供僧緣起,功德無量
    【慈悲 孝親 佛歡喜-供僧緣起】海濤法師 每年逢農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會舉辦盂蘭盆法會,此為中國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節日。尤其七月十五日更是「佛歡喜日」。在佛歡喜日這天,如果能夠供養開悟或有修有證的僧眾,不僅是殊勝難得的因緣,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大!因此,大多數的寺廟會在這一天供佛、齋僧,並依據《盂蘭盆經》所載而啟建「盂蘭盆法會」:「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 《梁皇寶懺》緣起功德利益
    所以,我們在拜懺的同時亦要知道諸佛名號的功德;在佛教的宇宙時空觀中有所謂「三劫」,即指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大劫。過去的住劫稱為莊嚴劫,現在之住劫稱為賢劫,未來之住劫稱為星宿劫。各大劫的住劫中,各有千佛出世,稱為三劫三千佛。我們現在是賢劫。
  • 盂蘭勝會:香江大地上的東方「萬聖節」
    盂蘭頌慈  世代傳承 農曆七月十五,民間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日本等佛教盛行的國家也都有盂蘭盆節。在傳統社會中,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最為出名的是「放河燈」。另外目連救母這一傳說故事,在我國各種地方戲曲中有體現。
  • 且看拜《梁皇寶懺》的七大功德不可思議之處
    那麼拜《梁皇寶懺》對我們自身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呢?通過身體力行虔誠拜《梁皇寶懺》,同時聽聞法師開示,明白道理改往修來,在拜懺結束後,放下了委屈、不平衡、憂愁、 擔憂 、恐懼等負面情緒,轉變了心態。因為心態的轉變,我們就能扭轉運勢,改變人生。為什麼一定要來佛母寺拜 《梁皇寶懺》呢?在家裡自己拜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