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蕭山一姑娘在蕭內網App發帖:脫髮星人最後的掙扎,理髮店的洗腦項目,我終究還是沒逃過。
姑娘在理髮店做頭皮護理
▼
花了一萬多
▼
評論區不少網友都覺得,姑娘這錢投進去,大概率沒啥效果,充其量只能起到一個自我安慰的作用。
「
網友@酸菜魚沒有酸菜:我感覺這錢花的沒啥用,價格太高,還沒效果的。
網友@雲絕情:都是有錢惹的禍。
網友@93年的小雞仔:這也信嗎?脫髮連醫生都醫不好,這個沒用的,自我安慰而已。
網友@森挽:沒用的,雖然不想這麼說,但是希望以後別去做了。當時我也做了這個,說的一套一套的,回頭我就找浙一皮膚科的博士學妹去了解了,這個不能反應皮膚頭皮狀況的,都是嚇嚇人的。也不能治療脫髮,你可以理解為這個錢只是做了個清潔。
網友@慢慢升空:全世界都知道你脫髮了。
網友@Mikey:你這頂多算防脫髮,能生發都是騙人的。
網友@thx3639:還不如去邵逸夫醫院看脫髮門診。
網友@韭菜盒子:人傻錢多,去醫院看看總比這個有用。
網友@春峰:大概率這錢扔水裡了。
網友@氧氣姐姐:智商稅。
姑娘在評論區補充說,她現在還沒禿,就是掉發比較嚴重,「每次洗頭掉一大把,真的很影響心情,要抑鬱的。」
她也去過很多次醫院,「但是醫院皮膚科醫生看你不禿不會當回事的,真的去看過脫髮的小夥伴一定知道。」
姑娘這次在理髮店做的是頭皮護理,她說做總比不做好,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錢可以賺,頭髮沒了就真的沒了。」
延伸閱讀:
打疫苗、囤補劑、防脫髮健康消費漸成年輕人「剛需」
因為在鏡子裡發現自己發頂不夠蓬鬆,剛上大一的南京女孩雅麗在2020年「雙11」當天趕緊補單了一款能防止脫髮的「頭盔」,完成了這個月「血拼」的最大一單支出。
「頭盔」並不是中國年輕人在2020年「雙11」購物車裡唯一新奇的健康投資品。秋梨膏棒棒糖、發熱衛生巾、膠原蛋白吹風機、免疫力軟糖……儘管專家聲稱不少產品功效只是營銷「噱頭」,但年輕人依然樂於擁抱這些產品帶來的安慰感——為健康而消費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剛需」。
「我也知道全靠外力實現身體健康不靠譜。但買了這些東西可以告訴自己,今天我也有好好愛自己。」雅麗說。
進入2020年11月,以「雙11」為代表的消費大潮折射著民生百態。大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催動健康消費更加火熱,且開始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和西部地區;健康消費的用戶「畫像」正越來越年輕化,其中「00後」「95後」更青睞創新型健康產品。
「健康消費年輕化的背後,是年輕一代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視,折射出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升級。」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商營運長趙子強說,「90後」「00後」與上一代人的健康觀念大為不同:上一代是「治和補」,而年輕一代則是「養和防」。
作為中醫藥老字號品牌,往年同仁堂線上、線下只是銷售燕窩、蟲草、海參等高端滋補品和禮盒產品。為適應年輕消費群體的特點,今年「雙11」他們開發出一批即食、便捷、價格門檻更低的輕滋補產品,比如枸杞原漿、「1g」蟲草、即衝燕窩等,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各大電商平臺的數據同樣驗證了這一點。2020年「雙11」期間,體檢套餐、醫用敷料、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即食燕窩和安全套,成為天貓醫藥「『95後』最愛買的健康類單品」前五位。京東健康上,醫療服務類消費增幅迅猛,其中疫苗類服務增長20倍,口腔保健服務增長12倍。蘇寧超市的醫藥品類增長突出,特別是家用醫療器械,如紫外線消毒燈、血糖儀、血壓計、小型按摩器等,銷量持續火爆。
打疫苗、囤補劑、防脫髮、忙健身……這一屆年輕人,已在健康消費的路上越走越遠。「熬最晚的夜、吃最貴的保健品」的朋克式養生漸漸過時,「帶著父母一起養生」成為新趨勢。
「我給自己入手了一臺跑步機,還給爸媽和自己都買了高端體檢套餐,包含一些常見癌症篩查。」北京「80後」張偉對記者說,疫情極大衝擊了他的健康理念,以前是「有病治病」,現在則是「健康管理」,以後也會堅持給家人每年做一次深度體檢。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消費還呈現出明顯的下沉趨勢。阿里健康的大數據顯示,小城市的健康消費增速明顯高於大城市,其中,安徽省宣城市人均健康消費額增長了136%,遠遠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而在「95後」人均健康消費小城市排行榜中,揭陽市、溫州市、贛州市、保定市、阜陽市位列前五名。
「買買買」同時,「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90後』成植髮主力」等話題衝上熱搜,也引發了人們對年輕人健康問題的關注。
「我今年20多歲,我的肩膀47歲,我的膝蓋51歲,我的背60多歲,我的腰快90歲了,我的很多頭髮已經入土為安……」有網友如此調侃自己的「散裝身體」。一份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顯示,僅兩成白領認為身體狀況良好。健康問題已實實在在成為年輕人的困擾。
「年輕人養生的形式不拘一格,但科學理念和良好習慣的內核不能改變。」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檢醫生戴瑛提醒說,健康消費群體年輕化的背後,也折射出疾病年輕化、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盛行、社會壓力加大健康焦慮等諸多問題。
中國抗癌協會的相關報告指出,當前年輕人飲食偏重「紅肉」,攝入過多高脂、高油、油炸、多鹽食物,生活「不潔」,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引發癌症發病年輕化的高危因素。
對此,戴瑛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年輕人追求健康應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比如不要長期熬夜,面對壓力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應對,加強平日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食綠色健康食品等。
(原標題:因為脫髮嚴重,蕭山一姑娘花一萬多做這個,網友說她被坑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蕭內網蕭山論壇 網友評論 新華網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