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脫髮嚴重,杭州蕭山一姑娘花一萬多做這個,網友說她被坑了!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前天,蕭山一姑娘在蕭內網App發帖:脫髮星人最後的掙扎,理髮店的洗腦項目,我終究還是沒逃過。

姑娘在理髮店做頭皮護理

花了一萬多

評論區不少網友都覺得,姑娘這錢投進去,大概率沒啥效果,充其量只能起到一個自我安慰的作用。

網友@酸菜魚沒有酸菜:我感覺這錢花的沒啥用,價格太高,還沒效果的。

網友@雲絕情:都是有錢惹的禍。

網友@93年的小雞仔:這也信嗎?脫髮連醫生都醫不好,這個沒用的,自我安慰而已。

網友@森挽:沒用的,雖然不想這麼說,但是希望以後別去做了。當時我也做了這個,說的一套一套的,回頭我就找浙一皮膚科的博士學妹去了解了,這個不能反應皮膚頭皮狀況的,都是嚇嚇人的。也不能治療脫髮,你可以理解為這個錢只是做了個清潔。

網友@慢慢升空:全世界都知道你脫髮了。

網友@Mikey:你這頂多算防脫髮,能生發都是騙人的。

網友@thx3639:還不如去邵逸夫醫院看脫髮門診。

網友@韭菜盒子:人傻錢多,去醫院看看總比這個有用。

網友@春峰:大概率這錢扔水裡了。

網友@氧氣姐姐:智商稅。

姑娘在評論區補充說,她現在還沒禿,就是掉發比較嚴重,「每次洗頭掉一大把,真的很影響心情,要抑鬱的。」

她也去過很多次醫院,「但是醫院皮膚科醫生看你不禿不會當回事的,真的去看過脫髮的小夥伴一定知道。」

姑娘這次在理髮店做的是頭皮護理,她說做總比不做好,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錢可以賺,頭髮沒了就真的沒了。」

延伸閱讀:

打疫苗、囤補劑、防脫髮健康消費漸成年輕人「剛需」

因為在鏡子裡發現自己發頂不夠蓬鬆,剛上大一的南京女孩雅麗在2020年「雙11」當天趕緊補單了一款能防止脫髮的「頭盔」,完成了這個月「血拼」的最大一單支出。

「頭盔」並不是中國年輕人在2020年「雙11」購物車裡唯一新奇的健康投資品。秋梨膏棒棒糖、發熱衛生巾、膠原蛋白吹風機、免疫力軟糖……儘管專家聲稱不少產品功效只是營銷「噱頭」,但年輕人依然樂於擁抱這些產品帶來的安慰感——為健康而消費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剛需」。

「我也知道全靠外力實現身體健康不靠譜。但買了這些東西可以告訴自己,今天我也有好好愛自己。」雅麗說。

進入2020年11月,以「雙11」為代表的消費大潮折射著民生百態。大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催動健康消費更加火熱,且開始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和西部地區;健康消費的用戶「畫像」正越來越年輕化,其中「00後」「95後」更青睞創新型健康產品。

「健康消費年輕化的背後,是年輕一代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視,折射出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升級。」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商營運長趙子強說,「90後」「00後」與上一代人的健康觀念大為不同:上一代是「治和補」,而年輕一代則是「養和防」。

作為中醫藥老字號品牌,往年同仁堂線上、線下只是銷售燕窩、蟲草、海參等高端滋補品和禮盒產品。為適應年輕消費群體的特點,今年「雙11」他們開發出一批即食、便捷、價格門檻更低的輕滋補產品,比如枸杞原漿、「1g」蟲草、即衝燕窩等,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各大電商平臺的數據同樣驗證了這一點。2020年「雙11」期間,體檢套餐、醫用敷料、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即食燕窩和安全套,成為天貓醫藥「『95後』最愛買的健康類單品」前五位。京東健康上,醫療服務類消費增幅迅猛,其中疫苗類服務增長20倍,口腔保健服務增長12倍。蘇寧超市的醫藥品類增長突出,特別是家用醫療器械,如紫外線消毒燈、血糖儀、血壓計、小型按摩器等,銷量持續火爆。

打疫苗、囤補劑、防脫髮、忙健身……這一屆年輕人,已在健康消費的路上越走越遠。「熬最晚的夜、吃最貴的保健品」的朋克式養生漸漸過時,「帶著父母一起養生」成為新趨勢。

「我給自己入手了一臺跑步機,還給爸媽和自己都買了高端體檢套餐,包含一些常見癌症篩查。」北京「80後」張偉對記者說,疫情極大衝擊了他的健康理念,以前是「有病治病」,現在則是「健康管理」,以後也會堅持給家人每年做一次深度體檢。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消費還呈現出明顯的下沉趨勢。阿里健康的大數據顯示,小城市的健康消費增速明顯高於大城市,其中,安徽省宣城市人均健康消費額增長了136%,遠遠超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而在「95後」人均健康消費小城市排行榜中,揭陽市、溫州市、贛州市、保定市、阜陽市位列前五名。

「買買買」同時,「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90後』成植髮主力」等話題衝上熱搜,也引發了人們對年輕人健康問題的關注。

「我今年20多歲,我的肩膀47歲,我的膝蓋51歲,我的背60多歲,我的腰快90歲了,我的很多頭髮已經入土為安……」有網友如此調侃自己的「散裝身體」。一份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顯示,僅兩成白領認為身體狀況良好。健康問題已實實在在成為年輕人的困擾。

「年輕人養生的形式不拘一格,但科學理念和良好習慣的內核不能改變。」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檢醫生戴瑛提醒說,健康消費群體年輕化的背後,也折射出疾病年輕化、不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盛行、社會壓力加大健康焦慮等諸多問題。

中國抗癌協會的相關報告指出,當前年輕人飲食偏重「紅肉」,攝入過多高脂、高油、油炸、多鹽食物,生活「不潔」,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引發癌症發病年輕化的高危因素。

對此,戴瑛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年輕人追求健康應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比如不要長期熬夜,面對壓力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應對,加強平日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多食綠色健康食品等。

(原標題:因為脫髮嚴重,蕭山一姑娘花一萬多做這個,網友說她被坑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蕭內網蕭山論壇 網友評論 新華網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杭州一姑娘在蕭山機場瘋狂爆粗口,只因機場安檢請她…
    昨天(9月9日),杭州機場公安給大家通報了這個事兒。「小姐,你踢到我了。」「踢到了你又怎樣?你可以去驗傷啊!你可以起訴我啊!」9月4日早晨6點半,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安檢通道裡突然傳來了吵鬧聲。引起很多旅客的注意,發現是一名年輕女性旅客正在對安檢工作人員發脾氣。
  • 杭州一姑娘因為這個小毛病自卑,跟男友坦白還被嫌棄,夏天都不敢穿...
    特別招蚊子,一咬就留疤,蕭山一姑娘從小就因自己的「疤痕體質」而有點自卑。她說,除了要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到了夏天,裙子也不敢穿,跟男友坦白,還被嫌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不過有件事,大家都想錯了。姑娘曬出的照片,腿上有不少小疤痕▼姑娘說,為了消除這些蚊子叮咬留下的疤痕,她試了很多方法,但一直祛不乾淨。
  • 杭州一姑娘出嫁後回娘家要收費?一年3600元
    (原標題:杭州一姑娘出嫁後,回娘家要收費?一年3600,這種做法她看不懂了......)最近,杭州蕭山新塘文源社區的停車管理系統引發網友熱議。蕭山一姑娘開車回娘家,得知進村要收費了。還有租戶表示,停車費高得離譜,他準備搬家……上周日,網友「濤寶貝」在網上發帖:據了解,文源社區的停車管理系統啟用後,戶口不在本村,開車進村就要收費。姑娘表示,她的車可以停在父母家的車庫裡,完全不佔用村裡的停車位。
  • 25歲姑娘髮際線高如壽星公!頭髮別這麼梳了,脫髮會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跟曉敏一樣有脫髮問題的年輕女孩並不在少數,到杭州市一醫院醫學美容科看脫髮的人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年輕女孩。為什麼這些小姑娘們會在最美的年紀裡遭遇脫髮?醫生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求美「作」出來的!不久前,曉敏去求診時就遇到了幾位令她不可思議的病友。
  • 朋友圈屏蔽領導被發現,領導很不爽,蕭山一姑娘慌了!在線求助!
    昨天,杭州蕭山一姑娘求助:朋友圈屏蔽領導,被她發現了,她很不爽,怎麼辦?如何化解?姑娘在評論區補充說,她在朋友圈發的是自己的生活照,只屏蔽了領導一個人,結果領導從其他同事那裡發現了。「她還過來問我是不是把她屏蔽了,最後聊天以「呵呵」結尾」姑娘現在很忐忑:我要夾著尾巴做人了……有網友說,員工的私生活朋友圈怎麼發是個人自由,領導管得有點寬了。網友@做你的女王:有自己的私生活怎麼了,領導路有點寬了。網友@匿名:這樣就給你穿小鞋的領導也太小心眼了,不值得跟隨。網友@3SEVEN:這個是個人自由吧。
  • 杭州一小夥相親,一句玩笑話竟發現姑娘有孕在身,現在全家很尷尬…
    杭州蕭山一小夥在親戚的介紹下,和相親對象相處了一個多月。
  • 杭州姑娘在大潤發某珠寶店買了個首飾,回來一查不對勁:被騙了?
    昨晚,杭州蕭山一姑娘說,她在大潤發某珠寶店抽獎,以850元的價格買到一個標價8500的金鑲玉首飾。姑娘說,考慮到現在金價高,應該不虧。結果回來一查發現不對勁,懷疑自己被騙了……姑娘說:一共抽了六張,最後一張抽到的,店員還不想給我的樣子▼先回答姑娘的問題,確實被騙了。這是一個存在已久的老套路,多家媒體曾多次曝光。人民日報去年4月曾發文提醒▼在超市買東西順便抽獎,一抽便中了價值過千甚至過萬元的珠寶,價格不菲的珠寶首飾卻能「好運」地低價拿到手,甚至全國各地商場超市頻頻上演。
  • 【圍觀】姑娘曝光與老闆的聊天記錄,網友直呼說得好!
    10月30日,網友「lindawu」發帖說:曝光曝光!這位姑娘說,自己是蕭山人,在網上看到該公司的招聘信息,招聘跟單財務職位,當時招聘信息上標明的薪資條件是4000元以上。當時加了老闆微信,簡單聊了幾句,沒想到她一問薪資的問題,這位老闆就「跳起來」向她宣傳自己的一套:員工應該先為公司創造價值,之後才能談薪水的問題。
  • 探尋杭州蕭山流浪動物救助站,507隻狗狗的未來在哪裡?
    2020年,拆遷的催促越來越急,她輾轉在杭州蕭山、富陽、臨安等各個地方,只為找到一處合適的新基地。這就是杭州蕭山流浪動物救助站的錢阿姨,讓我們共同前往基地,一起探尋她的故事。一開始,她用自己的積蓄和收入支撐狗狗們的生活,隨著狗越來越多,一年的場地費、口糧費,再加上絕育、疫苗費用,就是好幾萬的開銷,無奈之下,她賣掉了房子,和狗狗們一起住在救助站,在現在這樣的冬日裡,棚房有多寒冷,不言而喻。
  • 浙江發生一起事件,位於杭州蕭山,現場畫面令人揪心
    文 | 呆哥說 「敢對我這樣?你知道我是誰嗎?你去問問我是誰!放開我!你不想活了?」12月11日晚上10點左右,杭州蕭山的董先生剛將朋友送到目的地。王女士突然闖上董先生的車,溝通過程中對董先生拳打腳踢。報警後,王女士有毆打出警警察。原來是喝多了!酒這個東西害人啊!
  • 杭州蕭山拆遷戶的入贅標準不斷拔高
    7月18日,李先生在濱江一家做安防監控設備的上市公司辦理完入職手續,便打車趕到蕭山一婚介所。他在婚介所註冊登記,想做上門女婿。「去年在北京人工智慧的創業公司上班的時候,就聽說蕭山招上門女婿,當時就有想法。
  • 蕭山一姑娘在家門口搞了個泳池,放了5噸水,網友看完直呼羨慕
    試想,夏天在露天的院子裡乘涼,聽著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再配上啤酒燒烤……這樣的生活,很多網友都直呼羨慕。網友@93年的老油條:有豪宅就是好,有空間可以放。網友@ZHHD:這個羨慕了。網友@天橋下說書人:這大竹林,愛了呀……為什麼會想在院子裡放一個充氣泳池?大表妹說,初衷是因為外甥想學遊泳,家人去了解過,外面遊泳館學遊泳,一個月就要1200元。
  • 蕭山姑娘發帖引熱議,有人說虧大了
    對於蕭山不少人來說,吃「過年飯」幾乎可以貫穿一整年。然而,今年因為疫情,原本的安排被取消。
  • 杭州蕭山一女老闆網絡尋「真愛」,豪擲上百萬...
    剛剛,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從杭州蕭山警方了解到,據杭州反欺詐中心統計,在杭州,僅10月份一個月,「殺豬盤」案例330餘起,涉案金額8100餘萬元。而蕭山,也剛剛破了一個案子。 1】蕭山女強人網絡結緣「詩和遠方」 這次中招的是蕭山的李女士(化姓),一下子損失上百萬…… 李女士剛剛30歲出頭,是一個標準的女強人,雖然事業有成,然而她卻一直沒有尋覓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家人親友為此也比較著急。
  • 這麼一束花要400多?杭州姑娘醫院旁邊買花只能活該被宰?
    ,杭州一位女網友在醫院旁買花時就遇到了被宰的套路……19樓網友@hzlliner 爆料:分享一個昨天親身經歷的事情,因為太氣憤了,也給其他小夥伴排雷。店裡面就一個穿著厚棉睡衣的老闆娘,我們看了下,店裡沒有太多花的種類,考慮到是要去看望病人,就選了康乃馨、百合、滿天星,諮詢了老闆娘說百合1到2束,康乃馨8、12、15、20朵都有,我們說不用很大束,小束的就可以了,然後和我妹妹商量了下說康乃馨10朵好了,老闆娘說百合15元一束,康乃馨5元一朵,滿天星5元一束。
  • 杭州一姑娘和相親男吃飯,20分鐘點了3個菜,還有更尷尬的……
    然而有時候,一頓飯、一個細節就決定了相親的走向。5月20日據媒體報導,蕭山一姑娘在網上發帖:姑娘還說,這是她和相親男第一次見面,她覺得就算彼此沒有看對眼,也要有基本的禮儀。吃什麼她並不是特別在意,而是見微知著,相處下來覺得不舒服。
  • 天目山路、320國道……杭州這些路也很「坑」!因此爆胎能...
    「實在太坑了,就一會,五輛車被坑爆了胎」杭州東新路,讓不少司機欲哭無淚此事經錢江晚報客戶端和官方官微推送後,網友留言很多。像王女士一樣,不少讀者或者身邊的朋友都遭遇過因路面坑洞爆胎的情況。1]320國道富陽段、天目山路……網友報料:這些路段的坑也很多在評論區裡,有讀者也說自己在東新路也爆過胎,還有不少讀者報料,在杭州不少路段存在跟東新路一樣的情況。「石祥西路也這樣,很大的坑!現在施工的道路太多了!希望能有處理方案。」「江南大道也有……」「風情大道也是如此。」
  • 浙江蕭山一姑娘結婚3年,平安夜吐槽老公:嫁了個空氣!
    昨晚,蕭山一姑娘在蕭內網App發帖吐槽老公:感覺是嫁了個空氣!結婚三年了,沒有過過兩個人的節日。平安夜是我們結婚紀念日,早幾天就提醒他了,也承諾買個蛋糕,結果又只有空氣。我要求不高,只要求他記個結婚紀念日 ,另外的生日、情人節我也從來不提。
  • 14個人56道菜消費一萬多,消費者說菜沒點服務員就給上了?
    杭州蕭山的小蘇反映,她跟朋友去一家餐廳就餐,一開始只點了八道菜,後來稀裡糊塗的上了五十六道菜,消費了一萬多。新亭子餐廳在杭州蕭山湘湖旅遊度假區,小蘇說當時是四個人在附近遊玩,晚上就進來吃飯,分兩桌就坐。
  • 麻團、夾子、菜包餃,冬至到,杭州蕭山人桌上的美味讓人流口水
    各地都在用自己家鄉的方式在慶祝這一天,杭州蕭山人的飯桌上也擺上了這一天必吃的幾樣美食,十分有儀式感。餐桌上,最具蕭山特色的一定要數麻團。(網友U—丹攝)「冬至麻團夏至面」冬至的早晨,蕭山西部人家有吃麻團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