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網絡劇已經開始反哺電視臺,成本也追平電視劇。觀看群體以90後網生代為主,劇情設置和製作水準成為影響觀感的兩大要素。對標美劇、電影質感與付費模式將是網絡劇的發展方向。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十年前視頻網站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在高峰期中國有視頻網站上千家,優酷、酷6、暴風影音、PPlive、PPS等視頻網站就是這段時間出現並逐步崛起的。
十年後,視頻網站歷經洗牌和重組,形成BAT——百度愛奇藝、阿里系優酷土豆、騰訊視頻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足之外,能進入到用戶下載APP選項的視頻網站不足十家,如搜狐視頻、樂視、PPTV、B站等。
十年是一個分水嶺,對於視頻網站來說,這場曠日時久的競位戰沒有誰佔據絕對優勢,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隊,誰也不敢有半點鬆懈。
十年的時間, 90後從中學生步入了中年。手機也不再只是用來發信息打電話。網際網路升級移動網際網路。視頻網站也再不是「以電視臺為主,視頻網站為輔」的播出渠道,現如今,話語權已經從電視臺轉移到了視頻網站手中。網生內容的價值也逐漸被挖掘、被認可,隨著視頻網站往上遊內容生產環節延伸,視頻網站開始取代電視臺成為影視綜藝內容市場的主導者。
此前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劇不再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開始反哺電視臺,不完全統計,2017年將有十三部劇進入衛視周播劇場。成本也從開始的單集不到五萬元,到如今《盜墓筆記》單集成本548萬。
2016年,是網絡劇從「搏量」走向「拼質」的轉折點,2016年網絡劇產量總時長突破12萬分鐘,達到近5000集。去年第三季播出的《老九門》點擊量破百億,網劇的點播量直接突破300億次大關。
再用網絡劇來定義網生內容已經不合時宜,網絡劇和電視劇(傳統意義上以電視為主要播出平臺的劇)的界限愈加模糊,這種以播出平臺命名的方式已經不合時宜。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中國視頻網站的有效付費會員(不包含各類渠道贈送會員)已經達7500萬,據預計2017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億。對於網生內容而言,十年的積累最終兌換成了流量和收入。
《網絡劇的「黃金時代」》——2017年網絡劇行業趨勢報告,將對網絡劇作進一步研究,並對2017年網絡劇發展趨勢做出研判。
更多乾貨,請參考報告。
(本文來源: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張鑫,原標題:12萬分鐘的網絡劇,300億的點播量,2017年網絡劇行業步入黃金時代 )
演員天價薪酬未被立法 廣電總局:市場解決
獨家 | 我想告訴你國產情景劇去哪兒了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
*「綜藝」訂閱號投稿及業務聯絡:182-1013-1956,135-2158-7321
*「綜藝」訂閱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網易、搜狐、百家號、UC訂閱號、UC頭條號、360眾媒、界面等媒體平臺。
現在請長按二維碼圖片,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