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歷史-故事
文:郭鳴睿 圖:來自網絡
三國題材是影視劇的大熱題材,但也是影視劇的「雷區」所在。畢竟小說《三國演義》在中國老少皆知,裡面的人物早已定格化、臉譜化,太深入人心的作品反而不好拍,且有老版《三國》珠玉在前,後來者若想分一杯羹,就得從其他新穎的角度下手了。
譬如《新三國》以「曹魏」為主線,以曹操為主角的敘事線就與老版《三國》大相逕庭,我們都知道老三國是以「蜀漢」為主線的,劉備、諸葛亮是絕對的主角,而在《新三國》裡卻不是。
而今年的這部新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下簡稱「《軍師聯盟》」)角度更為新穎,可謂三國影視史上之首創,在豆瓣上評分更是高達8.3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它到底值不值這8.3分。
三國時代距今快兩千年了,《三國演義》成書也有600多年,主角是誰?那必然是曹、孫、劉三位大佬,再不然就加上關羽、諸葛亮。無論是古代的評書,還是現代的影視劇,哪一個不是將這五個人物作為主角大書特書,否則哪裡會有觀眾、收視率?
像司馬懿這種「冷門人物」怕是很難作為主角存在的,他比不上曹、孫、劉的知名度,又不能像關羽、諸葛亮這樣人格魅力超群,自帶粉絲。
而這部《軍師聯盟》卻劍走偏鋒,大膽的以司馬懿為主角,而萬年主角的劉備、曹操竟為配角,這也是這部劇最初吸引我的地方。
其實這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三分歸晉」,任你劉備曹操孫權鬥的再厲害,這天下卻也最終歸為司馬家。不過我倒很想看看你個小小的司馬懿能有什麼故事可講。
故事由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產子開始,請的是華佗華神醫接生(這劇情...)而華佗卻被捲入了刺殺曹操的衣帶詔事件,曹操以「月旦評」入手,逐步將衣帶詔事件的同謀們一網打盡,這裡面也包括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
青年司馬懿為救父,於是開始了一場與楊修、曹操、曹丕、荀彧鬥智鬥勇的歷程,在此,我將前面這幾集歸為司馬懿的「成長之路」。
歷史上都評司馬懿「老謀深算,隱忍狼顧」,但沒有誰天生就是奸詐狡猾的,他算計、他隱忍必然是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巨大變故,才迅速的成長起來的,而前面幾集的「救父」便為司馬懿日後性情大變點燃了導火索,他與曹家的恩怨也就此種下。
後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司馬懿被收入帳下,也算是正式入仕了。這部分的看點可能就是奪嫡之爭了,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與曹植,都是異常優秀,司馬懿效忠曹丕,楊修效忠曹植,這兩個死對頭的正面交鋒必然很精彩。
總體來說,這部劇顛覆了我以往對司馬懿的認知,甚至對曹操一角都有全新的詮釋,英雄在成長為英雄之前,也必然是個無奈於時代的小人物。
由於電視劇仍在更新中,還未完結,後面的劇情就等大家自己去看吧,我就不多劇透了。
現在一提國產電視劇,很多人就一陣搖頭嘆氣,有時候不是劇本不行,也不是投資不夠,而是演員演技實在是太差了,特別是某些知名小鮮肉、小花旦們簡直拉低了國內平均水平。
而這部劇幾乎沒有小鮮肉!全是好評如潮的「老戲骨」,比如吳秀波,劉濤,于和偉、王勁松.
在此,主要想說一下于和偉、吳秀波。
于和偉,本劇曹操扮演者,知名度不高甚至幾乎沒有,但演技實在炸裂!
舉例第一集,曹操給群臣開會,宣布政府用人要「唯才是舉」,不在德行,而群臣紛紛箴言反對,說自古為官看德,哪能把道德不行的小人拉進朝廷為官?
而曹操輕蔑一視,反問群臣,什麼是德?臨敵能致勝,不使將士枉死是德,治國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凍餒之苦是德,而那些只會坐而論道、大言欺人,無實惠於家國百姓的偽君子,朝廷沒有多餘的俸祿養閒人。
這一段,于和偉起身從怒視到輕蔑拿捏的恰到好處,隔著屏幕你可以感受到這個前期的曹操可稱的上「治國之能臣」,他真的是在為國家、為百姓謀出路,而對那些腐儒、空談誤國的讀書人也是發自內心的厭惡。
而後荀彧又說,袁紹擁兵南下,大戰在即,這時候大舉招賢,是不是可以緩一緩,這時的曹操又轉而笑了,「我就是要天下人知道,袁紹算不得什麼」,那種天下盡在我掌控的自信,就寫在了臉上。
還有後面與漢獻帝的對手戲,與郭嘉、荀彧惺惺相惜的英雄氣,對群臣雄,又對群臣奸都演得很出眾,感興趣的可以在看劇的時候細細品味。
對了,于和偉在《新三國》裡還演過劉備,這次演曹操卻沒有了劉備的影子,私以為他要是再演個孫權.三國就能統一了。
再說扮演司馬懿的吳秀波,大家對他其實已經很熟了,我之前還覺得他只能演《北京遇上西雅圖》裡那種帥帥的大叔形象,沒想到他演起歷史人物來也毫不遜色啊,在此不多說他,只上一張圖,大家慢慢去體會。
什麼叫「鷹視狼顧」?什麼叫「隱忍不發」?我想這就是吧,三國統一在他的手裡,也並非偶然事件。
說了這麼多優點,再說說缺點吧。
首先,劇本有點不符合原著,也不符合三國正史。現在的三國影視劇都走兩條路,要麼按照《三國演義》小說拍,要麼按照《三國志》正史拍,而這部劇感覺都不是。
例如華佗在第一集就死了,可第一集官渡之戰都還沒開打呢,如果按照正史,他應該死於未來的赤壁之戰後,就算按照演義小說,他後面還得給關羽刮骨療傷呢,他死這麼早關羽還刮什麼骨.
再比如司馬懿出場也太早了吧,官渡之戰都還沒開打,哪裡有他的戲份?不過考慮到他是主角,也就罷了。
由此可見,本劇雖是三國題材,劇本卻有點架空歷史的感覺,如同《琅琊榜》,不過看在劇本尊重觀眾智商,故事也較為新穎的份上就不深究了。
其次,有些演員形象不對。例如郭嘉,郭嘉在我心裡一直是可堪比諸葛亮的智慧代表,但卻天妒英才早夭了。可本劇演郭嘉的演員確是一副猥瑣樣,給人一種詭計多端的感覺,而不是智慧,而且也沒有演出郭嘉雖然聰明卻身子弱的特色,差評。
在比如曹植,這一版的曹植形象也不對,演員沒有讀書人的樣子,曹植在我心中就是「酒詩」二字,這版只有酒,沒有詩。相比之下,《新三國》的那位曹植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
最後總結:這是一部奉獻給三國迷們的誠意之作,劇本新穎、演技大多在線、布景切合歷史,看這部劇你將會看到從前書裡、電視裡沒有講到的新故事。
推薦指數:四星
適合人群:三國迷,歷史迷,喜歡權謀愛情類的觀眾。
類似作品:《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