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院士,研究肝病60年,提醒:遠離餐桌上3種「致癌食物」

2020-12-23 影像科劉醫生

今年86歲的李院士,已經研究有60來年的肝病,對肝癌非常了解,是資深的腫瘤科專家,雖然李院士已有86歲,但還是依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身體健康。李院士曾表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人患上肝病,排除其他環境因素,絕大部分是通過我們日常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的。

這3種食物最"傷肝",趕緊撤下餐桌

第一種:發生黴變的食物

勤儉節約是好的表現,但過度節約就會危害身體的健康,像有些老年人就會,經常吃剩飯剩菜,但他們不了解就是這些經常食用的剩菜剩飯裡,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毒素叫黃麴黴毒素。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環境條件差,剩菜和剩飯會滋生許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細菌,而恰恰就是這些毒素會導致我們的肝臟受損,引發肝病。

黃麴黴毒素不僅在剩菜剩飯裡存有,還在那些發黴的水果裡存在,不要因為水果爛掉了一個地方,就切掉繼續吃其它地方,那樣做是不對的。因為細菌和毒素滋生的速度都很快,即便是完好的地方也已經產生了黃麴黴毒素,所以,一旦有爛掉的現象要趕快扔掉,特別是家裡老人及時提醒,千萬不要再吃了!

第二種:酒

酒中含有大量的酒精,酒精經過口中進入人身體後,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和解毒,從而產生一種名叫乙醛的有毒物質,乙醛可以損壞肝細胞,造成肝癌,所以,想要遠離肝病,就不要飲酒。

第三種:醃製食物

一般進行醃製的食物都較鹹,這樣才能大量長時間的存放,但在醃製過程中很容易繁衍細菌,而且醃製使用的是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經過人體代謝之後會形成亞硝胺,這種物質能損傷肝臟,危害人體健康。

這3種行為,加快肝病發生,趕快改正

1. 吃太飽

少食多餐想必都聽過,一次吃太多不僅會導致身體加胖,還會給身體增加負擔。肝臟擔負著給身體代謝髒東西、排毒解毒的功效。吃得太多會給肝臟代謝功能增添負擔,導致肝臟疾病的發生,暴飲暴食不利於身體健康。

2. 抽菸

吸菸有害健康,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經過肝臟後能直接傷害到肝細胞,加重肝臟負荷,從而引起肝臟壞死。

3. 熬夜

長時間熬夜,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改變,而熬夜對肝臟的危害是極大的。熬夜容易讓身體內血液循環處於代謝低的狀態,影響夜晚肝臟的排毒和自我修復,使毒素不能正常排出堆積在體內,造成肝病發生。

生活中養肝護肝,做好這3件事,肝病就不會找上門

1. 定期體檢

肝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沒有疼痛感,所以很難被發現,就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定期體檢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肝臟器官,能了解發生了什麼變化,也能檢查自己的身體健康,所以定時體檢特別有必要,老年人和家族遺傳肝病者要重視起來。

2. 多喝水

肝臟的代謝需要水來進行推動,如果體內水分補充不及時,肝臟就無法繼續排毒和自我修復,肝臟最怕的就是乾燥,一旦缺水,就會引起肝火旺盛,造成肝病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可以放一些養肝護肝的三桂山利甘茶,養生茶裡邊含有菊花、決明子、枸杞子、牛蒡根、金銀花、桂花等都是滋補護肝百年傳承的草本植物,可以有效的保護肝臟。

牛蒡根:防癌、降肝火、降血壓,提高自身免疫力;

菊花:疏風散熱、清肝、緩解眼睛酸痛、改善頭暈、頭痛;

金銀花:清熱解毒、對肝臟起保護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肝火旺盛;

桂花:緩解口腔異味,調節面部暗沉、養顏美容、滋補護肝。

天然草本植物,科學配比,給你最好的養肝護肝效果,每天堅持喝,保護肝臟,肝會慢慢變軟。

3.多運動

運動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可以幫助肝臟更有效的排毒。但切記不要運動過量給肝臟造成負擔,可以做些有氧運動,慢跑、騎車、瑜伽、體操等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加快代謝,對肝有好處。

相關焦點

  • 院士提醒:餐桌上有3種食物,傷肝「不眨眼」,平時少吃為妙
    相信大家對於肝病都不陌生,如B肝、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等,這些肝病前期都很難發現,都是漸漸惡化,最後爆發,這時候我們想挽回的時候,已經晚了。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的肝病患者人數大約有2.5億,其中大部分的肝病都是由我們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造成的,關注肝健康,保護肝臟,刻不容緩。
  • 91歲孫燕院士,研究癌症60年!忠告:3種致癌食物儘快撤下餐桌
    孫燕院士在肝病治療界具有很高的聲譽,今年已經91歲的高齡了,研究癌症60年,依然身體康健,鶴髮童顏。周圍許多人都到孫院士家去取經,是怎樣保持這麼多年身體如此健康呢?孫院士呵呵一笑說,並沒有什麼厲害的訣竅,只不過平時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平衡。對身體有害的食品,少吃或者不吃。
  • 60年堅持研究癌症,公布結果:易患癌的人,更偏愛3種食物
    癌症的產生讓人們的身心都受到嚴重的打擊,而對於癌症的研究從未停止。我國有非常多的專家用一生的時間研究癌症,比如孫燕院士,花了60年的時間堅持研究癌症,確實發現了一些結果,分享給大家,或能幫助預防癌症。孫燕院士針對肝癌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結果發現,飲食在預防癌症中佔的比例很高,容易患癌的人更加偏愛3種食物,如果不注意避免,很可能會誘發細胞癌變,產生癌症。01醃製食物含亞硝酸鹽在很多地區,人們都有醃製食物的習俗,特別是冬天到了,醃製食物更方便。
  • 85歲院士研究宮頸50年,提醒:3種食物會喚醒HPV「因子」
    根據一項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超過35歲以上成年女性中,感染HPV的機率高達75.6%,雖然有一部分女性是在感染後不自知而被免疫系統給悄然清除掉,但依然有相當大一部分女性,因為長期經受HPV病毒侵犯,而出現了宮頸病變乃至宮頸癌的症狀。
  • 89歲院士研究黃褐斑5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臉王,儘量少吃
    89歲的張院士,對女性黃褐斑已經研究了50多年了,大小論文,出版的相關黃褐斑的書籍也不計其數。對於黃褐斑的形成、影響、防治等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針對不同類型的黃褐斑,張院士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改善方法。
  • 研究60年癌症,91歲腫瘤院士:3樣東西是在毀你,要遠離
    孫燕院士在一次預防癌症的講座中說過:「我從60歲就開始講防癌經驗,一講就是20年……我最不希望患者到了中晚期才來找我。早採取措施,早點預防,不好嗎?」下面。四、她的嘴唇我們都知道。你想欺騙雙子。物品才能擺放井井有條。比廣東省的深圳市都吃香。朋友們。8月份採聽官得「天府」吉星庇佑。忌諱打破平靜與安穩。兩顆心在一起。完全可以取悅一下她。「售房時沒有人提醒。書面協議往往變成口頭承諾。
  • 96歲院士研究小兒積食7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脾王,少給娃吃
    年近百歲的肖娟院士,研究小兒積食的問題將近70年。她認為目前孩子積食的問題都是「吃出來的」,所以處理孩子積食,還是要從飲食方面入手。一、3種食物堪稱「爛脾王」,家長別再給孩子吃,當心孩子積食不發育1.甜膩的食物孩子一般喜歡吃甜膩的食物。常見的蛋糕、糖果等都讓孩子愛不釋手。事實上,甜膩的食物容易生痰溼,水溼重會增加脾胃的消化負擔,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
  • 醫生提醒:3種傷肝食物,已被拉入「黑名單」,勸你別再往嘴裡塞
    醫生提醒:已被拉入「黑名單」的3種傷肝食物,勸你遠離1、油炸食物油炸是我們比較常見的烹飪方式之一,油炸食物外焦裡嫩,很受人們歡迎,油炸時,油溫不宜太高,因為食物經高溫油炸時會產生苯並芘。早在1773年英國人就發現了苯並芘的致癌性,後來被世衛組織列為了I級致癌物。苯並芘隨食物攝入人體,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損害肝臟細胞的完整性,容易引起肝功能下降,甚至會引發肝癌。
  • 院士提醒:不想轉氨酶升高,除了喝酒,廚房3種「蔬菜」也要少吃
    吳孟超院士自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一直從事肝膽外科工作60餘年,是我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之一,被稱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在訪談中,吳院士曾談到,我國肝病患者佔了全球50%以上,其主要原因在於飲食習慣,有人認為酒精傷肝,其實生活中的一些蔬菜處理不好,其危害性可能會大於酒精。
  • 不痛不癢,查出肝病?醫生提醒:頭部3異常,肝臟已「不堪重負」
    但肝臟也是一個十分脆弱的器官,很可能我們平時看似正常的生活習慣或是飲食習慣,都導致肝臟嚴重受損,這也是肝病頻頻高發的原因。但最讓人擔心的是,肝臟是沒有痛感神經的一個器官,很多時候查出肝病後,還一頭霧水,明明不痛不癢,怎麼就確診肝病了呢?
  • 85歲院士經驗分享:轉氨酶升高,莫慌張!記好3句話,少往醫院跑
    在我國肝病領域中,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從事肝病研究50多年,現任「世界肝炎聯盟公共衛生學專家」。 雖然今年已經85歲高齡,但他仍堅持在肝病研究「一線」,很多人稱他為「醫學界的傳奇」,他就是莊輝院士。
  • 肝病不痛不癢,發現即晚期?提醒大家:出現這4種異常莫忽視!
    一直以來我國都被人稱作是肝病大國,但這也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據統計,中國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群受到肝臟疾病的困擾,2018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肝癌發病率位居第9,但基於人口的規模,中國的肝病患者人數是全世界最多的。
  • 退休院士提醒:手腳是肝病的「天氣預報」,2種「零食」要多吃
    肝病是現在很多人高發的一種病變反應,雖然現在病毒性肝炎的發生機率越來越低,但是類似於脂肪肝、肝硬化乃至肝癌的肝病發生卻越來越頻繁。
  • 重要提醒:這3東西強致癌!就藏在你家廚房!快讓父母扔掉!
    老範今年69歲,最近消化不良不愛吃東西一天一天的瘦下去,昨天正在家裡澆花,突然倒地不起,家人看到後,緊急把他送到醫院,結果被診斷出肝癌晚期,老伴嚇傻了,在孩子們的建議下,老範的老伴也做了一個相應的檢查,發現兩個人都是同一個病。難道肝癌會傳染?
  • 86歲院士公開,從滿臉色斑到臉部白淨,只因常吃一種「白」
    86歲的皮膚科著名的劉院士,對皮膚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已經幾乎都有所了解,關於面部皮膚出現色斑的現象,劉院士已經深入研究了十幾年,通過不同的病人和患者,劉院士總結出了經驗,並成功找到了淡化色斑的方法。劉院士提醒面部色斑的人,飲食要避免這幾物1、辛辣刺激的食物飯桌上總是喜歡加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是口味較重的女性,無辣不歡,或者是對蔥姜蒜比較情有獨鍾,一定要注意以後儘量減少辛辣刺激的食物。
  • 肝病是「拖」出來的,面部有3種跡象,或是肝已變「硬」,莫忽視
    肝病人數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肝病新發人數越有80多萬人,還有不少人因肝病而離世。肝病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大敵」,養護肝臟已經成為當下最為重要的事,為何肝病人數越來越多呢?這和肝臟本身有很大關係。
  • 肝病會上臉!醫生提醒:面部一旦出現2種異常,十有八九就是了
    近幾年來,肝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肝癌,給自己的健康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36歲的周女士就是不幸中的一員。 周女士,今年36歲,自從結婚後就沒出去工作過,在家帶孩子,近幾天周女士發現自己臉上的黃褐斑越來越明顯,並且黑眼圈也加重許多,皮膚也比之前黃了很多。
  • 專家提醒:餐桌上3種常見食物,堪稱「傷肝利器」,請你儘量少吃
    相信很多人對於肝病都不陌生,但由於肝臟病變引起的病症極易與其他症狀相混淆,從而導致病情持續惡化,嚴重甚至會發展成肝癌。據統計,我國現存肝病患者已經多達2.5億人次,而引起肝病的主要原因與人們的日常飲食習慣,有著直接關係。
  • 92歲院士首度公開,從轉氨酶500到肝功穩定,全因常服1「苦」
    雖然丁老先生已經是92歲高齡,但是他對於我國的肝病患者們依然非常關注。在了解到陳先生的病情症狀之後,丁院士只說了一句話,「配合醫囑,在意飲食」。肝病之所以會頻頻在現代人群中發生蔓延,多半是因為一些飲食習慣的不夠在意。根據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因為罹患肝硬化入院診治的患者中,有超過65%的患者是因為平時飲食習慣的不夠在意而患病。
  • 身體兩處「發癢」,或是肝病發病前兆!提醒:這幾種食物要少吃
    身體兩處「發癢」,或是肝病發病前兆!提醒:這幾種食物要少吃第1處:眼睛發癢中醫講「肝主目」如果眼睛突然發癢,乾澀,很可能是肝臟發生損傷引起的,肝臟發生病變後,肝火旺盛會造成氣血虧損,肝血減少,滋養眼睛的肝血不足,就會出現乾澀發癢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