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標籤,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2021-03-05 家you寶貝

孩子總會在有意無意間被大人戴上各種各樣的「帽子」:

1、三歲的孩子會算數,於是被扣上「小天才」的「帽子」

2、小區裡,最淘氣的孩子被扣上「小霸王」的「帽子」

3、有時候,我們也會給自己的孩子扣上「小邋遢」「小馬虎」等一個或幾個「帽子」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帽子」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不能代表客觀事實,而是來自於大人的主觀評價。其實這就是給孩子貼標籤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形成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其他人對自己評價的影響。比如,有朋友經常說你是一個很溫柔很貼心的人,那麼時間久了,你自己可能也會用溫柔、貼心這樣的詞語來評價自己。

 

對於兒童來說,更是如此。研究發現,19-30個月的幼兒就開始使用帶有主觀評價意味的詞語來評價自己,如好的、漂亮的、強壯的、聰明的等,也會把父母的口頭描述,如「你就是個大笨蛋」、「你是個不聽話的孩子」,整合到自己正在形成的自我印象中。

 

一旦被貼上標籤,兒童為了認同家長並避免自己內心產生混亂,會按照被賦予的標籤特點,進行自我修正、自我改變、自我認定,逐步形成標籤所代表的行為。家長也可能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朝著這個標籤的方向發展。

 

所以說,負面評價的標籤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缺乏自信,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

 

當我們想要糾正孩子的某些行為時,不能用負面標籤去「定義」孩子,要「就事論事」,避免上升到人格層面,只需客觀描述事實即可,如,可以說「你沒有經過妹妹允許,就把玩具拿走了,妹妹很傷心。」而不是「你又把妹妹玩具搶走了,真是個搗蛋鬼。」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為了鼓勵表揚孩子,如文章開篇,誇孩子是「小天才」,很容易讓孩子自視過高,未來可能很難接受失敗,抗挫能力較差,因此,即使誇孩子,也要慎重使用貼標籤的方法。

關於誇孩子的科學方法,家長朋友們可以點擊文章《每天誇孩子,你真的誇對了嗎?》查看。

最後,願所有寶貝都能擁有無限可能!

參考文獻:

鄧華麗. (2014). "貼標籤"對兒童行為的影響及其社區矯正.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7(001), 14-16.

陶金玲.(2013). 千萬別給孩子貼「標籤」. 中國教育報.

各位家長盆友

你們會給孩子「貼標籤」嗎

請在留言區評論

讓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你的孩子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個
    給孩子貼標籤就像明星立人設一樣,說不定哪天就崩了。明星立人設是為了別人可以快速的記住他,給孩子貼標籤也會有這個效果,但這個標籤卻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標籤。有的父母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自己的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什麼笨啦,粗心大意,愛挑食等等。
  • 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給他「貼標籤」
    大多數時候,這些父母都打著「為了孩子好」旗號,擺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但嘴裡卻往往「飛出刀子」,他們意識到不到這些「負面標籤」的語言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傷害。 有時候孩子的一生,都被標籤給毀掉了。
  • 喜歡給孩子貼標籤的父母,通常不明白事實真相,用這3步可破困局
    拖延、懶惰、愚笨 …… 這些對孩子現狀的描述,看似在埋怨他,其實是在給孩子貼標籤。這貼標籤,似乎看起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可這稀鬆平常的事情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盲區,它會遮住我們的視線,而且,「貼標籤」對不少家長來說,即使做了,自己還蒙在鼓裡,不知該如何解開這個難題。那麼,究竟如何才能該解開這個難題?
  • 你這種給別人貼標籤的行為真的很low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已經破八億了,就連你遠房表叔舅姥爺都開始使用微信了。
  • 「領導力提升觀察日記」貼標籤的藝術,你會嗎?
    並且告訴老師說:這些人的天賦和潛能,都超過了其他的孩子,要求老師在不告知學生本人的情況下觀察這些學生的成長。八個月後,羅森塔爾再一次進行回訪,發現這些學生的成績、道德水平、人際關係都有顯著的提高。然而,所謂的潛能調查,不過是羅森塔爾的一個幌子而已,這些學生也是他隨機抽。
  • 人人痛斥的「貼標籤」行為,你沒了它還真不行
    一些無傷大雅的「貼標籤」行為一旦過了線,變成用衝擊性的語言妄加揣測給人定性,人們在憤怒中開始意識到:喂,你這是在給人貼標籤啊。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為什麼人們熱衷於「貼標籤」的行為?所有的「貼標籤」行為都是不好的嗎?如果很難避免,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理性地給人「貼標籤」?
  • 貼標籤,是個不好的詞嗎?
    ▼ 「Oct,20」 「他成績太好了,別人家的孩子,以後肯定賺大錢。」 「什麼?農村來的,難怪素質那麼低。」 「你不是湖南的嗎?怎麼可能吃不了辣。」 從小到大,我們總能聽到類似的話語,某個人或某類人應該是怎樣的,而不應該是怎樣的,貌似這樣才符合他或他們自身的特性。
  • 《分歧者》說的是貼標籤的事情
    人類的未來歷經了戰爭,滿目瘡痍。為了生存下來,把人們都圍在高牆裡,分為五個派別去生存。一旦出現全能者,就意味著派別邊界被打破,人類就能重新融合,走出高牆,去探索新的世界了——說實話,這是什麼邏輯我完全不能理解。 但anyway,最後一個鏡頭就是博學派女首領說:「兩百年過去了,誰還知道牆外的世界現在是什麼狀況。」
  • 孩子自卑?家長不要給娃隨意貼標籤,警惕以貌取人的「暈輪效應」
    據說在學校更嚴重,上課時老師讓她站起來回答問題,她幾乎只是張嘴卻聽不到聲,老師讓她大點聲,她就委屈地哭起來……後來才知道,原本孩子性格就有點內向,家長每次都是不由分說地強行讓孩子膽大點,孩子猶豫一下就被呵斥「膽小鬼」、「一點兒都沒用」,久而久之孩子心理上的負擔就更重了。
  • 不要給別人貼標籤了,給自己貼更爽啊!
    02和起外號類似,被別人貼標籤也是件討厭的事情。啥叫貼標籤呢,就是以偏概全,用一件事定性一個人(或者一個特點),用一個人定性一個地區。一旦你被貼,那滋味簡直酸爽得讓你想打人。記得有一次,和一位朋友吵架,實在由於他太無理取鬧了,我忍不住大吼了一聲。
  • 給我貼標籤我真的「想死」
    然而還有多少孩子曾經被他這樣貼標籤,被他這樣辱罵。真是踐踏了祖國的花朵。殊不知如此「標籤教育」,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與打擊!所謂標籤,就是把孩子固化成一個刻板的印象。一句句難聽的話,刻在孩子身上,就像傷疤一樣,一刀刀刻在孩子的心上。這種傷害帶來的痛苦,不是時間就可以輕易抹去的。記得前幾天,朋友說她在跟老公聊天時,無意中聊到兒子笨,不然怎麼每次考試都考這麼少,老公也說,可能是有點傻。當時兒子剛從房間出來,聽到這話就愣了一下,她也沒當回事。
  •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最近播出的《朗讀者》第三季新媒體特別節目「一平方米」來了一個特別的「朗讀者」——明星蕭敬騰。他朗讀了自己寫的書《不一樣》,講述了身為一個閱讀障礙者的成長故事,也讓更多人知道了「閱讀障礙」這個詞。
  • 你給孩子貼的標籤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大家在生活中經常碰到這種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你怎麼這麼笨呢?這孩子注意力就是不集中。你要是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會是什麼感受?是不是會自我懷疑,原來我就是一個自私的人,我就是一個笨蛋。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呢?
  • 「不要給她貼標籤,她是創造標籤的人。」
    文/空山花眠Legend of Lu ZhenThe Journey of FlowerThe story of minglanThe Legend of FeiThe story of Xing Fu 「不要給她貼標籤,她是創造標籤的人。」
  • 談談「貼標籤」這件事
    娛樂圈有一個流行用語叫作「標籤」,在這個圈子裡,總有人不厭其煩地給別人貼標籤,仿佛自己就是最具慧眼的文壇黑馬,諸如「流量」「小鮮肉」「老戲骨」一類的標籤屢見不鮮。當然,有人往水裡扔石頭,必然也會有河水濺起反抗——有人也執著於撕標籤。
  • 心理學家:源於父母隨意貼標籤
    關於父母,他們都特別喜歡根據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去判定孩子長大後的人生。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貼上標籤,試圖定義他以後的人生。體現在孩子身上的「標籤」但是這種標籤也往往是有用的,比如說一個孩子笨,不聰明,那漸漸的就會發現,這個孩子的行為舉止,都透露著笨。其實,不是孩子笨,而是在父母的潛意識裡就早早的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籤」。
  • 媽媽情緒不穩,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後果呢?
    我們會不自覺犯一個錯誤:心情好時,對孩子關懷備至,耐心滿滿;心情壞時,瞅啥都不順眼,對孩子動輒訓斥,往孩子身上撒氣。媽媽情緒不穩,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後果呢?1.容易造成孩子的心情不穩定。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父母婚姻不幸福,偏偏他倆又喜怒形於色,家裡常年低氣壓。我們兄妹每天過得小心翼翼,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事情,就會惹得母親大發雷霆。
  • 但這樣「貼標籤」好嗎?
    上周末開始,微信朋友圈被一組「橙色書包」的圖片刷屏了圖片中是一個孩子背著橙色書包的背影圖片的發布者提醒
  • 張蘭:別貼標籤 點破關鍵被贊爆
    張蘭最近和女性友人聚會,被問到如何處理婆媳關係時,她強調先不要給自己貼標籤,切記自己的身份不僅僅是婆婆,更是一個女人、一個媽媽,引起不少女網友產生共鳴直呼:「一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她當時還提到彼此相處其實很融洽,「我也做過媳婦,感受過當媳婦的壓力,如今時代不同了,看待孩子時,兒子是兒子,媳婦也要當女兒看,寬容、理解,這樣才能和睦相處。」
  • 給孩子做心理測試,為什麼效果適得其反?
    你是什麼型的人格?孩子是什麼樣的學習風格?想知道,做個測試吧!——且慢!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做這樣的測驗,並無不可——把測驗當成遊戲,娛樂一下。否則,還是別自找麻煩了。所謂性格測試、心理測試,甚至什麼命理、星運,都有這樣的效果:弄不好,就成了貼標籤。好的標籤無所謂,比如,摩羯座有個標籤,貌似是比較隱忍、實幹,能堅持。如果你是這個星座,然後給自己貼上了這樣的標籤,就容易形成正面的心理暗示。